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家的「愚蠢」基因,隔了十幾代仍有遺傳,司馬德宗就是個例子

2021-01-10 幽默的何建國

司馬衷是個白痴這個定義估計沒人否認吧,有學者認為司馬家可能血統有問題,或者說基因有問題。司馬家的人不是早夭就是白痴,司馬衷對肉糜的看法就能體現出來。而比他更勝一籌的是司馬家第十六任皇帝,東晉的第十任皇帝司馬德宗。

晉書裡面就曾記載到,司馬德宗不惠,可以理解為不聰明。從小到大話都不會說,甚至連冷暖交替都沒法辨別。不是說他啞巴,是說他沒腦子,就是個白痴,所有的政令都從他叔父司馬道子手裡發出。資治通鑑裡也曾記載到,司馬德宗小時候就不聰明,不會說話交流,甚至饑飽冷熱都不知道,吃喝拉撒睡都需要別人幫助不能自理。從資治通鑑的記載來理解,司馬德宗就是個弱智了,所以有學者才懷疑司馬家是不是近親繁衍,基因有問題。

其實司馬道子也是個酒囊飯袋,除了飲酒美女,他什麼也不管。把政權都交給了兩個大臣王國寶和王緒手裡。兩個廢物腦瓜子竟然企圖拔起地方勢力,結果遭到駐防京口的大將軍王恭反噬。司馬道子為了平息王恭起義不得不殺了王國寶和王緒。同樣廢柴的司馬道子覺得把權力交給外人不合適,隨手就給了自己十六歲的兒子司馬元顯。一個高中還沒畢業的孩子,初次就沾染這樣至高無上的權力,就好比染上毒品一樣,後患無窮。

司馬元顯漸漸地覺得權力這個東西實在是太好了,如果端了自己親爹自己獨攬大權就更好了。於是他趁著自己親爹喝的伶仃大醉糊裡糊塗的時候教那個弱智皇帝司馬德宗下詔書把自己親爹的所有職務都免除。等司馬道子酒醒了已經晚了,所有的軍政大權都在自己兒子手裡,自己被架空了。枉顧司馬道子當初還覺得兒子最可信。公元402年,桓玄叛變,二十一歲的司馬元顯不知是不是梁靜茹給了他勇氣竟然自封大元帥親徵平叛。雖然說桓玄也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世家公子哥,但是比同樣廢柴的司馬元顯還是略勝一籌的。司馬元顯兵敗,被桓玄綁在船頭,連他老爹司馬道子一起殺了。

世家貴族子弟們不中用,寒門之人也就有了出頭之日。這個時候平民出身的劉裕打著勤王的旗號一路殺到建康,桓玄短短六個月的楚國滅亡,勤王軍殺了桓玄,弱智皇帝白痴司馬德宗又被劉裕扶持上位。劉裕和桓玄一樣,圖的是整個江山,但是劉裕比桓玄聰明,也有能力。在兩晉看重門第出身的大環境裡,寒門出身的劉裕想要得權還需要樹立自己的聲望。於是司馬德宗這個正宗的司馬家後人即使是白痴也暫時被劉裕扶持著,因為劉裕的時機還未成熟。

在劉裕數次北伐聲望漸長的時候,司馬德宗終於也就沒有了價值,被劉裕下令偷偷勒死。這也就是在兩晉時期士庶地位分明才有這種存在,即使司馬德宗是個弱智,但是畢竟從血緣來說他才是晉的正宗血統,所以哪怕他是白痴也有資格做皇帝。想想他的祖上司馬衷,同樣也是白痴,八王之亂裡,他不是被這個兄弟挾持就是被那個兄弟綁架。這些綁架他的兄弟多還是奉他為皇帝,自己實際掌權。篡位是一個長久計劃,在有個正版皇帝擋箭牌的時候利用起來還是十分順手的。比如說劉裕在時機未到之時還是留著白痴司馬德宗的性命,到了萬事俱備,司馬德宗也就沒有繼續活著的理由。

