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調查溼地資源 已建立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17處

2021-01-19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4月11日消息:山東全省溼地資源調查今天正式啟動,全省將利用一年時間,查清全省溼地資源及其環境現狀。

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強大的生態功能。我省地處黃河下遊,境域東臨海洋,西接大陸,全省共有近海及海岸溼地、河流溼地、湖泊溼地、沼澤溼地、庫塘溼地等5大類23種溼地類型,溼地資源十分豐富。目前,全省已建立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17處,溼地公園61處,溼地示範區2處。1997年我省開始首次溼地資源調查。

根據有關要求,此次將對面積8公頃以上的近海和海岸溼地、湖泊溼地、沼澤溼地、人工溼地以及寬度10米以上,長度5公裡以上河流溼地進行全面調查。最後形成數據成果、圖件成果、相關文字成果和資料庫成果等。

推薦閱讀:

國家林業局重拳打擊破壞溼地違法行為

廣州:白雲湖南沙溼地公園對私家單車也說「不」

江蘇:溼地公園門票動輒幾十元 自然景區該不該免費開放

西藏九成以上自然溼地保持原味

(來源:大眾日報)

相關焦點

  • 第24個「世界溼地日」山東共建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23處
    據悉,今年世界溼地日的主題是「溼地與生物多樣性:溼地滋潤生命」,旨在認識溼地生物多樣性對生態環境和人類生存發展的積極影響,強調保護溼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溼地是天然的「物種基因庫」,全球有超過40%的生物依賴溼地延續生命。同時,溼地被譽為「淡水之源」、「地球之腎」、「氣候調節器」。
  • 圖視| 海南溼地資源家底知多少?
    海南島溼地總面積32萬公頃,自然溼地佔比超七成,呈現「東多西少」分布特點  海南溼地資源家底知多少?  海南日報海口11月22日訊(記者周曉夢)我省的溼地分布在哪?包括了哪些類型?有什麼特點?
  • 貴州省第二次溼地資源調查成果新聞發布會
    本次調查由國家林業局統一部署,採用統一的調查方法和調查流程分批次逐年進行,其組織程度高、涉及面廣。我省於2011年7月啟動這項工作,成立了溼地資源調查工作領導小組,編制了《貴州省第二次溼地資源調查方案》和《貴州省第二次溼地資源調查技術實施細則》,確定了技術支撐單位和質量檢查單位。
  • 河北擁有5個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
    新華網石家莊3月11日電(記者 王文化) 河北省近年來將溼地保護列為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內容,將白洋澱、衡水湖、北戴河沿海等溼地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河北省溼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已達到5個,溼地保護區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0.6%。 溼地素有「地球之腎」之稱,與森林、海洋一起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
  • 哈爾濱溼地資源豐富類型多樣
    □見習記者蔣平 「國際溼地城市」於2017年初在國際《溼地公約》締約國大會上首次提出,是國際溼地公約組織認證的榮譽稱號,哈爾濱市獲此殊榮。 哈爾濱市溼地資源豐富且類型多樣,九城區溼地面積13.8萬公頃,溼地率達13.53%,現建有國家溼地公園6處,省級自然保護區3處,飲用水源保護地、風景名勝區、溼地保護小區和溼地多用途管理區等400多處,溼地保護率為60.39%。溼地類型有河流溼地、沼澤溼地、湖泊溼地、人工溼地,溼地物種有高等植物123科616種,有脊椎動物68科268種。
  • 中國溼地資源
    我國地域遼闊,地貌類型千差萬別,地理環境複雜,氣候條件多樣,是世界上溼地類型齊全、數量豐富的國家之一。按照《溼地公約》對溼地類型的劃分,我國溼地分為5類28型。、淡水泉或綠洲溼地共8型;人工溼地類有多種型,但從面積和溼地功能的重要性考慮,全國溼地調查只調查了庫塘溼地1型。
  • 山西新增3處國家溼地公園總數已達15處
    央廣網太原1月5日消息(記者李楠)記者從山西省林草部門了解到,山西稷山汾河國家溼地公園、山西右玉蒼頭河國家溼地公園、山西大同桑乾河國家溼地公園3處試點建設的國家溼地公園全部通過驗收,正式加入「國家溼地公園」大家庭。至此,山西通過國家驗收的國家溼地公園達到15處,全省溼地保護網絡體系趨於完善。
  • 中國溼地資源保護情況
    溼地資源及保護狀況  根據2014年1月公布的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最新結果,中國的溼地總面積5360.26萬公頃,溼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比率(即溼地率)為5.58%,其中,自然溼地面積4667.47萬公頃,佔全國溼地總面積的87.08%。
  • 煙臺溼地面積大 「鳥類天堂」在身邊
    天青水藍是逛蕩河的真實寫照,低頭細看,清澈的河水中,不僅有成群的小魚相互嬉戲,而且兩三隻小蝦浮動閒遊,可見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已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這裡是淡水和海水交匯處,各類生物豐富,白鷺、海鷗和野鴨常來光顧。」陳姓市民如是說。  告別了逛蕩河,轉道而行,上午10時,記者又來到另一處大沽夾河市級溼地自然保護區,這兒同樣是鳥類成群、魚蝦嬉戲。
  • 第一批福建省重要溼地名錄公布 閩江河口溼地擬申報國際重要溼地
