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完成低頻2.6GHz頻段下5G基站的新空口測試

2020-11-28 電子發燒友

華為完成低頻2.6GHz頻段下5G基站的新空口測試

發表於 2019-01-19 09:43:07

近日華為宣布其已完成由中國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5G試驗中低頻2.6GHz頻段下5G基站的新空口測試,下行速率達到1.8Gbps,與業界成熟的3.5GHz頻段下的5G技術相當,這意味著被認為是阻礙中國移動推進5G商用的障礙之一已被解決。

技術不成熟被認為是中國移動的最大障礙

工信部已正式向三大運營商頒發了5G頻段許可,其中中國移動分別獲得2.6GHz和4.9GHz合計260MHz頻譜資源,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則分別獲得3.5GHz頻段各100MHz頻譜資源。

在頻譜資源方面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雖然只獲得了各100MHz頻譜資源,不過這是全球主流的5G頻段,已擁有成熟的產業鏈,這將為它們迅速建設5G網絡和獲得豐富的終端支持提供有利條件。

中國移動獲得了最多的頻段,但是其所獲得的5G頻段非全球主流的5G頻段,這意味著它將需要花費不少時間推動產業鏈支持其5G頻段。

在3G時代,由於中國移動獲得的TD-SCDMA技術不成熟,導致它在3G商用的前幾年並沒能獲得競爭優勢,直到2012年才推動產業鏈的成熟,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則憑藉著成熟的技術優勢迅速取得對中國移動的有利地位,因此業界擔心中國移動獲得非全球主流的5G頻段將對它的5G服務造成障礙。

華為成功測試2.6GHz的5G基站幫助中國移動解決技術困難

在工信部發放5G頻段許可僅僅數個月時間,華為就成功測試2.6GHz頻段的5G基站,說明通信設備商正積極應對中國移動的要求推進該頻段的5G設備的成熟,這顯然有利於中國移動迅速推進5G的商用。

其實柏穎科技早就認為技術並非中國移動的最大障礙,在3G時代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分別獲得技術成熟的CDMA2000、WCDMA技術的情況下,截止2013年中國移動仍然取得了3億用戶的淨增長,這相當於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同期淨增用戶數之和,自那時候起產業鏈就已認識到要想在中國移動通信市場取得成績就需要與中國移動合作。

隨後在2014年商用TD-LTE的時候,全球產業鏈紛紛表示了對中國移動的支持,在2013年底中國移動舉辦的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一直沒有推出支持TD-SCDMA的高通和蘋果派出高管表達了對中國移動的支持,於是2014年中國移動商用TD-LTE的時候已基本沒有遭遇3G時代所面臨的缺芯少終端的問題,至今中國移動的TD-LTE用戶數佔中國市場的4G用戶數近六成,成為全球最大的4G運營商。

故柏穎科技認為隨著中國移動明確獲得低頻的2.6GHz的5G頻段之後,產業鏈將會迅速跟進支持該5G頻段,而從華為在僅僅數個月之後就推出支持該頻段的5G設備,顯示出產業鏈對中國移動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隨著產業鏈的跟進中國移動今年下半年商用5G的計劃將可以如期推進。

