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四必灣溼地:打造溼地公園,在保護與開發中「增值」

2020-12-05 界面新聞

文丨海南日報 張文君

今年6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東方市四必灣溼地列入其中,成為國家重要溼地。四必灣溼地東與四更鎮四而村毗鄰,北與四更鎮四必村、東方鹽場面前海灣相鄰,西、南及東南面為遼闊的北部灣。這裡擁有3000多畝紅樹林景觀,為海南省最大的黑臉琵鷺越冬棲息地,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靜地。

夏日,走近四必灣溼地,可以看到海岸溼地潛底的魚蝦、萋萋芳草以及岸邊茂密的紅樹林……陽光、沙灘、海韻、紅樹林、椰林共同構成了一道亮麗風景線。

擁有單一白骨壤,紅樹林群落,特有性和稀有性顯著

溼地因具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被譽為「地球之腎」。

東方市四必灣國家重要溼地面積共1429公頃,包括近海與海岸溼地和人工溼地兩類,呈不規則長方形,西面、南面為開闊的潮間淤泥海灘,北面為海衝積平原,北端有個障壁島稱四更尾,東南面為低丘陵緩坡。該地區屬熱帶海洋季風性氣候,日平均日照時數為7.5小時,平均氣溫在24.6℃左右。這樣的自然地理環境非常適合紅樹林的生長。因此,四必灣擁有保護完好、歷史久遠的3150畝紅樹林景觀,也是該區域植被類型中林相最密、保存最完整的植被類型。

四必灣溼地的紅樹林品種原來以鄉土紅樹林白骨壤為主。這裡原始的白骨壤群落是海南為數不多的由單一物種組成的紅樹林,其特有性和稀有性顯著。在紅樹林修復工程中,這裡一度增加種植了拉關木、海蓮。東方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原始的單一白骨壤是海南特有的紅樹林群落,具有不可代替性,他們發現人工種植的拉關木、海蓮等紅樹林在一定程度上對溼地的生態平衡造成幹擾,目前在計劃有步驟地退出人工種植紅樹林群落,以便更好地保持溼地的生態平衡和穩定。

四必灣的白骨壤紅樹林。圖片來源:東方市委宣傳部、東方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提供

候鳥越冬天堂,海南最大的黑臉琵鷺棲息地

海南作為候鳥棲息地之一,每年都會有大量候鳥來避寒過冬,四必灣也是候鳥的天堂之一,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也喜歡來這裡。根據往年記錄,東方市四更鎮四必灣、儋州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等地是黑臉琵鷺的「常駐」越冬棲息地。

根據2010年至2019年十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調查數據,平均每年在四必灣越冬的黑臉琵鷺個體數量佔該種群全球數量的1.36%,這裡是海南省最大的黑臉琵鷺越冬棲息地。

2004年1月,海南在冬季越冬溼地鳥類調查中,首次在東方發現了51隻黑臉琵鷺。2006年5月,經省政府批准,東方黑臉琵鷺省級自然保護區正式成立,總面積1429公頃,而四必灣就位於保護區內。

東方黑臉琵鷺省級自然保護區負責人李海雄介紹,目前,四必灣溼地有鳥類75種,其中包括白琵鷺、黑臉琵鷺、鶚、紅隼等4種國家II級保護物種。經過10多年的保護,四必灣溼地已成為黑臉琵鷺賴以生存的棲息地,最高峰時記錄到在四必灣越冬的黑臉琵鷺達到113隻。珍稀禽鳥白鷺、蒼鷺等候鳥也常到四必灣越冬。

為加強對黑臉琵鷺的保護,東方黑臉琵鷺省級自然保護區已建立《黑臉琵鷺保護區巡護制度》《黑臉琵鷺保護區管護制度》。6名護林員分區進行巡護,有固定巡護路線,每月正常巡護至少22天,並將巡護當天情況和照片上報。

