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純天然材料替代品出現,100%可降解

2020-08-18 靜水深流286045007

我們的星球被塑料垃圾包圍著。研究人員估計,自20世紀50年代初以來,全球已經生產了超過80億噸的塑料,其中近60%最終流入了垃圾填埋場的自然環境。塑料的實用性是不可否認的,特別是在醫療和食品保鮮領域。人們逐漸意識到塑料對環境的危害。目前,一次性用品非常流行,替代可重複使用物品的潛力很大。考慮到9%的塑料廢料被回收利用,大部分廢塑料進入自然環境,破壞生態系統,危害野生動物。隨著環保材料的出現,這些新材料可以幫助我們擺脫對塑料的以來。塑料廢棄物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有害。開發新一代可持續塑料替代材料迫在眉睫。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公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2年底,我國將在部分地區率先禁止和限制部分塑料製品,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消費量將大幅下降,這使得許多替代性塑料製品獲得了良好的推廣機會。


各國科學家一直致力於研發

美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比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具有更好隔熱性能的環保植物基材料。它有望成為製作一次性咖啡杯的替代品。華盛頓州立大學在一份聲明中說,這種綠色材料主要由植物纖維素納米晶組成。生產工藝簡單,不需要有害溶劑。

2018年7月24日,智利工程師Roberto astete和Christian Olivares在智利聖地牙哥舉行新聞發布會,展示一種完全溶於水的新材料,可用於替代塑膠袋和其他塑料製品。在對聚乙烯醇的化學配方進行改進後,他們設法找到了一種不含任何石油衍生物的環保產品。

矽膠替代塑料時代來臨?

矽膠是,是一種高活性吸附材料,是一種無定形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化學穩定性好,不燃燒。由於原材料化學性質穩定、耐高溫、100%環保、無毒,是有機矽禮品市場上一種具有環保理念的主流仿製品,深受消費者喜愛。而且,矽膠是一種非石油產品,不依賴日益稀缺的石油資源。其替代同類塑料製品是大勢所趨。同時,有機矽產品可以應用於塑料製品做不到的許多領域,如嬰兒奶嘴、人體器官等,其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我國仿生薄膜材料研究取得成功

據記者了解,俞書宏院士成功研製出一種超強、超韌、透明的高性能可持續殼體複合膜,並成功構建了「磚-纖維」殼層狀結構,使該薄膜展現了力學性能遠超傳統塑料,並表現出比塑料薄膜更突出的綜合性能。研究結果發表在《物質》雜誌上。

據介紹,這種高透明、高霧度的薄膜得益於緊湊的外殼「磚-纖維」結構。通過填充薄膜的內部孔隙來保證透光效果,通過納米片與纖維素之間的界面散射來保證光學霧度。因此,在370~780nm的可見光譜範圍內,可獲得大於73%的高透光率和80%以上的高光學霧度。該薄膜還具有高強度、高韌性的優良性能,比市售pet塑料薄膜提高了6倍和3倍。

此外,納米纖維的三維網絡結構和「磚-纖維」殼體結構設計,能有效抑制裂紋擴展,降低纖維減薄效應,提高材料中纖維間氫鍵密度,促進薄膜拉伸過程中纖維的滑移,使材料具有高強度和高韌性。在250℃下,薄膜的結構和性能穩定,在極端環境下的使用性能優於塑料薄膜。

據研究人員介紹,這種原膜材料集優異的光學、機械和熱性能於一體,在自然條件下100%可生物降解,克服了廢塑料難降解的問題。它滿足了柔性電子器件基片材料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光學透明性、柔性、低成本和尺寸穩定性的要求,綠色無汙染,柔性化在未來電子器件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相關焦點

