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個方面加強溼地保護管理

2020-11-30 中國林業新聞網

        本報訊 9月28日,貴州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了《省人民政府關於全省溼地保護工作情況的報告》。代表們建議,從四個方面加強全省溼地保護。

        這四個方面的建議是: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參與溼地保護;加快立法進程,爭取《貴州省溼地保護條例》早日出臺實施;加強規劃引領,對溼地實行分類指導和管理,積極恢復溼地生態系統和功能;加大監督力度,各級人大特別要加大對地方政府溼地保護工作具體落實情況的監督。

        《報告》介紹,到2012年底,貴州溼地總面積為20.97萬公頃(不包括稻田溼地),佔全省國土面積的1.19%。截至2013年,全省共有溼地及溼地相關類型自然保護區7個、國家溼地公園19個、國家城市溼地公園2處、國家重要溼地2處,全省溼地保護率為26.53%。近年來,貴州省共爭取到中央溼地保護建設項目15個,投資總額近8000萬元;地方財政用於溼地保護和建設資金達21.1億元;企業參與投入溼地保護建設資金達10.2億元。貴陽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和六盤水明湖國家溼地公園建成並免費對外開放。

        十八大以來,按照「擴大森林、湖泊、溼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要求,貴州加大了溼地保護力度。2014年,貴州省溼地保護中心成立,5個國家溼地公園也成立了保護機構;向國家林業局新申報國家溼地公園15個,審查通過省級溼地公園2個。

        目前,《貴州省溼地保護與建設方案》已經印發,劃定了溼地保護紅線,到2020年,全省溼地保有量不低於315萬畝;《貴州省溼地保護發展規劃》通過專家評審,已經按規定上報省政府,計劃到2030年,全省溼地及相關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增加到25個,溼地公園增加到110個,新增溼地保護小區163個,建立國際重要溼地1處、國家重要溼地5處;《貴州省溼地保護條例(草案)》經7次修改,有望列入2015年立法計劃。

