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五項舉措加強溼地保護管理工作

2021-01-09 東方網

原標題:福州市五項舉措加強溼地保護管理工作

  福建省福州市高度重視溼地保護管理工作,日前採取五項措施對溼地加以保護:一是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溼地保護管理的通知》要求,結合福州市生態功能區劃,嚴格審批涉及向自然溼地區域排汙或改變溼地自然狀態、以及佔用自然溼地的建設項目,爭取做到建設項目工程不佔或者少佔溼地。二是結合「世界環境日」等紀念日,加強溼地保護宣傳,提高市民對溼地保護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性、緊迫性和科學性的認識。三是福州市環保局積極配合各級各部門開展溼地自然環境、溼地生態、溼地的價值和環境功能、溼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的科學考察和研究,如支持福建師大開展了《閩江河口溼地研究》。四是福州市編制了《閩江河口區溼地保護概念性規劃》,《福建閩江河口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閩江河口溼地保護與恢復示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福建長樂閩江河口國家溼地公園總體規劃》等。五是積極配合溼地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開展聯合執法,重點對閩江河口溼地等開展溼地保護聯合監督檢查。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相關焦點

  • 溼地保護重要舉措 遼寧溼地保護機構成立
    把溼地保護作為生態保護的重要任務    近日,省溼地保護中心在遼陽市掛牌成立。這是繼2007年10月1日《遼寧省溼地保護條例》實施之後,我省溼地保護工作實施的又一重要舉措。     據介紹,溼地保護中心的成立,標誌著全省溼地保護體系建設有了一個新的起點,並將在全省今後的溼地保護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溼地保護管理的通知
    多年來,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在溼地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我國已有約40%的自然溼地被納入自然保護區得到保護。但由於長期以來人們對溼地生態價值認識不足,加上保護管理能力薄弱,很多地方仍在大量開墾圍墾和隨意侵佔溼地,特別是近兩年一些地方出現了把大量溼地轉為建設用地的錯誤傾向。
  • 從四個方面加強溼地保護管理
    本報訊 9月28日,貴州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了《省人民政府關於全省溼地保護工作情況的報告》。代表們建議,從四個方面加強全省溼地保護。        這四個方面的建議是: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參與溼地保護;加快立法進程,爭取《貴州省溼地保護條例》早日出臺實施;加強規劃引領,對溼地實行分類指導和管理,積極恢復溼地生態系統和功能;加大監督力度,各級人大特別要加大對地方政府溼地保護工作具體落實情況的監督。
  • 我市多舉措做好溼地保護和修復工作
    記者近日獲悉,我市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溼地保護與修復工作,為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市現有溼地面積3.33萬公頃,共計368塊,溼地率為1.9%。
  • 我國將從六個方面採取更有針對性措施 加強溼地保護管理
    張永利: 最近十年,黨和政府更加重視溼地保護工作,國務院批准了2002—2030年的全國溼地保護工程規劃,專門下發了加強溼地保護管理的通知。連續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都對溼地保護提出了具體要求。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擴大森林、湖泊、溼地面積。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叮囑,要嚴格保護溼地。
  • 加強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辦法》正式印發實施,這是全面深化海洋領域改革、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是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沿海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為依法治海、生態管海,實現自然岸線保有率管控目標,構建科學合理的海岸線保護與利用格局提供了重要依據。加強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意義重大海岸線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和資源價值。
  • 福建省林業廳廳長陳則生:把保護和恢復溼地作為第一要務
    人民網福州2月2日電(賴俊文 黃丹妮 黃海)2月2日世界溼地日,福建省林業廳和福州市政府聯合在有著「中國十大魅力溼地」美稱的福建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辦世界溼地日宣傳活動。省林業廳廳長陳則生表示,將切實履行林業部門在溼地保護方面「組織、指導、監督」的職能,堅持保護優先、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從五個方面加強溼地保護與恢復: 第一,把改善生態改善民生作為溼地保護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為本,大力弘揚「保護溼地、生態惠民」的理念,發揮溼地在改善生態和改善民生中的多種作用,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溼地保護成果。
  • 世界溼地日:貴陽市多舉措加大溼地資源保護
    2017年是第21個「世界溼地日」,今年的主題為:溼地減少災害風險。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而溼地影響著水資源供給安全,可以提高江河沿岸蓄洪防澇能力,減少水澇災害發生的風險,是很多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關係到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程度。因此,溼地有「地球之腎」之美譽。
