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界報導:
要說最近科技圈的大事件,那一定非5G技術莫屬了。從2018年開始,有關5G技術的研發進程就受到了人們的密切關注,而擁有先進科研技術的華為,一直被業界看做是5G技術前進的主推力量。
近日,華為2.6GHz頻段試驗順利完成的好消息一出就轟動了大半個科技界,這不僅體現了華為全力推進5G發展的決心,也標誌著華為正式吹響了2019年5G技術發展歷程中的第一聲號角。
這次2.6GHz頻段的測試地點在北京(室內點在中國信通院實驗室,室外點在懷柔),使用華為最新研製出的,專門針對2.6GHz頻段的5G Massive MIMO 64T64R基站進行測試。
加上前期已經通過測試的3.5Ghz和4.9Ghz,和剛剛完成測試的2.6Ghz波段,華為在中國5G技術研究發展第三階段NSA和SA實驗室以及外場測試都正式宣告完結。
之所以把2.6GHz作為最後一個進行試驗的頻段,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開發和研究難度很大,而華為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也是它在2.6GHz頻段的5G Massive MIMO 64T64R基站研究上投入了多年的時間和精力,並不斷積累經驗的結果。
2.6Ghz頻段的帶寬大,資源也相當豐富,華為的這次技術性突破對很多2.6Ghz頻段上未曾被開發過的區域進行了充分利用,有利於進一步加快5G技術運行速度,容量大小和立體覆蓋率。同時,這次實驗的成功也將2.6Ghz頻段劃分到中國運營商5G建網設備的選擇方案範圍之內,是5G發展歷程上的一次跳躍性突破。
日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對媒體發表了自己對5G技術的看法,他認為,人們對5G技術寄予的期望值很高,而5G技術的發展必定是很緩慢的。
任正非表示,網絡結構問題是當前5G技術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阻礙,網絡結構問題不解決,5G只是軀殼,實際速度比4G快不了多少,就相當於是嘴巴變大了,但是喉嚨很細很小,吞咽速度還是不行。所以說,要想從各方面完善5G技術的條件,網絡構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任正非表示,他計劃在未來5年內投資約1000億美元進行5G技術的網絡重構。
從當前科技界現狀來看,華為基於其先進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已經成為5G技術發展的必要推動力,在即將到來的2019年,華為也將繼續開展5G方面的技術研究實驗(如VoNR和IOT等),為5G技術產業鏈的發展做出進一步的完善。
歐界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歐界傳媒 | Jie Media
六年專注有深度的網際網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