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細胞的選擇權:科學家進行實驗,卵子對精子進行二次「把關」!

2020-11-29 小雨來侃侃

在人類的進化中,哺乳動物戰勝了自然界的演變,成為了地球存量最多的生物。在哺乳動物的世界中,雌性似乎擁有著對雄性更多的選擇權,為了保證優良的後代,雌性在選擇雄性動物的過程中會有更高的要求。強健的體魄,充足的食源和不被搶佔的棲息地,這些都是雌性動物選擇雄性的條件。

人類同哺乳動物一樣,在選擇配偶方面也有著極高的要求。人類選擇配偶,並不僅僅是為了他們兩個自己,兩個人的背後還有兩個家庭以及他們孕育的後代,為了保證後代優良的基因,男女性在選擇配偶的時候會多方考慮。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學家聲稱女性在選擇配偶之後,卵細胞會進行二次把關,只有接受了卵細胞的「考核」,才有機會孕育後代,這是什麼意思呢?

卵細胞對精子進行二次把關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胚胎是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當精子進入到了女性體內,找到卵細胞與卵細胞進行結合,才有可能形成受精卵,進而發育成胚胎。在這個過程中卵細胞也表現出了對精子的選擇。如果卵細胞有非常鍾愛的精子,便會誘導它們快速找到自己進行融合。如果遇上了不喜歡的精子便會對它們進行阻撓,讓精子無法找到自己,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夫妻明明很正常,卻受孕困難的原因。

精子所接受的各種「考核」

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在進行結合的時候,總會優先考慮後代基因。雌性動物選擇了優秀的雄性後,雄性所接受的考核就完成了,接下來便是對精子的第二道考核。生殖系統對數以萬計的精子進行篩選,最終只有極少數的精子可以順利到達卵細胞附近。這個時候精子便會面臨第三道考核,卵細胞會根據卵泡液來選擇合適的精子,只有保證後代基因優良的精子,才會成為卵細胞的最終選擇。

卵細胞有選擇精子的權利

這項結果的發現也是十分偶然的,科學家曾經對16對夫妻進行了實驗,他們分別提取了16對夫妻的卵泡液和精子的樣本,使它們混合搭配。科學家竟然發現在融合的過程中,有的卵細胞吸取的精子並非是自己伴侶的。這個發現令科學家非常驚喜,原來卵細胞有選擇精子的權利,受孕機率或許與卵細胞有很大關係。

