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DNA雙螺旋模型、簡易浮空器,這些科學「玩具」真好玩

2020-12-04 北京日報客戶端

寫滿遺傳密碼的DNA為什麼是獨一無二的?浮空器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定律「飛行」?……11月19日舉辦的中科院北京分院首屆科普展教品DIY大賽上,生物物理所、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基因組所、心理所等多家在京研究院所拿出各自設計的科普教具、模型、玩具等20個展教品,解開這些問題的答案。

本次活動作為「中國科學院第二屆科學節」北京分院科學節活動的最後一項,以「傳承科學精神,打造趣味科普」為主題,要求參賽作品的創作以提高中小學生科學素質為目標,緊緊圍繞當前社會熱點和研究所的學科特點,著力突出作品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創新。

我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我和爸爸媽媽長得像卻和同學長得不像?大長腿雙眼皮是由什麼決定的?……一把剪刀、一卷黑色膠帶、四種顏色的吸管、一把竹籤,看似簡單的四樣物品,通過簡單的製作拼接,就能將抽象的DNA雙螺旋具象化,組成模型。「製作的過程就是實驗的過程,選取四色吸管分別代表四種鹼基,實驗者在不刻意重複排列的前提下將它們自由組合,得出寫滿遺傳密碼的DNA是獨一無二的結論。」來自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自製DNA雙螺旋模型從20個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

獲得二等獎的作品中,造型輕巧可愛的「飛天泡泡」頗受在場中小學生評委的歡迎,這項模型來自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根據阿基米德定律,任何物體在空中都會受到向上的浮力,這個浮力的大小等於被物體排開的空氣的重量。浮空器就是依靠空氣的浮力而升空的。」展示者介紹,萌萌的「飛天泡泡」就是一個簡易的浮空器,由氣球、飛行套件、翅膀等部分組成,利用飛行套件中的小型舵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泡泡」翅膀的扇動,從而達到飛行的效果。「通過操控這個簡易的浮空器,同學們可以理解阿基米德定律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萌萌的『泡泡』還可以夾帶紙條、便籤等物品,傳遞信息。」

大賽共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中科院第二屆科學節北京分院閉幕式同期舉行。北京分院科學節活動以科學的多樣色彩為基調,注重科學與文化和藝術的充分融合,聯合瀋陽分院、成都分院組織了多場科普手拉手進校園活動,向北京十一學校、中科院附屬實驗學校等中小學送課、送書、送教具;集結系統內單位舉辦科學教育沙龍、科普秀展演、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開放以及展教品DIY大賽等多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學傳播活動,為公眾呈上精彩的科普盛宴。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作者:李祺瑤

