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完成中國5G研發試驗2.6GHz頻段測試

2020-11-28 中關村在線

近日,華為在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5G試驗中完成2.6GHz頻段下5G基站NR(New Radio, 新空口)測試,至此華為正式完成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NSA(Non-Stand Alone , 非獨立組網)和SA(Stand Alone , 獨立組網)實驗室及外場測試。

華為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基於2.6GHz頻段5G基站測試現場,北京懷柔

據悉,華為在覆蓋場景和測試頻段方面均處於領先地位,其中包括前期已經完成測試的3.5GHz和4.9GHz,以及本次測試的2.6GHz。

本次測試是在北京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MTNet(Mobile Communication Trial Simulation Network,數字移動通信模擬實驗網)實驗室和懷柔外場進行,使用華為最新提供的支持2.6GHz頻段的5G Massive MIMO 64T64R基站,使用2T4R的5G終端,單用戶下行峰值速率超過1.8Gbps。

本次華為2.6GHz NR基站的成功驗證,證明了2.6GHz可成為運營商5G建網設備的最優選擇方案之一,也體現了華為希望與產業界共同加速推進2.6GHz產業發展的決心。

當前全球2.6GHz頻譜資源豐富,帶寬大,但很多區域存在未被充分使用的問題。華為在2.6GHz頻段Massive MIMO 和自研天線技術研究上有著數年的積累,在5G時代讓這些積累的優勢逐步顯現。

基於大帶寬,靈活空口Numerology(系統參數)、Massive MIMO和窄波束掃描等技術在5G產品中的使用,使得5G的立體覆蓋遠好於4G,容量大幅提升。華為2.6GHz NR基站產品激活大帶寬優勢,為2.6GHz頻譜在現在乃至未來體驗競爭力奠定基礎。

華為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表示:「在5G網絡建設初期,以C-Band和2.6GHz為代表的Sub6GHz頻段毫無疑問是部署的最主流頻段。C-Band產業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逐步走向成熟,當下2.6GHz的產業鏈也需要大家共同來推動。華為在中國5G技術試驗中完成了對C-Band和2.6GHz的充分測試,是華為端到端5G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實力體現,也是為5G產業鏈的成熟做出的實質性舉措。」

過去三年中,華為在中國IMT-2020(5G)推進組的組織下,共同開展大量的5G NR的驗證工作,當前已經完成了所有5G Sub6GHz主流頻段的實驗室和外場測試,在NSA和SA架構下網絡性能相比4G有大幅度提升,為全球5G的試驗和商用部署提供了具有參考價值的試驗結果。

在2019年,華為將繼續和IMT-2020(5G)推進組一起廣泛開展5G試驗,包括VoNR (Voice over New Radio, 新空口承載語音)、終端晶片IOT(Interoperability Test,互操作性測試)等,為5G試商用和2020年的規模商用做好準備。