    發布會上,省林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把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納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申報。  通報稱,由於外來物種入侵、泥沙淤積、水體汙染和過度開發等影響,當前我省部分溼地面臨嚴重威脅。為此,我省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加強重要區域溼地保護恢復和綜合治理,優先實施漳江口紅樹林、閩江河口溼地、泉州灣河口等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提高溼地環境容量;搶救性建設福清興化灣等一批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建立完善溼地保護體系。  在省林業主管部門幫助下,目前,福清興化灣溼地正著手申報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閩江河口溼地也被納入申報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 我省有23種類型溼地
    【PDF版】 本報記者 喬顯佳 馬紹棟  山東作為溼地大省
  • 洛陽將再建5處省級溼地公園
    此次獲批的5處溼地試點分別包括:洛陽洛河省級溼地公園、洛陽伊河省級溼地公園、洛陽澗河省級溼地公園、欒川伊河省級溼地公園、汝陽北汝河省級溼地公園。  溼地被譽為「城市之腎」,是自然界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生態系統和人類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設立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是溼地保護的重要方式。
  • 山西又有3處溼地公園加入「國家溼地公園」大家庭
    山西晚報訊(記者 薛建英)5日,山西晚報記者從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的通知》,稷山汾河、右玉蒼頭河、大同桑乾河3處試點建設的國家溼地公園正式加入「國家溼地公園」大家庭。
  • 山西新增3處國家溼地公園 總數升至15處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錢龍)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的通知》,山西稷山汾河國家溼地公園、山西右玉蒼頭河國家溼地公園、山西大同桑乾河國家溼地公園3處試點建設的國家溼地公園全部通過驗收,正式加入「國家溼地公園」大家庭。
  • 【地理探究】高考地理如何考查溼地?附中國最美的六大溼地!
    中國溼地面積佔世界溼地的10%,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國境內,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都有溼地分布,一個地區內常常有多種溼地類型,一種溼地類型又常常分布於多個地區。 中國1992年加入《溼地公約》,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的溼地已達30處。
  • 山西再添3處國家溼地公園
    本報訊 (記者 郭 鋒 張 艦)近日,記者從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山西稷山汾河國家溼地公園等3處試點建設的國家溼地公園通過驗收。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省級溼地自然保護區3處、國家和省級溼地公園63處,全省47.55%的溼地納入了溼地公園和溼地自然保護區範圍,溼地保護網絡體系趨於完善。
  • 東方四必灣溼地:打造溼地公園,在保護與開發中「增值」
    文丨海南日報 張文君今年6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東方市四必灣溼地列入其中,成為國家重要溼地。四必灣溼地東與四更鎮四而村毗鄰,北與四更鎮四必村、東方鹽場面前海灣相鄰,西、南及東南面為遼闊的北部灣。
  • 讓溼地排毒功能更強
    溼地是名符其實的「淡水之源」,資料顯示,我國96%的可利用淡水資源被保存在各類溼地中;也是功能強大的「氣候調節器」,1公頃溼地每年可去除1000多公斤氮和130多公斤磷;更是不可比擬的「生物基因庫」,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如果把森林比作地球之肺,溼地就是地球之腎。
  • 為了這片溼地的寧靜——甘州區鐵腕整治黑河溼地自然保護區生態...
    城外,一塊塊溼地靜靜地躺在黑河的臂彎裡,溫婉如玉。張掖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河中遊,南依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靠巴丹吉林沙漠,處於河西走廊的「蜂腰」地帶,是我國西北地區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節點。今年5月,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指出,位於張掖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五家企業侵佔黑河溼地自然保護區。
  • 「生態文明@溼地」天津溼地 鳥類天堂
    溼地,是自然饋贈給人類的豐富營養能夠保護生物多樣性,調節徑流,改善水質。溼地,也是候鳥長途遷徙中棲息的地方。土壤浸泡在水中,孕育了豐富的魚蝦,成為鳥類能量補給的來源。許多水生植物,又成為了鳥類天然的遮蔽所。因此,這些位於遷徙路線上的溼地,又被譽為「鳥類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