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化學首次開發出100%可降解的生物材料

2020-11-25 澎湃新聞

近日,LG化學宣布,公司成功地開發出一種可生物降解的新材料。公司利用玉米成分的葡萄糖和廢甘油,首次開發出100%可降解的生物材料。這種材料具有聚丙烯(PP)等合成樹脂那樣的機械強度和透明度,可替代相關塑料應用。

LG化學表示,與需要摻混其他塑料材料的可降解材料不同,該材料本身就可以獲得與石油化學材料相似質量和物理特性。與傳統的可生物降解產品相比,新產品柔性提高了20倍以上,透明度良好,適合替代包裝材料,可用於塑膠袋、氣帽緩衝材料、一次性杯子、口罩無紡布等。另外,經可生物降解材料國際認證機構德國DIN CERTCO認證,該材料「120天內有90%以上可被生物降解」。

LG化學表示,希望在2022年與一家有意使用這種材料的企業合作試生產,如果效果良好,將於2025年開始量產。

LG化學首席技術官魯基洙強調,利用專有技術開發100%生物原料的可生物降解材料意義重大。通過開發生態材料,公司將率先成為在資源良性循環和生態系統保護方面起帶頭作用的企業。去年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市場規模約為4.2萬億韓元。LG化學預計到該材料量產時的2025年將增至9.7萬億韓元。

2020可降解材料產業發展與投融資峰會暨(第三屆)石油和化工產業金融聯盟年會

「限塑」變「禁塑」,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餐飲業緊急尋找替代物,上遊化工產業則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禁塑令」出臺後,多家上市公司歡天喜地宣布擴大可降解塑料的生產線或成立新項目,而中小型普通塑料廠商陷入「to be or to be "的問題。如轉型,如何轉?

生物降解材料不僅是國家新材料戰略發展的重點,也是目前綠色概念最豐滿的材料之一。近兩年我國雖然已經有大量企業進入降解塑料領域,降解塑料產能正在飛速上漲,但目前產能短期內還是滿足不了國家禁塑令導致的市場巨大需求。新政背景下,2020年,可降解材料產業迎來哪些變革?企業如何藉助資本力量,實現跨越式發展?產業鏈、創新鏈、資本鏈「三鏈」聯動如何融合發展?

2020年12月16日,中國化工報社誠邀產業領域、資本領域的專業人士,以及院士等高層次人才相聚宿遷,一起洞見2020可降解材料最前沿的行業風向,探尋未來行業發展脈絡, 發掘投資機會, 助推可降解材料高質量發展。

一、

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主辦單位:

中國化工報社

石油和化工產業金融創新聯盟

協辦單位:

江蘇鴻禾石化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

北京開美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湖南聚仁化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化高新投資管理(湖北)有限公司

中化資本 譜潤投資 國泰君安證券

川流投資 新板資本 中啟資本

媒體支持單位:

中國化工報 化工號

中化新網 化工新材料網

化工產業金融微信公眾號

中國石油和化工雜誌

中國石油和化工網絡電視

二、

峰會時間與地點

時間:2020年12月15日-17日(15日全天報到)

地點:江蘇宿遷雙星國際酒店(宿遷市湖濱新區金桂路108號)

三、

會議費用

3800元/人(包含會議註冊費、資料費、餐飲費等)。住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註:11月15日之前報名參會且匯款,費用3300元/人。

四、

參會對象

部委有關領導; 園區有關領導;院士專家學者及高校科研院所相關人員;生物降解合成樹脂類、材料改性類企業負責人、塑料製品加工企業負責人;助劑類企業負責人;相關技術配套設備商;金融投資機構;聯盟各成員單位。

五、

主要內容

模塊一:政策與分析

1.國家對可降解塑料產業政策解讀

2.「十四五」綠色化工-可降解材料發展趨勢介紹

3.金融支持石油和化工行業高效綠色發展

4.2020年可降解材料發展現狀、產量及在建產能分析

5.全球限塑大趨勢下可降解材料市場機遇與投資機會

模塊二:產業技術與市場

1.聚乳酸(PLA)生物材料開拓高價值創新應用

2.丙交酯合成的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3.耐熱聚乳酸(PLA)發泡材料的製備與產業化關鍵技術