當然這個實驗結果也是相對的。小編身邊就有這樣一對夫妻朋友,兩人檢查正常但沒有孩子,離婚之後各自有了孩子,這其實就是因為卵細胞選擇的原因。有的夫妻或許是其他的原因,這都需要先進的醫學技術來驗證。關於科學家的這個發現,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新發現:人類卵子會對精子進行隱蔽選擇,給自己喜歡的精子開後門
    「小蝌蚪」,同時還有女性人類的卵細胞。,女性會對自己喜歡的男性進行隱蔽的選擇,卵子可以為偏愛的精子「開後門」。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某些化學物質吸引了精子。卵子釋放出了特殊的化學引誘劑,這使得卵子可以在遊向它們的精子中進行選擇。此前,科學家在其他動物中發現了卵子選擇精子的現象。
  • 新發現:人類卵子會進行二次擇偶,給自己喜歡的精子「開後門」
    得益於科技的發展與進步,謝菲爾德大科研團隊利用能夠進行三維成像的顯微技術和每秒可拍攝55000幀的高速攝影機,在顯微鏡載玻片上記錄了人類精子的遊動過程。3D顯微鏡和高速視頻顯示,精子根本不是那種簡單、對稱的運動。相反,它們以一種滾動的旋轉來補償它們的尾巴實際上只向一側跳動的事實。精子的尾巴並沒有像鞭子一樣左右擺動。
  • 人類卵細胞對精子的主動選擇
    ,我們都認為卵子是被動的等待著與精子的相遇,然後形成受精卵。在我們的常識中,精子進入人體之後,會在人體內部經過多重競爭,其中宮腔之中會有黏液,這些黏液會粘住一些精子;還有一些運動能力弱的精子也會被淘汰;再加上人體內有細菌、微生物等,也會造成大量精子死亡。所以能夠順利到達卵細胞周圍的精子,一般都是經過重重選拔的相對優質精子。然而卵細胞似乎對這些精子仍不滿意,它們也有自己的選擇標準。
  • 生命秘方:科學家試圖實驗室培育出人類精子和卵子
    目前,科學家試圖在實驗室裡培育卵子和精子,未來能替代正常的人類生殖方式嗎?「人造配工」進程不斷地加速,日本科學家在實驗器皿中使用老鼠尾部細胞培育卵細胞,然後生長成老鼠。日本科學家將老鼠尾部細胞變成了誘導多能幹細胞,之後發育成了卵子。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體內創造出人造卵子。用這些合成的卵子,他們培育了8隻幼鼠。
  • 新發現:人類卵子會進行二次擇偶,給自己喜歡的精子「開後門」
    當雌性作出選擇哪個雄性個體,雙方進行交配行為,之後雄性精子會努力找尋卵子,卵子會在它原本的地方等待與精子的結合。這是一直以來,我們對於生命的結合最普遍的認知過程,一直認為是精子通過自行淘汰找到卵子雌性並不是靜靜等在原地,它也會有所行動來參與這個結合過程,就如同女性會花心思吸引男性的注意力一樣,它也會會為自己更加喜愛的某個雄性精子,進行吸引行動,典型的「開後門」操作,引導它們更加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所在地;最神奇的是,它們會對那些自己不喜歡的某些雄性精子作出排斥拒絕的表態,讓這些精子無法找到自己的所在地,也就不會出現結合的概率。
  • 精子與卵子的自由戀愛
    受精是精子和卵子(卵細胞)相互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複雜過程。  受精卵又叫孕卵,是一個新生命的開始。  通過性交而射精使精子射入陰道後,精子沿女性生殖道向上移送到輸卵管。精子一旦進入女性生殖道即經歷成熟變化並存活2天左右。
  • 你們可能不知道,卵子居然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精子
    具體來說,研究人員通過對不同男性的精子和不同女性的卵子進行研究發現,卵細胞可以通過釋放一些化學物質來吸引精子受精,但不同的卵細胞會誘導不同的精子前來受精,這些卵子最多可以多吸引 40% 自己「喜歡「的精子。這一研究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
  • 科學家發現,卵子會偏愛某些人精細胞,這些人卻並不一定是伴侶
    當女性選擇好滿意的對象之後,女性體內的卵子會對這名男性進行二次篩選。這樣的把關,不再從男性的社會地位以及家庭背景來選擇,而是按照原始的方式進行篩選,這種篩選的目的則是為的繁衍出更加完美的下一代。在這一關人類是無法進行任何幹預的,同時在人類的認知範圍內,體內的卵細胞也是被動的在等待著最強壯的精子來臨。
  • 新發現:人類卵子會偏愛某些人的精子,甚至還為其「開後門」
    「小蝌蚪」,同時還有女性人類的卵細胞。,女性會對自己喜歡的男性進行隱蔽的選擇,卵子可以為偏愛的精子「開後門」。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某些化學物質吸引了精子。卵子釋放出了特殊的化學引誘劑,這使得卵子可以在遊向它們的精子中進行選擇。此前,科學家在其他動物中發現了卵子選擇精子的現象。在這項新研究中,科學家首次在人類中也發現了同樣的現象。
