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榮昌區獲悉,今年第一季度,榮昌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52.5億元,同比增長14.5%。其中,高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11.65億元,同比增長19.2%。
「從更高的『坐標系』上找位置,從更強的『參照物』中定目標。」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稱,榮昌正向千億級國家高新區邁進,到2021年,高新區產值要達到1300億元。
榮昌高新區始建於1992年,最初為「榮昌經濟開發區」,總面積僅為2.5平方公裡,以發展工業、商貿、房地產為主。
經過20多年發展,榮昌高新區先後經歷了重慶市榮昌生物工程科技園區、重慶市板橋工業園區、重慶榮昌工業園區幾個階段。2016年,經市政府批准設立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下轄板橋園、廣富園、榮隆園三個組團,重點打造裝備製造、食品醫藥、輕工陶瓷、獸藥飼料、環保建材五個三百億級產業集群,形成了以農牧高新、生物製藥、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及新型材料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五大高新技術產業格局。
今年2月20日,榮昌區成功引進首個農業植保無人機項目——重慶樂禾無人機有限公司入駐高新區。
該項目主要研發、生產、銷售無人機,培訓無人機飛手,建立5S無人機維修保養站,並對農作物進行植保,是深圳天鷹兄弟無人機在西南片區的重要布局。
據介紹,傳統的噴霧方式顆粒較大,農作物沒有完全吸收就直接流到土壤裡,使用植保無人機可節省農藥30%以上、節水90%,效率是人工的50倍。今年,該項目計劃投產100臺植保無人機,年產值將達3000萬元以上。
榮昌高新區負責人介紹,2016年高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640億元,擁有科技型企業有79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7家、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兩家。截至目前,整個園區已入駐企業385家,投產企業29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6家。該負責人稱,「科技為支撐,產業融合為路徑,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果開始顯現。」
據透露,近年來,該區先後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30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在研發投入方面,2016年全社會科研經費投入佔GDP的2.0%,高新區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37件。其中,澳龍生物研發的羊包蟲病疫苗是全球唯一用於治療人畜共患病強制免疫疫苗,是國家一類新獸藥;重慶永健生物研發生產的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精製蛋黃抗體榮獲中國畜牧三新博覽會金獎,是國家二類新獸藥;華森製藥生產的治療胃病的威地美單品通過雙GMP認證和美國FDA認證,目前產值達3億多元;格德瑞重工生產的液壓鑿巖機獲得國家科技部高新技術博覽會金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是第一驅動力。今年第一季度,榮昌高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11.65億元,同比增長19.2%;完成固定資產投入26.55億元,同比增長12%;高新區集中度達到72.7%。全區引進一、二、三產業項目52個,合同資金54.19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2個,招商引資持續加強。各項目建設紮實有效推進,唯美陶瓷、安森藥業項目順利投產;起跑線食品、大鴻農牧2個項目試生產,奧福陶瓷、格格樂食品、華業塑膠3個項目正在安裝設備;海大飼料、長江環保設備等10個項目開工建設。
榮昌把高新區作為榮昌產業發展的「第一平臺」,推動要素集中、政策集結、項目集聚,鼓勵多種形式的「園中園」發展,促進同類企業組團式、集群式落戶園區,產業集中度達到80%。到2021年,高新區工業產值達到1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