保護區的護林員林家豐說:「黑臉琵鷺一般是11月至次年4月在四必灣棲息,那時,我們每天巡邏兩次,保護候鳥不受傷害。我們平時也要巡邏,保護紅樹林,保護棲息地的環境。」

「黑臉琵鷺每年飛越萬水千山來這裡越冬,足以說明四必灣溼地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李海雄說,每至冬季,在四必灣溼地的灘涂上、叢林裡,隨處可見候鳥成群結隊,或嬉戲覓食、或悠然休憩、或翩翩起舞,這裡的天空會出現「一行白鷺上青天」或者「落霞與鷺鳥齊飛」的美景。

候鳥天堂四必灣。圖片來源:東方市委宣傳部、東方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提供

打造溼地公園,在保護與開發中「增值」

四必灣溼地周邊有四更鎮的四必村、四而村兩個自然村,共有人口1469人。村民主要經濟來源為種地、捕魚、養豬等。由於靠近海,他們長期以趕海為生,經常出入四必灣趕海。早年間,四必灣的水產養殖、海水捕撈等人為活動較多,對紅樹林溼地保護造成一定影響。

「2015年以來,我們村的人去四必灣溼地趕海明顯減少了,就算去,也會儘量避開紅樹林植被,不影響水鳥棲息。」說起村民生活方式的變化,四必村48歲的村民倪俊周感觸頗深。

原來,2014年,東方市結合「綠化寶島大行動」,將四必灣紅樹林溼地保護區建設列為十件民生實事之一,政府鼓勵村民退出灘涂,複種紅樹林,以實際行動參與生態環境建設。

同年,東方市啟動了萬畝紅樹林修復工程,大力推動退塘還林工作,促進四必村經濟的轉型發展,構築人與自然和諧的良好生態環境。村民王錫花早年曾在四必灣養蝦,她家的蝦塘正好位於四必灣溼地範圍內,「我養蝦10多年了,為了保護溼地環境,在2018年就積極配合政府的工作實施了退塘還林。」據了解,在2018年底,四必灣已全面完成退塘,並全部清理養殖塘排水管道、房屋等附著物設施。

這些年,溼地管理人員和四更鎮政府有關人員通過村委會廣播、宣傳車入村、護林員入戶、懸掛宣傳橫幅、完善宣傳牌和警示牌等多種方式,大力開展宣傳工作,不斷提高村民保護溼地、保護森林資源、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東方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東方市計劃採取保護與開發並舉的措施,通過適度的溼地資源開發利用,引導溼地保護工程走上合理開發、協調發展的軌道。東方市計劃將四必灣打造成為該市第一個溼地公園,並建立管理站和監測站,安裝監控設備,設置觀鳥臺,加強技術人員培養等。日後,四必灣將成為海南新的旅遊景點,也將成為國內外候鳥水禽、溼地生態系統、紅樹林研究、學校教學實習和科學普及與宣傳教育的重要基地。