  • 【戰「疫」時刻】五項應變舉措強化社區矯正工作
    【戰「疫」時刻】五項應變舉措強化社區矯正工作 2020-02-11 1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濰坊出臺溼地保護管理辦法
    本報訊 4月10日,山東省濰坊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濰坊市溼地保護管理辦法》,介紹《辦法》制定出臺相關情況和貫徹落實計劃。
  • 福州市印發漁業船舶組織化管理工作指導意見
    近日,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印發《福州市漁業船舶組織化管理工作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建立標準化的漁業管理組織,對轄區漁船實行組織化管理,2021年6月底前,全市完成漁船管理組織建設,所有大中型漁船納入組織化管理,2021年12月底前,各地組織開展對漁船管理組織的考核工作。
  • 終於有了法制保障,濱州市《溼地保護管理辦法》出臺
    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溼地保護與恢復工作中存在很多矛盾和問題,如水資源短缺與水質惡化、侵佔溼地的現象時有發生、溼地形態破碎化、溼地保護體系不健全、資金投入不足、科技水平不高,造成溼地面積萎縮、生態承載力下降。因此出臺《濱州市溼地保護管理辦法》,加強溼地保護管理勢在必行。
  • 關於《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保護管理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
    科學保護的前提是規劃。早在2003年西溪溼地綜合保護工程實施之初,就制訂出臺了《杭州西溪溼地綜合保護總體規劃(2003—2010)》。2004年10月,為申報國家溼地公園,及時調整規劃,制訂了《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總體規劃(2004—2010)》。《條例》實施後,為進一步做好溼地保護和利用工作,2018年1月又啟動了總體規劃修編工作。
  • 關於中國溼地保護的思考
    目前溼地保護的基礎研究還非常薄弱,特別是對溼地的結構、功能、演替規律、價值和作用等方面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制約了溼地保護與管理的進行。全國從事溼地研究的人員很少,人才嚴重缺乏。同時溼地保護、管理的技術手段也比較落後,缺乏現代管理技術和手段。  4.7投入資金缺乏。資金嚴重不足是溼地保護與管理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 制定溼地保護方案 建立溼地修複製度
    東北網12月24日訊記者12月11日從牡丹江市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工作部署,經市政府批准,牡丹江市制定了《牡丹江市溼地保護修復工作方案》。根據《方案》,今後牡丹江市將建立退化溼地修複製度,對未經批准將溼地轉為其他用途的,按照「誰破壞、誰修復」原則實施恢復和重建。
  • 《廣東省溼地保護條例》發布
    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溼地保護負總責,加強溼地保護工作,將溼地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保障溼地保護、修復和補償的資金投入。沿海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紅樹林溼地的保護,採取措施保護和恢復紅樹林,解決紅樹林溼地保護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第五條 溼地保護實行統籌管理與分部門實施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 山西省司法廳對《山西省溼地保護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徵求...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了加強溼地保護,改善生態環境,維護溼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四條【保護原則】溼地保護應當遵循系統保護、生態優先、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第五條【政府職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溼地保護工作的領導,建立溼地保護綜合協調機制,將溼地保護修復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 溼地保護——劍湖溼地
    溼地作為一種土地資源,它不僅可以為作為水源供給農業、工業和周圍居民的日常生活,其在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改善環境汙染方面也有卓越成效。另外,溼地在維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因此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正因如此,保護好溼地對於保護好生物多樣性,完整生物鏈有著重要意義。
  • 市水利局三大舉措做好溼地保護
    市水利局副局長就有關問題進行發言 市水利局副局長於富斌參會 會議現場 5月28日,在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聯組會上,德州市水利局就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扈建軍有關溼地保護問題進行了回答。
  • 黑龍江形成全國最大省級溼地保護管理體系
    6月10日是第五個黑龍江溼地日,今年溼地日的主題是「溼地與城市和諧共生」。來自省林業和草原局消息,截至目前,我省已有國際溼地城市1個,全球僅有18個城市獲此殊榮;國際重要溼地9處,數量位居全國首位;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113處;溼地公園78處,形成了全國最大的省級溼地保護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