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一周新書風向標」又與讀者見面了。在這個欄目中,我們將不單單把好書列出來寫一段推薦語,我們還會儘可能地在自己閱讀效率允許的範圍內,對讀者們關注的或剛剛出版的書籍給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一本新書的內容非常精彩,我們會不遺餘力地給出推薦,如果一本書的內容與其關注度不符,我們也將會在參考意見中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看法。為了更直觀地看到我們對某本書的態度,我們還會增加一個「推薦指數」,類似豆瓣評分。
當然,任何閱讀的判斷都是個人的,我們的意見未必正確,甚至有可能是偏見,但它們一定是真誠的。我們只是提供一個參考意見,希望為讀者提供一份閱讀指南(畢竟,這個事情可能還要冒著得罪出版社的風險)。如果你有比較猶豫的、想要知道我們態度的新書,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也將儘快給出自己的看法。
本期主持|新京報書評周刊編輯部
繪本
《春福》
作者:張越
版本:浪花朵朵|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20年11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沈書枝
《春福》獲得了2020年央美學院優秀畢業設計作品一等獎和第17屆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學院漫畫獎銀獎,在豆瓣上目前也獲得了9.2分的高分(部分可能因為評分人數較少),但在讀完這個畫面精美的原創繪本故事以後,還是感覺有些遺憾,仿佛總有些若有所缺的感覺。故事簡單而溫暖,天上的小福仙來到人間,幫助了一家狐狸開的麵店,將面的香氣凝聚散發到大街上,使大家知道,從而讓它們的生意好了起來。雖然是努力將 「春節迎福」的傳統文化和日常生活(開在街邊的各種各樣的小店)以及對於兒童的引導(陌生的精靈來到人間,給予困難中的人以幫助)結合在了一起,但總體呈現出來的,還是一個稍嫌顯平淡的故事,因而也就缺乏打動人的東西。
從繪畫方面來說,作者的繪畫功底很強,因此畫面精美、造型準確,除了小福仙以外,故事裡所有人物都以動物的形象呈現,也給人帶來易於接受的可愛感。但問題在於,店鋪及各種店主的形象都有些過於日式,畫面的過於整潔、漂亮、乾淨,似乎要表現出一種無一絲遺憾的完滿,其實也是這種日式化的一方面。因為這種畫面的疏離與「完美」,而無法使人產生像《媽媽,買綠豆》或《荷花鎮的早市》那樣真實的日常感,因而也就無法真正產生親近和代入感了。
歷史
《另一片天空下》
作者:[英]諾曼·戴維斯
譯者:曾小楚
版本:新思文化 | 中信出版社
2020年12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李夏恩
旅行從邁出的第一步開始,但邁出之後又如何呢?旅行有可能不過是一次走馬觀花的經歷,一次離開熟悉生活進入陌生世界的短暫自我釋放,然後成為手機相冊裡幾張懶得再去翻看的照片。與其如此,不若做一場紙上的旅行。尤其是在如今疫情席捲重來,杜門難出的時候。禁錮一室之內的心靈,能夠在紙上看盡萬千氣象,也是找了一種內在的自由。
關於旅行的書實在不勝枚舉。但諾曼·戴維斯這本卻與眾不同。戴維斯是位歷史學者,他可以為旅行的空間概念再加上一個時間的維度。吉隆坡,一個普通旅行者眼中充滿異國風情的東南亞現代都市,在歷史學者眼中卻能看到數個世紀前唐朝僧人義淨來到這片土地巡行求法;看到16世紀的葡萄牙殖民者乘船遠來,拓殖戰爭時的光景,看到太平洋戰爭時日本人與英國人的戰鬥。作者諾曼·戴維斯本人在旅行尋史的同時,似乎也掌握了某種特殊能力,總能讓自己所經之地,剛好正在經歷一段歷史。當他來到巴庫時,巴庫所在的亞塞拜然與鄰國亞美尼亞正在交火。在這座同時承受現代化和戰爭陣痛的城市裡,戴維斯剛好可以在戰爭的背景樂中,沉思過去一個世紀的革命、戰爭與紛亂帶給這座城市、這個國家,以及整個東西方世界的影響。
哲學
《和狗狗的十二次哲學漫步》
作者:[英]安東尼·麥高恩
譯者:王喆
版本:未讀丨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0年11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肖舒妍
熱愛狗狗的哲學博士夾帶私貨寫作的一本哲學科普讀物。活潑逗趣的封面設計便成功吸引了愛狗人士的注意力,奉遛狗之名和狗狗的一問一答讓原本高高在上的哲學接上了地氣並充滿溫度,以狗為比喻或借狗來吐槽的詼諧之語中和了哲學思考的板正和枯燥。
考慮到狗狗的接受程度,書中討論的幾個哲學話題也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怎麼區分「好狗狗」和「壞狗狗」?何謂「美好生活」?如何為「自由」做辯護?你以為你知道的就是你知道的嗎?人生和「狗生」的終極意義是什麼?
當然,這本以趣味性和科普性為重的小書只能作為哲學入門或飯後甜點。若是過分要求它的論述的系統性或選題的邏輯性,就實在有些「強狗所難」了。
文學
《北緯四十二度》
作者:[美]約翰·多斯·帕索斯
譯者: 董衡巽 / 朱世達 / 薛鴻時
版本:S碼書坊|作家出版社
2021年1月
推薦指數:★★★☆☆
「《美國》三部曲」的中譯本是讓人期待了很久的書籍,在英語文學界,約翰·多斯·帕索斯的這個代表作已經成為絕對的文學經典。小說所採取的散點視角和信件報導等多種形式的敘事,成功烘託出一種時代的龐大與不可掌控感。就藝術效果而言,帕索斯的小說無可挑剔,他語句形成的抓力可以讓讀者在短短幾頁內仿佛身臨20世紀初的美國社會,從華麗的美國夢到1929年的經濟蕭條,三十年的社會巨變凝聚在三部曲作品中,並且非常精準地刻畫出了一批扭曲衰落的靈魂。
然而,不推薦這本書的理由也只有一個,它的題材過於美國。閱讀這部篇幅厚重的作品,有點像連續閱讀幾百份《紐約時報》的特寫報導。它是一部如美國作家多克託羅所言的「對我們有用的書」,但它在美國範圍外的遇冷,也因此可以理解。特定歷史的描寫與陌生讀者間的共鳴,也似乎一直是文學中難以兩全其美的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