相關焦點

  • 我國將從六個方面採取更有針對性措施 加強溼地保護管理
    張永利: 最近十年,黨和政府更加重視溼地保護工作,國務院批准了2002—2030年的全國溼地保護工程規劃,專門下發了加強溼地保護管理的通知。連續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都對溼地保護提出了具體要求。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擴大森林、湖泊、溼地面積。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叮囑,要嚴格保護溼地。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溼地保護管理的通知
    多年來,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在溼地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我國已有約40%的自然溼地被納入自然保護區得到保護。但由於長期以來人們對溼地生態價值認識不足,加上保護管理能力薄弱,很多地方仍在大量開墾圍墾和隨意侵佔溼地,特別是近兩年一些地方出現了把大量溼地轉為建設用地的錯誤傾向。
  • 福州市五項舉措加強溼地保護管理工作
    原標題:福州市五項舉措加強溼地保護管理工作   福建省福州市高度重視溼地保護管理工作,日前採取五項措施對溼地加以保護:一是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溼地保護管理的通知》要求,結合福州市生態功能區劃,嚴格審批涉及向自然溼地區域排汙或改變溼地自然狀態、以及佔用自然溼地的建設項目,爭取做到建設項目工程不佔或者少佔溼地
  • 終於有了法制保障,濱州市《溼地保護管理辦法》出臺
    據了解,濱州市現有溼地面積17.63萬公頃,佔全市國土面積18.67%,居全省第4位,為全省7個溼地面積超過10萬公頃的市之一。近年來,濱州市陸續建立了國家級溼地公園4處,省級溼地公園13處,溼地類自然保護區2處。
  • 濰坊出臺溼地保護管理辦法
    本報訊 4月10日,山東省濰坊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濰坊市溼地保護管理辦法》,介紹《辦法》制定出臺相關情況和貫徹落實計劃。
  • 關於中國溼地保護的思考
    4、溼地保護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造成中國溼地保護諸多問題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1自然保護區管理亟待加強。中國已在一些地區建立了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溼地自然保護區。同時,要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建立聯合執法和執法監督的體制,大力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嚴格依法論證、審批並監督實施溼地保護和開發利用項目。
  • 加強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辦法》正式印發實施,這是全面深化海洋領域改革、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是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沿海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為依法治海、生態管海,實現自然岸線保有率管控目標,構建科學合理的海岸線保護與利用格局提供了重要依據。加強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意義重大海岸線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和資源價值。
  • 中國溼地資源保護情況
    二是溼地總量大,人均資源少,我國溼地率遠低於世界8.6%的平均水平,人均佔有溼地僅有0.04公頃,僅為世界人均佔有水平的五分之一。三是分布廣、區域差異顯著。四是保護力度大,管理體系日益完善。五是資源利用多樣,利用壓力大。  中國加強了溼地資源的恢復和保護。
  • 關於《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保護管理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
    氣象和環境空氣品質大幅提升,負氧離子常年保持在每日1400個以上,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77%以上,PM2.5年平均限值達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體制調整後,「兩西」管委會從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出發,集合相關專業力量開展前期研究工作,目前已編制完成《西溪溼地植物多樣性研究近中遠期規劃》、《西溪溼地動物多樣性工作初步方案》。(四)持續加強動態監測。
  • 《廣東省溼地保護條例》發布
    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溼地保護負總責,加強溼地保護工作,將溼地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保障溼地保護、修復和補償的資金投入。沿海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紅樹林溼地的保護,採取措施保護和恢復紅樹林,解決紅樹林溼地保護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第五條 溼地保護實行統籌管理與分部門實施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 黑龍江形成全國最大省級溼地保護管理體系
    6月10日是第五個黑龍江溼地日,今年溼地日的主題是「溼地與城市和諧共生」。來自省林業和草原局消息,截至目前,我省已有國際溼地城市1個,全球僅有18個城市獲此殊榮;國際重要溼地9處,數量位居全國首位;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113處;溼地公園78處,形成了全國最大的省級溼地保護管理體系。
  • 保護森林和溼地 維護國家生態安全
    2011年是溼地保護事業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我們迎來了以「溼地與森林」為主題的第十五個「世界溼地日」及《溼地公約》成立40周年。今年溼地日的主題,深刻揭示了溼地、森林這兩大生態系統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的密切關係及其在維護地球生態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必將有力地引導人們更加關注這兩大生態系統。溼地具有強大的生態功能,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自然資源和生態支持系統。
  • 溼地保護——劍湖溼地
    溼地作為一種土地資源,它不僅可以為作為水源供給農業、工業和周圍居民的日常生活,其在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改善環境汙染方面也有卓越成效。另外,溼地在維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因此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正因如此,保護好溼地對於保護好生物多樣性,完整生物鏈有著重要意義。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溼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溼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對新形勢下溼地保護修復作出部署安排。《方案》指出,溼地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事關國家生態安全,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事關中華民族子孫後代的生存福祉。
  • 我國溼地生態系統現狀堪憂 美麗溼地亟須法律保護
    在制定法律的過程中,應統一溼地的概念,明確溼地的主管機關及其在管理溼地過程中的權責,釐清溼地保護與環境、水資源等相關法律的關係。  據《人民日報》7月23日報導,各級政府在溼地保護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我國溼地生態系統仍然面臨著盲目圍墾與改造、汙染、水土流失、泥沙淤積、生物資源過度利用等多種因素的破壞和威脅,導致面積減少,生態功能下降,生物多樣性喪失。
  • 成都: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發揮人工溼地作用
    李冰到任後,便開始大規模的治水工作,在蜀地建立了以都江堰水利工程為主的灌溉系統,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的人工溼地系統在減少自然災害、保護環境、促進農業發展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川西平原農業發達,物產富庶,被賦予「天府之國」的美譽,正是得益於這套從古代就建立起的偉大的人工溼地系統。
  • 「海岸衛士」紅樹林期待加強保護修復
    四是區域整體保護協調不夠。部分生態區位重要的紅樹林分布區還未納入自然保護地範圍,紅樹林整體保護協調機制尚不健全;紅樹林保護修復與地方相關規劃銜接不夠。五是保護監管能力還比較薄弱。作為溼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法律還沒有對紅樹林保護作出有針對性的專門規定。現有紅樹林自然保護地存在機構不健全、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保護效率不高;自然保護地外的紅樹林存在管理主體不明確、職責不清晰等問題。
  • 溼地保護重要舉措 遼寧溼地保護機構成立
    把溼地保護作為生態保護的重要任務    近日,省溼地保護中心在遼陽市掛牌成立。這是繼2007年10月1日《遼寧省溼地保護條例》實施之後,我省溼地保護工作實施的又一重要舉措。     據介紹,溼地保護中心的成立,標誌著全省溼地保護體系建設有了一個新的起點,並將在全省今後的溼地保護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溼地保護條例
    〉等十二部地方性法規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 為了加強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管理,維護溼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促進溼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國際重要溼地和國家重要溼地的名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自治區重要溼地的名錄按本條例規定確定。  第四條 溼地保護應當遵循自然規律,堅持科學規劃、保護優先、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溼地保護工作的領導,建立溼地保護協調機制,將溼地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設立溼地保護專項資金,用於溼地保護。
  • 東方四必灣溼地:打造溼地公園,在保護與開發中「增值」
    東方市四必灣國家重要溼地面積共1429公頃,包括近海與海岸溼地和人工溼地兩類,呈不規則長方形,西面、南面為開闊的潮間淤泥海灘,北面為海衝積平原,北端有個障壁島稱四更尾,東南面為低丘陵緩坡。該地區屬熱帶海洋季風性氣候,日平均日照時數為7.5小時,平均氣溫在24.6℃左右。這樣的自然地理環境非常適合紅樹林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