  • 推廣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深圳塑料替代品之全生物降解塑料相關技術...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楊渝嘉)11月14日,由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指導,市米袋子菜籃子聯合會、市質量檢驗協會、市商品質量促進會聯合舉辦的「2020深圳塑料替代品之全生物降解塑料相關技術論壇」在雅楓國際酒店順利舉行。
  • 可替代塑料的新材料出現了!中國科大研製出仿生可持續結構材料
    塑料製品給現代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正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大多數塑料來自於石油產品,由於其極端的穩定性,廢棄後在環境中長時間也難以降解,最終造成持續性的環境汙染問題。研發一系列可持續的高性能結構材料,以部分替代石油基塑料,是該問題最有希望的解決方案之一。
  • 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方式對比分析:生物降解塑料為主流
    中商情報網訊:可降解塑料是指一類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可降解塑料按照降解方式分類,可降解材料一般可分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光-生物降解塑料和水降解塑料等四大類。
  • 最新科技 | 美國科學家利用甲烷生產出完全可降解的塑料替代品!一次性解決塑料汙染+全球暖化!
    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科技創業公司Mango Materials用甲烷生產了一種可以完全降解的塑料替代品!Mango Materials是一家由三位女性創辦的科技創業公司,她們發明了一種由甲烷製成的塑料替代品。目前,這家總部位於加州的公司正領導著生物技術行業進行一場可持續革命。
  • 2020年中國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替代品產業鏈及行業前景分析
    北極星固廢網訊:為了防治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汙染,保護和改善環境,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國家鼓勵研發推廣性能達標、綠色環保、經濟適用的塑料製品及替代產品。目前,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的替代品主要為:可降解塑料製品、紙製品、布製品、竹製品、木製品等。我國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替代品目前尚處於產業發展前期階段,規模小而分散。
  • 微塑料入侵人體,新型可降解包裝材料大盤點
    酪蛋白包裝材料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文德默爾(Wyndmoor)的農業研究局乳品功能食品研究部的科學家用酪蛋白等牛奶蛋白成功研製出一種新型食品包裝薄膜。據了解,這種包裝材料相比傳統食品保鮮膜在隔絕空氣、保持食品新鮮度方面的性能要強500倍,它為市場提供了一種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的食品包裝替代品,比之前來自石化材料的包裝薄膜更具競爭性。
  • 「替代品」可降解塑料你會採用嗎?
    海南省將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含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次性塑料膜、袋和餐飲具。替代品包括全生物降解塑料、紙、布、麻等製品和可重複使用的塑料筐、籃子等。在海口市的大型超市裡,記者看到貨架上的塑料吸管、一次性塑料餐具等用品已經下架,取而代之的是全生物降解的替代產品。
  • 中國科大研製一種可替代塑料的仿生可持續結構材料
    研發一系列可持續的高性能結構材料,以部分替代石油基塑料,是該問題最有希望的解決方案之一。現有的生物基可持續結構材料都受到機械性能較差或製造過程的過於繁瑣的限制,這些因素從成本和生產規模上制約了這類材料的應用。因此,引入先進的仿生結構設計來製造新型的可持續高性能結構材料將可以極大地提高這類材料的性能,拓寬其應用範圍,加速可持續材料替代不可降解塑料的進程。
  • 可降解塑料成行業「新寵」
