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恐龍博物館文化志願科普活動進校園 給小學生講史前恐龍故事

2020-12-06 封面新聞

李毅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

11月5日上午,自貢恐龍博物館科普工作者和志願者走進內江市威遠縣新店鎮中心小學,開展了「展史前印跡,述恐龍故事」2019自貢恐龍博物館文化志願主題活動。

當天,整個活動包括流動展覽、科普課堂和科普互動。新店鎮中心小學的全體師生參觀了流動展覽,對什麼是恐龍、恐龍的發現、恐龍的演化有了一定了解。科普課堂上,同學們饒有興致地聽「飛哥聊恐龍」。

生動的故事、豐富的圖片、有趣的動畫片,同學們看到和聽到了很多課本外的古生物和科學知識。被稱為「飛哥」的科普專家李飛不時問同學們:「如果霸王龍是你們的同學,他會害怕什麼呢?」「投影上面有幾條龍?」「《侏羅紀公園》裡有些什麼恐龍?」......活動在有趣的遊戲和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

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自貢恐龍博物館高度重視社會教育功能的發揮,長期開展「進鄉鎮、進學校、進社區」活動,將博物館文化和科學知識送到公眾身邊。隨著志願者活動的開展,將更加深入推進館校之間的交流互動,在下一代成長的路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焦點

