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點不睡覺,打罵大哭後就睡著?魯瓦:是「白熾燈耗能」現象

2020-12-06 J媽學堂

生活中,不少寶媽發現孩子有一個奇怪的地方,就是他們在應該睡覺的點不肯睡覺,精力十足,不停地在鬧騰,有時候把家長惹煩了,情緒激動之下,一頓收拾,之後孩子就聽話了,很快入睡。不少媽媽甚至產生這樣的錯覺,孩子不是因為困才睡覺的,而是因為被她們收拾之後,才睡覺的。聽上去好像存在逼迫的意思,可實際上,孩子睡得特別香,比平時自己睡覺還要香。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小孩子不願意睡覺,那是正常現象

1、入睡的時間點

美國兒科學會的一項報告顯示:24個月大的寶寶,白天只需要睡一次覺就可以了,36個月大的寶寶,已經有12%左右的孩子不需要白天睡覺。

因此,很多家長會發現等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很多孩子都不願意睡午覺。那是因為他們在哪個時間不困,不困的孩子當然不需要睡午覺。家長都知道睡覺對孩子身體有好處,但如果選的時間點不對,孩子就完全沒有睡覺的欲望。

2、見到父母比較激動

絕大多數家庭,都是父母上班,孩子扔給老人照顧,孩子在白天很少能看見爸媽,等晚上碰面,他就會變得很興奮。爺爺奶奶再親,在一起時間再久,畢竟隔著一層血緣關係,孩子還是更加喜歡親生父母,有些寶寶不睡覺,就是想父母多陪他玩一會,其實他們已經很困了,純粹靠著那股勁強撐著不去睡覺。

3、睡覺之前處於亢奮狀態

對於長跑,大家都知道,運動員到達終點之後,是不能立即停下來的,需要慢慢走動,讓自己的身體逐漸平靜下來。孩子也是一樣,如果他們在睡覺之前,處於很亢奮的狀態,而且這種亢奮又沒有達到他的生理極限,就是說,孩子玩得很開心,身體又沒有感到疲倦。這個時候,他就不困,反而精神很足,家長要求孩子立即去睡覺,那肯定睡不著,孩子只想繼續玩。

為何孩子被收拾一頓之後,能很快入眠?

打罵只會讓人生氣,而憤怒的人不想睡覺,所以說,孩子之所以能快速入眠,其實並非打罵本身帶來的效果。孩子被訓斥之後,很自然會哭,那些哭得越慘的孩子,睡得越香,所以很明顯,"哭泣"跟睡眠有直接聯繫。

1、哭泣本身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疲倦是正常生理反應

著名兒科醫生魯瓦在美國《健康日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講到,人每痛哭半小時,消耗的能量能點燃一個白熾燈,在所有情緒中,哭泣消耗的能力與憤怒不相上下。這也被稱作「白熾燈耗能」現象。此外,哭啼本身還會打亂人原本的呼吸節奏,致使我們身體陷入缺氧狀態,人的大腦一旦供氧量不夠,就會很快產生疲倦感。

孩子被家長收拾之後,肯定就容易哭,而"哭"這個行為,會導致孩子體內能量損耗嚴重,加上缺氧造成的疲倦,自然能很快入睡。其實不僅僅是哭泣,只要孩子情緒變化大,等那一陣子興奮勁過去之後,他們都會覺得累,這是人體耗能之後的自然表現。

2、孩子大哭之後,身體會自然放鬆

孩子在被父母訓斥的時候,精神緊繃,情緒激動,體內各種激素大量分泌,雖然沒有劇烈運動,但是全身肌肉其實都處於高負荷狀態。孩子通過哭泣發洩不滿情緒之後,身體會自動進入放鬆狀態,精神也會陷入一種解脫感。

但是這樣的入眠其實存在一些弊端,孩子表面上是睡著了,但其實腦部活動依舊活躍,我們不難發現,那些被訓哭之後睡覺的孩子,表情經常變換,很明顯,他們在做夢,這是很典型的身體與精神不同步。

