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8點多鐘
由荊州廣播電視臺出品的抗疫紀實電影
《一級響應》全城首映
光明網、央視網、鳳凰網同步上映
封閉在家的荊州市民
一線醫護人員、荊視收視調查員
通過不同形式觀看了影片
荊州市胸科醫院內四科主治醫師 張耀明:故事裡面發生的事情,都是我們平時在工作中比較實際的一些事情,不光包括李振東這個病人,我們很多病人都是這樣的情況,都有我們醫務人員的努力,包括其他一些工作人員,我們才能把疫情控制下來。
荊州市胸科醫院感染科護士 楊銘媛:從我們收治第一例病人開始,到元月底,我就跟家人孩子隔離了,大年三十那天我一個人過的,一直到現在,一直到今天,只能在視頻上看一下,最期待的是能解封,看到疫情之前荊州原來的樣貌。
荊州市胸科醫院醫務科科長 朱定俊:我個人全程經歷和目睹了這一切,片段裡放的內容都歷歷在目,看的時候像親身經歷一樣,非常感動。我們醫院目前還有20多例新冠肺炎的患者,大部分病情都比較穩定,趨於好轉,我覺得我們離勝利不遠了。
海南醫療隊隊員 王貽卿:看完這部紀錄片覺得很感人,也很真實,看了好幾次都想流淚,看完也比較想家了。片子裡看到我們醫院同事在給我們加油,他們在後方也不容易,也是在一線,大家都是一樣辛苦。
海南醫療隊隊員 唐慶業:看了以後真的很感動。這次疫情我們報名之後,也不知道湖北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情況,但是我們毫不猶豫選擇逆行,希望這場戰役早點結束。
海南醫療隊隊員 王瑞源:我們國家各行各業都為了這個疫情奮戰,可以說是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相信疫情很快就會結束,我們很快就會勝利,早點回家。
海南醫療隊隊員 彭鑫:這些事跡真的很感人,特別是那個姓甘的護士,騎自行車300多公裡回去上班,一路都是風霜雪雨 風雨無阻,這種事情真的很感人
海南醫療隊隊員 王力鵬:很多時候看了我們都想流眼淚,疫情無情,人間有愛。一定要咬緊牙關,把最後的絕地戰打好,希望疫情早點結束,我們快點回家,所有人都平安,確實想家了。哭了,不說了……希望大家早日平安回家(一定會的,謝謝你們。)
海南醫療隊隊員 蔣柳花:讓我沒想到的是我老公那種舉動,俗話說男人流血不流淚,所以他為我流淚了,我覺得他真的挺愛我的,如果再讓我看久一點我真的要流淚了,但是還是憋回去了,特別想家,所以希望疫情快點結束,讓我們所有人都能回家跟家人團聚。
白雲路社區居民 王天華:特別令人感動的是羅蓓的媽媽病重和去世期間,她都沒有守在床頭,體現了小事服從國家大事的精神,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看到了警察、醫護人員、志願者、支援荊州的醫務人員都為我們荊州的抗疫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春回荊楚大地應該是不遠了,勝利就在眼前。
荊州廣播電視臺收視調查員 沙市張勵:我是含著淚水看完一個小時的抗疫電影《一級響應》,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感動感慨感激淚水無處不在。「隔離」讓觀眾對新冠肺炎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也為醫護人員的醫者仁心而感動。封城,更讓人感動到淚奔。馳援的講述,每一個畫面每一個場景都令人感動感激。逆行,讓觀眾對這個公安女孩敬意油然而生。承諾的講述,讓觀眾對兩位民警敬佩有加。向抗疫工作者致敬!為電影《一級響應》點讚!
荊州廣播電視臺收視調查員 劉華:這部影片編排緊湊,拍攝畫面直擊眼球,解說震撼心靈。講述的五個故事,讓我真切感受到了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精神,真切感受到了:荊楚兒女「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奮戰精神!