  • 自貢恐龍博物館館長萬一:博物館教育讓冰冷的石頭「說話」
    「博物館知識傳播的主體對象是青少年和兒童,而這一群體的天性,就是喜歡動手直接體驗。目前,我們建立了《青少年體驗活動項目庫》,為學校提供6大類30餘項免費教育體驗項目,其中觸摸化石、恐龍拓片、與恐龍賽跑、模擬發掘、恐龍裝架、闖關侏羅紀、AR體感遊戲等,都深受孩子們喜愛。」自貢恐龍博物館科教部主任徐娟說。
  • 元旦近萬名遊客打卡自貢恐龍博物館,《恐龍館奇妙夜》如約上演
    1月3日,自貢恐龍博物館的恐龍科普樂園內,一群「大朋友」和小朋友圍著舞臺,看得津津有味。這是大型雜技兒童劇《恐龍館奇妙夜》的演出現場,精彩的劇情和雜技表演徵服了觀眾。三天時間,近萬名遊客打卡自貢恐龍博物館,賞恐龍化石、看《恐龍館奇妙夜》。
  • 中華恐龍園深耕恐龍文化 用心做好科普大文章
    近年來,恐龍園文化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堅持不懈地以「恐龍文化」為核心,積極創新科普活動、健全活動體系、強化人才隊伍、實現行業聯動,小恐龍已做出科普大文章。  精益求精,打造系列科普活動品牌  中華恐龍園既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國家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又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充分挖掘「恐龍文化」核心,以廣泛的研學遊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全國科技活動周、世界地球日、全國科普日等為抓手,探索專題展覽、專家講座等相結合的活動模式,逐步打造了每年不同主題、覆蓋數百萬遊客的「恐龍文化節」、「博物館奇妙夜」等一系列連續性、有影響力的科普品牌活動
  • 元旦節近萬名遊客打卡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 觀看大型雜技兒童劇...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 1月3日,四川省自貢恐龍博物館的恐龍科普樂園內,一群「大朋友」和小朋友圍著舞臺,看得津津有味。這是大型雜技兒童劇《恐龍館奇妙夜》的演出現場,精彩的劇情和雜技表演徵服了觀眾。
  • 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卡通形象設計大賽頒獎 12件作品獲獎
    中國旅遊新聞網訊(王月婷 趙蝶) 記者從四川有關部門獲悉,為促進自貢文化建設,普及自然科學知識,燃放莘莘學子心中「熱愛自貢、建設自貢」的激情,並配合自貢恐龍博物館吉祥物徵集活動,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與四川理工學院藝術學院聯合舉辦了「我心中的自貢恐龍代言人」 卡通形象設計大賽活動。
  •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貢人靠恐龍?
    自貢,位於四川南部,號稱「千年鹽都」,是一座非常有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古老城市。能夠養育出這樣三位「奇人」的自貢,不僅人傑地靈,地下深層還埋藏著海量的恐龍骨化石。巧合的是,這三人都是80後,而自貢的恐龍博物館,也是80年代開館的。這讓人們不禁心生疑問:「近代人口和經濟都不出眾的自貢,為何能在同一個時代產出這樣三位奇人?難道是因為這三人都在自貢恐龍博物館開館後,前去接受過來自恐龍的遠古智慧,進而一飛沖天的?」
  • 自貢要拍恐龍動畫片!
    那就是自貢恐龍題材動畫片   2月3日,自貢文旅子公司自貢龍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泉州功夫動漫設計有限公司籤訂動畫片製作發行合同;自貢文旅分別與廈門威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廈門象多多集團籤訂智慧政務信息化建設戰略協議、合作框架協議。
  • 中國的恐龍之鄉:世界級的恐龍博物館,出土恐龍化石世界之最
    我們在路上,我們的故事在這裡。以下是我在四川省的自貢市的所見所聞和有感而發!自貢市在中國還有著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和南國燈城的美稱,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名城。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自貢市。 鹽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每個人每天都離不開鹽。但是在古代,提取鹽不像現在這麼方便,而且也不是每個地方都能夠產鹽。而地處四川盆地的自貢市,在自從東漢末年直到清朝,就用這一口口鹽井在一千多年的時光裡,為整個國家提供鹽。
  • 首部3D恐龍動畫劇首映 向世界講述「自貢故事」
    中華文明五千年,每座城市都有著自己獨特鮮明的文化符號,恐龍就是自貢市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文化元素之一。1月12日下午,自貢城市超級IP《時空龍騎士》動畫片首映儀式在成都隆重舉行。為加快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示範區和推動自貢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自貢市委、市政府決定依託城市深厚的恐龍文化資源,把具有世界級名片的「恐龍之鄉」實現城市IP化,開發以恐龍為題材的大型動漫全產業鏈。
  • 原來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骨折過!
    川報觀察記者 吳曉鈴自貢恐龍博物館,以其收藏的大量珍貴恐龍化石而位列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太白華陽龍」等恐龍化石,讓人恍如穿越侏羅紀。外行在博物館感受它的震憾性視覺效果,專家們的火眼金睛卻尋找著各種蛛絲馬跡。
  • 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或將被博物館保存 母親:他愛看恐龍科普,我們...
    據男孩睿睿母親苟女士稱,在帶睿睿回四川通江老家後,睿睿指出疑似恐龍足跡,苟女士通過微博私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古生物學者邢立達進行求證。經邢立達鑑定,睿睿發現的化石為白堊紀時期恐龍足跡。據悉,專家團隊已前往考察,證實其系獸腳類肉食性恐龍所留,屬於實雷龍足跡類。邢立達告訴荔枝新聞,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建議相關部門可以將足跡石塊在博物館保存與展覽,當地稱會考慮這個建議。
  • 全球第四個,自貢首座恐龍主題樂園即將正式開園!
    然而自貢對於恐龍資源的開發,尤其是旅遊方面的開發仍顯不足,除自貢恐龍博物館以及部分彩燈、模型公司對恐龍元素的挖掘外,自貢始終沒有一座以恐龍為元素的遊樂園。10月10日,位於自貢大安區大山鋪的自貢恐龍歡樂王國項目已進駐施工半年,地基施工基本結束,將進入地面設施施工階段,並趕在元旦開園。屆時,自貢首座恐龍主題樂園將正式開門迎賓,它也是全國第二、全球第四個恐龍主題樂園。
  • 「發現侏羅紀--自貢恐龍博物館大展」亮點紛呈
    為了為臺灣同胞展現一個獨具特色的侏羅紀恐龍的奧妙世界,2月5日,薈萃了自貢恐龍博物館館藏的10具恐龍骨架、36件典型化石標本和8具仿真機器恐龍的「發現侏羅紀—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展」即將在臺北開展。其中不乏世界級的珍品。  董氏大山鋪龍(Dashanpusaurus dongi):首次公開對外展出。
  • 自貢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曾骨折 研究成果登上英國SCI
    本報記者吳曉鈴  自貢恐龍博物館,以其收藏的大量珍貴恐龍化石而位列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太白華陽龍」等恐龍化石,讓人恍如穿越侏羅紀。  近日,以郝寶鞘為首的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課題小組在英國SCI期刊《歷史生物學》在線發表了《恐龍化石骨折的不同類型》科研論文,分析了「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兩種化石的不同骨折類型,還診斷出這兩個龐然大物骨折的原因。  網紅恐龍化石本尊曾遭遇骨折  在自貢恐龍博物館,「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都屬於網紅級的恐龍化石。
  • 自貢恐龍博物館科研論文首登SCI封面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秦勇)4月24日,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獲悉,近日,該館郝寶鞘館員、彭光照研究館員、葉勇研究館員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尤海魯研究員、張茜楠博士合作的科研論文「中國四川晚侏羅世四川巨棘龍的再研究」發表於我國著名SCI期刊《地質學報英文版》2018年第92卷2期封面,這也是自貢恐龍博物館作為第一研究單位發表的學術論文首次登上SCI核心期刊封面。
  • 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當地博物館派專家赴現場勘查
    12月21日,冬至,四川自貢的天氣迎來久違的晴天。 下午2時許,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自貢市恐龍博物館附近)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當即,李先生將情況向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了報告,館方派專家前往現場勘查並妥善保護。
  • 「探秘白堊紀,重返恐龍時代」展在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開幕
    11月15日上午,「探秘白堊紀,重返恐龍時代」史前恐龍化石展在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舉行開幕儀式。本次展覽由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主辦,北大寶石鑑定中心(青島)教學實踐基地聯合舉辦,北京大學地質博物館提供展品和技術指導支持。
  • 「探秘白堊紀,重返恐龍時代」展在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開幕!
    11月15日上午,「探秘白堊紀,重返恐龍時代」史前恐龍化石展在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舉行開幕儀式。本次展覽由海爾世界家電博物主辦,北大寶石鑑定中心(青島)教學實踐基地聯合舉辦,北京大學地質博物館提供展品和技術指導支持。
  • 「恐龍去哪了」 大型互動科普活動
    常規的恐龍展示活動,只是擺放恐龍的骨架以及相關的文字供參觀者閱讀。觀展者並不能通過上述的展示,獲得對恐龍的作息,生活習性以及活動規律相關的知識,產生直觀地認識和了解。城市科學節的恐龍展廳,將從觸覺、聽覺,親身比對等多種角度用最直觀的方式了解和認識恐龍。
  • 河源風光--河源恐龍博物館
    河源市博物館管轄的河源恐龍博物館是河源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13年4月與中科院合作共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