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連化物所在二維金屬有機骨架分離膜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維慎團隊在二維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氣體分離膜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703959)上。
-
細胞內蛋白質摺疊研究取得進展
蛋
-
青島能源所等在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進展
青島能源所等在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5-02-04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日前,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代謝物組學團隊研究員馮銀剛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柯莎(Sarah Perrett)研究組在翻譯控制腫瘤蛋白(TCTP)參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浙江師大林紅軍課題組在高性能分離膜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for efficient desalination」和「A novel strategy based on magnetic field assisted preparation of magnetic and photocatalytic membranes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對於發展高性能分離膜具有重要意義
-
乾貨| 中空纖維分離膜在水處理領域的最新進展
乾貨 | 中空纖維分離膜在水處理領域的最新進展 發表時間:2017/2/14
-
關於分離膜技術基礎知識
分離膜的定義是什麼? 具有將不同物質組分進行分離功能的半透過性薄膜稱為分離膜。分離膜是一種特殊的、具有選擇性透過功能的薄層物質,可實現流體內的一種或幾種物質透過,而其他物質不透過。但實際上,分離膜對於任何組分均具有一定的透過率,故僅能實現組分的部分分離。 按膜材料的形態劃分,分離膜可以是固態、液態和氣態。
-
煙臺海岸帶所在抗菌分離膜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研究員胡云霞團隊長期致力於高性能抗汙染分離膜開發,並取得最新進展。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研究員胡云霞團隊長期致力於高性能抗汙染分離膜開發,並取得最新進展。 研究人員利用銀納米顆粒高效廣譜的抗菌性能,結合貽貝仿生多巴胺表面修飾方法,以膜表面形成的聚多巴胺層為中間層和結合位點,實現銀納米顆粒在聚醯胺複合膜(TFC膜)表面的原位生長,直接賦予膜本身抗生物汙染能力,提高TFC膜在實際應用中的抗生物汙染能力。
-
關於氣體分離膜設備的研究成果
摘要:由於對分離膜的偏愛, 我經過一個星期的搜索總結資料, 查閱了大量書籍, 最終選定了氣體分離膜作為課題來寫這篇文獻檢索。在此文中, 我總結了氣體分離膜的使用原理, 它包括:分子流、黏性流、表面擴散流、分子篩篩分機理、毛細管凝聚機理, 溶解-擴散機理、氣體在橡膠態聚合物中的傳遞、氣體在玻璃態聚合物中的傳遞和雙吸附-雙遷移機理等。膜和膜組件的分類及特點, 還有氣體膜分離系統設計, 最後, 簡要介紹了氣體膜的現實應用。
-
張文彬課題組在拓撲蛋白質的合成和表徵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發現了越來越多具有非線性結構的天然拓撲蛋白質。它們通常具有與其拓撲結構相對應的功能優勢,在生命活動中行使著重要的角色,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這引起業內對蛋白質拓撲結構調控的廣泛興趣。近年來,發展拓撲蛋白質的製備方法,並探究其結構性能關係和相關應用,已經成為蛋白質工程的熱門方向。北京大學張文彬課題組近期在拓撲蛋白質的合成和表徵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科技前沿】MCP報導人血清N-連結糖基化蛋白質組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科技前沿】MCP報導人血清N-連結糖基化蛋白質組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20-04-0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濃縮鈾-235甲種分離膜的研製
