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學霸君「爆雷」兩年後,這次可能真的頂不住了。
「如果不是生活需要,誰會受這樣的壓榨!課時費1分鐘1塊錢,但課後的時間遠比課堂上還要多,最後還要面臨工資發不出的情況。」學霸君APP一名老師這樣描述現在的遭遇。她告訴天目新聞記者,一節課40塊錢,課後還要負責批改作業、答疑,寫月度反饋報告……「辛苦累積起來的課時費,不能就這麼沒了。」
在她焦心的背後,有雙11、雙12剛繳幾萬元學費背上信用卡欠債的家長,有為還房貸拼命上課的雙職工夫妻,有數千名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兼職老師。
據知情人士透露,學霸君上海總部已經強制回收電腦等公司財產、安排員工離職撤退。12月28日,多名家長趕赴現場報警,民警稱勞務糾紛不予立案。
老師、學生成最大受害者
部分家長為繳學費背債
12月25日,老師們的11月工資本該到帳了,可直到晚上也遲遲沒等到。
12月26日,老師、家長陸續在朋友圈裡看到班主任發了這樣一段話:「各位學生家長,剛剛接到通知。在此,鄭重道歉,學霸君將部分被收購,目前後期課程和上課方式全部未知,全體授課老師、班主任,包括規劃師,全部被迫辭退,所有人沒有工資,公司也欠了所有員工兩個月工資,單我個人來說就有欠4萬多的工資。」「至此,我們班主任老師現在所使用的工作手機以及微信均已要求強制上交,我能做的只能把所有排班課全部取消,出於良心,特此發朋友圈通知,現在找班主任也沒用。」
這時,大家才知道被通知解散,一切都太突然。據不完全統計,涉及1105名全職老師,幾千名兼職教師,5萬名學生用戶等。
目前,學霸君APP線上一對一課程,已經被各班主任關閉。一位剛被解聘的班主任解釋,老師不上課會扣工資,學生沒上線也照樣扣學時,這樣做也是沒辦法。
山西臨汾的家長告訴記者,她是雙11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看到學霸君一對一課程的廣告,聽說有活動,拉著姐姐、鄰居都報名了,涉及幾萬塊錢。「本來好好在上課,12月27日看到有網友爆料學霸君倒閉,就問了班主任和規劃師。」班主任告訴她是「系統升級」,規劃師告訴她「公司資金鍊出現問題了,我們工資也沒有拿到。」12月28日,這名家長發現,班主任和規劃師全都聯繫不上了。
「真的快崩潰了」,江蘇崑山家長向記者反映,現在課沒法上,錢也沒法退,每個月還得還銀行2700元。她於今年8月續費學霸君一對一課程,總價3萬餘元,因此選擇了貸款分12期支付,最近三個月來班主任已經連續換了兩位。另外,多名家長出示了付款截圖,收款方均為上海謙問萬答吧雲計算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學霸君的主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張凱磊。
江蘇崑山家長出示購買和每月還款記錄
還有多名全職、兼職老師表示,11月工資沒有收到,現在課也都停了,目前並沒有收到學霸君的官方說法。「平時在家上課,只和教學主管、班主任線上聯繫,目前已全部失聯。部分老師已選擇去其他在線教育平臺面試找工作。」
記者發現,目前「學霸君一對一」APP依舊可以下載,但已無法註冊,界面首頁依然掛著明星海清的代言廣告,售後服務熱線始終無人接聽。
圖片來源:學霸君一對一APP首頁截圖、海清工作室官微聲明
代言人海清與學霸君撇清關係
業內人士稱「一對一」難成規模
多名採訪對象無一例外地提到,「學霸君是海清代言的,是有知名度的在線教育平臺,沒想到也倒了。」嘆氣之外,更多的是無奈。
12月28日下午,海清工作室稱就「學霸君破產倒閉」等問題,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工作室與學霸君的代言合作已經終止,海清女士與學霸君已不存在代言關係。工作室將積極跟進此事,持續敦促學霸君將維護消費者、員工的權益放在首位,妥善解決問題。