相關焦點

  • 司馬懿家族兩次基因突變:大晉江山就這樣亡了
    可是作為九個大一統王朝之一的晉,卻是那樣的積貧積弱,還沒過到三十年的太平日子,就被外族入侵,偏安一隅,始終不能恢復一統了。晉朝翻天覆地的變化與司馬懿家族的強大的基因不無關係,這種強大的基因總是在關鍵時刻變異,在兩個晉朝最英武的皇帝之後,就有兩個弱智來繼承江山,難道這是上天對司馬懿家族的懲罰?
  • 有種遺傳叫「撞臉」,祖孫三代同框照讓人叫絕,好基因太重要了
    有種遺傳叫「撞臉」,祖孫三代同框照讓人叫絕,好基因太重要了一:田亮式「遺傳撞臉」提及撞臉式遺傳,就不得不說說跳水王子田亮一家的長相了,或許大家對田亮女兒森碟更了解,知道森碟的長相就是隨爸爸居多,眼鏡、鼻子、臉型幾乎一模一樣。
  • 基因對長相影響有多大?祖孫3代共用一張臉,看完忍不住想笑
    有人認為,孩子若是和父母其中一個人長得像"復刻版",那就說明爸爸或者媽媽其中一個人的基因"很強大"。那麼基因對長相的影響有多大呢?祖孫3代共用一張臉上下兩代人長相幾乎一樣已經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但是祖孫三代一張臉你看過嗎?
  • 寶寶眼睛大小通過爸爸媽媽基因遺傳,有規律
    顯性遺傳和隱性遺傳遺傳一般是指親代的性狀在下代表現的現象,遺傳學上,專門是指遺傳物質從上代傳給後代的現象,這是生物界的普遍現象。要講到遺傳規律,就不得不提到顯性遺傳和隱性遺傳這兩個詞。舉幾個例子:1、下顎絕對的顯性遺傳,父母任何一方有突出的大下巴,孩子十有八九會長成相似的下巴,這種特徵表現得非常明顯。
  • 爸爸有個基因缺陷,多半會遺傳給兒子,恭喜你家女娃順利躲過一劫
    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我們常說遺傳基因就是「玄學」,尤其是在長相遺傳的方面,更是「飄忽不定」,有的娃就很會長,繼承了高顏值媽媽的所有優點;有的娃卻一門心思奔著模樣一般的爸爸長。連寶媽自己都吐槽,在基因參與的時候自己是不是參與了個「寂寞」?而寶媽為難的則是自己這可是女兒,和她那「五大三粗」的爹長得一樣一樣的,長大了要是這個顏值那可咋辦啊?
  • NG | 詳細遺傳信息解析栽培蘋果的起源、馴化和遺傳基礎
    該研究提供了蘋果馴化歷程中的詳細遺傳信息,為果樹育種家和研究工作者對果實風味、口感、產量和多種品質性狀及適應性的改良等提供了重要依據。研究人員推斷栽培蘋果基因組中大約有28~40%的部分來源於M. sieversii,有25~37%的部分源自M. sylvestris,栽培蘋果Gala的雜合基因組中同時源自於兩個祖先種的部分佔23%。同時研究人員還收集了這三類蘋果中共91個不同的品種進行深度重測序並構建了泛基因組。
  • 古代有很多近親結婚的例子,為什麼他們孕育的孩子是健全的?
    大家都知道,近親是指三代以內的親屬關係,他們有著共同的祖先,有著嚴格意義上的血緣關係。如果他們之間進行婚配就被認為是近親結婚,這在中國是不被允許的,因為近親結婚的後代出現了很多異常情況和先天性疾病。可在中國古代卻有很多近親結婚的例子,他們的後代卻很少出現毛病,這是怎麼回事啊?
  • 基因到底有多強大?肖戰完美Copy父母顏值,祖孫3代就像粘貼複製
    兩個孩子的媽媽帶著孩子在一起聊天,一位媽媽對另一位媽媽說:你看你家的孩子長得跟你們大人一模一樣,非常的漂亮。 僅僅是一段簡單的對話,就能反映出大家對基因遺傳已經有了初步的認知。基因遺傳確實是非常奇妙的一件事情,有的時候祖孫幾代的容貌完全一樣。例如下面這兩個例子。
  • 最容易隔代遺傳的3個「基因」,你家中幾個?最後1個媽媽要當心
    有的孩子確實長得很像爸爸媽媽,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卻很像爺爺奶奶,遇到這種情況,媽媽們都會調侃道「完了,還是沒幹過這家人的基因,等於給公公婆婆又生了個女兒或兒子」。自己辛苦十月懷胎的孩子,沒想到卻被爺爺奶奶截了胡,媽媽們真的是又好笑又好氣。其實,孩子長的像爺爺奶奶的現象也很普遍,在醫學上被稱為「隔代遺傳」。
  • 撞臉沒啥好稀奇的,祖孫三代共用一張臉才叫絕,這就是基因的強大
    我們常常驚嘆於父子或者是母女的長相十分相似,也因此感嘆基因的強大,可是看過了祖孫三代共用一張臉之後,才發現,父母和子女長得像並沒有什麼,在遺傳基因的作用下,幾代人共用一張臉才是真的絕。娛樂圈還有一個典型的家族就是田亮家,田亮家的基因也算是非常強大了,家族合照,一眼望過去都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就連田亮的妻子都好像是有血緣關係的一家人。最近一直在風口浪尖上肖戰,同樣如此,即使現在爸爸已經上了年紀,一家人在一起,仍然能夠看出超高的相似度。