相關焦點

  • 華為完成5G技術2.6GHz頻段測試,網友:穩了!
    從2018年開始,有關5G技術的研發進程就受到了人們的密切關注,而擁有先進科研技術的華為,一直被業界看做是5G技術前進的主推力量。近日,華為2.6GHz頻段試驗順利完成的好消息一出就轟動了大半個科技界,這不僅體現了華為全力推進5G發展的決心,也標誌著華為正式吹響了2019年5G技術發展歷程中的第一聲號角。
  • 華為完成低頻2.6GHz頻段下5G基站的新空口測試
    打開APP 華為完成低頻2.6GHz頻段下5G基站的新空口測試 發表於 2019-01-19 09:43:07 近日華為宣布其已完成由中國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5G試驗中低頻2.6GHz頻段下5G基站的新空口測試,下行速率達到1.8Gbps,與業界成熟的3.5GHz頻段下的5G技術相當,這意味著被認為是阻礙中國移動推進5G商用的障礙之一已被解決。
  • 華為首款支持2.6GHz頻段的5G基站單用戶下行峰值速率超過1.8Gbps
    近日,華為在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5G試驗中完成2.6GHz頻段下5G 基站NR( New Radio, 新空口)測試,至此華為正式完成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NSA (Non-Stand Alone , 非獨立組網)和SA(Stand Alone , 獨立組網)實驗室及外場測試,覆蓋場景最多,
  • 愛立信攜手Qualcomm完成了2.6GHz頻段的5G新空口數據呼叫
    打開APP 愛立信攜手Qualcomm完成了2.6GHz頻段的5G新空口數據呼叫 發表於 2019-01-16 08:48:46
  • 5G三階段測試收官:11廠商獲「畢業證書」
    在歷時一年的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測試中,華為在北京懷柔外場充分測試了IMT-2020(5G)推進組測試規範中的所有NSA(Non-Stand Alone,非獨立組網)和SA(Stand Alone,獨立組網)用例,並測試了最全的5G首波商用主流頻段,如2.6GHz, 3.5GHz, 以及4.9GHz,為全球5G的商用部署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 攻堅克難,大唐移動2.6G頻段5G進展迅猛
    2019年12月底,大唐移動的2.6 GHz頻段5G系統研發取得了一個重要進展,採用VIAVI公司的TM500在2.6 GHz頻段成功進行5G新空口業務及互操作測試,打通了基於3GPP R15 SA組網的端到端業務,驗證了基於3GPP 5G NR SA標準的基礎對接測試,實現了新空口標準下的終端與網絡的互聯互通。這對於2019年的5G商用部署啟動具有加速效應。
  • 緬甸電信Mytel在3.5GHz頻段上進行了首個5G技術試驗華為提供支持
    打開APP 緬甸電信Mytel在3.5GHz頻段上進行了首個5G技術試驗華為提供支持 發表於 2019-08-13 10:08:46
  • 聯發科率先完成IMT-2020(5G)推進組F40版本SA/NSA雙模晶片實驗室測試
    摘要:2019年6月26日,北京 — 近日,聯發科技宣布在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中國5G增強技術研發試驗中,成為首家基於3GPP十二月正式協議版本通過SA和NSA兩種模式實驗室測試的晶片廠商,並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MTNet實驗室和北京懷柔外場的華為網絡中分別實現1.67Gbps和1.40Gbps的下載速率。
  • 中國廣電刷新低頻段5G網絡速率新紀錄
    在同樣連續覆蓋場景下,700MHz頻段所需要的站點數量僅為2.6GHz的1/3到1/2,是4.9GHz頻段的1/7到1/6。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廣電獲頒5G牌照的2019年,3GPP標準規定700MHz頻段上下行頻寬僅為2×20MHz,因此難以發揮中國廣電全球首個700MHz 2x30MHz大帶寬網絡的優勢。在此背景下,中國廣電啟動了全球首個5G低頻段大帶寬國際標準制定工作,由公司副總經理曾慶軍親自帶隊參加3GPP會議,與國內外晶片、終端、系統廠商反覆溝通協調推動,最終實現標準成功立項。
  • 華為5G晶片測試all pass!包攬半數3C認證5G手機
    在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官網上,OPPO獲3C認證的5G手機型號顯示為PCKM90,中興5G手機型號是ZTE A2020N2 Pro,vivo的5G手機型號為V1916A,一加的型號是GM1925。華為的5G手機型號分別為一款TAH-AN00和三款EVR-AN00。