  • Cell:科學家首次培養出人類精子和卵子細胞!
    以色列和英國科學家培養人類的卵子和精子,材料來自一個人的皮膚細胞。這一研究的成功將給不育症的治療前進了一步,當然會面臨巨大的爭議和安全性審查。該研究12月24日在線發表在《細胞》上,科學家首先將皮膚細胞誘導成為誘導幹細胞 (iPS),這種細胞可以分化為任何細胞,包括精子和卵子。
  • 卵細胞主動選擇精子機制大揭秘
    然鵝,人類卵子似乎不用通過特定的基因,只是簡單通過釋放一些特定化學信號就可以「選擇」哪個精子將成為最終的大贏家。此外,最令人驚訝的是,卵細胞或許並不總是會與女性對伴侶的選擇一致,研究人員就發現,與其他男性相比,女性機體的卵細胞或許並不總是會從自己的伴侶那裡吸引更多的精子,有些卵子反而會吸引更多陌生男子的精子。額,聽著很令男同胞們擔憂啊。
  • 新發現:女性卵子會對某些人的精子更加偏愛,甚至為其"開後門"
    雌性對於雄性的選擇不僅僅只是存在於宏觀方面,在微觀方面雌性也有一定的選擇權,簡而言之說卵子並非處於被動的狀態等著那個最強精子的出現,也就是說即便是最強壯的那個精子最先到達,也會出現不結合的情況發生;甚至如果卵子對某顆精子情有獨鐘的話,會特地為選擇為其打開後門,最終使得他們完成集合。
  • 用皮膚細胞製造出精子卵子來生娃?英國科學家正在認真討論
    然鵝,科學家們並不滿足於此……英國試管嬰兒先驅史蒂芬•希利爾日前表示,夫婦將來可用皮膚細胞生育嬰兒。「人造精子和卵子已經成為可能,將來一對夫婦甚至可以用皮膚細胞來懷孕,而不是非得從雙方體內提取精子及卵子。」
  • 顛覆孟德爾定律:卵細胞也會主動選擇精子?
    一些精子可能沒有足夠的能量去穿越漫長的女性生殖道,還有些精子會被困在生殖道分泌的粘性液體中。這意味著除了最強的遊泳健將之外,其他所有精子都會被阻礙。在能夠成功接近卵細胞的選手中,唯一的獲勝者將由最後的衝刺階段決定。因此,幾乎所有科學家都認為,勝出的精子是隨機的;卵細胞一直在被動的等待,直到精子中的菲爾普斯到達終點。
  • 實驗發現新型避孕法:讓精子與卵子成陌路
    於是,科學家一直在尋找更加符合自然規律的非激素避孕方法。現在來自《探索》雜誌的報導顯示,來自劍橋大學的研究者已經在受精過程研究了方面取得巨大進展,他們成功找到了卵子用於吸引精子的蛋白質——Folr4,並為它命名為「朱諾」(古羅馬神話中掌管婚姻與生育的女神名字)。
  • 人類卵子對某些精子情有獨鍾,還會額外「施恩」
    人類卵子釋放出一種叫做化學引誘劑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會留下類似『麵包屑』的路徑,以讓精子利用它來尋找未受精的卵子。」  Fitzpatrick補充說:「直到這項研究,我們才知道這些化學『麵包屑』對不同雄性精子的作用是不同的,它們實際上是在選擇哪個精子能成功。這意味著,這些液體給了女性一個額外的機會,使她們在選擇伴侶後能夠控制遊向卵細胞的精子數量。」
  • PRSB:女性的卵子或更偏愛某些男性的精子 有望揭示人類不明原因的...
    2020年6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人類的卵細胞會利用化學信號來吸引精子,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斯德哥爾摩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人類的卵細胞或能利用這些特殊的化學信號來選擇精子,不同女性的卵細胞會吸引不同男性的精子,而這並不一定是其伴侶
  • 精子和卵子是怎麼形成的
    精子和卵子是怎麼形成的男孩長到十二三歲時,睪丸和陰囊迅速增大,這是進入青春期的標誌。當男性進入青春期後,睪丸中的一種名叫精原細胞的體細胞,就開始進行一分為二的細胞分裂。當1個細胞分裂一次得到2個細胞時,在分裂前後的細胞中,都有2個基因組。就這樣每個精原細胞連續分裂6次,由1個細胞分裂形成了64個細胞,這64個細胞全部稱為初級精母細胞。
  • 新研究:人類卵子會特別中意某些精子,甚至為其「開後門」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都認為卵子是被動的等待,等待著與精子的相遇,然後形成受精卵。但最新研究顯示,卵細胞可能會主動選擇精子。研究人員從16對接受過生育治療的夫妻,採集了相關的卵泡液以及精子,然後將這些卵泡液和精子進行兩兩組合,結果發現,有些精子被同一類的卵泡液更多的吸引,而有些則很難通過。
  • 人造卵子孕育新生命
    對於林克彥和其他科學家來說,克隆羊研究開創了一個幹細胞生物學的新領域,他們設想,只要設計出正確的實驗流程,就能將哺乳動物細胞重編程,使其轉變成任何一種細胞,比如神經元或者卵子。世界上有一些研究人員,包括林克彥在內,正在循著這一思路,實現體外配子形成(gametogenesis)——用成體細胞產生卵子和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