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展開「東沙海域擴大威力掃蕩」 扣大陸20名船員-東沙海域 蝶魚...

2021-01-15 東方網

原標題:臺灣展開「東沙海域擴大威力掃蕩」 扣大陸20名船員

圖片說明:據臺灣「中央社」3月23日援引臺灣海防部門的消息報導,臺灣「海巡署」扣押了中國大陸漁船的船員。

圖片說明:據報導,包括船員和船長在內的19人於本周早些時候在南海的東沙群島海域附近被扣。他們所有人都已被帶到臺灣高雄市檢察院。

圖片說明:需要指出的是,漁民們是在臺灣認為是自己領海的水域非法捕魚。與此同時,據報導,這艘漁船是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註冊的。

  據臺灣「中央社」23日報導,臺灣高雄地檢署與高雄第五海巡隊聯手執行「東沙海域擴大威力掃蕩」專案,逮捕「非法侵入」東沙的大陸漁民20人,並首度扣押一艘漁船押解至高雄港。

  高雄地檢署通過「大高雄地區環境暨國土保護聯繫平臺」,由「海巡署」海洋巡防總局第五海巡隊提報,獲悉有非臺籍漁船越界東沙海域的事件頻傳,為保護「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珍貴海洋生態資源,指派「國土環保兼企業犯罪專組」主任檢察官李宛凌等偵辦。

  據報導,臺灣檢警查獲正在「東沙島24海裡」海域內從事漁撈作業的大陸港澳籍漁船「臺沙2288」號,在船上活艙內查獲秋姑魚、龍佔魚、臭肚魚、鸚哥魚、角蝶魚、刺尾鯛魚、笛鯛魚、條紋石鱸魚、雀鯛魚等,總重初估約350公斤。

  臺檢察官指示將魚類進行採樣後,發還東沙管理站野放,並扣押「臺沙2288」號漁船,逮捕方姓船長及漁工共20人,連人帶船自東沙海域解送至高雄港。

  臺檢方聞訊後,認為方姓船長等20人涉犯臺灣地區「入出國及移民法」第74條未經許可入境、違反「國家公園法」第13條第2款、第25條在「國家公園」區域內捕捉魚類等,嫌疑重大,但都坦承在「東沙島24海裡」海域內從事漁撈作業多時,責付海洋巡防總局第五海巡隊後續偵查。

  臺灣檢察官指揮「海巡署」海洋巡防總局、洋巡第五海巡隊、海岸巡防總局東沙指揮部、岸巡第五總隊等,會同「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東沙管理站動員77人及1艦4艇執行「東沙海域擴大威力掃蕩」專案。