在1962年春節前迅速集中到上海冶金所,組成專門的第十研究室(甲種分離膜研究室)。經過廣大科技人員的不懈努力,於1963年成功研製出了價格低廉的濃縮鈾-235甲種分離膜,為中國成為世界上繼美、英和蘇聯之後的第四個核大國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生物膜界面蛋白質錯誤摺疊及超快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羅毅教授團隊葉樹集研究員小組在生物膜界面蛋白質錯誤摺疊及振動能量轉移超快動力學研究兩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小組揭示了與二型糖尿病相關的胰島澱粉樣多肽(hIAPP)在生物膜上錯誤摺疊過程的結構演變機制,以及界面蛋白質與水分子間的共振能量傳遞捷徑,研究成果分別以Misfolding of Human Islet Amyloid
-
巴西橡膠樹膠乳定量蛋白質研究取得新進展
慧聰化工網訊: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生物所王旭初博士及其研究團隊在巴西橡膠樹膠乳定量蛋白質組研究中獲得重要進展,首次揭示了蛋白翻譯後修飾在乙烯促進天然橡膠合成過程中的新調控機制,這為深入理解天然橡膠生物合成的蛋白質調控機制和提高巴西橡膠樹膠乳產量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
-
高性能新材料層出不窮 碳減排測氚水取得進展
該發現意味著二氧化碳合成人造石油有望取得新進展。 九州大學與Nano Membrane公司聯合研究發現,利用高分子分離膜性能,能通過多級膜分離技術,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最高濃縮40%以上。利用分離膜從大氣中回收二氧化碳,將為削減溫室氣體開闢新道路。
-
小分子-膜蛋白質互作界面和結構調控分析研究獲進展
小分子-膜蛋白質互作界面和結構調控分析研究獲進展 2019-04-17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分子結構表徵新方法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王方軍團隊與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竺淑佳團隊合作,在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DARs)-小分子配體相互作用機制分析方面取得新進展
-
陝師大楊鵬教授在類澱粉樣蛋白自組裝膜的高效分子分離及透析應用領域取得新進展
生物大分子如多肽和蛋白質以β-sheet摺疊結構為核心而形成的澱粉樣積聚體(amyloid)是存在於自然界的一類重要的生物高分子組裝結構。Interfaces 2017, 9, 198),從而有望將其應用於分離膜領域。在以上研究基礎上,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將該蛋白質基納米膜用戊二醛交聯後可用作透析和超濾膜分離。該膜是由蛋白質澱粉樣轉變前期形成的納米級球狀寡聚體在氣液界面聚集而成,而不同寡聚體小球相互聚集之間的縫隙為高效分子和膠體分離提供了天然的納米孔道。
-
河南師範大學在聚醯胺海水淡化膜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如何對聚醯胺緻密層進行結構設計,以提高滲透性和選擇性,突破「Trade-Off」曲線,是分離膜研究領域的關鍵問題。目前有兩種主流方法,一是降低緻密層的厚度,降低水的傳輸阻力,二是在緻密層中引入納米孔結構,增加比表面積和水的傳輸通路。若能把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不僅可提高滲透性,還能同時調控選擇性,魚和熊掌可兼得。
-
蛋白質相互作用識別和幹預機制分析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方軍團隊在蛋白質複合物形成和幹預機制分析新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通過溶液狀態蛋白質賴氨酸兩步穩定同位素標記和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實現對蛋白—蛋白識別關鍵位點區域的精確探測,並可評估小分子對蛋白質複合物的構象識別幹預情況。
-
水生所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組學研究獲進展
蛋白質的翻譯後修飾,如磷酸化、乙醯化等,是調節蛋白質生物學功能的關鍵步驟,是蛋白質動態反應和相互作用的一個重要分子基礎,也是細胞信號網絡調控的重要靶點。由於翻譯後修飾蛋白質在樣本中含量低且動態範圍廣,其研究極具挑戰性。近期,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葛峰研究員學科組在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組學及其功能方面展開了深入的研究並取得了系列進展。
-
納米銀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取得進展
儘管目前對於納米銀的毒性是來自其釋放的銀離子還是納米顆粒本身存在很大的爭議,但是一旦被生物體吸收和內化,納米銀就會立即與生物體內的蛋白質相互作用,產生無法預料的後果。生物體大多數蛋白質都至少含有一個巰基,巰基在這些蛋白質中可能起反應活性中心或穩定蛋白質結構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