中國移動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其手握數千億現金,相比之下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均有巨額債務,而考慮到5G所採用的頻段相對於3G、4G的頻段更高,5G基站網絡投資將更為龐大,擁有現金優勢的中國移動在產業鏈迅速推出成熟的2.6GHz產品之後,將有望在5G時代如4G時代一樣迅速贏得優勢,鞏固自己作為國內最大運營商的地位。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華為完成中國5G研發試驗2.6GHz頻段測試
    近日,華為在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5G試驗中完成2.6GHz頻段下5G基站NR(New Radio, 新空口)測試,至此華為正式完成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NSA(Non-Stand Alone , 非獨立組網)和SA(Stand Alone , 獨立組網)實驗室及外場測試
  • 華為首款支持2.6GHz頻段的5G基站單用戶下行峰值速率超過1.8Gbps
    近日,華為在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5G試驗中完成2.6GHz頻段下5G 基站NR( New Radio, 新空口)測試,至此華為正式完成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NSA (Non-Stand Alone , 非獨立組網)和SA(Stand Alone , 獨立組網)實驗室及外場測試,覆蓋場景最多,
  • 愛立信攜手Qualcomm完成了2.6GHz頻段的5G新空口數據呼叫
    打開APP 愛立信攜手Qualcomm完成了2.6GHz頻段的5G新空口數據呼叫 發表於 2019-01-16 08:48:46
  • 華為完成5G技術2.6GHz頻段測試,網友:穩了!
    從2018年開始,有關5G技術的研發進程就受到了人們的密切關注,而擁有先進科研技術的華為,一直被業界看做是5G技術前進的主推力量。近日,華為2.6GHz頻段試驗順利完成的好消息一出就轟動了大半個科技界,這不僅體現了華為全力推進5G發展的決心,也標誌著華為正式吹響了2019年5G技術發展歷程中的第一聲號角。
  • 5G三階段測試收官:11廠商獲「畢業證書」
    在第三階段測試中,華為使用64T 64R NR (New Radio,新空口) AAU( ActiveAntenna Unit,有源天線系統)支持所有5G主流商用頻段: 2.6GHz, 3.5GHz, 以及4.9GHz,真正做到不僅硬體實現極簡,而且在NSA和SA下性能測試上性能指標均處於當前業界領先地位。
  • 攻堅克難,大唐移動2.6G頻段5G進展迅猛
    比如,大唐移動在2.6 GHz頻段5G技術與產品方面取得了迅猛進展。2019年12月底,大唐移動的2.6 GHz頻段5G系統研發取得了一個重要進展,採用VIAVI公司的TM500在2.6 GHz頻段成功進行5G新空口業務及互操作測試,打通了基於3GPP R15 SA組網的端到端業務,驗證了基於3GPP 5G NR SA標準的基礎對接測試,實現了新空口標準下的終端與網絡的互聯互通。
  • 讀懂5G基站天線OTA測試方案
    【關鍵詞】5G;基站天線;OTA測試 1、引言 5G移動通信技術能夠滿足人們對於高速、大容量、高可靠、低時延等快速增長的移動通信業務的需求[1-3]。而大規模MIMO有源天線技術[4-6]作為5G移動通信的關鍵技術之一,它可以通過空間復用大幅度提升頻譜利用效率,結合新型編碼技術[7]可以大幅度提升通信系統容量和通信速率。
  • 頻譜是非常寶貴的資源,5G的頻段該如何劃分和重複利用呢?
    3、車聯網等業務的接入需求未來的5G網絡將使用高頻頻段(超過6GHz)和中低頻頻段(低於6GHz),為滿足車聯網等業務的接入需求,在保證高速率通信(單用戶Gbps)的前提下,又要考慮車輛的移動性,因而使用高頻段5G網絡的覆蓋距離將很受限,特別是上行通信,車載5G終端的發射功率(對比5G基站)較小
  • 詳解5G基站大規模MIMO有源天線OTA測試方法
    天線的輻射性能測試可以在微波暗室通過遠場或近場方式完成,無源天線的遠場或近場測試均是目前測試天線性能所廣泛採用的成熟的測試方法。RRU的射頻指標可以在實驗室通過傳導方式測量。 參考傳統基站測試方式,很容易提出把有源天線系統拆分成無源天線陣列和RRU兩部分分別進行天線輻射性能測試和射頻傳導測試的方案。
  • 5G頻段之爭!我國為什麼採用Sub-6GHz,而放棄毫米波
