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紮實推進四必灣黑臉琵鷺保護區「退塘還林」工作

2020-12-04 南海網

  東方紮實推進「退塘還林」

  海南日報八所10月5日電 (記者張惠寧 通訊員符啟慧 鍾維)為加快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攻堅戰,東方市成立了退塘還林工作組,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抓好層層落實,全力推進四更鎮四必灣黑臉琵鷺保護區 「退塘還林」工作。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在四更鎮四必灣黑臉琵鷺保護區「退塘還林」工作現場看到,工作組成員深入到各個蝦塘,向塘主宣傳「退塘還林」工作的必要性,並對同意「退塘還林」塘主的蝦塘進行測量。

  王錫花在四必灣養蝦已有十多年,她家的蝦塘正好位於四必灣黑臉琵鷺保護區的範圍內。「我養蝦十多年了,現在政府為了退塘還林,保護溼地環境,所以我們也積極配合政府的工作。」

  沿海防護林是東方生態強市的第一道防護線,在防風固沙、保護環境、美化景觀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均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確保四必灣黑臉琵鷺保護區300米範圍內「退塘還林」任務的完成,四更鎮始終堅持政府主導、依法治理、生態優先的原則,結合實際情況,實行分類指導,全力加快推進「退塘還林」工作。

  四必灣黑臉琵鷺保護區退塘還林工作組成員關永平介紹說,自從開展退塘還林工作以來,通過張貼公告公示,發退塘還林工作的宣傳單,走家入戶做好塘主的思想工作,塘主們從當初抗拒的心理,已轉變為願意積極配合。據了解,四必灣黑臉琵鷺保護區退塘總的任務是792畝,截至目前,已完成672畝魚蝦塘的測量工作。

