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個「世界溼地日」山東共建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23處

2020-12-06 大眾日報

今天(2月2日),是第24個「世界溼地日」,在全民關注新冠肺炎的當下,這個紀念日再次提醒我們,關注自然生態,關注野生動植物,與自然和諧共處。

據悉,今年世界溼地日的主題是「溼地與生物多樣性:溼地滋潤生命」,旨在認識溼地生物多樣性對生態環境和人類生存發展的積極影響,強調保護溼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溼地是天然的「物種基因庫」,全球有超過40%的生物依賴溼地延續生命。同時,溼地被譽為「淡水之源」、「地球之腎」、「氣候調節器」。作為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溼地蘊藏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與森林、海洋生態系統等共同支撐起了地球生命的大廈。

在為人類提供水和食物的同時,溼地還在抵禦洪水、調節徑流、淨化水質、控制汙染、美化環境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載體和條件。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溼地保護管理工作,先後制定出臺了《山東省溼地保護辦法》《關於進一步加強溼地保護管理工作的意見》《關於推進溼地保護修復的實施意見》,公布了《省重點保護溼地名錄》,批准實施了《山東溼地保護轉型升級實施方案》和「 溼地保護專項規劃」。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全省溼地保護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公眾溼地保護意識不斷提高,溼地保護重點工程紮實推進,溼地規範化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23處,省級以上溼地公園200多處,治理退化溼地500多萬畝,數量和面積均位於全國前列。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四湖省級自然保護區被國際溼地組織評選為「國際重要溼地」,東營市榮獲全球首批「國際溼地城市」稱號,濟寧市被確定為向國際溼地公約組織推薦提名的國際溼地城市。(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亞楠 通訊員 趙坤 宋輝 報導)

