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十月溼地公園榜第一名,是青龍湖,憑啥?
慕名而來,我在門口租一輛自行車,騎著上路。
環湖路12公裡,我走走停停,幾度忘記了距離,忘記了時間。
青龍湖門口的三個火紅大字,與青龍湖的樸實無華,不甚協調。
下午四點多鐘,成洛大道入口,人頭攢動。走路的,跑步的,騎車的,依然來來往往。
不過是成都三環外,繞城之內的一汪清水,與記憶中的某一個河灣,並無二致。樸素得像一個村姑,不容易引人注意,是可以理解的。我也只給了她兩個小時的時間,夜幕快要降臨,才進入大門。
節假日,捨近求遠的人很多。
上午開著車,走走停停,我聽到最讓人哭笑不得的一句話,就是導航語音提示:前方擁堵,但你仍在最優路線上。服務區一日遊,在高速路上打牌,遛狗......那才不是最優路線?我應該為此慶幸?
估計不會有人為這樣的最優路線而感到高興吧。
進入成南高速金堂地界,接連看到四起車禍,全是追尾。
這些外出探親,或遊玩的人,不知幾天假期過得如何,但疲勞駕駛的後果,會給他們的假日遠行,著上灰色調子,有的可能會牢記一輩子。
終於出了收費站,進城的路就在眼前。我實在不能再忍受,將車開到加油站旁的廁所邊。
一個袖珍廁所,看模樣,它已在這裡心安理得地存在很多年,哪裡滿足得了眾多遊客的需要。曾經聽說過,尖峰時間的景區女廁所會排隊,有的遊客還為此狼狽不堪。我卻在成南高速出口看到了男廁所也在排隊,聽說裡面只有兩個位置,全部站著,也只容得下幾個人。
又一波人從大巴上下來,忍無可忍的,在旁邊的空地上,各自佔領有利位置,拉開了架勢。
十來步開外,就是女加油員,正在忙著加油,收錢。在給負責人匯報營利情況的時候,不知會不會隨便捎上一句,如廁所太小太小之類的閒龍門陣。如是務實的人,會經常到這裡來檢查工作,這種情況的長期存在,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他習慣並喜歡上這裡的油臭味,銅臭味,還有尿臭味。
與其在高速路上受罪,不如早點到青龍湖來吹秋風,我邊騎車邊想。
擁抱我的微風,明顯帶著被輕視後的報復性涼意。
搖錢樹在季節裡裹緊身體,被秋風褪盡鮮豔的花朵,在枝頭展露最後的風骨。路邊的青草,舉著水珠,比擁一湖還傲嬌。
湖面安靜,順地勢舒展,蜿蜒而含蓄,江南水鄉也不過如此。湖邊樹木,帶著秋風吻過的痕跡,連根帶枝躲進水底。灰色的雲彩有先知先覺,趁夜幕還未降臨,早已入水,樣子比泡溫泉的人還要鬆散安詳。
初次相識,難免疏忽。在門口排隊租自行車,忘記給芙蓉花拍照。草坪上彈唱的人,未收下我的微笑,為給對面的車讓行,也沒有為他的音樂再停留。
一路之隔,渾濁的東風渠,一年四季的相守,也說明不了流水不腐的道理,反倒是青龍湖可以證明,沉澱可以自清,自明。
要是在空無一人的早上,披一身霞光,在林中慢跑,樹葉也會跟著漫搖。如是天氣晴好,借樹梢上的一抹夕陽,灑在湖面,一湖的金光點點,會有多少跳進草叢,會有多少沉入湖底......
冬天這裡會不會太冷,春天到處有花,夏天陽光暴虐,金秋時節,也許最清靜怡人。
不知在什麼位置,不知不覺,我竟把這個大都市走丟了。看到遠處成都大學的高樓,仿佛瞬間從鄉村又回到城市。
再溫柔的水,再和諧的景致,也不會像遊人一樣三心二意。她知道我早晚會離開,無論我怎麼圍著她轉,她都不露聲色,不為所動。
路牌被好事之人塗過,已看不清所在地位置,一樣迷路的人不少。不一樣的是,他們為路,我是為情,心不在焉。在天色的催促下,最終放棄了朱熹宗祠,把它當作下次來的藉口也好。
下次來,一定還要尋幾聲鳥鳴帶走。
有人說,青龍湖缺少名人大家的題詩作賦。我不覺得這是一種遺憾,設計者的大膽和勇敢,無疑是成功的。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這句話放在這裡也很貼切,老百姓講實際,自己認可,不圖虛名。青龍湖成為金秋十月溼地公園之首,說明一切。
在繁華都市身邊,保留一方本真的,接近於天然的小天地,讓身處鬧市的人們,接接地氣,在大自然中放鬆一下身心,就足夠了。
從繁到簡,再從簡到繁,是永不滿足的人性,在自我調節中求平衡。
什麼時候,什麼位置,我們要什麼,口上表達不了心中的渴望,心裡卻明白嘴上的真假。
靜靜的青龍湖,適合用心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