    而Sub-6GHz是指頻率低於6GHz的電磁波,相比毫米波自然是低了很多,在傳播速度和帶寬容量上自然也比毫米波遜色不少。我國目前採用的是Sub-6GHz,四大運營商的頻段劃分中除了N79達到4.9GHz,其他頻段基本都在2-3GHz之間。既然毫米波的優勢更大,為什麼我們國家還要採用Sub-6GHz方案呢?
  • 華為率先完成基於3GPP的5G SA C-Band基站設備功能測試
    中證網訊(實習記者 張興旺)據華為官網9月11日消息,華為率先完成基於3GPP的5G SA(standalone,獨立組網)C-Band基站設備功能測試。這是繼今年6月3GPP宣布完成5G第一個國際標準Release15以來,業界首個針對SA進行的5G無線側系統功能驗證。
  • 中國廣電刷新低頻段5G網絡速率新紀錄
    在同樣連續覆蓋場景下,700MHz頻段所需要的站點數量僅為2.6GHz的1/3到1/2,是4.9GHz頻段的1/7到1/6。5G低頻段已在全球範圍開始應用,在快速低成本實現廣域連續覆蓋方面優勢明顯,以美國運營商T-Mobile為例,其在2018年基於600MHz啟動了5G網絡建設,於2019年12月正式商用,實現了對全美5000個城鎮共2.6億人口的5G網絡覆蓋,成為目前唯一一張覆蓋美國全國的5G網絡。
  • 華為5G晶片測試all pass!包攬半數3C認證5G手機
    beQEETC-電子工程專輯華為率先完成5G晶片全部測試北京時間7月17日上午消息,以「5G商用 共贏未來」為主題的IMT-2020峰會在北京召開,IMT-2020(5G)推進組組長王志勤公布5G終端晶片最新測試進展,華為海思的巴龍5000晶片可支持NSA/SA兩種模式,並已完成從室內到外場的全部網絡測試。
  • 讓5G拒絕木桶效應,Sub-6GHz與毫米波缺一不可
    對於5G覆蓋的期待主要源自於兩方面,一種是所在城市目前尚未覆蓋5G,運營商實際上已經開始在2020年通過中低頻段的Sub-6GHz來實現5G網絡的迅速覆蓋,尤其是低頻具備更好的穿透能力,例如擁有600MHz的T-Mobile就計劃目標在2020年將5G信號覆蓋2億北美用戶,並豪言將把5G覆蓋至農村地區;另一種期待是關於5G信號的深度覆蓋問題,用戶希望在地鐵、體育館
  • 5G射頻前端、基站、終端的測試難點分析
    射頻前端晶片廠商正在逐步實現從Sub 6GHz到毫米波頻段的部署,隨著頻段的提升,射頻前端電路需要適應更高的載波頻率,更寬的通信帶寬,更高更有效率和高線性度的信號輸出功率。為實現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性能和更小的尺寸,射頻前端的集成化和模組化是必然趨勢。  ● 基站:隨著5G商用化進程的加快,5G基站端需求呈現井噴現象。
  • 被譽為「5G黃金頻段」的700MHz到底能幹什麼?
    2020年6月1日,中興正式發布國內首款支持四大運營商全頻段全網通的5G雙模手機——中興天機Axon 11 SE 5G。在3月19日結束的移動通信國際標準組織3GPP第87次接入網全會上,中國廣電700MHz頻段2×30/40MHz技術提案獲採納列入5G國際標準,成為全球首個5G低頻段(Sub-1GHz)大帶寬5G國際標準,編號為TR38.888。
  • 武漢虹信全系列基站天線助運營商5G網絡建設
    虹信公司已經完成了2.6GHz/3.5GHz/4.9GHz系列64/128/192單元Massive MIMO天線產品(16TR/32TR/64TR)以及4T4R的低剖面天線的產品開發,其中2.6GHz/3.5GHz192單元64通道天線已經批量用於三大運營商5G試驗網建設,3.5GHz64通道192單元天濾一體天線已經配合主設備廠家完成樣品的開發。
  • 新裡程碑:美國5G頻譜大拍賣進行中!「黃金頻段」軍用改商用
    頻段之爭,美國選錯了路?在全球5G測試你追我趕的同時,頻段之爭也是一個重點戰場。只有有了優質的頻譜資源,才能更好地展現出5G技術。國際標準化組織3GPP把5G頻段分為FR1頻段和FR2頻段,這裡的FR就是Frequency Range的意思。兩者分別對應的是低頻和高頻。
  • 5G基站覆蓋範圍到底有多大?
    首先明白一個基本概念,5G的「G」是指代的意思,不是頻率的意思,但是巧合的也是,5G的頻率確實比4G,3G更高,因為低頻一方面滿足不了要求,而且也被佔用了,不過高頻覆蓋範圍小,但低頻就可以很好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想方設法往低頻靠,才是出路。
  • 運營商拿到5G中低頻段許可,意味著什麼?
    2018年年底,三大運營商拿到的5G頻段塵埃落定,具體而言,中國移動拿到的頻段為2515-2675MHz(n41)和4800-4900MHz(n79),中國電信拿到的頻段為3400-3500MHz(n78),中國聯通則拿到了3500MHz-3600MHz(n78)。不難看到,在5G建設上,我國走的是Sub-6GHz技術路線,在中頻頻段快速完成5G信號的鋪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