相關焦點

  • 東方紮實推進四必灣黑臉琵鷺保護區「退塘還林」工作
    東方紮實推進「退塘還林」  海南日報八所10月5日電 (記者張惠寧 通訊員符啟慧 鍾維)為加快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攻堅戰,東方市成立了退塘還林工作組,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抓好層層落實,全力推進四更鎮四必灣黑臉琵鷺保護區 「退塘還林」工作。
  • 溧陽打造長三角溼地保護樣板
    本報訊 (韓一寧 許靜 張宇熠)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關於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的通知》,公布溧陽長蕩湖國家溼地公園通過試點驗收。至此,溧陽市形成天目湖國家溼地公園與長蕩湖國家溼地公園南北呼應格局,成為全國唯一擁有兩個國家級溼地公園的縣(市)。江蘇溧陽長蕩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溧陽市上黃鎮境內,總面積260公頃。
  • 溼地公園這次成「群」了!鄭州黃河中央溼地公園將打造成四個景區
    11月26日上午,全省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推動會議召開,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到全省將加快溼地的修復與建設,在黃河幹流沿線建設溼地公園群,重點打造鄭州黃河中央溼地公園。根據規劃,到2027年,全省的溼地面積要達到1200萬畝,保護率達到50%以上,真正發揮溼地在生態環境中的積極作用。建設黃河溼地公園群,兩側設置遊步道680公裡將來,黃河幹流沿線所建設的溼地公園群,是什麼樣態呢?
  • 溼地公園的環境功能與規劃
    中國園林網4月13日消息:現在的溼地公園加強了人文景觀和與之相匹配的旅遊設施,各地盡力開發本地資源。現在的溼地公園已經成了人們旅遊,休閒的好去處。溼地公園是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沼澤地。
  • 關於保護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建議
    同時,由於城市溼地公園保護管理措施不到位、人員少、資金不足、設備簡陋等因素,致使溼地公園的生物多受病蟲害影響,成為蚊蠅滋生的場所,嚴重影響了溼地的景觀效果。    2、對溼地公園建設保護的認識存在偏差    因為溼地公園在我國的建設歷史時間不長,加上這方面的宣傳也不夠,在保護上的認識不足,溼地公園建設存在較大功利性,嚴重偏離了國家建設保護溼地公園的宗旨。
  • 升級「國家級」 溼地公園的意義何在?
    同時,對不具備條件劃建自然保護區的,也要因地制宜,採取建立溼地保護小區、各種類型溼地公園、溼地多用途管理區或劃定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等多種形式加強保護管理。通知下發後,與2005年杭州西溪溼地建成並正式開園,並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首個國家溼地公園也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溼地、農耕溼地、文化溼地於一體的國家溼地公園。
  • 減河溼地公園躋身「國家隊」
    驗收評估報告中,專家組平均打分為97.66分,其中基本指標分89.66分、附加分8分,基本指標得分大於80分,且無單項指標打分低於60分,符合《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辦法》規定的達標要求,建議授予「國家溼地公園」稱號。
  • 微山湖國家溼地公園
    這是山東濟寧市唯一一個國家級溼地公園,也是微山湖區域唯一獲批以「微山湖」命名的溼地公園。  景點4:搖櫓船區域——在未來的微山湖溼地二期工程中,還即將開挖出一條河道,到那時,您可以搖一曳輕舟,攪一湖碧水,觀一岸風光,吟一首古詩,船在水中行,人在畫中走,這必將會成為溼地公園又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 山東:濱州市無棣縣兩家溼地公園晉升省級溼地公園
    據了解,飲馬湖溼地公園坐落於無棣縣中部的碣石山風景區,佔地面積886.09公頃,區域內有植物66科296種,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野大豆、烏蘇里狐尾藻
  • 西北郊溼地的核心區域——翠湖溼地公園
    溼地是人類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它與人類發展息息相關。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翠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它位於海澱區上莊鎮,是北京市唯一一個國家級城市溼地公園。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北京西北郊溼地的核心區域,是京城上風上水的黃金地段,曾是歷史上著名溼地,而今仍是山清水秀,景色優美。