攝影:和冠欣

監製:劉昊、馬楠

編輯:田超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科學大發現 DNA不只雙螺旋
    DNA雙螺旋結構是初中生都知道的生物知識,但科學界這次發現了全新的結構,並發表在《自然化學》雜誌上。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證實了我們的遺傳密碼是以更複雜的對稱性製造的,這些分子變體的形式影響我們的生物學功能。「大多數人想到DNA時,首先想到的是雙螺旋,這項新研究提醒我們,存在完全不同的DNA結構,對我們的細胞很重要。」
  • 好玩的科學玩具大集合中篇
    1、撒尿小童2、山塘狸貓不多說直接上視頻,很經典的傳統聲音小玩具3、萬花筒
  • 自製簡易好玩的酒精大炮
    今天我們跟著松山湖中心小學科學老師、東莞市莫春榮名師工作室成員張國華老師,利用簡單、常見的材料,自製出簡易好玩的酒精大炮。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小朋友要在大人的指導下完成實驗。一、材料準備鋁製易拉罐一個、紙杯一個、酒精噴霧一支、剪刀一把、點火槍一把、熱熔膠槍一把、筷子一支。
  • 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
    DNA雙螺旋結構的闡明,是上世紀最重大的自然科學成果之一。沃森和克裡克雙螺旋模型的建立,揭開了現代分子生物學的序幕。這一重大發現的誕生,是曲折複雜的。正如沃森所說「科學很少像外行想像的那樣,完全按合乎邏輯的方式進行」。1868年,24歲的瑞士醫生米歇爾首先發現核酸,但因為不同生物的核酸性質過於接近,無法解釋生物遺傳的多樣性而與遺傳物質的發現失之交臂。
  • STEAM教室 | 陪孩子一起自製肺模型、簡易潛水艇、氣球魔術與...
    STEAM教室 | 陪孩子一起自製肺模型、簡易潛水艇、氣球魔術與伯努利原理、無土栽培、自動虹吸管 2020-12-04 15: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科學網—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
    說到20世紀最偉大的3個科學發現,非相對論、量子力學和DNA雙螺旋結構莫屬。
  • DNA的雙螺旋結構
    Crick, 1916—2004 )提出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主要內容如下。在DNA分子中,兩條DNA單鏈圍繞一個假想的共同軸心形成右手雙螺旋結構,雙螺旋的螺距為3.4nm,百徑為2.0nm;雙螺旋的外側是DNA鏈的骨架(backbone),由交替出現的、親水的脫氧核糖和磷酸構成;鹼基位於雙螺旋的內側,兩條單鏈中的嘌呤和嘧啶以疏水的、近於平面的環形結構彼此接近,平面與雙螺旋的長軸相垂直;一股鏈中的嘌呤鹼基與另一股鏈中位於同一平面的嘧啶鹼基之間以氫鍵相連,稱為鹼基互補配對或鹼基配對
  • .| 陪孩子一起自製肺模型、簡易潛水艇、氣球魔術與伯努利原理...
    有很多老師說,小實驗不能算STEAM教育,但也有不少老師認為,不能否認小實驗在STEAM教育中的作用,它對於激發孩子興趣、埋下科學種子確實有很好的引導作用,可以起到STEAM教育啟蒙的效果。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小實驗容易操作,很多材料都是身邊常見的物品,很容易推廣到全國各地,即使不發達地區的孩子也一樣可以體驗科學帶來的奇妙之處。
  • DNA雙螺旋結構的複雜歷史
    當他們邀請包括Rosalind Franklin在內的一小群人來觀看他們提出的嶄新的結構模型時,他們最終感到難堪並被他們的實驗室負責人William Bragg禁止從事DNA研究。1952年,Linus Pauling和Robert Corey構建出一種競爭性的結構模型,它的形狀與Crick和Watson提出的結構模型相相似,但同樣也是錯誤的。
  • 最強蝸牛超級雙螺旋模型怎麼樣 超級雙螺旋模型獲取攻略
    最強蝸牛超級雙螺旋模型是一款科技類的貴重品,那麼最強蝸牛超級雙螺旋模型怎麼獲取呢?還不知道的小夥伴快來一起看看《最強蝸牛》超級雙螺旋模型獲取方法的相關內容吧。
  • 15年前「DNA之父」逝世 雙螺旋結構揭開了生命科學的新篇章
    弗朗西斯·克裡克最重要的成就,無疑是1962年與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共同發現了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結構。二人也因此與維爾金斯(Maurice Wilkins)共同獲得了1962年的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
  • DNA雙螺旋結構的陰暗面
    編者按:1962年,沃森、克裡克與威爾金斯因研究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成果,而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是,他們真的是第一個發現雙螺旋結構的人嗎?日本科學家福岡伸一在《生物與非生物之間》一書中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三人一起「剽竊」了科學家羅莎琳德·富蘭克林的研究成果。
  • DNA雙螺旋結構發現史
    1953年4月25日,《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由沃森及克裡克合著的論文,這篇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論文介紹了DNA的雙螺旋結構。現在看上去好像很簡單的一篇文章,在當時卻像一隻金手指,捅開了那層迷糊了科學界幾十年的窗戶紙,向人們描繪了DNA大體是什麼樣和怎麼工作的,揭示了生命繁衍的秘密。
  • 科技日曆|15年前「DNA之父」逝世 雙螺旋結構揭開了生命科學的新篇章
    科技日曆|15年前「DNA之父」逝世 雙螺旋結構揭開了生命科學的新篇章  Evelyn Zhang • 2019-07-28
  • DNA雙螺旋結構背後的悽美故事
    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劃時代的佳話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成果,莫過於遺傳學中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必定伴隨著一段傳奇的佳話:兩個個卓越的研究組,第一個實驗室是倫敦國王學院的威爾金斯實驗室,他們用X射線衍射法研究DNA的晶體結構。
  • 自製蘑菇雲 Gupta自製玩具086
    不過,我們帶著科學探索精神,來觀察這個液體實驗吧。    視頻來自Gupta自製玩具中文視頻翻錄團隊圖文版:    這個實驗需要一杯牛奶,一個滴液管,一個魚缸或透明的大水杯。打火機/ 火柴和一炷香。
  • 科學家建立一種新型的元DNA結構,開闢光電子以及合成生物學
    ASU和上海交通大學(SJTU)的一個由分子科學學院米爾頓格利克教授郝巖領導的科學家團隊自從登上了.的封面科學2011年的雜誌,憑藉其優雅的DNA摺紙納米結構,嚴和合作者們一直在不懈地工作,利用大自然的靈感,尋求解決複雜的人類問題。「在目前的研究中,我們開發了一種通用的」元dna「(M-dna)策略,允許各種亞微米到微米大小的dna結構以類似於在納米尺度水平上簡單的短dna鏈自組裝的方式進行自組裝,」嚴說。
  • DNA的發現及雙螺旋結構模型
    DNA的發現及雙螺旋結構模型(The discovery of DNA and Double helix model)DNA即脫氧核糖核酸,是染色體的主要化學成分和遺傳信息的主要載體,其分子結構是由兩條核苷酸鏈組成的雙螺旋形。
  • 製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二是在DNA雙螺旋結構中,由於鹼基對平面之間相互靠近,形成了與鹼基對平面垂直方向的相互作用力。2.DNA雙螺旋模型的意義DNA雙螺旋模型不僅意味著探明了DNA分子的結構,更重要的是它還提示了DNA分子的複製機制:由於腺嘌呤總是與胸腺嘧啶配對,鳥嘌呤總是與胞嘧啶配對,這說明兩條鏈的鹼基順序是彼此互補的,只要確定了其中一條鏈的鹼基順序,另一條鏈的鹼基順序也就確定了。因此,只需以其中的條鏈為模版,即可合成複製出另一條鏈。3.
  • ChaoX C4D建模教程(4)DNA雙螺旋鹼基對模型
    修改後正確的模型!繪圖思路: 創建ATCG鹼基對結構; 創建DNA雙螺旋線條; 旋轉DNA分子,選擇最合適的效果; 渲染導出PNG圖片。對此螺旋進行複製,得到螺旋1,對其藍線旋轉180度。創建擠壓,將螺旋1和螺旋拖拽到擠壓下方,對象中勾選「層級」,移動分別為0,0,100;坐標中P.Z 5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