  • 女兒隨爹兒子隨娘,遺傳機率最高的4個基因,你家佔了幾個?
    小慧一家可謂基因強大,爺爺五官標準立體,性格穩重,內斂,唯一的缺點就是頭髮禿頂。因此小慧的爸爸和叔叔完美遺傳的爺爺的這些特徵,首先就是頭髮,年輕的時候兩邊鬢角的頭髮就少的可憐,而且又細又軟,長一點還帶自來卷。現在上了歲數,幾乎都禿頂了,但五官長得都很帥氣,性格也和爺爺一樣。
  • Cell | 定量檢測基因表達跨代遺傳性
    相反,僅僅依據巧妙的統計規律,對具有共同起始狀態的多個細胞集群在一定時間內動態演化後的終末狀態的分布特徵進行描繪,就能夠很好地推知基因表達遵循的變化邏輯。在這一點上,對基因表達的跨代(細胞分裂)遺傳穩定性的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父母易遺傳給孩子的幾個「基因缺陷」,有個專挑男孩,躲都躲不掉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老一輩的人經常看到孩子一眼,就會說:「你看這小眼睛,一看就是XX家的孩子,和他爸長得一模一樣」,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孩子的相貌會遺傳自父母。
  • 一家三代十幾口,不是博士就是碩士,好的家風才是最大的炫富!
    來自陝西西安的張女士,在網上分享了家庭裡一家三代十幾口人的學歷,一家人齊齊整整,都是高材生,不是博士就是碩士,最普通的就是大學本科了,其中還有很多家庭成員,是在各自領域非常著名的教授。
  • 強大的基因,祖孫三代「共用一張臉」是什麼體驗
    但有的時候寶寶有可能既不像爸爸也不像媽媽,反而和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比較像。也就是通常我們說的「隔代遺傳」。不過,這種撞臉並不奇怪,那種祖孫三代「共用」一張臉那才叫絕。或許你們身邊沒碰到過祖孫三代長相相似的例子,但明星們的長相可逃不過廣大網友們的「法眼」。
  • 曹氏一族與司馬家的愛恨情仇,曹操的崛起和沒落,和司馬氏有關
    在曹操進入京都的過程中,有一個的舉薦起到了大作用,那就是司馬懿的父親,司馬昉。在《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記載說曹操為尚書右丞司馬建公所舉,這位尚書右丞便是司馬懿之父司馬昉。從這裡看其實曹操能夠走到爭霸天下一步其實和司馬昉離不開關係,甚至說曹操家族的興衰和司馬家離不開關係。
  • 線蟲體內蛋白的秘密:長壽不靠基因或也能遺傳
    神奇的發現  美國史丹福大學和哈佛大學的科研人員以線蟲為對象研究長壽的相關基因。這是一種研究細胞衰老和長壽最常用的模式生物之一。因為科學家對它的遺傳系統非常熟悉,對其相關的基因和蛋白功能了如指掌,所以稍有變化就能清楚地檢測到;而且,線蟲壽命有限,一般就是兩三周,倘若有基因或是因素影響到線蟲的壽命,能隨時觀察到。
  • 基因定向遺傳和基因突變
    如果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那麼我們的記憶既然保存在記憶蛋白中,那麼這些記憶就有機會翻譯成RNA,然後逆轉錄成DNA,然後整合到細胞核中保存下來,從而有機會遺傳給下一代。而天先性行為是不是記憶遺傳的一種表現呢?「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動物為了能夠生存繁衍下去,不停的去適應環境,並且把「祖上」傳下來的經驗,通過記憶遺傳傳給下一代,這也許就是天先性行為的由來吧。
  • 科學家證實表觀遺傳修飾可以跨代遺傳
    我們並不是我們的基因的總和。飲食、疾病或生活方式等環境線索調節的表觀遺傳機制通過開啟和關閉基因在調節DNA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人們都在爭論在整個一生當中聚集的表觀遺傳修飾是否能夠跨代遺傳。圖片來自 MPI of Immunobiology a. Epigenetics/ F. Zenk。
  • 隔代遺傳的基因有多神奇?潘長江女兒躲過爸爸遺傳,外孫卻沒跑掉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引言:「隔代遺傳」這個說法,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實際上這樣的例子在生活當中存在著很多。很多爸爸媽媽們會發現,比起長得像自己,孩子會長得更像爺爺奶奶那一輩。這樣的情況就屬於「隔代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