3、大哭會讓孩子眼部肌肉疲倦,睫狀肌收縮

從神經科學來講:孩子在哭泣的時候,眼部肌肉劇烈運動,睫狀肌不斷收縮,這會讓孩子視力產生模糊感。

我們的身體為了緩解這種不適,會本能地選擇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睡覺。眼睛閉上之後,肌肉進入休眠狀態,自我修復損傷,急劇增大的耗氧量,同樣會增加孩子的困意。

"打罵睡覺"其實壞處很多,家長萬不可掉以輕心

年輕一輩家長總是追求效率,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只要目的達到了,過程不重要",這種思維模式在工作上沒問題,可在對待孩子的時候,就不能這麼用。雖然"打罵"能迅速直接孩子不睡覺的問題,但是其帶來的問題非常多。

1、睡眠質量不行

孩子本來很開心,突然被父母一頓訓斥,情緒起伏變化非常大,這種情況下,他們的睡眠質量其實非常的差。很多時候,父母可以看到,孩子雖然睡著了,可是他們還會不自覺的流眼淚,說夢話,手腳也一抽一抽的,嘴裡喃喃細語,也不知道在說什麼。有這些表現,很明顯,孩子雖然身體已經完全放鬆下來,但是大腦還在高速運轉。兒童心理學大師喬斯認為,5歲以下的孩子,當他們被父母訓斥之後,影響將持續至少36個小時,在此期間,孩子腦海中會不斷循環加深"固有印象",嚴重影響其正常作息。

2、破壞家庭和睦

曾經遇見過這麼一個朋友,他耐心很差,不算什麼事情都怕麻煩,後來愛人跟他離婚了,問題就出在"打罵睡覺"上。有一次兒子不肯睡覺,他被折騰了半個多小時,最後爆發了,給了孩子一巴掌,打完立馬後悔,下手重了,將孩子嘴巴打出了血。他愛人看到之後,無法接受,認為他這個人性格有缺陷,堅決離婚。因為有這樣的"前科",周圍的朋友沒人敢給他介紹對象的,如今36歲了還是單身。無論出於什麼理由,打罵孩子都是不對的,尤其是"不睡覺"這類小事情,動手就意味著犯錯。

3、造成孩子性格極端化

家長"打罵"孩子,只是想讓他睡覺,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家長是"為達目的,不惜施加暴力"。長期處於這樣的家庭,孩子性格會極端化,他們喜歡暴力,性格也比較偏激,一旦有什麼事情不合心意,就會充滿攻擊性,比如摔東西,大喊大叫,情緒失控等等,這一類人通常會遭到群體其他成員的排擠,大家都覺得此人不好共事。而因為缺少朋友,又會帶來"自閉"、"孤僻",一環扣一環,形成惡性循環。

想要讓孩子睡覺,其實很簡單

1、食物促眠

當人腦中的血液含量不夠高的時候,人就很容易犯困,而食物消化吸收需要大量血液供給氧氣,所以說,讓孩子吃飽飯,這一點很關鍵。民間一直認為,晚上要吃少,這樣對腸胃好,結果一些家長曲解了含義,真的不讓孩子吃飽。其實這不僅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足,還會讓寶寶處變得興奮。

二戰期間,科學家研究發現,人在7分飽的時候,注意力最容易集中,偷襲的成功率最低,因此在戰場上,士兵一般不會吃得太飽,就是怕自己犯困。"7分有益於健康"那是養生手段,孩子正在長身體,不需要養生。此外,睡前一杯牛奶,確實可以幫助人們入眠。睡覺之前,要讓孩子吃飽,

2、讓孩子瘋玩

當初寶寶7個月大的時候,白天不醒,晚上不睡,把家裡人折騰到快崩潰,後來有人想了一個主意,在大人要睡覺之前,跟孩子瘋玩,將其全部精力消耗完,之後寶寶一覺到天亮,再也沒有鬧騰。孩子不肯睡覺,說明他不困也不累,困意我們無法直接控制,但是要孩子疲憊還是很簡單的。就讓孩子瘋,什麼樣的活動運動量大,就讓他玩什麼活動。孩子的身體構造跟成人不一樣,他們對氧氣的利用率更高,但相對的,產生的乳酸也更多,耐心不足,容易感到疲倦。