荊州廣播電視臺收視調查員 郭義喜:《一級響應》用紀實的手法,把荊州抗疫戰中近一個多月來發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感人情節展現了出來,影片真實感人!當危機來臨時,大家迎難而上,共同當擔,全力應對,這就是我們荊州人的荊州精神!
因為真實,所以震撼
這部充滿愛與力量的紀實電影
也令荊視特約評論員、知名電影人心潮難平
荊州廣播電視臺特約評論員、市委巡察辦副主任 薛家林:《用「疫」無反顧詮釋大愛擔當》《Ⅰ級響應》以真實的影像,生動的場景和精彩的對白,從五個側面,用五個平凡人的「不平凡」的故事,展現了大疫之下的生命之光、人性之美、大愛之魂和力量之源。五個故事,記錄下醫護人員、人民警察、社區工作者,以及與病魔抗爭的人們,不屈不饒、勇敢堅毅的鬥爭故事。這些真實的故事,將給正在奪取抗疫鬥爭全面勝利的荊州人民,帶來更多的信心、希望、勇氣和力量。
荊州廣播電視臺特約評論員、長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黨委書記 碩士生導師 鄒火明教授:看了紀實電影《一級響應》,讓我震驚的是,我們這一群基層的電視人,卻在短時間內創作出了震撼人心的力作。讓我欽佩的是,影片以獨特的視角,和新穎的敘事策略,給我們講述了五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其縱橫交錯的敘述方法,平實質樸的敘述語言,一以貫之的同期聲和長鏡頭,深深的抓住了觀眾的心。
當看到羅蓓在母親的遺像前痛哭的鏡頭時,我們也哽咽了,位卑未敢忘憂國,這就是責任與擔當。
當看到蔣柳花與遠在千裡外的幼子視頻通話的時候,孩子大哭著要媽媽的時候,我們在紛飛的淚雨當中也體驗到了什麼叫大愛無疆。
當看到95後女孩兒甘如意,歷經四天三夜騎著單車風雨兼程,向著疫區前進的單薄的背影時,我們懂得了什麼叫女本柔弱有為則剛。
看完影片,我的腦海中突然的呈現出了魯迅先生的一段名言,我們自古以來具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我也想到了艾青先生的兩句詩: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 。感謝荊州廣播電視臺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給我們送來了感動送來了溫暖送來的力量。
荊州廣播電視臺特約評論員、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 葉青:這個片子,非常的感人,我看的過程中幾次都流淚。這種很生動的畫面,我想每個人看到之後都會很感動,所以要特別感謝電視臺。這個片子,講到了一點,中國的強大,體現了大國體制的這種優越性,海南的醫療隊,廣東的醫療隊都到荊州,幫助荊州。沒有強大的國家,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控制疫情,取得勝利,那是不可想像的。第二點,我覺得它體現了這個荊州人的這種強大,特別是那個護士小姑娘,這個非常讓人感動,一個人騎行那麼遠,回來工作,這個非常有責任感,有愛心的這樣一個小護士,非常的感恩。那一對民警小夫妻,我的老鄉啊,所以我希望以後有機會到荊州啊,能夠跟他們見一面,對他們表示欽佩。
國家一級導演,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理事 ;湖北省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郭光俊:這是一部非常有時效性的片子,3月8號這個片子就播出了,可以說與時間賽跑,給大家一種很及時的一種溫暖。整個片子講的都是非常非常普通人的,非常非常小的事兒,但是它匯集起來呢,就是一種非常大的力量。那麼我要說這是在艱難時帶來的溫暖的片子,不華麗不花哨,都是用紀實用散點、用細節、用互動、用體驗來表達這樣一種溫暖和力量。謝謝荊州廣電同仁,謝謝一線的電視工作者,你們雖然在鏡頭的背後,但是你們永遠走在了時間的前面,謝謝你們。
從明天開始,連續五天
虎座鳥將陸續為您講述
他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