2020年,受疫情影響,在線教育需求全面爆發,被市場認為是在線教育紅利之年。據悉,學霸君在面臨資金問題前,還有一系列自救動作。多名老師透露,今年該平臺開設小班課程「優學課堂」,實現一對多教學,此外還推行加盟政策,向每個加盟商收費20-30萬元等。「不過,效果似乎並不理想,上一次融資已經是三年前的事了。」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在線教育分析師陳禮騰分析,學霸君主打的1對1模式,相比於小班課、大班課等模式,「師資成本高,且隨著規模的擴大邊際成本也難以收斂。」儘管1對1模式客單價高,但難以形成規模效應。特別是在「在線教育瘋狂吸金,馬太效應加劇」的行業大背景下,當獲客成本激增,類似像學霸君這樣的中小平臺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學霸君內部老師提供該平臺在12月還在繼續招募學員繳費
值得注意的是,在學霸君無法支撐的時候,12月28日,在線教育頭部平臺作業幫完成了金額超16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數據顯示,目前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共發生110起融資,融資額超540億元。其中猿輔導、作業幫兩家融資額佔比超70%,頭部效應顯著。
學霸君CEO曾被列為失信人員
律師:新型商業模式下也沒有法外之地
企查查顯示,學霸君母公司上海謙問萬答吧雲計算科技有限公司CEO張凱磊,近五年來身纏7件糾紛案件,涉及不正當競爭、網絡服務合同糾紛等,其曾因未執行逾6千萬元的標的,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列為失信人員限制其高消費。
企查查關於張凱磊風險提示的截圖
針對學霸君疑似破產倒閉事件中眾多老師和家長聚焦的問題,天目新聞記者專訪了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丁夢丹律師。
Q:這類先以預繳形式收費,平臺收錢後面臨關門,給消費者帶來直接損失的,消費者該如何維權?
丁夢丹:在學霸君APP充值頁面所顯示的默認勾選《充值條款》,條款約定用戶可向平臺提出退費申請,經人工審核後,平臺退還剩餘未使用部分費用,但充值而獲贈金額不被退還。用戶可向平臺申請退還未使用的費用,同時,也可利用法律武器通過其他途徑維權,諸如起訴,投訴等。
Q:學霸君不給老師、學生任何交代,直接搬走關門,公司及其CEO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丁夢丹:「學霸君」APP的主體公司是上海謙問萬答吧雲計算科技有限公司,CEO張凱磊持有上海謙問萬答吧41%的股權,為實際控制人。用戶入駐和使用APP時與公司達成用戶協議或其他協議時,在用戶已支付相關費用後,公司應按照約定提供相關產品或服務。否則,視為違約。經查詢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張凱磊未全部實繳出資資金,在其出資範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一定責任。但若主體公司在運營過程中存在違法或違規行為的,作為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股東的CEO則可能承擔相關法律責任。該事件仍需關注後續進展。此類教育類APP平臺相較於傳統教育行業有所不同,但網際網路新型商業模式並不是法外之地。
Q:多名老師、家長稱學霸君曾由海清代言,覺得明星代言有保障才下單購買課程。請問代言人是否也應當負一定責任?
丁夢丹:依據《廣告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廣告代言人對推薦的服務,應依據事實,不得明知或應知廣告虛假仍作推薦、證明,不得為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若是在代言過程中存在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行為,其行為也可能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廣告代言人將承擔何種責任,應考慮代言人與平臺方建立了何種代言關係,其在推薦、證明過程中的「言行舉止」。應客觀、理性看待和分析,而不因其「曾代言」便篤定與平臺方直接承擔法律責任。
(記者 吳越)
大家都關注
開天目,見美好
來源:天目新聞
編輯:葉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