3、提早醒來的時間

家長有時候就是關心則亂,孩子不睡覺,自己在那干著急,總想著有什麼辦法能哄孩子睡覺,然而他們忽略了問題的關鍵,孩子不睡覺,說明此刻不困,那就想辦法讓他們困。晚上10點睡覺,早上8點起床,肯定睡得飽飽的,那要換成早上5點起來呢?提早孩子的起床時間,不要過於遷就他們,早上你的咬牙,能給晚上的自己省下無數精力。實在有困難的,可以減少孩子午休的時間,白天儘可能不讓孩子閒著,哪怕不運動也得多看書,多動腦子也會幫助孩子入睡。

總之,在孩子睡覺這件事情上,我們不能過於幹涉,也不能不聞不問,該睡的時間一定要想辦法讓孩子快點入睡,早點養成習慣。孩子不困的時候,也別強迫孩子睡覺。只有讓孩子在心情舒暢,身體舒服的情況下,入睡,孩子才能長得好,希望家長能夠明白這個道理。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相關焦點

  • 為啥寶寶睡覺時會突然大哭?不是故意在磨人,而是「有苦難言」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有孩子後,家長攻克了各種難關,抱娃睡覺練出肌肉,奶水睡也可以堅持很長時間不動。但對於大人來說,孩子睡著還不是結束,睡覺過程中孩子的各種表現,也會讓他們感到擔心,尤其是當孩子睡覺時突然大哭起來,大人會手足無措。
  • 為何寶寶睡覺時會突然大哭?並不是故意折磨人,卻是「有苦難言」
    有孩子之後,家長們也都攻克了各種各樣的一些難關,抱孩子睡覺,練出了肌肉,奶水睡也可以堅持很長的一段時間能不動,但是對於大人們來說孩子睡著還不算是結束了,因為睡覺的過程當中孩子會有各種各樣的一些表現,也可能就會讓他們感覺非常的擔心,尤其是當孩子睡覺時突然這樣大哭起來,大人可能就會變得手無足策。
  • 晚上10點孩子還不睡覺,智商水平會緩慢下降,科學研究已經證實
    孩子10點還不睡,長期下來智商受影響,這些方面也落後白天注意力差易犯困晚睡最先影響到的就是第二天的狀態,而且晚睡一個小時絕不是早上或者中午多睡一個小時就可以彌補回來的。尤其是孩子本來對睡眠時間的需求就比較大,晚上超過10點還不睡,第二天上課時就很容易走神犯困,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 「孩子睡著,我就用膠帶封住她的嘴」,醫生聽後:比專業的強!
    李女士發現女兒經常有張嘴睡覺的習慣,她多次提醒女兒要閉嘴,但女兒睡覺時總不由自主的張嘴,李女士就想了一個辦法,每次女兒睡著,她就用膠帶封住女兒的嘴,女兒確實不再張嘴睡覺了。裸睡雖然裸睡比較舒服,但孩子體溫調節較差,有時晝夜溫差大,孩子如果因此著涼,可能會感冒或肚子疼,應該穿著睡衣睡覺,而且裸睡有時也會發生尷尬。開燈睡覺孩子在夜晚睡覺時分泌成長激素,如果晚上開燈睡覺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睡眠質量和成長發育,還可能影響寶寶視力,最好是讓寶寶改正這個習慣,慢慢習慣關燈睡覺。
  • 5歲孩子每天11點多才睡覺,晚睡會影響孩子智力發育嗎?
    文|全文共2053字,閱讀時間4分鐘閨蜜說這段時間柚子幼兒園放假後,每天晚上11點多才睡覺,有時候會更晚。經常會發生她和先生在哄睡覺時,孩子沒睡著,他們先睡著的情況。有時候強制他睡覺,孩子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嘟嘟囔囔的就是不睡覺。不僅自己不睡,還不讓爸媽睡。後來閨蜜了解到,柚子每天晚睡的原因是,每天午休的時間特別長。
