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恐龍博物館科研論文首登SCI封面

2020-11-24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秦勇)4月24日,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獲悉,近日,該館郝寶鞘館員、彭光照研究館員、葉勇研究館員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尤海魯研究員、張茜楠博士合作的科研論文「中國四川晚侏羅世四川巨棘龍的再研究」發表於我國著名SCI期刊《地質學報英文版》2018年第92卷2期封面,這也是自貢恐龍博物館作為第一研究單位發表的學術論文首次登上SCI核心期刊封面。

文章的研究具有開創性。首次對四川巨棘龍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觀察和記述,同時通過系統軟體的分析研究,明確了巨棘龍的系統分類位置——巨棘龍處於劍龍類恐龍演化的基幹位置,它繼承了部分原始性狀,比華陽龍更為進步,是處於華陽龍和沱江龍之間的一個過渡類型。此外,文章還對巨棘龍的個體發育、四川盆地及中國劍龍類演化關係進行了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據了解,四川巨棘龍是一種形態奇特的劍龍類恐龍,1985年發現於自貢,是繼多棘沱江龍、太白華陽龍之後自貢發現的第三種劍龍。它保存極其完整,被發現有世界上首例劍龍類皮膚(印痕)化石,世界上首個與肩帶骨骼呈關節狀態保存的肩棘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相關焦點

