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斯納408空中快車第二架測試飛機試飛成功

2020-09-03 中國民航網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蘇達 報導:德事隆航空近日宣布其第二架賽斯納408空中快車測試飛機(P1)試飛成功。這架大型上單翼多用途飛機的此次飛行距離其原型機5月17日的首次試飛僅兩個半月。P1飛機是第一款符合生產標準的飛行測試飛機,也是首款配置為貨運構型的機身。

P1的首次飛行由Peter Gracey和Todd Dafforn駕駛,飛行時間1小時35分鐘,最高飛行高度4328米,最快飛行速度388.9公裡/小時。該飛機將用於飛行測試,主要項目為系統測試,包括推進、環境控制和航電設備。

「此次飛行是賽斯納408空中快車項目的又一重要進步,因為它主要用於測試飛機各系統,如航電設備、環境控制和防結冰系統等。」賽斯納工程和項目高級副總裁Chris Hearne說,「自原型機首次試飛以來,測試工作進展迅速,已完成了最初的包線擴展和操縱控制,包括失速。在全球疫情造成了諸多影響的情況下還能成功完成這些關鍵測試節點,是相當了不起的。」

P1將和賽斯納408空中快車原型機一起用於飛行測試認證計劃。自今年5月原型機完成首次飛行以來,該機型已成功完成了38次飛行,飛行總時長超過76小時。通過飛行,團隊進一步提升了飛行速度和重心包線,完成初步的發動機和螺旋槳測試,以及初步的穩定性和機動性測試。