  • 睡覺睡到半夜醒了的說說 半夜睡不著的感慨說說
    5.靠真是惡性循環,9點困了就睡覺,睡到半夜醒了刷視頻看,看到天亮了再睡,然後到了晚上9點又困了,絕了,我要調整一下我的作息了。6.每次聚餐喝完酒就想睡覺,睡到半夜就醒了,生物鐘紊亂,最關鍵的是今天要上班(耍了2個多小時手機了)。
  • 為什麼全世界的孩子都討厭睡覺?這些繪本讓孩子安然入睡
    到了睡覺時間,孩子總是磨磨蹭蹭不肯上床;睡覺前有各種要求;自己無法成功入睡……孩子不睡覺,真的是讓無數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為什麼不願意睡覺?孩子和大人不一樣,大人把睡覺休息看得非常重要,認為睡覺是保證生命機能正常所必須的。
  • 3歲男孩不敢睡覺 閉上眼睛就喊「地震來了」
    3歲男孩一閉上眼就哭  馮瑤 朱姝  ■連線對象:省中醫院護理師 盧道珍  這次地震中,不少孩子被埋在廢墟下。這些孩子除了上學的,還有不少是只有四五歲的小孩子。對於這些小孩子來說,地震發生後出現的一切,對他們的打擊更加明顯。
  • 3歲寶寶凌晨4點就醒,寶媽崩潰大哭,父母學會這幾招孩子不再早醒
    小薇最近很苦惱,3歲的兒子這幾天像鬧鐘一樣準時,每到凌晨4點就醒。她作為一名自媒體人,每天凌晨1-2點睡覺是經常的事情,全靠早上的小睡續命呢,兒子這樣讓她很頭疼!這一天,兒子又早早地醒了,她抱起兒子拍了拍,試圖把他哄睡。
  • 兩個黃金時間睡覺, 孩子才能快長高! 家長記住了
    另外,早上6點前後的一兩個小時,生長激素也有一個分泌小高峰。 不過並不是一到晚上9點,生長激素就開始按時大量分泌,它的大量分泌必須有個前提:只有在你深度睡眠時才會發生。如果你還沒上床,或者已經上床但還沒睡著,又或者已經睡著但還沒進入深睡眠狀態,那麼它的分泌量就會大大降低。
  • 孩子睡覺時如果出現「3種反應」,預示大腦發育快,長大後更聰明
    但是有個育兒專家卻表示,實際上孩子在睡覺的時候如果出現三種反應,那麼預示著他大腦發育會更快,長大後也會更加聰明。01那麼,這名育兒專家所說的三個反應到底是哪三個呢?1:睡覺的時候對外界特別敏感有些家長會有這樣的經歷,就是好不容易哄孩子睡著了,然而沒多久就因為一丁點的動靜吵醒了孩子。這樣的事情讓寶媽非常無奈,因為哄孩子睡著是一件非常讓人焦慮的事情,因此,對於孩子這麼淺的睡眠感到非常無奈。
  • 寶寶開著夜燈睡覺,這些健康隱患媽媽要知道
    所以圖省事,圖安心,圖孩子有動靜媽媽能第一時間觀察到,開著燈讓媽媽也免去了睡覺壓著寶寶的危險。但開燈真的如媽媽想的那麼安全無隱患嗎?換做我們成人開著燈睡覺是什麼感覺?我們家每天孩子休息之前我想會開著燈看點東西,查點資料,但孩子總告訴我不關燈睡不著。
  • 20萬人點讚:4歲孩子趴地大哭,爸媽淡定旁觀。孩子大哭大鬧要不要...
    前面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個小朋友趴在地上放聲大哭,年輕的爸爸媽媽就站在不遠處淡定旁觀,沒有上前把孩子拉起來,也沒急著哄。 這段視頻引起了網友們的紛紛點讚:▼ 「孩子好可憐,我笑得好開心!」
  • 孩子動不動就情緒失控?打罵或服軟都不可,做好情感連接是關鍵