相關焦點

  • 臺灣展開「東沙海域擴大威力掃蕩」 扣大陸20名船員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23日報導,臺灣高雄地檢署與高雄第五海巡隊聯手執行「東沙海域擴大威力掃蕩」專案,逮捕「非法侵入」東沙的大陸漁民20人,並首度扣押一艘漁船押解至高雄港。據報導,臺灣檢警查獲正在「東沙島24海裡」海域內從事漁撈作業的大陸港澳籍漁船「臺沙2288」號,在船上活艙內查獲秋姑魚、龍佔魚、臭肚魚、鸚哥魚、角蝶魚、刺尾鯛魚、笛鯛魚、條紋石鱸魚、雀鯛魚等,總重初估約350公斤。
  • 臺在南海東沙扣押20名大陸漁民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3月23日援引臺灣海防部門的消息報導,臺灣海巡部門21日在南海東沙群島附近海域扣押了一條香港籍漁船和上面的20名大陸船員。高雄地檢署近日通過「大高雄地區環境暨國土保護聯繫平臺」獲悉,「海巡署」海洋巡防總局第五海巡隊匯報稱,非臺籍漁船越界東沙海域的事件頻頻發生,為保護「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珍貴海洋生態資源,於是指派「國土環保兼企業犯罪專組」主任檢察官李宛凌等偵辦。臺灣執法人員在南海東沙群島海域扣押20名大陸船員。
  • 臺灣今凌晨再扣一艘大陸漁船 10名大陸漁民被抓(圖)
    基隆海巡隊稱,未來仍持續結合淡水、澳底海巡隊以「區域聯防」方式加強臺灣北方三島「掃蕩」。  此前,臺灣高雄地檢署與「海巡署」動員77人及1艦4艇執行「東沙海域擴大威力掃蕩」,本月21日剛剛查扣香港籍漁船「臺沙2288」號,將20名大陸籍漁民連船帶回高雄港偵辦。
  • 遇見大陸猛如虎,碰到日本慫如……你猜她是誰?
    無力評論……臺灣高雄地檢署與高雄第五海巡隊聯手執行「東沙海域擴大威力掃蕩」專案,逮捕「非法侵入」東沙的大陸漁民20人,並首度扣押一艘漁船押解至高雄港。(臺灣「中央社」23日報導)報導稱,高雄地檢署獲得線索,得知有非臺籍漁船頻頻越界東沙海域,為保護「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珍貴海洋生態資源,特指派「國土環保兼企業犯罪專組」主任檢察官李宛凌等偵辦。
  • 東沙群島和西沙群島
    我國南海四大群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開發好後遠勝馬爾地夫。今天我們來談談四大群島中東沙和西沙群島的最新情況。一、東沙群島NO.1 東沙島 有機場(跑道長1700米寬30米)島嶼面積:1.8平方公裡東沙島居東沙環礁的西側礁盤上,面積1.8平方千米(包括1965年填平的淺湖面積),北距汕頭市140海裡。東沙島為自西北向東南向的碟形沙島,長約2.8千米,寬約0.7千米,是南海諸島中面積第五的島嶼,僅次於南沙美濟島、渚碧島、永暑島和西沙永興島。
  • 臺灣飛東沙軍用包機途經香港飛航管制區被要求返航,臺媒:島內首次...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臺灣一架固定飛往東沙島的軍用包機,15日上午從高雄小港機場起飛前往東沙途中進入香港飛航管制區時突然被要求返航。這也是島內飛機首次發生「被返航」情況。
  • 東沙群島距離廣東這麼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為何被臺灣省管轄?
    東沙群島位於南海北部,也是南海諸島中位置最北,最靠近大陸的群島。距離廣東最近只有250公裡,距離臺灣省最近只有400公裡。行政區劃上屬於廣東汕尾市,但是現在由臺灣省高雄市實際管轄。東沙群島實際只是一座接近圓形的環礁,直徑約24公裡,中間是潟湖,只有東沙島這一座島嶼露出水面。東沙島位於環礁西部,面積1.8平方公裡,最高點海拔只有12米。四周高,中間低,圍成一個在西部開口的湖泊。東沙島地下水資源豐富,但是因為海拔太低,海水滲入後,地下水略鹹,不適合飲用,但可以作為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所以飲用水主要靠下雨蓄水、海水淡化和臺灣運輸補給。
  • 受季風、鋒面影響 臺灣周邊海域海難不斷如百慕達
    華夏經緯網10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周邊海域受季風、鋒面影響,危險重重海難事件不斷,高雄港籍雜貨輪「新發貳號」6日晚間8時許失聯,從7日凌晨1時22分「海巡署」獲報展開搜索算起,10日凌晨1時22分即屆滿「黃金72小時」搜索時間,後續相關搜索任務恐將恢復為海巡單位的日常勤務,尋獲新發貳號的搜救難度大幅增加。
  • 一有風吹草動,臺灣就擔心解放軍攻打東沙島,國臺辦給予回應
    今年8月,曾傳出解放軍將在東沙島海域進行「奪島演習」的消息,臺軍可謂人心慌慌。隨後,國臺辦對此進行了回應。在今年10月28日的國臺辦記者會上,有臺媒記者問道,「解放軍近期在福建和廣東演習,又發生臺灣立榮軍用包機折返事件,解放軍是否要奪下東沙島?」
  • 海洋預報:上海海域風浪較大 南北海域航線良好
