川普就職總統還不到一個月,就已經把美國攪得雞犬不寧了。
一紙移民限制法案,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
他的支持率一路下跌,甚至打破了歷屆總統新低。
(這拓麻就很尷尬了)
這項法案主要針對的是伊斯蘭國家的難民,矛頭直指穆斯林群體。
川普急著出臺這樣激進的法案,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忌憚於狂熱的極端宗教分子。
畢竟,9·11這樣的恐襲給許多美國人都留下了極大的心理創傷。
2013年的波士頓爆炸案,慘狀仍然歷歷在目。
今天,魚叔就來介紹一部關于波士頓恐怖襲擊的紀錄片——
馬拉松:愛國者日爆炸案
這場四年前的波士頓恐襲,正好發生在美國的愛國者日。
因此也被稱為愛國者日爆炸案。
為了紀念美國獨立戰爭,每年的愛國者日,波士頓都會舉辦馬拉松比賽。
這一傳統已經沿襲了120年。
在2013年的波士頓馬拉松比賽旋即結束的時候,兩顆炸彈突然在擁擠的人群中爆炸。
這導致了造成了3人死亡,上百人受傷。
死者中還包括了一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
為了不讓大家忘記這場災難,HBO在2016年的十一月推出了這部紀錄片。
追劇的同學都知道,HBO出品,必屬精品。
《大西洋帝國》、《欲望都市》、《權力的遊戲》、《西部世界》這樣的神劇全部出自於HBO的麾下。
而這部紀錄片,同樣保持了HBO的一貫水準。
豆瓣評分8.6。
爛番茄的新鮮度高達88%。
不少觀眾都是流著淚看完了這部紀錄片。
說到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魚叔不得不說一月剛剛在北美上映的《愛國者之日》。
這部電影也是改編自這起恐襲案。
《深海浩劫》的導演彼得·伯格和馬克·沃爾伯格在這部電影中再次合作。
本片延續了彼得·伯格一貫的手持攝影風格,營造出了強烈的緊張氛圍。
而且從人物造型和劇情發展來看,《愛國者之日》幾乎神還原了整個事件過程。
(上圖是現場照片,下圖是劇照)
雖然電影和紀錄片都講述了相同的事件;
但是電影的大部分篇幅,都放在對嫌犯的抓捕過程中;
而紀錄片則選擇了將敘事的重點放在受害者的康復過程。
魚叔友情提示:二者搭配觀影,效果更佳。
這起爆炸發生在終點附近最密集的人群中,使得現場一片狼藉。
襲擊者的自製炸彈導致了上百人受傷。
由於炸彈的位置偏低,大部分的傷勢都集中在腿部。
傷者中,有眼睜睜看著母親的雙腿被炸飛的女兒;
也有剛步入新婚殿堂沒多久的年輕夫婦;
也有同時被截肢的兄弟二人。
這些普通人原本都有著各自幸福的生活;
但是由於這次意外,他們的人生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生理上的痛苦只是一時的,心靈上的創傷難以癒合。
除了這些受害者,還有一位攝影師,給魚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現場拍攝了受害者的照片,卻被警察指責:
「不要利用慘狀來進行報導」。
他的作品被刊登後,內心卻極為不安。
因為他覺得自己展示了被害者脆弱的一面。
於是親自找到受害的母女進行道歉,並且為她們拍攝下了康復的過程。
大叔的職業素養,不知道會讓多少國內的媒體汗顏。
恪守崗位的除了媒體,還有波士頓的警察。
襲擊過後沒多久,警方就開始進行還原現場的工作。
技術人員一張一張地翻看照片和監控視頻;
最終在數以萬計的線索中鎖定了嫌犯——一對來自達吉斯坦的兄弟。
他們被極端宗教組織的言論洗腦,發動了這次襲擊。
隨後沒多久,哥哥就在與警察的交火中被擊斃;
而弟弟也身中數槍,最終被逮捕。
令人後怕的是,如果他們不被擊斃或被捕,那麼下一個襲擊目標會是紐約。
到時不知道又會死多少人!
被捕的弟弟,還是個大學生,年僅19歲。
在審判中,面對著受害者的控訴,他卻絲毫沒有悔改之意。
而當法官讓一名受害者用圓圈出嫌犯的時候,受害者卻用心形將他圈了出來。
(手動比心)
在後來的審判中,也有幾個受害者表示,不希望嫌犯被判處死刑。
面對仇恨和敵對的惡意,善良的他們沒有選擇「以牙還牙」;
而是「以德報怨」。
川普的政策之所以會遭到大家的鄙視,正是因為這樣的歧視和偏見不但不會保護人民的安危,反而會引起更多的對立情緒。
施暴者是那些狂熱的宗教分子,而不是所有的穆斯林。
武力和對抗並不能解決問題。
唯有愛,才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就像那對同時受傷的年輕夫婦。
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兩個人依靠相互的扶持和激勵走出困境。
到了2015年的愛國者日,丈夫通過治療得以恢復。
他再一次來到了馬拉松比賽的現場。
這一次,他是一名參賽者。
當他跑過當年發生事故的那條街道的時候,觀眾們發出了山呼海嘯般的助威聲。
到達終點,他和妻子相擁而泣。
身為正常人的我們難以想像,他要克服多少的生理和心理的障礙,才能鼓起勇氣再次站在這裡。
這樣的場景,周圍的人無不動容。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許多受害者都會短暫地對生活失去希望;
但是在家人的幫助和陪伴下,他們都能走出困境,樂觀地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生活總會充滿艱辛。
但是只要能夠充滿愛意地享受生活,那些苦難又算得上什麼呢?
在這些堅強的人面前,沒人可以輕易說:
「生而為人,對不起」。
想看的魚友,a站有資源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