  • 菱角湖國家級溼地公園獲批 荊州將建多個溼地公園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彭軍)近日,荊州區菱角湖溼地公園和石首三菱湖溼地公園獲得國家林業局批准,成為荊州市溼地公園建設中的國家級金字招牌。根據《湖北荊州菱角湖溼地公園總體規劃》,溼地公園劃分為溼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及管理服務區五個功能分區,規劃建設總期限從2016年到2023年。  記者從荊州區林業局獲悉,早在2013年,菱角湖溼地公園就開始申報國家溼地公園,去年年底獲批。溼地公園不同於一般保護區,那到底什麼是溼地公園?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麼叫做溼地?
  • 保護溼地資源 提高生態功能
    此次「1+4」規劃,在完善七裏海古海岸與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規劃的同時,主動提升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大黃堡溼地自然保護區規划水平,按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標準開展建設管理和保護修復工作,打造全市溼地規劃建設和保護修復「升級版」。  天津市4個溼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875.35平方公裡,佔全市國土面積的7.4%,保護區物種資源豐富,其中鳥類有416種。
  • 四川廣元市南河溼地公園迎國檢
    中國園林網9月13日消息:9月6日至7日,國家林業局專家組一行來廣元市對創建國家級溼地公園進行檢查驗收。專家組表示,該市要進一步鞏固、完善、提升溼地公園的原生態自然性,將其打造成具有溼地保護與利用、科普教育、溼地研究、生態觀光、休閒娛樂等多種功能的社會公益性生態公園。
  • 溼地與經濟:生態效益 精明增長
    2015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對這片區域進行生態建設,以河流、湖泊、溼地、森林為資源特色,打造集生態保育、休閒運動、科普教育、旅遊觀光、主題活動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城市森林溼地公園。目前,該公園已成為我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重要載體和閃光點。如今,溼地旅遊正在成為人們親近自然的「新寵」方式。
  • 山西又有3處溼地公園加入「國家溼地公園」大家庭
    山西晚報訊(記者 薛建英)5日,山西晚報記者從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的通知》,稷山汾河、右玉蒼頭河、大同桑乾河3處試點建設的國家溼地公園正式加入「國家溼地公園」大家庭。
  • 青島溼地可分為四類 七大溼地公園揭面紗(圖)
    七大溼地公園揭面紗  島城目前擁有「國」字號溼地公園2家,分別是少海溼地公園和唐島灣溼地公園。其餘5家分別是姜山溼地公園、女姑口溼地公園、紅島溼地公園、桃源河溼地公園和洋河溼地公園。這些都是島城人民賴以生存的重要溼地公園,不但讓島城成為候鳥的天堂,更是島城氣候優質率保持長久的「秘密武器」之一。
  • 什麼是溼地,為什麼保護溼地...溼地知識你知多少?戳進來為你科普!
    溼地植被可使建築物、作物或天然植被免遭強風或鹽風的破壞。 8、提供豐富的溼地文化。溼地對於造園有重要影響,園林的結構中,山水為骨,畫意入園,水是關鍵的要素和靈魂所在。一國列入該名錄的溼地越多,說明該國保護意識越強。那麼,目前我國有哪些溼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 九龍湖溼地公園開工 將形成典型的庫塘溼地生態系統
    鎮海新聞網訊(記者戴珺 通訊員張倫飛)湖澤碧青,山巒青翠,白鷺浮渚,三座人工小島點綴在山麓間,市民將在九龍湖旅遊度假區欣賞到這樣的溼地美景。近日,記者從區農業局、九龍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獲悉,九龍湖溼地公園已開工,一期工程預計4月完工,屆時,市民出遊將有新去處。  九龍湖溼地公園一期景觀工程位於九龍湖鎮十字路水庫的西北角。
  • 青海實施首個溼地保護示範項目 加速高原溼地植被恢復
    張子贇 攝中新網西寧12月17日電 (李雋)「該項目是青海省林業和草原系統第一個溼地保護科技推廣示範項目,也是我們溼地公園首次承擔的科技推廣項目。目前資金已到位,項目準備工作正在進行。」17日,青海互助南門峽國家溼地公園林業高級工程師郭發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北京溼地:城、殤、變
    2013年《北京市溼地保護條例》正式實施,在北京溼地保護歷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被視為在首都園林綠化發展中具有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溼地保護管理制度。2018年,佔地10.9公頃的西海溼地公園落成開放。自此,北京核心城區有了第一處溼地公園。黃三祥介紹,在當下北京的溼地保護體系中,溼地自然保護區是基礎,溼地公園為主體,溼地保護小區則為補充。北京現已擁有翠湖、野鴨湖和長溝泉水3個國家級溼地公園,以及長子營、琉璃廟、湯河口等8個市級溼地公園,總面積2500餘公頃,相當於8個頤和園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