相關焦點

  • 東調查溼地資源 已建立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17處
    中國園林網4月11日消息:山東全省溼地資源調查今天正式啟動,全省將利用一年時間,查清全省溼地資源及其環境現狀。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強大的生態功能。
  • 鹽城黃海溼地成功躋身「世遺」 填補我國濱海溼地類型遺產空白
    鹽城市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海溼地(資料圖片)。 盧日偉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中國江蘇網7月6日訊 (記者 卞小燕) 「鹽城通過!祝賀中國!」北京時間7月5日15:30,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隨著一聲槌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這塊位於鹽城的自然溼地成為我國第14處世界自然遺產,江蘇首個自然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世界遺產空白。
  • 我省有23種類型溼地
    2012年02月03日  作者:
  • 河北擁有5個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
    新華網石家莊3月11日電(記者 王文化) 河北省近年來將溼地保護列為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內容,將白洋澱、衡水湖、北戴河沿海等溼地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河北省溼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已達到5個,溼地保護區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0.6%。 溼地素有「地球之腎」之稱,與森林、海洋一起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
  • 山西又有3處溼地公園加入「國家溼地公園」大家庭
    山西晚報訊(記者 薛建英)5日,山西晚報記者從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的通知》,稷山汾河、右玉蒼頭河、大同桑乾河3處試點建設的國家溼地公園正式加入「國家溼地公園」大家庭。
  • 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名錄 33個自然保護區解析
    根據《海洋特別保護區管理辦法》,分為海洋特殊地理條件保護區、海洋生態保護區、海洋公園和海洋資源保護區等四種類型。會後,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管理司副司長陳力群接受了中國網記者的採訪,他指出,此次批准成立的5處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和7處國家級海洋公園,將充分發揮海洋特別保護區在協調海洋生態保護和資源利用關係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地推進我國海洋特別保護區的規範化建設和管理,促進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海洋生態文明的建設。
  • 第一批福建省重要溼地名錄公布 閩江河口溼地擬申報國際重要溼地
    昨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我省第一批省重要溼地名錄。發布會上,省林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把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納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申報。  通報稱,由於外來物種入侵、泥沙淤積、水體汙染和過度開發等影響,當前我省部分溼地面臨嚴重威脅。
  • 什麼是溼地,為什麼保護溼地...溼地知識你知多少?戳進來為你科普!
    「世界溼地日」的 來歷與目的是什麼 梁平微發布: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溼地日」,世界各國在這一天都舉行不同形式的活動來宣傳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請你談談「世界溼地日」的來歷與目的。
  • 從四個方面加強溼地保護管理
    本報訊 9月28日,貴州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了《省人民政府關於全省溼地保護工作情況的報告》。代表們建議,從四個方面加強全省溼地保護。        這四個方面的建議是: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參與溼地保護;加快立法進程,爭取《貴州省溼地保護條例》早日出臺實施;加強規劃引領,對溼地實行分類指導和管理,積極恢復溼地生態系統和功能;加大監督力度,各級人大特別要加大對地方政府溼地保護工作具體落實情況的監督。
  • 山西新增3處國家溼地公園總數已達15處
    央廣網太原1月5日消息(記者李楠)記者從山西省林草部門了解到,山西稷山汾河國家溼地公園、山西右玉蒼頭河國家溼地公園、山西大同桑乾河國家溼地公園3處試點建設的國家溼地公園全部通過驗收,正式加入「國家溼地公園」大家庭。至此,山西通過國家驗收的國家溼地公園達到15處,全省溼地保護網絡體系趨於完善。
  • 【地理探究】高考地理如何考查溼地?附中國最美的六大溼地!
    中國溼地面積佔世界溼地的10%,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國境內,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都有溼地分布,一個地區內常常有多種溼地類型,一種溼地類型又常常分布於多個地區。 中國1992年加入《溼地公約》,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的溼地已達30處。
  • 哈爾濱溼地資源豐富類型多樣
    □見習記者蔣平 「國際溼地城市」於2017年初在國際《溼地公約》締約國大會上首次提出,是國際溼地公約組織認證的榮譽稱號,哈爾濱市獲此殊榮。 哈爾濱市溼地資源豐富且類型多樣,九城區溼地面積13.8萬公頃,溼地率達13.53%,現建有國家溼地公園6處,省級自然保護區3處,飲用水源保護地、風景名勝區、溼地保護小區和溼地多用途管理區等400多處,溼地保護率為60.39%。溼地類型有河流溼地、沼澤溼地、湖泊溼地、人工溼地,溼地物種有高等植物123科616種,有脊椎動物68科268種。
  • 中國溼地資源
    我國地域遼闊,地貌類型千差萬別,地理環境複雜,氣候條件多樣,是世界上溼地類型齊全、數量豐富的國家之一。按照《溼地公約》對溼地類型的劃分,我國溼地分為5類28型。各類溼地分布情況是:        一、近海與海岸溼地        我國近海與海岸溼地主要分布於沿海的11個省(市、區)和港澳臺地區。海域沿岸約有1500多條大中河流入海,形成了淺海灘涂、珊瑚礁、河口水域、三角洲、紅樹林等溼地生態系統。近海與海岸溼地以杭州灣為界,分成杭州灣以北和杭州灣以南兩個部分。
  • 溼地是什麼
    溼地係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此外,溼地可以包括鄰接溼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區域以及溼地範圍的島嶼或低潮時水深超過6米的水域。
  • 我國國際重要溼地增至64個
    為保護全球溼地以及溼地資源,1971年2月2日來自18個國家的代表在伊朗拉姆薩爾共同籤署了《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溼地公約》(簡稱《溼地公約》)。《溼地公約》確定的國際重要溼地,是在生態學、植物學、動物學、湖沼學或水文學方面具有獨特的國際意義的溼地。
  • 北大港溼地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天津日報  2020/09/09  記者昨日從北大港溼地獲悉,根據國家林草局發布的2020年第15號公告,經《溼地公約》秘書處按程序核准,北大港溼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
  • 「生態文明@溼地」天津溼地 鳥類天堂
    天津地處九河下梢,溼地資源豐富,根據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天津各類溼地總面積29.56萬公頃,陸域溼地佔全市國土面積的17.1%。天津溼地類型較全,濱海溼地、河流溼地、湖泊溼地、沼澤溼地和人工溼地均有分布,具有生態功能多樣、溼地動植物資源豐富的特點。
  • 山西再添3處國家溼地公園
    本報訊 (記者 郭 鋒 張 艦)近日,記者從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山西稷山汾河國家溼地公園等3處試點建設的國家溼地公園通過驗收。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省級溼地自然保護區3處、國家和省級溼地公園63處,全省47.55%的溼地納入了溼地公園和溼地自然保護區範圍,溼地保護網絡體系趨於完善。
  • 世界溼地日:貴陽市多舉措加大溼地資源保護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車璐)1996年3月,溼地國際聯盟組織確定每年的2月2日為世界溼地日。2017年是第21個「世界溼地日」,今年的主題為:溼地減少災害風險。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而溼地影響著水資源供給安全,可以提高江河沿岸蓄洪防澇能力,減少水澇災害發生的風險,是很多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關係到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程度。因此,溼地有「地球之腎」之美譽。
  • 洛陽將再建5處省級溼地公園
    此次獲批的5處溼地試點分別包括:洛陽洛河省級溼地公園、洛陽伊河省級溼地公園、洛陽澗河省級溼地公園、欒川伊河省級溼地公園、汝陽北汝河省級溼地公園。  溼地被譽為「城市之腎」,是自然界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生態系統和人類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設立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是溼地保護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