責任編輯:謝軍輝

相關焦點

  • 「退塘還林」300畝!東方啟動黑臉琵鷺保護區修復整改
    隨著一聲令下,挖機、裝載機轟隆隆進場,開始清理推平位於海邊的養殖塘。按照海南省委省政府關於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的相關整改要求,8月7日下午3點30分,東方市啟動對黑臉琵鷺省級自然保護區內300畝養殖塘的「退塘還林」。
  • 東方四必灣溼地:打造溼地公園,在保護與開發中「增值」
    圖片來源:東方市委宣傳部、東方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提供候鳥越冬天堂,海南最大的黑臉琵鷺棲息地海南作為候鳥棲息地之一,每年都會有大量候鳥來避寒過冬,四必灣也是候鳥的天堂之一,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也喜歡來這裡。根據往年記錄,東方市四更鎮四必灣、儋州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等地是黑臉琵鷺的「常駐」越冬棲息地。
  • 東寨港保護區監測發現4隻黑臉琵鷺和20隻反嘴鷸
    舉報   本報訊 (記者習霽鴻)12月25日下午,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第八次鳥類同步調查,位於保護區的下塘溼地內
  • 50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丹頂鶴保護區
    50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丹頂鶴保護區 2020-03-27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28隻黑臉琵鷺現身廣東海豐鳥類保護區
    128隻黑臉琵鷺現身廣東海豐鳥類保護區 2015-10-27 18:37:01責任編輯:   中新網汕尾10月27日電 (程景偉 蘇嘉軒)記者近日在廣東汕尾市海豐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採訪獲悉,全球瀕危鳥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近期在該保護區最高錄達
  • 【省農牧廳】互助縣農業和科技局採取「123」工作措施 紮實推進...
    今年來,在縣委、縣府的高度重視下,農業和科技局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確定的戰略目標和任務,積極採取「123」工作措施,按照抓農業工作的力度不減,促進農民增收的目標不變,推動農村發展的投入不降工作思路,抓住「一個關鍵」,突出「兩個帶動」,實現「三個推進」,全力推動農業工作轉型跨越、科學發展。
  • 黑臉琵鷺成「網紅」輿情觀察:生物多樣性是生態安全的屏障
    它們的性情比較安靜,常常悠閒地在海邊潮間帶、紅樹林以及鹹淡水交匯的基圍(即蝦塘)及灘涂上覓食,中午前後棲息在蝦塘的土堤上或稀疏的紅樹林中。飛行時姿態優美而平緩,頸部和腿部伸直,有節奏地緩慢拍打著翅膀。它們性情溫順,不太好鬥,從不主動攻擊其他鳥類。
  • 生物多樣性是生態安全的屏障 ——黑臉琵鷺成「網紅」輿情觀察
    它們的性情比較安靜,常常悠閒地在海邊潮間帶、紅樹林以及鹹淡水交匯的基圍(即蝦塘)及灘涂上覓食,中午前後棲息在蝦塘的土堤上或稀疏的紅樹林中。飛行時姿態優美而平緩,頸部和腿部伸直,有節奏地緩慢拍打著翅膀。它們性情溫順,不太好鬥,從不主動攻擊其他鳥類。
  • 黑臉琵鷺「反季節」滯留海南
    新華社海口8月13日電(記者楊冠宇、陳子薇)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記者最近看到了兩隻「反季節」滯留海南島的黑臉琵鷺,它們在陽光下漫步,時而駐足梳理羽毛,時而用飯勺般的黑色長嘴在淺水處覓食。
  • 一隻黑臉琵鷺的南行記:棲息地保護迫在眉睫
    2008年全國鳥類環志工作初步調查的數據證實,從我國過境遷徙的候鳥種類和數量約佔世界20%至25%左右。據記者了解,眼下,讓科學家們頗為擔心的是屢禁不止的獵殺候鳥行為。近年來,在候鳥遷飛季節,在一些鳥類集中分布區或遷飛停歇地,張網捕鳥、投藥毒鳥等情況有所上升,被捕獵的鳥類數量之多,手段之殘忍,令人震驚。
  • 2018年黑臉琵鷺與自然保育研討會舉行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推進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自然保育工作的交流和合作。研討會上,與會代表就「黑面琵鷺保育」、「自然保育」進行了專題報告。在「黑面琵鷺保育」專題上,與會代表就臺南黑面琵鷺保育情況及面臨的問題、遼寧省黑臉琵鷺保護進展與種群恢復狀況、基於GSM衛星跟蹤黑臉琵鷺的秋季遷徙路線、黑面琵鷺與白琵鷺雜交子與黑面琵鷺回交及黑面琵鷺育雛行為探討和黑臉琵鷺棲息地營造探討等進行了交流。
  • 黃山市紮實推進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
    積極開展非遺申報工作,全市新增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6項、擴展4項,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79人。截至目前,擁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1項、省級63項、市級12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3人、省級154人、市級658人。開展非遺活動。大力實施傳承人群研修研培計劃,全年培訓非遺保護工作人員、傳承人及從業者共計300人次;積極在徽州古城等A級景區舉辦非遺夜市、非遺購物節等活動20餘場。
  • 讓黑臉琵鷺舞翩躚
    黑臉琵鷺的種群分布   夏季時,黑臉琵鷺後腦勺有很長的髮絲狀桔黃色羽冠,脖子下面至前胸之間還有一個桔黃色的項圈,如果不仔細看,黑臉琵鷺的長相很容易被錯認為白琵鷺。   張國鋼認為,這兩種琵鷺非常容易認錯,而且還經常混群,由於白琵鷺的數量較多,野外監測時,經常要從白琵鷺中尋找黑臉琵鷺。
  • 「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福田紅樹林成鳥類...
    「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在深圳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腹地保留下一塊綠色淨土、一片原生態的保護區。同時,福田區紅樹林生態公園在魚塘、林下等鳥類、獸類集中活動的區域布設了20臺紅外相機,全面、實時、全天侯監測福田紅樹林野生動物的活動情況。未來,紅外相機監測、抓拍的數據將在智慧管理系統中實時展示。
  • 南沙溼地再現52隻黑臉琵鷺
    12月5日,工作人員在廣州南沙溼地發現了52隻黑臉琵鷺,規模巨大,創下了南沙溼地歷史新紀錄。早在今年1月8日,南沙溼地也曾發現25隻黑臉琵鷺。2月初,在廣東沿海溼地——陽江海陵大堤溼地曾發現大規模的60隻黑臉琵鷺。專家介紹,廣東特別是南沙溼地優良的生態環境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沿海溼地成為候鳥樂園。
  • 廣州南沙溼地再現52隻黑臉琵鷺
    12月5日,工作人員在廣州南沙溼地發現52隻黑臉琵鷺,規模巨大,創下南沙溼地歷史新紀錄。早在今年1月8日,南沙溼地也曾發現25隻黑臉琵鷺。2月初,在廣東沿海溼地——陽江海陵大堤溼地曾發現大規模的60隻黑臉琵鷺。專家介紹,廣東特別是南沙溼地優良的生態環境為鳥類提供良好的棲息地,沿海溼地成為候鳥樂園。
  • 著力提升自然保護區管理水平 紮實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
    著力提升自然保護區管理水平 紮實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     (上接01版)搭建科研平臺,提高科研水平,更好地解決大熊貓保護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 難得一見的黑面天使— —黑臉琵鷺
    黑臉琵鷺是全球最瀕危的鳥類之一,分布區域極為狹窄,種群數量也極為稀少,已被列入ICBP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它已成為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的水禽,國際自然資源物種保護聯盟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都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紅皮書中,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錄得只有2千多隻。
  • 瀕危黑臉琵鷺首次來合肥過冬 專家:巢湖水環境日趨向好
    1月14日晚,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和部分觀鳥愛好者在巢湖邊發現一隻黑臉琵鷺。據了解,瀕危的黑臉琵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該類物種。「灰色的是蒼鷺,其他白色的是琵鷺,只有那隻最羞澀的是黑臉琵鷺。」省珍鳥會副會長虞磊指著照片上的那隻最珍貴的鳥兒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