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紹了在地球受到新冠肺炎侵害時,NASA發射的好奇號在火星上的工作情況。]
當我們在地球上與現代記憶中最嚴重的流行病毒之一做鬥爭的時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探測車仍在火星上獨自漫步,可能像過去的八年來那樣一直享受著寧靜。我們仍一直都能從「火星漫遊者」那裡收到有關它和火星很棒的自拍照。
(火星上的格林豪山麓)
「好奇號」在赫頓鑽場拍了一張記錄性的自拍照,然後爬上格林豪山麓,創造了它有史以來爬過的最陡峭地形的紀錄。
「感謝我們的「火星漫遊者們」爬上了格林豪山麓的陡峭沙質斜坡上,」 行星地質學家米歇爾·米尼蒂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篇博客中寫道, 「並將我們帶到早先我們在蓋爾隕石坑著陸前就已經開始關注過的一片地質區域!」
(圖片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馬林空間科學系統)
不過,這次攀登並不容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團隊解釋說,這輛小型探測車嘗試了3次才成功爬坡,在第二次的嘗試攀爬過程中「好奇號」曾傾斜到了一個相當大的31度角。
這個角度不太可能使火星車調轉: 好奇號的車輪系統允許其在不翻轉的情況下向上傾斜到一個不穩定的45度角,儘管有了這樣的安全特性保證,但如果車輪旋轉到位,它還是需要花費幾次嘗試。
所以,好奇號就在這裡,就遠遠地在我們上空,等著每一個明天的到來。只要地球上的太空人們還在工作,它就會繼續探索這顆紅色星球。
沒有人會停留太久,但好奇號會繼續攀爬山崖,並基本上是孤獨地欣賞山景。
好奇號3月6日攀登後的原始圖像。(圖片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提供)
米尼蒂解釋說: 「現在投影在我們「漫遊者」前擋風玻璃上的已經沒有陡峭的懸崖了,而頭頂和周圍的天空基本上也沒有任何阻礙了。」
(好奇號上的海軍攝像機所拍攝下來的畫面)
「海軍攝像機將會在兩個不同的火星日上進行360度觀察周圍的塵暴,並在下午和清晨拍攝有關尋找雲層的電影。全景攝像機和海軍攝像機將通過大風火山口來評估大氣層的塵埃。從絕佳的觀視點凝視蓋爾環形山,以此評估大氣中的含塵量。」
相關知識
好奇號是一輛美國宇航局火星科學實驗室轄下的火星探測器,主要任務是探索火星的蓋爾撞擊坑,為美國宇航局火星科學實驗室計劃的一部分。 好奇號在2011年11月26日北美東部標準時間10:02於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進入火星科學實驗室太空飛行器,並成功在2012年8月6日協調世界時05:17於伊奧利亞沼著陸。
火星,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僅次於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為太陽系裡四顆類地行星之一。西方稱火星為瑪爾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戰神,所以在英語中,火星是羅馬戰神的意思,通常被稱為「紅色星球」;古漢語中則因為它熒熒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讓人無法捉摸而稱之為熒惑。
作者: sciencealert- JACINTA BOWLER
FY: 兒店小二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