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時隔11個月,《歷史的溫度3》終於和大家見面了。
其實一直看我「饅頭說」的讀者應該知道,按照公號目前的存稿量,一口氣再出個五本大概沒有什麼問題。但我總是覺得,還是細水長流比較好。就像現在這樣:
每年有一到兩本書和大家見面,推出的時候寫一篇文字,就像給大家寫信一樣,聊聊家常,嘮嘮嗑。
2
首先有一件事要向大家說聲抱歉。
在頑強抵抗了兩本之後,第三本實在是堅持不住了——書漲價了。
其實早在第一本書出版之前,我和出版社就有過爭論,最後他們聽從了我的意見,把價格牢牢按在了50元以下。我也知道,以《歷史的溫度》系列這樣的裝幀和厚度,這個價格相對於市場同類裝幀的書籍而言確實不算高。但我當時提出的個人希望,是相對於其他方面的回報而言,能有更多的人願意讀這本書,這是我最看重的。
在堅持了第二本同樣定價之後,這次我的出版社編輯告訴我:「實在頂不住了……這兩年紙張成本上漲實在太誇張,同樣裝幀的書,書頁比我少的,都賣到68元一本了……」
說實話,我對出版社也感到有點歉疚。所以經過協商,這次第三本的價格有所上調,最終定在了58元一本,在這裡要說實在是不好意思了。
好在緊趕慢趕,趕上了「雙12」,折扣力度還是很大的,這個放後面說。
3
接下來說說《歷史的溫度 3》吧。
這次的第三本書,一共收錄了公號的39篇文章。我收到不少讀者在後臺的留言,說「攢著,出書一起看」或者「還是喜歡翻實體書的感覺」。也有讀者說,書可以買來送人,更有儀式感。謝謝你們的理解和支持,你們給了我繼續出書的理由和動力。
和前兩本書一樣,分類始終是個難題:因為我寫公號的時候,是按照「歷史上的今天」寫的,而不是按照書的模板規劃的,寫到哪件事就是哪件事,所以一旦歸納成書,還是有點難度。
好在我的出版社編輯還是有水平的,硬是分成了「時代」,「國家」和「人性」這三大類,然後「排排坐,分果果」,挑了一批文章進去,基本上還是比較貼切的。
下面是這本書的目錄:
4
老樣子,這次放在「噹噹」網首發的第一批書,都是親筆籤名本。
沒錯,真的是親筆籤名,不是蓋章,也不是其他什麼技術手段,就是一本本,一筆筆籤出來的。
這一批一共籤了一萬本。
感受下出版社給我發來的「環襯」——就是貼在書的扉頁上的那一頁紙,一共一萬張。我全部籤好後再發回去,通過印廠再把籤名頁貼到扉頁上
當然,除了最基本款的籤字外,每籤個幾百張,我都會往裡面夾一張「彩蛋」,寫一句我即興想到的話,類似下面這些:
還會有些比較特別的「彩蛋」,比如第一本:
還有就是每次都會有的「全家福彩蛋」。
5
然後有幾件事還是要匯報一下。
第一件事,就是《歷史的溫度 3》這次採取的還是老樣子的裝訂方式,即「裸脊鎖線」,這樣能保證那麼厚的書能平攤開看,並且不存在脫膠風險。
但是要提醒的是,市面上現在出現了不少盜版的《歷史的溫度》系列,我也收到過不少讀者的反饋。盜版和正版的最大區別除了印刷質量低劣外,還有很重要一點——盜版書採取的是傳統「膠印」,看一陣子就散架了。請大家一定要注意甄別!