相關焦點

  • 賽斯納408空中快車第二架測試飛機成功試飛
    408空中快車測試飛機(P1)成功試飛。這架大型上單翼多用途飛機此次具裡程碑意義的飛行,距離賽斯納408空中快車原型機5月17日的首次試飛僅兩個半月。P1飛機是第一款符合標準生產的飛行測試飛機,也是首款配置為貨運構型的機身。賽斯納408空中快車由德事隆集團(紐交所代碼:TXT)旗下德事隆航空設計並製造。
  • 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在南昌瑤湖機場成功試飛(圖)
    C919大型客機第二架機平穩降落在江西南昌瑤湖機場。10月27日,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大型客機第二架機平穩降落在江西南昌瑤湖機場。 江西省工信委供圖 攝  據介紹,這是C919第一次飛到南昌,也是國產C919大飛機主要部件回到它的製造地,回到新中國第一架飛機的誕生之地。  此前,兩架ARJ21新支線客機已先行抵達至瑤湖機場開展適應性檢查工作,為後續交付試飛做準備。
  • C919狂魔試飛,101架到106架,即將取得適航證投入運營
    919從上海浦東機場首飛成功後,便投入到大量的試飛試驗之中,活生生的讓自己成為了一個「試飛狂魔」。先後生產了試驗機隊101架機到106架機,共6架,兩架地面試驗,四架空中飛行試驗。102架機在17年12月17日首飛成功,整個C919項目全面邁入試驗階段,進入到LEAP-1C型渦扇發動機動力測試,飛控系統檢測,燃油系統檢測,電源照明系統分析,環控系統驗證逃生系統檢驗等一系列項目,檢測飛機動力系統的持續性和可靠性,空氣循環系統的運轉等。
  • 兩架賽斯納獎狀XLS+成功交付 助力中國民航飛行校驗
    珠海中航賽斯納飛機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成功向中國民用航空飛行校驗中心(簡稱「校驗中心」)交付兩架賽斯納獎狀XLS+公務機。此次全新交付的飛機將用於機場地面導航設備的校驗任務。賽斯納獎狀XLS+公務機由德事隆集團(紐交所代碼:TXT)的子公司德事隆航空設計且製造。
  • 飛機革命?世界首架「離子推進」飛機試飛成功
    自第一架飛機在 100 多年前飛行以來,天空中的幾乎每架飛機都藉助於螺旋槳、渦輪葉片和風扇等活動部件飛行,這些部件由化石燃料的燃燒或產生的電池組供電,伴隨著它們整個飛行過程的是惱人的噪音和持續的排放。
  • 日本「載人飛行汽車」首次試飛成功,驚爆世界
    日本「飛車」試飛成功!在智慧交通的另一個解決方案中,飛車正一點點地進入現實。東京的 skydrive公司在4月份進行了號稱日本首次載人多旋翼飛行器試飛行之後,現又於本周早些時候發布了它的新sd-03型飛機的首次公開試飛測試,這是日本首次載人多旋翼飛機。
  • C919為何共試飛了6架?進入國際市場,為何要取得歐美適航證
    其實C919的首飛並不是意味著結束,而是指我們已經完成了研發歷程,接下來就要進入到測試試驗階段,來充分驗證飛機的各項性能。2017年5月首飛的C919是指101架機,而C919一共有6架飛行試驗機,2架地面試驗機。
  • Starship成功試飛並空中懸停 馬斯克的外星殖民夢更進一步
    【數碼愛好者 綜合】當地時間8月4日,SpaceX成功地在德克薩斯州南部進行了下一代深空火箭原型機的試飛,完成了約150米(接近500英尺)的首次飛行,飛行時間大約持續45秒,實現了空中懸停以及安全降落。
  • 日本可載人飛機汽車進入測試階段
    可以在路上像汽車一樣飛跑的飛機, 可以飛起來的汽車,人們想像中的飛機汽車已進入測試階段。當天試飛非常成功,飛機汽車在駕駛員的操作下到達了一定高度,並在空中改變行進方向。最後安全落地。 據透露,測試階段的飛機汽車,可飛行五至十分鐘,後期還將在飛行時間上進行進一步改進,並保證安全飛行的前提下,再進行市場化推廣。 據報導,可載人的飛機汽車,將是一次具有劃破時代意義的科技創舉。此次的成功測試,將縮短實現可載人飛機汽車的時間。
  • 聯邦快遞支線貨機通過首次試飛
    這家飛機製造商是空中巴士公司和萊昂納多公司在法國土魯斯的合資公司,該公司表示,ATR 72-600生產貨機在聖馬丁島成功完成了首次試飛。在兩個小時的飛行中,機組人員進行了測試,以測量飛機在速度和載荷係數以及其他性能特徵方面的操作極限。 聯邦快遞是ATR貨機的啟動客戶,有30架飛機的固定訂單和另外20架的選擇。ATR發言人本·佩吉說,第一批貨物定於第四季度交付。
  • 視頻:波音第四架777-9試飛飛機完成首飛
    圖源:波音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21日消息:西雅圖時間周六下午,第四架777-9試飛飛機完成了一次安全的成功首飛。四號機將主要測試客艙系統、延程飛行等項目。
  • 新舟700飛機正式拉開試飛測試改裝序幕
    在航空工業西飛民機,試飛中心的共同努力下,4月11日下午,歷經6天的新舟700飛機10101架機平尾抖振測量測量試驗應變改裝工作,在總裝廠房順利完成並通過局方製造符合性審查,正式拉開新舟700飛機試飛測試改裝序幕。
  • 我國C919大飛機獲1000架訂單卻未交付的原因「西瓜視頻」
    6架飛行試驗機參與了各項測試。命為方式為101架機——106架機。所以這幾年C919看起來默默無聞,其實一直處於緊張的試航試飛當中,目的就是為了驗證各項性能的可靠性,獲得各種測試數據,來滿足各個國家航空局制定的適航標準,也就是適航證的獲取,這樣的話我們大飛機才能走向國際市場,順利進行交付。2017年5月5號,C919的101架機首飛,這是在飛機研製工程結束後,驗證其最基本的可飛性能。
  • V型客機模型試飛成功
    一架V型機身的客機模型在德國試飛成功,為這種客艙和行李艙都設置在機翼內的未來客機問世奠定基礎。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一架2.76米長、翼展3.06米寬、22.5公斤重的模型飛機上周在德國一處空軍基地試飛成功。模型飛機與實際客機比例為1∶20。
  • SpaceX又成功啦!星際飛船SN5原型在第一次試飛成功 太空旅行近啦
    8月4日下午,星際飛船SN5測試車在南德克薩斯Boca Chica村附近的SpaceX發射場上空飛行了約40秒,進行了一次小跳躍,最終可能是邁向人類探索火星的一大步。「火星看起來真實,」 馬斯克在今天的試飛之後不久發推文。星際飛船SN5全身不鏽鋼,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7:57(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357;德克薩斯州當地時間下午6:57)升入空中。
  • 日本空中飛車載人試飛成功 或於2023年投產
    最近,日本科技公司「SkyDrive」將夢想照進現實,研發了一款「空中飛車」,並首次公開了載人試飛畫面。這款飛車裝有八個螺旋槳,可以垂直起降,在測試過程中飛行了4分鐘。據了解,該飛車與飛機和直升機功能不同,可以為單人提供點對點短途飛行,不需要機場,還可以幫助人們躲避堵車的煩惱。其最高時速能達到每小時50公裡。
  • NASA第一架全電動X系列飛機成功完成了遙測信號測試
    在NASA的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NASA的第一架全電動X系列飛機,X-57 麥克斯韋開始了它的遙測測試,圖中運行人員正在測試記錄結果圖片來源:NASA/肯•烏爾布裡希(Ken Ulbrich)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第一架全電動X系列飛機,X-57麥克斯韋(X-57 Maxwell)最近進行了地面測試,成功證明X-57麥克斯韋飛機具有發送遙測信號的能力,讓項目團隊能夠在飛行過程中跟蹤關鍵的任務數據。
  • 新中國製造的第一架飛機上天
    1954年7月11日,江西南昌飛機廠製造的第一架雅克_18飛機首次升空試飛成功,與之匹配的M_11FP5發動機也於1954年8月由株洲航空發動機廠試製成功,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由修理走向製造,是我國國防建設和航空工業建設上的一件大事,受到黨中央毛主席與朱德委員長的高度贊場,並為1954年8月1日於江西南昌洪都飛機製造廠舉辦新中國製造成功的第一架飛機雅克_18慶祝大會發去嘉勉信與題詞。
  • 波音公司首次試飛MQ-25空中無人加油機
    波音公司首次測試試飛了MQ-25A無人加油機(T1),並在其機翼下安裝了空中加油倉。該公司表示,這次飛行通過安裝在機翼下的加油吊艙測試了無人空中加油機的空氣動力學。波音公司表示,空中加油倉由科巴姆製造,與美國海軍(USN) F/A-18E/F超級大黃蜂空中加油使用的硬體相同。USN的無人駕駛航空母艦項目經理Chad Reed上尉說:「在評估MQ-25將如何完成其在艦隊中的主要任務——空中加油時,有了一個帶有(空中加油庫)的測試資產,我們離目標又近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