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以嶺院士:《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的學術報告

2020-11-26 驕陽網

2020年10月24日,第十六屆國際絡病學大會暨第八屆中西醫結合血管病學大會在石家莊以嶺健康城舉行。劉德培、楊寶峰、丁健、張運、陳志南、劉...

2020年10月24日,第十六屆國際絡病學大會暨第八屆中西醫結合血管病學大會在石家莊以嶺健康城舉行。劉德培、楊寶峰、丁健、張運、陳志南、劉昌孝、葛均波、王銳、張英澤、劉良、仝小林、王軍志、吳以嶺等10餘位兩院院士以及國內權威中西醫專家齊聚一堂,就絡病理論指導多種難治性疾病防治的獨特價值展開深入的學術交流。會上吳以嶺院士作題為《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的學術報告,介紹了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項目在理論、機制、臨床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吳以嶺院士在報告中指出,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和生命。數據顯示,中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為3.3億,每5位死亡者中有2人死於心血管病;我國有1.298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腎病患病率達30%~50%。吳以嶺院士介紹說,微血管是決定人體健康的最重要器官,既承擔著血液的運輸功能,是將血液真正運送到各組織器官的最重要環節,又是血液與組織器官進行物質交換的主要場所,微血管的結構和功能正常對維持心、腦、腎等臟器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項目研究成果顯示,微血管病變是心腦腎疾病發生的共性機制,保護微血管內皮細胞則是治療微血管病變的核心機制,是防治心腦血管病和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突破口。Microcirculation(《美國微循環雜誌》)也提出心血管疾病的本質是微循環障礙,是形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及加重因素。

吳以嶺院士在報告中強調,在中醫看來,遍布人體全身的脈絡系統主要負責運行血液,脈絡中最細小的孫絡部分與西醫的微血管高度一致,因此「孫絡-微血管」這一概念的提出成為中西醫研究微血管病變理論結合點和治療突破口。吳以嶺院士系統構建的脈絡學說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屬於重大理論原創成果,而在脈絡學說指導下研製的通絡中藥通心絡膠囊則被大量的基礎研究及臨床循證醫學研究證實,具有保護微血管的功能。該藥可保護內皮細胞,抑制其凋亡,促進其增殖,使血管內皮細胞緊密連接,從而改善內皮屏障功能;而且可延長微血管在缺血缺氧環境下的存活時間,保護微血管的形態完整,並能夠促進梗死區域微血管的新生,實現對缺血組織的保護,通絡保護微血管內皮細胞成為治療微血管病變的關鍵機制。因此,國家973計劃項目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取得了中醫藥治療微血管病變重大突破」。

同時,吳以嶺院士指出,「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研究項目利用國際公認的循證醫學研究方法開展了大量臨床試驗解決了國際醫學界重大難題——通心絡膠囊解決了急性心梗無再流世界醫學難題;參松養心膠囊為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治療提供了新藥物,填補了竇性心動過緩伴室性早搏快慢兼治、整合調律的藥物治療空白;芪藶強心膠囊明顯提高了慢性心力衰竭臨床治療效果。因此,這三個藥物紛紛被列入用藥指南、專家共識或院校教材。國家973計劃項目驗收專家組稱:本研究「創立了『理論+臨床+新藥+實驗+循證』一體化的中醫學術創新與轉化新模式,中醫傳統理論創新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產生重大原創成果,為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做出了示範」。

報告中,吳以嶺院士還特別介紹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科技成果落地轉化項目,目前正著力打造由實體醫院、網絡醫院、專家、智能化可穿戴設備、藥物、健康保健品等組成的脈絡心血管健康生態系統,這引起與會者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祝賀吳以嶺院士領導的團隊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河北省共有16項項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不含專項項目),其中河北以嶺醫藥研究院吳以嶺院士團隊主持完成的「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項目系年度生命科學領域獲得的惟一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也是年度生命科學領域的最高獎。
  • 吳以嶺院士領銜科研團隊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領銜團隊完成的「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吳以嶺:絡病理論指導呼吸道傳染病防治可發揮外防內調的綜合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主席、歐亞科學院院士劉保延等出席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絡病研究與創新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吳以嶺所作的題為《絡病理論指導呼吸道傳染病防治研究》主旨報告,受到了引起與會者的廣泛關注。中國工程院院士、絡病研究與創新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吳以嶺教授會上作題為《絡病理論指導呼吸道傳染病防治研究》的主旨報告。
  • 吳以嶺院士:絡病理論指導呼吸道傳染病防治可發揮外防內調的綜合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中國工程院院士、絡病研究與創新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吳以嶺,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主席、歐亞科學院院士劉保延等專家領導出席論壇並作主旨報告,吸引了近200名醫生及針灸師參會。另外,本次論壇還採取線上直播的方式,特別邀請海外近3000名以中醫師為主的醫生群體線上參會。
  • 中藥國際化重大突破:通心絡治療血管病變引《自然》雜誌關注
    境內外上百家主流媒體參加通心絡幹預頸動脈斑塊循證醫學研究成果發布會中華中醫藥學會會長王國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創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振吉,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運、吳以嶺,以及北京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等領導及專家出席新聞發布會。
  • 連花清瘟研發領頭人吳以嶺:中藥的藥效是不可磨滅的
    連花清瘟膠囊的背後是一段近代中醫的血淚崛起史,也是一代中醫醫師吳以嶺的傳奇故事。連花清瘟是怎樣出現的呢?吳以嶺有著怎樣的故事?現代中醫該何去何從? 正是由於這種獨特的師徒關係,很多人甘心將自己畢生所學傳給徒弟,而中醫也得以不斷發展,吳以嶺也正是從同為中醫的父親手中接過了這一棒。 連花清瘟之父、中醫現代集大成者——吳以嶺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這位傳奇院士大家可能並不熟悉,但他創辦的醫藥企業卻廣為人知——以嶺藥業,中國醫藥界的大亨。
  • 「院士首富」60年校慶之際捐出1000萬給南中醫
    吳以嶺院士(左)現場捐贈1000萬。昨天,南京中醫藥大學60周年校慶大會上,校友吳以嶺院士捐贈人民幣1000萬元,設立「以嶺中醫藥獎」,並首次頒出特等獎10萬元。作為國內絡病理論的創始人,吳以嶺在學術界可謂聲名赫赫。研製了10大專利新藥通心絡膠囊、連花清瘟膠囊……這些藥名,您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吳以嶺院士正是這些常用中成藥的研發者,他研製出10個國家專利新藥,有治療缺血性心腦血管病的通心絡膠囊、治療心律失常的參松養心膠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芪藶強心膠囊等。
  • 【學會通知】2020年眼科分會學術年會暨中醫與中西醫結合防治眼病...
    【學會通知】2020年眼科分會學術年會暨中醫與中西醫結合防治眼病理論與臨床學習班於10月30-11… 2020-09-30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褪黑素可改善阿爾茨海默病腦微血管病變?
    來自中國醫科大學的賴紅教授團隊最新研究發現,褪黑素可在Aβ介導的退行性認知障礙疾病中通過改善腦部微血管的異常病變,從而改善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功能,該作用可能是通過調節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相關信號通路在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