正版的《歷史的溫度》系列的書脊是這樣的。
這張圖就是我朋友拍了發給我的,標準的盜版,大家看書脊就是膠印的,他看了一陣子就散架了,他不知道買的是盜版,一開始還不好意思和我說
然後是「首選字」的問題。
直到昨天,我後臺還是收到兩位剛買了第一本的讀者給我發來信息,很客氣地提醒我《阮玲玉之死》中的「用人」寫錯了,應該是「傭人」。這件事我已經在後臺整整解釋了兩年了——但不怪讀者,他們都是好心。這次出版社請我專門再解釋下:這是嚴格按照《現代漢語大詞典》最新版中選的「首選字」,就是「用人」。雖然大家很不習慣,我也不習慣,但出版社的規定如此。
這次選入的一篇《哈德孫河上的奇蹟》也是如此,我一直覺得是「哈德遜河」,但按首選字就是「哈德孫」。包括我們熟悉的「亞馬遜」,其實應該是「亞馬孫」……
第三就是預售時間的問題。
今天推出的《歷史的溫度 3》,依舊是預售版,不過大家不用等很長時間。
出版社告訴我,今天下單購買的話,京津冀地區一周內就能收到,江浙滬基本在下周也全能收到。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6
最後還是想回到寫作和出書這件事上。
《歷史的溫度 3》的「上篇」取名為「大變局時代」,看了很感慨。
即將過去的2018年,確實是一個多變的一年——無論從世界格局和國家發展的大環境,還是自身變化的小環境。尤其是臨近歲末年終,一批名人相繼離世,其中也包括我尊敬且喜歡的作家。如果你今年在搜尋引擎輸入「一個時代的終結」,估計能搜出好多條完全不一樣的新聞。
其實,哪一年又不都是這樣呢?時代總是在不斷前進,有人登臺,有人主唱,有人謝幕,有人離場。
而對於我個人來說,2018年也是變化很大的一年。在這一年裡,我告別了職場,開始嘗試一種全新的生活(其實在第二本的自序裡,我已埋了個伏筆)。而「饅頭說」的公號也運營到了第三個年頭,以365天為一年,我已經完成了「二周目」。由於每年雙休日和國定節假日日子不同,我正在向自己定下的一個目標前進——一年中的每天都寫過至少一個「歷史上的今天」故事(不算圖片推送的話,目前可能還差30多天)。
當我在寫這篇自序的時候,手機上的微信群圖標正在不斷閃爍。
經過長期考慮,今年我還是開出了屬於「饅頭說」和《歷史的溫度》的讀者群(因為精力實在有限,所以目前只開了一個群,再次向還未進群的讀者說聲抱歉。大家可以先加我個人微信 mentaltalk),大家在裡面聊古談今,熱鬧非凡。我在建群時曾說過一句話:
「緣分真的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大家來自天南地北,之前互不相識,卻因為一個共同的興趣愛好走到了一起,然後進了群,感覺就像已經認識多年的朋友。」
是啊,在這個呼嘯而來的時代面前,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難免都會有時感到有些無所適從,甚至有些茫然失措。而除了自己內心的堅強之外,身邊有一群志同道合,心意相通的人能一起溝通、分享和相互鼓勵,也應該是激勵我們勇敢前行的一個重要動力吧。
而我就是這樣一個幸運的人:通過寫公號,得到了一批不斷鼓勵我寫下去的讀者,而通過書的出版,又結識了更多志同道合的讀者。
今年讀過一本小說,是日本作家石田依良寫的《孤獨小說家》,書中那位男主人公第一次去做籤售,一方面覺得很忐忑,一方面又覺得毫無必要:為什麼要去見讀者呢?
但等他真的到了書店,看到了那些雖然人數不多,但是是專門前來,甚至從外地趕來的書迷,從老人到孩子,從公司白領到家庭主婦,有的還帶著禮物。他頓時覺得原本距離遙遠的「讀者」頓時一個個都鮮活起來,感覺真正和他們產生了聯繫,所以願意滿足他們每一個要求,並且心懷感激。
這份對讀者的感激之情,也正是我的感受。
這兩年多來,也經歷了不少事,而每天下班之後繼續寫文章更新公號,往往要凌晨3點才能入睡。有時候也會問自己還堅持得下去嗎?但還是一路走了下來,因為有你們。
第二本發售後,陸續走了10多個城市籤售。這次第三本發售,只要時間允許,還會和大家一起分享讀歷史的一些感悟。
在《歷史的溫度3》問世之際,再一次感慨自己的幸運——能得到各位讀者一直以來的寬容、鼓勵和支持。
再一次,謝謝你們!
【附】購買連結
1、《歷史的溫度 3》噹噹獨家限量籤名本,12月10日至12月12日期間恰逢「雙十二」,五折優惠。(點擊即可購買)
(註:之前可能有讀者在一些網上渠道購買了出版社自己提前放出來的書,我事先並不知情。經了解,如果買貴了,預售是可以退了重新買的,如果造成麻煩,實在抱歉。)
2、《歷史的溫度》系列 1、2、3套裝,也是三天內五折優惠(點擊即可購買):
3、還記得之前推出的「饅頭說」手帳嗎?這次還有少量餘存,
借這次「雙12」也搞了個特價(主要是書打了對摺),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頁面,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也可
對了,《歷史的溫度 3》是全網預售,大家在京東、淘寶、亞馬遜上也都能買到,但籤名本是當當網獨家,目前只有1萬本。
最後,我會從今天的留言中選取三位讀者,給你送上「To籤」的《歷史的溫度 3》一本。
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