  • 自貢恐龍生病的事情登上了英國SCI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秦勇)1月18日,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獲悉,近日,該館課題小組成員郝寶鞘副研究館員、葉勇研究館員和彭光照研究館員與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同行合作的科研論文:「四川盆地晚侏羅世巨棘龍的股骨病變」在英國著名SCI期刊《歷史生物學》上在線發表。
  • 自貢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曾骨折 研究成果登上英國SCI
    本報記者吳曉鈴  自貢恐龍博物館,以其收藏的大量珍貴恐龍化石而位列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太白華陽龍」等恐龍化石,讓人恍如穿越侏羅紀。  近日,以郝寶鞘為首的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課題小組在英國SCI期刊《歷史生物學》在線發表了《恐龍化石骨折的不同類型》科研論文,分析了「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兩種化石的不同骨折類型,還診斷出這兩個龐然大物骨折的原因。  網紅恐龍化石本尊曾遭遇骨折  在自貢恐龍博物館,「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都屬於網紅級的恐龍化石。
  • 原來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骨折過!
    川報觀察記者 吳曉鈴自貢恐龍博物館,以其收藏的大量珍貴恐龍化石而位列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太白華陽龍」等恐龍化石,讓人恍如穿越侏羅紀。外行在博物館感受它的震憾性視覺效果,專家們的火眼金睛卻尋找著各種蛛絲馬跡。
  • 自貢恐龍博物館文化志願科普活動進校園 給小學生講史前恐龍故事
    李毅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11月5日上午,自貢恐龍博物館科普工作者和志願者走進內江市威遠縣新店鎮中心小學,開展了「展史前印跡,述恐龍故事」2019自貢恐龍博物館文化志願主題活動。新店鎮中心小學的全體師生參觀了流動展覽,對什麼是恐龍、恐龍的發現、恐龍的演化有了一定了解。科普課堂上,同學們饒有興致地聽「飛哥聊恐龍」。生動的故事、豐富的圖片、有趣的動畫片,同學們看到和聽到了很多課本外的古生物和科學知識。被稱為「飛哥」的科普專家李飛不時問同學們:「如果霸王龍是你們的同學,他會害怕什麼呢?」「投影上面有幾條龍?」
  • 古生物研究專家散步巧遇恐龍化石 為自貢第161個恐龍化石發現點
    這好像一根恐龍的腿骨化石喲!」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李飛急忙走近細看,發現眼前正是一塊恐龍化石。據專家事後考證,這確是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12月23日,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將帶著專業設備前往現場進行發掘,以確定周圍是否還有相關聯的骨骼化石。
  • 自貢恐龍博物館館長萬一:博物館教育讓冰冷的石頭「說話」
    「博物館知識傳播的主體對象是青少年和兒童,而這一群體的天性,就是喜歡動手直接體驗。目前,我們建立了《青少年體驗活動項目庫》,為學校提供6大類30餘項免費教育體驗項目,其中觸摸化石、恐龍拓片、與恐龍賽跑、模擬發掘、恐龍裝架、闖關侏羅紀、AR體感遊戲等,都深受孩子們喜愛。」自貢恐龍博物館科教部主任徐娟說。
  • 自貢:恐龍股骨病變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8日電 (劉剛 李毅)記者18日從自貢市恐龍博物館獲悉,近日,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自貢恐龍博物館課題小組成員葉勇研究館員、彭光照研究館員、郝寶鞘副研究館員與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同行合作的科研論文《四川盆地晚侏羅世巨棘龍(恐龍:劍龍目)的股骨病變》在英國著名SCI
  • 「發現侏羅紀--自貢恐龍博物館大展」亮點紛呈
    為了為臺灣同胞展現一個獨具特色的侏羅紀恐龍的奧妙世界,2月5日,薈萃了自貢恐龍博物館館藏的10具恐龍骨架、36件典型化石標本和8具仿真機器恐龍的「發現侏羅紀—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展」即將在臺北開展。其中不乏世界級的珍品。  董氏大山鋪龍(Dashanpusaurus dongi):首次公開對外展出。
  • 元旦近萬名遊客打卡自貢恐龍博物館,《恐龍館奇妙夜》如約上演
    1月3日,自貢恐龍博物館的恐龍科普樂園內,一群「大朋友」和小朋友圍著舞臺,看得津津有味。這是大型雜技兒童劇《恐龍館奇妙夜》的演出現場,精彩的劇情和雜技表演徵服了觀眾。三天時間,近萬名遊客打卡自貢恐龍博物館,賞恐龍化石、看《恐龍館奇妙夜》。
  • 元旦節近萬名遊客打卡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 觀看大型雜技兒童劇...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 1月3日,四川省自貢恐龍博物館的恐龍科普樂園內,一群「大朋友」和小朋友圍著舞臺,看得津津有味。這是大型雜技兒童劇《恐龍館奇妙夜》的演出現場,精彩的劇情和雜技表演徵服了觀眾。
  • 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卡通形象設計大賽頒獎 12件作品獲獎
    中國旅遊新聞網訊(王月婷 趙蝶) 記者從四川有關部門獲悉,為促進自貢文化建設,普及自然科學知識,燃放莘莘學子心中「熱愛自貢、建設自貢」的激情,並配合自貢恐龍博物館吉祥物徵集活動,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與四川理工學院藝術學院聯合舉辦了「我心中的自貢恐龍代言人」 卡通形象設計大賽活動。
  • 美國媒體稱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四川自貢有一座侏羅紀公園
    我笑了起來,快步朝劍龍走去,「自貢恐龍博物館」的行楷大字映入視野。這座形仿生活在距今1.55億至1.45億年前,侏羅紀晚期最具代表性之一的鳥臀目巨獸的建築正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恐龍博物館的大門。建設氣龍是大山鋪恐龍化石群出土的第一在董枝明教授及其他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沙溪廟地層陸續出土的恐龍骨片超過
  • 四川專家為恐龍「看病」 研究論文登上英國期刊
    昨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從自貢恐龍博物館獲悉,該館課題小組成員郝寶鞘副研究館員、葉勇研究館員和彭光照研究館員與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同行合作的科研論文:「四川盆地晚侏羅世巨棘龍(恐龍:劍龍目)的股骨病變」在英國著名SCI期刊《Historical Biology》(《歷史生物學》)上在線發表。
  • 四川自貢新發現恐龍化石將被取出:系蜥腳類恐龍 股骨長1.1米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12月23日上午10時,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鎮王阿山,幾個男子正圍著21日剛剛發現的恐龍化石鼓搗著什麼。這是恐龍化石的發掘現場,這根蜥腳類恐龍的化石將在今天被取出,送往恐龍博物館。發掘現場,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委員、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員彭光照,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等專家,與發掘人員一道,小心翼翼地開展發掘工作。「先要將化石周圍的泥土進行清理,然後用電鎬將旁邊的巖石與化石剝離開來,把化石儘可能地露出來,最後再用工具將小的圍巖清理,取出化石。」彭光照介紹。
  • 自貢要拍恐龍動畫片!
    用中國頂尖特效電影製片商完美演繹,自貢恐龍博物館以嚴謹的科學精神傾情奉獻為自貢人打造了一部屬於自貢人的電影!   自貢恐龍拍成的4D電影,你看了嗎?   全球10個最好的恐龍博物館,自貢榜上有名   我國第一座專門性恐龍博物館
  • 全球第四個,自貢首座恐龍主題樂園即將正式開園!
    然而自貢對於恐龍資源的開發,尤其是旅遊方面的開發仍顯不足,除自貢恐龍博物館以及部分彩燈、模型公司對恐龍元素的挖掘外,自貢始終沒有一座以恐龍為元素的遊樂園。10月10日,位於自貢大安區大山鋪的自貢恐龍歡樂王國項目已進駐施工半年,地基施工基本結束,將進入地面設施施工階段,並趕在元旦開園。屆時,自貢首座恐龍主題樂園將正式開門迎賓,它也是全國第二、全球第四個恐龍主題樂園。
  • 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當地博物館派專家赴現場勘查
    12月21日,冬至,四川自貢的天氣迎來久違的晴天。 下午2時許,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自貢市恐龍博物館附近)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當即,李先生將情況向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了報告,館方派專家前往現場勘查並妥善保護。
  •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貢人靠恐龍?
    能夠養育出這樣三位「奇人」的自貢,不僅人傑地靈,地下深層還埋藏著海量的恐龍骨化石。巧合的是,這三人都是80後,而自貢的恐龍博物館,也是80年代開館的。這讓人們不禁心生疑問:「近代人口和經濟都不出眾的自貢,為何能在同一個時代產出這樣三位奇人?難道是因為這三人都在自貢恐龍博物館開館後,前去接受過來自恐龍的遠古智慧,進而一飛沖天的?」
  • 四川首個埋葬古生物群!樂山沙灣發現寒武紀早期化石庫
    封面新聞記者11月25日,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古生物化石研究專家們來到了樂山沙灣「尋寶」,他們尋找的寶貝,是有「5億歲」的寒武紀古生物化石。位於沙灣區範店鄉(現併入沙灣鎮)的早期化石庫,被稱為「範店生物群」。「別看現在眼前是崇山峻岭,很久以前這裡可是一片海洋,古生物化石便是滄海變桑田的證明。」自貢恐龍博物館館長李健說道。
  • 四川自貢新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小腿骨化石
    來源:央視網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