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
最近,美國著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了一份對全球NGO(非政府組織)發展狀況的排名,其中沒有將中國列入。8月16日,在美國教育交流中心舉行的「非政府組織在文明社會建設中的作用」演講會上,筆者對了解此項排名的美國著名社會學家莫爾·沃維克先生(MalWarwick)進行了採訪。
沃維克先生介紹,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這次排序的主要依據是三個方面,一是綜合能力,即就業人員/志願者及能夠籌集到的資金能力;二是非政府組織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包括資金,收取費用———指是否來自政府的資金和慈善捐款,另外還有多少志願者願意從事這方面的工作;第三個指標是看其對整個社會的影響。
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排名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荷蘭,它得74分。沃維克先生說,從排序可以看出,在非政府組織的建設方面,荷蘭比法國和澳大利亞高出50%,這說明荷蘭的非政府組織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排行榜中,美國以61分位列第三。沃維克先生介紹:「美國的NGO組織大約有100萬個,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在8000億美元左右,非政府組織僱用的人員佔整個社會從業人員人數的10%。」
排行榜最後的10名中,排在最末的是巴基斯坦,僅得19分,與排在第一的荷蘭相差甚遠。沃維克先生說:「可以看到,排在最後10名的國家中,大多來自亞洲。」
至於為何不見中國上榜,沃維克先生解釋道:「由於對中國的研究數據不足,所以沒有中國的排序。據我了解,在中國有著許多非官方的NGO,也有官方的NGO,我不清楚這兩者有何區別。」
筆者問道:「NGO的發展目前面臨著哪些挑戰?」沃維克先生回答說:「首先要有一個明白的職責和遠見,確定你所服務的對象,有穩定的資金來源,並且能夠負得起責任;要公開透明,有一個嚴格的內部審查,防止作弊。」
沃維克先生指出,非政府組織如要蓬勃發展,必須有相關的法律法規讓其合法地存在。中國目前的法律環境是怎樣的呢?當沃維克先生問到3年前中國國務院擬定的一份關於非政府組織的法律草案的進展時,有人告訴他:仍在進行。沃維克先生驚訝於這個速度,但他馬上又說道:「這種現象在其他國家也有,不光是中國,另外還有許多國家的NGO組織,不願將其財政狀況及活動公布於眾。如果各種狀況能夠透明,能經得起問責制,NGO的發展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