    最後,她們在罵罵咧咧和孩子的哭鬧聲中離開了商場……相信生活中有不少的家長在面對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也會像上述的媽媽一樣,通過打罵或者對孩子服軟來解決問題。這兩種方法或許都可以讓孩子在眾目睽睽下收住自己的情緒,避免帶來更多的困擾。但今天我想跟各位家長說的是,面對孩子動不動的情緒失控,打罵和服軟都不可取。情緒失控並非"無理取鬧",過分寵溺或打罵都只會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 睜眼睡覺,魚能睡著嗎?
    我們人睡覺的時候都要閉上眼睛,那麼沒有眼皮的魚它能睡著嗎?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眼皮的主要功能不是隔絕光線幫助我們打瞌睡用的。縱觀生物進化的歷史,我們會發現,只有陸生脊椎動物,或者是那些祖先曾經在陸地上生活過的水生脊椎動物才有眼皮。可見,眼皮正是為了適應乾燥的陸地生活才進化而來的。眼睛是個精密而嬌氣的器官,人和其他動物的眼睛都需要水分溼潤,否則就會使角膜變得模糊,甚至失明。
  • 婆婆帶孩子說腰酸背疼,孩子一到手上就大哭,換尿不溼知曉真相
    小的時候一直希望能夠擁有家庭的溫暖,因此也希望在長大之後可以嫁一個好婆家,會把婆婆真正的當成親媽一般對待,可是自從我和丈夫交往之後,丈夫就坦白的告訴我,婆婆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以後不要指望著能夠伺候月子幫助帶孩子。
  • 養孩子其實也有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顯然又不太對。兒童是複印件的說法相當於把兒童的社會化看作是從父母到孩子單向的過程,就好像父母可以像小時候廟會上看到的捏泥人師傅一樣,把被動的兒童捏成跟自己"長得"差不多的樣子。如果一個孩子每天入睡、甦醒和上廁所的時間很沒有規律,今天7點半就睡了,明天會熬到12點,那說明他節律性比較差。如果他不願意玩新玩具,見到陌生人會讓他緊張焦慮,第一次去新的地方會大哭或者退縮,他很有可能是"趨避性"中靠近"避"那個維度的孩子。
  • 孩子睡覺黑白顛倒,家長不及時調整會出大問題,調整作息很重要!
    如果一個小朋友的睡眠質量不好,不光光是影響到他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影響到媽媽的睡眠狀況。尤其是一些容易出現黑白顛倒情況的寶寶,容易讓媽媽產生精神力透支的情況。家長夜晚要哄孩子,白天要工作,精神力不足就很容易生病。寶寶睡覺黑白顛倒。作為媽媽很是受苦:小陳家的孩子兩個月大了。
  • 女子穿內褲睡覺遭摸來摸去:我以為是男友!醒來後崩潰大哭!
    臺灣省臺南一名與男友同居的女子小君(化名),控訴友人阿義(化名)對她伸出狼爪,因為對方趁著男友阿宏(化名)上班時,偷偷潛進房間溜上床摸來摸去,誤以為是男友的小君,直到醒來後才崩潰大哭。最後,阿義遭依「乘機猥褻罪」判處6個月有期徒刑,得易科罰金18萬元,全案可上訴。
  • 孩子看見老人大哭不是有天眼,而是在經歷這兩個階段,可不是迷信
    大家是不是也似曾聽說過「風水大師說小孩子在3歲之前,天眼都是開著的,可以看見大人看不到的「妖魔鬼怪」,特別是看見不乾淨的東西時會害怕會哭。」寶媽小張卻不相信這些,家裡也從來不迷信,於是就帶著已經滿6個月的寶寶經常去外面轉悠,可都沒有出現類似「見到老人會哭」的現象。直到遇見一個陌生的老爺爺,看模樣頭髮已經全白,臉上布滿皺紋,每天杵著拐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