    海洋預報:上海海域風浪較大 南北海域航線良好 來源:中國廣播網 2010年05月21日09:49   張達迅:歡迎在早間時段海洋預報站和我們分享21日的海況,首先關注印度洋第二號熱帶風暴,昨天(20日)我們已經報導過這個風暴在早些時候生成,今天白天在印度洋亞丁灣阿曼南部以及索馬利亞北部沿海海域,將維持5米左右的巨浪,這也是近十年來首個在該海區生成的熱帶風暴,我們提醒在這一海區執行護航任務的我國海軍艦隊和其他海上作業船隻,一定要注意避風、避浪注意安全,在下午3點25分的海洋預報站中繼續關注它的最新態勢
  • 版圖專題丨中國的管轄海域
    可快速關注我們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既有廣闊的陸地,又瀕臨渤海(內海)、黃海、東海、南海及臺灣以東的太平洋等遼闊的海域。
  • 日本海域僅「麵條魚」放射物超標(圖)
    日前,臺灣漁業舉行記者會,稱漁產品輻射抽樣檢測未發現核輻射汙染。 新華社發昨天,第九屆亞洲漁業和水產養殖論壇在上海海洋大學舉行,日本核輻射危機對漁業的影響,成為各國專家討論的熱點話題。這份報告顯示的是對日本東海岸千葉縣、福島縣、茨城縣、神奈川縣等地海產品的放射性物質檢測結果。在受檢測的二十幾種魚類、貝殼類中,只有一種魚類——玉筋魚所含的放射性物質超標。據介紹,玉筋魚俗稱「麵條魚」,有一定經濟價值,生活在近海沙底,常潛伏於沙內。「需要指出的是,玉筋魚的放射性物質含量僅超標兩倍,而只有超標上百倍,人食用後健康才會受到損害。」黑倉壽說。
  • 南海中北部等海域將有較大風雨天氣
    華北黃淮等地霾天氣將逐漸減弱或消散  南海中北部等海域將有較大風雨天氣  一、今晨京津冀等地出現霾或霧天氣  今晨,北京、天津西部、河北南部、山西中南部、山東中南部、河南大部及陝西關中等地出現霾或霧,北京、河北中部等局地重度霾。昨日,全國大部降水較弱,海南島東部出現中雨。
  • 版圖專題丨中國的管轄海域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可快速關注我們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既有廣闊的陸地,又瀕臨渤海(內海)、黃海、東海、南海及臺灣以東的太平洋等遼闊的海域。
  • 黃巖島戰略價值重大,扼守南海東大門,我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
    黃巖島,曾稱民主礁,是中國南海中沙群島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島礁,我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此前,無論是媒體還是民眾均較少提到這一名字,直到中菲黃巖島對峙而聞名於世,目前,黃巖島處於我方實際控制下,未來很可能進行與美濟、永暑等島礁一樣,進行大規模填海造島工程。
  • 受颱風「環高」影響 廣東回撤部分海域漁船
    中新社廣州11月13日電 (王堅)受2020年第22號颱風「環高」外圍環流影響,廣東省應急管理廳13日發出通告,要求在該颱風對漁船生產安全威脅消散前,廣東部分海域漁船須往該省近岸回撤。該通告要求,在該颱風影響廣東及其沿海期間,禁止廣東漁船進入北緯19度以南至北緯11度以北的南海中、西部危險海域;巴士海峽、臺灣海峽、北部灣和瓊州海峽海上漁船也要往廣東沿海近岸回撤。
  • 「中沙群島綜合科學考察」項目2020年度綜合航次任務圓滿完成
    2020年6-7月,由南海海洋所牽頭的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中沙群島綜合科學考察」項目在全體科考隊員與船員的通力協作下,克服新冠疫情影響;同時還開展了神狐暗沙海域50m以淺海域的多波束掃測作業;地質鑽探組重點在中沙大環礁開展了水下踏勘和珊瑚礁鑽探,獲取了5個站位、13個鑽孔的巖芯樣品。
  • 中國漁船秘魯被扣事件解決(組圖)
    事後的21日和22日,這些中國漁船先後從利馬西北部約500海裡的海域,被押抵秘魯最大的卡亞俄港。船上的所有219名船員不得離開船艙,接受卡亞俄海岸警備隊24小時監控,並等待審訊取證。  秘魯希望警示外國漁船  秘魯生產部長阿爾方索·維拉斯克斯在事後對媒體說:「我們希望此次事件能夠對其他在秘魯200海裡經濟專屬區周圍捕魚的外國漁船起到警示作用。」
  • 赤道東太平洋海域進入拉尼娜狀態
    本報訊(記者 方正飛)12月8日,《中國海洋報》記者從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獲悉,目前赤道東太平洋海域進入拉尼娜狀態,需警惕對東南和華南沿海養殖業帶來不利影響。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氣候室首席預報員姜華介紹,按照大部分年份統計結果,拉尼娜現象主要影響我國南方地區,特別是東南沿海和華南沿海地區,致使氣溫偏低,對近海養殖業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