  • Wi-Fi 6+加持 一圖了解華為5G CPE Pro 2:速度最快/頻段最全5G路由器
    4月8日晚,華為帶來了5G CPE Pro 2,官方稱其為全球速度最快、體積最小、頻段最全的5G路由器。它搭載巴龍5000晶片,5G速度提升1倍。具體來說,它的5G理論峰值達到了3.6Gbps(下載速度),支持SA、NSA雙模5G,同時兼容4G網絡,還支持高達11個5G頻段。官方介紹,華為5G CPE Pro 2近距離上行速度提升20%-60%,遠距離上行速度提升200%-400%,時延降低30%。
  • 訪華為5G首席科學家童文:針尖戰略引領5G突破—新聞—科學網
    2012年華為開始做樣機驗證,2013年完成了室內樣機,2015年開始大規模進入外場試驗。   一種新技術的發展,一般分為研究、標準、產品開發和部署等4個關鍵階段。童文表示,5G現在正處於標準研發階段,從現在到2019年屬於產品開發階段。「華為在2013年曾宣布將在5G研究和標準兩個階段投入6億美元,其中並不包含產品開發階段的投資。」
  • 「芯團網」我國研發5G晶片 美國放寬華為限制 瑞薩突發終止大聯大...
    我國成功研發5G毫米波晶片,打破歐美壟斷,成本下降98% 據科技日日報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6月15日表示,南京網絡通訊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已研製出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陣晶片,並完成了晶片封裝和測試,每通道成本由1000元降至20元。
  •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有什麼區別?小編帶你了解下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的對比分析~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5G 網絡的支持自然是消費者最在意的點。 眾所周知,當通信技術發展到5G時,全球有兩大主流方案,分別是毫米波方案與Sub-6方案。
  • 諾基亞貝爾已成功的完成了5G數位化室內系統的射頻測試
    打開APP 諾基亞貝爾已成功的完成了5G數位化室內系統的射頻測試 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09-25 09:27:13 諾基亞貝爾昨日宣布率先開展中國
  • 5G頻段之爭!我國為什麼採用Sub-6GHz,而放棄毫米波
    據悉蘋果公司將於2020年發布至少5款新的IPhone手機,這些IPhone將支持毫米波也就是MMwave和Sub-6GHz,這也意味著蘋果繼安卓之後終於開始涉足5G。消息稱蘋果將會同時發布兩款支持5G的產品,其中一款只支持Sub-6GHz,而另一款會兼容毫米波和Sub-6GHz。
  • 新裡程碑:美國5G頻譜大拍賣進行中!「黃金頻段」軍用改商用
    在中國Sub-6標準中,相同的基站以每秒100Mbps的速度覆蓋57.4%的人口,以每秒1Gbps的速度覆蓋21.2%的人口。測試結果對比:左圖是毫米波部署的5G網絡,右圖是Sub-6部署的5G網絡來源:THE 5G ECOSYSTEM: RISKS & OPPORTUNITIES FOR DoD我國為何主打Sub-6?
  •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6G通信試驗衛星 網友:我5g都還沒用上呢
    實際上像華為這樣的大企業都遵循一種產品理念:上一代、開發一代、預研一代。所以一般預研都會提前好長時間。 咱們舉一個眼前的例子:5G。 在過去幾十年,中國在通信史上完成了逆天翻盤。
  • IT之家實驗室:無線路由器 2.4GHz 和 5GHz 信號及速率測試
    但是,5GHZ相比較於2.4GHZ來說,穿牆能力顯得較為薄弱,這對於某些敏感的用戶來說十分的重要。因此,本次試驗還將繼續來對5GHZ和2.4GHZ的穿牆能力進行比較。由於條件有限,我就選擇了自己小區的1樓和2樓進行實驗,包括1樓的鄰居家裡來測試躍層穿透試驗。
  • 5G頻段Sub-6 GHz和mmWave是二選一嗎?
    手機信號天線以特定的頻率(也稱為蜂窩頻率)發射信號,通常稱為頻段。這些信號的頻率越低,那麼它的地理覆蓋範圍就越高,對應的是下行鏈路速率就越低。在5G技術中,分為兩種頻帶。首先是Sub-6 GHz頻段,從手機天線發射的小於6 GHz的Sub-6 GHz頻率,與4G非常相似,4G從手機發射的頻率也低於6G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