4.低成本PHA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產技術

5.全生物降解塑料(PBS/PBAT)合成及產業化應用

6.聚乙醇酸(PGA)、聚己內酯(PCL)等新型石油基可降解塑料商業化應用

7.CO2基生物降解塑料(PPC)技術進展及應用

8.生物降解聚碳酸酯方面的研究進展

模塊三:產業與資本視角

1.企業戰略布局可降解材料與資本運作案例分享

2.化工新材料領域投資策略與布局

3.生物降解材料領域投資方向與展望

4.中化-興發高新產業投資基金介紹及投資策略

模塊四:巔峰對話

「十四五」生物降解材料投資機遇與挑戰

材料企業高管、院士及科研院所專家、投資大咖等新材料領軍人物共聚,深入探討在「十四五」大環境下,生物降解材料投資機遇與挑戰

模塊五:技術成果轉化與合作--可降解新材料科研成果發布

模塊六:投融資對接

*溫馨提示

如果您有創新的可降解材料行業細分領域的解決方案,請聯繫主辦方張女士:13811702749

六、

聯繫方式

中國化工報社產業金融與投資管理中心

張女士 010-82035340 13811702749

夏女士 010-82032055 15001236908

張先生 010-82032862 13501356306

Email:hgtrz2017@163.com

如果您有項目想通過投融資對接進行項目融資路演,歡迎發送郵件「可降解材料項目路演+姓名+單位+職位+電話」至郵箱:hgtrz2017@163.com

如果您有創新科研成果想通過本活動發布--歡迎通過以下任一方式報名參加:

1、郵件報名:發送郵件「創新科研成果發布+姓名+單位+職位+電話」至郵箱:1605735238@qq.com

2、電話報名:13811702749 張老師

3、微信報名: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添加微信報名,備註:創新科研成果發布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LG化學首次開發出100%可降解的生物材料》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新材速遞:LG化學成功地開發出一種可生物降解的新材料
    近日,LG化學宣布,公司成功地開發出一種可生物降解的新材料。公司利用玉米成分的葡萄糖和廢甘油,首次開發出100%可降解的生物材料。這種材料具有聚丙烯(PP)等合成樹脂那樣的機械強度和透明度,可替代相關塑料應用。
  • LG化學成功開發生物含量100%的透明生物可降解材料
    近日,LG化學在全球率先成功開發出與合成樹脂具有同等機械物性的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該材料作為全球唯一使用玉米中的葡萄糖和甘油製成的100%生物含量的生物降解材料,具有與PP(聚丙烯)同等的機械物性和透明性,極大地提高了現有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柔韌性(延伸率)和透明度。
  • LG化學推出新型可生物降解材料
    韓國LG化學公司開發了一種可生物降解材料,該公司聲稱,這種材料能夠提供與聚丙烯(PP)等合成樹脂相當的機械性能。,生物含量為100%,LG化學稱,通過專利技術和生產工藝,與現有的可生物降解材料相比,它具有更高的柔韌性(伸長率)和透明度。
  • 可降解生物材料微環境pH分布及其對破骨細胞活性的調節作用
    期刊: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主題:可降解生物材料周邊微環境pH空間分布及其對破骨細胞活性的調節作用標題: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iomaterial
  • 美國化學協會開發出可發光木質材料
    近日來自美國化學協會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基於生物材料並可發光且防水的木質薄膜,具有用作燈具、顯示器和雷射設備蓋板等用途的潛力。近年來消費者對環保、可再生材料的需求使得研究人員開始進行具有光學應用性能的木基薄膜的開發。然而,迄今為止開發出的許多材料都有缺點,如機械性能差、照明不均勻、缺乏防水性或需要使用石油基聚合物基質等缺點。
  • 生物材料應重點關注生物相容性
    很長時間以來,對於生物材料領域的研究,我們一直過於強調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而忽視了材料在性能上是否能滿足需要。由於過於強調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生物材料的研發重點和發展方向,制約了我國生物材料產業的發展。 事實上,生物材料的性能首要的是生物相容性,而不是可降解性。
  • 加入丁二酸,就能控制降解速度?這種新型可降解材料厲害了!
    英國和美國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熱塑性生物材料,使其在人體體內降解的速度和力學性能能夠獨立控制
  • 生物陶瓷可誘導骨組織生成 開拓生物材料發展新途徑
    這一概念賦予材料誘導組織形成或再生的生物功能,開拓了生物材料發展的新途徑。  體外培養組織技術由於缺乏人體神經和體液系統的控制,應用中可能出現風險。可誘導組織再生的材料的優勢在於,調動人體自身力量,在機體環境下再生,並降解轉化成為身體一部分,不會留下異物,修復效果更好。
  • 新型生物材料,輕鬆撫平疤痕
    《自然•材料學》雜誌當地時間11月9日發文稱,美國杜克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開發了一種生物材料,可以顯著減少創傷疤痕的形成,使皮膚癒合效果更好。這種新材料會在傷口癒合後迅速降解,留下更健康的新皮膚。
  • ​【科技前沿】蛋白降解新突破:清華陳曄光團隊等首次開發出靶向...
    以下文章來源於BioWorld ,作者BioWorld BioWorld解讀前沿科學進展,報導趣味研究發現,普及生命科學知識摘要:近日,清華大學陳曄光教授團隊和上海大學胡宏崗教授團隊合作,首次報導了靶向降解β-catenin
  • 可降解塑料成行業「新寵」
    2005年,浙江義烏市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童公司)意識到塑料吸管的局限和危害,開始著力研發可降解和可循環利用吸管產品線。到目前,通過對生產系統的改革轉型,原先六個車間生產傳統塑料吸管,現在僅剩一個,環保吸管佔到了公司業務的60%以上。今年新版「限塑令」出臺後,雙童公司開始打破26年研製吸管的慣性,進入到可降解生物材料包裝領域。
  • KIT開發出可選擇性擦除的3D列印墨水 用於雷射直寫技術
    掃描電子顯微鏡顯示結構的選擇性降解Martin Wegener,Eva Blasco和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Christopher Barner-Kowollik及其同事開發了基於不穩定矽烷交聯劑的3D油墨,可以選擇性地擦除。這允許在溫和條件下在微米和納米尺度上的高精度結構的特定降解和重組。
  • CellPress|構建可降解激酶組圖譜為加速降解藥物開發提供資源
    作者構建的數據集為大約200中激酶提供了化學指南,並且證明了從最高效結合開始的策略是低效方法。作者開發了多靶標降解模型來回答泛素蛋白酶系統最基礎的問題,並揭示了激酶降解是p97依賴的。1介紹TPD是一種新興的治療手段,它可以克服傳統藥物抑制方法的限制。
  • 塑料純天然材料替代品出現,100%可降解
    目前,一次性用品非常流行,替代可重複使用物品的潛力很大。考慮到9%的塑料廢料被回收利用,大部分廢塑料進入自然環境,破壞生態系統,危害野生動物。隨著環保材料的出現,這些新材料可以幫助我們擺脫對塑料的以來。塑料廢棄物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有害。開發新一代可持續塑料替代材料迫在眉睫。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公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
  • 科學家開發出可降解的水溶性3D列印支撐材料
    而且有時需要使用有害的化學物質,損壞模型的表面並降低生產率。因此,為3D列印支持結構選擇正確的材料至關重要。 BREAKVS可溶性支持結構 有兩種基本類型的材料可用於支撐結構:可分離和可溶。分離支撐結構通常由類似於印刷物體的材料構造。列印後,可通過修整,機械斷裂或磨損來去除支撐物。
  • 黃粉蟲可降解聚苯乙烯塑料
    原標題:黃粉蟲可降解聚苯乙烯塑料  據新華社電中美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上報告說,黃粉蟲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他們已在黃粉蟲體內分離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細菌,並將其保存。這項研究首次提供了微生物有效降解聚苯乙烯的科學證據,為用生物降解方法治理「白色汙染」提供了新思路。
  • 東北師範大學AFM:首次製備基於葡聚糖材料的超薄柔性可降解有機突觸電晶體器件
    有機突觸電晶體(organic synaptic transistor, OST)具有超柔性和可降解性,可與人體無縫集成,並能夠在完成特定功能後降解,為綠色電子技術在植入式神經形態系統、腦-機接口和可穿戴人工智慧系統等領域開闢了新的應用。人腦由大約1015個突觸組成,具有學習、記憶、識別等功能,其表面有許多溝槽和褶皺。
  • 新型半導體材料可拉伸可完全降解
    科技日報華盛頓11月13日電 (記者劉海英)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13日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ACS核心科學》上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開發出一種可拉伸、可完全降解,並能在應變時保持穩定電氣性能的半導體材料。研究人員稱,這一同時具有3種不同屬性的新材料有望在醫療、環境監測、信息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 科學家開發出與人骨成分相似的可3D列印材料
    一度,塑料、金屬和陶瓷都曾經被認為是可用於關節置換的最新和最好的材料,但是它們對患者的疼痛緩解和活動能力的恢復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這些材料不能持久。Pilliar被稱為加拿大的陶瓷材料之父。如今,通過與另外兩位研究者攜手,已經成為多倫多大學牙醫學院、生物材料與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名譽教授的Pilliar找到了可以用來製造未來植入物的天然成分。
  • ...三菱化學和一家包裝材料製造商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的塑膠袋...
    【日本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塑膠袋】據NHK報導,三菱化學和一家包裝材料製造商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的塑膠袋。這種購物袋由甘蔗等植物成分製成,在海水裡僅需1年時間即可完全降解。由於需先進技術為支撐,價格估計為普通購物袋的6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