    今年新版「限塑令」出臺後,雙童公司開始打破26年研製吸管的慣性,進入到可降解生物材料包裝領域。雙童公司總經理李二橋表示,公司可降解生物材料包裝(可降解保鮮袋、產品包裝袋和垃圾袋等)預計9月份投產,產能將達到5噸/日。與此同時,在傳統企業轉型中出現了共享工廠模式。
  • 東洲-PLA生物降解塑料材料
    東洲-PLA生物降解塑料材料PLA(聚乳酸): 聚乳酸也稱為聚丙交酯(polylactide),屬於聚酯家族。聚乳酸是以乳酸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原料來源充分而且可以再生,主要以玉米、木薯等為原料。
  • 「安徽日報」新型仿生材料可替代塑料
    因此,引入先進的仿生結構設計來製造新型的可持續高性能結構材料,將能極大提高這類材料的性能,拓寬其應用範圍,加速可持續材料替代不可降解塑料的進程。通過這種定向變形組裝方法,俞書宏團隊成功地將纖維素納米纖維(CNF)和二氧化鈦包覆的雲母片(TiO2-Mica)複合製備了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可持續結構材料,所獲得的結構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機械和熱性能,有望成為石油基塑料的替代品。
  • 可降解塑料材料在玩具市場有待開發
    近年來中國包裝用塑料已超過400萬噸。有關部門預測,2005年中國塑料包裝材料需求量將達到500萬噸,按其中30%為難以收集的一次性塑料包裝材料和製品計算,則廢棄物產生量達150萬噸;中國可覆蓋地膜的面積為5億多畝,加上育苗缽、農副產品保鮮材料等預計需求量將達到100萬噸;一次性日用雜品和醫療材料中一部分也是難以收集或不宜回收利用的,預計其需求量達100萬噸。難以回收利用的塑料廢棄物將達350萬噸,由此引發的環境問題將日益嚴重。
  • 必須釐清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別被「偽降解」蒙蔽了!
    目前的可降解塑料正是處於一個成本不佔優勢的尷尬境地。生活中常見的塑料主要有五大品種,即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五大類塑料。這五種塑料的原料都是石油,屬於不可降解塑料。而我們通常說的無汙染的環保材料,一般指「生物降解塑料」,這是一種全部或部分來源於生物質的塑料。
  • 可食用的塑料替代品來了!勺子也能吃,環保又美味
    塑料垃圾汙染,讓全世界各國頭疼。為此,很多國家推出了一些可食用的塑料替代品,讓我們一起梳理一下! 【可食用水球 強韌環保可降解】 這款可食用的水球,是塑料瓶的替代品,由英國一家公司研製。水球擁有雙層膜,膜的主要構成是一種天然海藻提取物,對人體無害。
  • 和塑料吸管說「拜拜」 我國有2600餘家可降解材料相關企業
    另外,《意見》要求在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購物袋。推廣生鮮產品可降解包裝膜(袋)。據中新網報導,麥當勞中國宣布自6月30日起,北上廣深近千家餐廳的堂食及外帶率先停用塑料吸管,相關減塑舉措將於2020年內覆蓋中國內地所有餐廳,屆時,預計每年約減少400噸塑料用量。
  • 最嚴限塑令來襲:可降解塑料與紙業輪番漲價 多家公司瞅準機會擴產
    與此同時,市場對於傳統塑料替代品的關注度與日俱增,可降解塑料與紙包裝是替代品中的佼佼者,不少上市公司瞅準機會忙擴產,希望解決替代品面臨的成本高企、產能不足等問題。20餘省份頒布「地方版」限塑令傳統塑料製品大限將至,距離今年年底的時間表已不足4個月。
  • 生物降解材料包裝商華哲經緯,做一次性塑料的「終結者」
    然而,迄今為止,世界上生產的90億噸塑料中,只有9%被回收利用,剩餘的大多數都被扔進了填埋場、垃圾場或自然環境中。為減少白色汙染,各國都在積極推進限塑、禁塑、開發使用可降解塑料,據測算未來可降解塑料成長空間10倍以上。北京華哲經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環保材料公司,成立於2018年06月19日,主做品質環保餐飲包裝服務商。
  • 塑料包裝地位不保,完美替代品已出現?
    紙板作為包裝材料,不只是可持續發展的產物,更可以作為品牌方傳遞品牌價值的媒介。目前紙質包裝正在全球範圍內獲得行業和消費者的青睞,紙包裝解決方案正在重新定義各個產業的未來。 塑料包裝價廉、輕便,適用於各類食品。然而,它的不可降解性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負有社會責任感的品牌們紛紛尋求塑料包裝替代品,紙質包裝成為首選。
  • 可降解塑料並不等於環保
    「另外,可降解塑料也是一次性材質,不能跟環保畫等號,使用起來需要謹慎。」  「限塑10條」還需明確的激勵機制  新京報:你什麼時候開始關注塑料汙染問題,開始關注北京的限塑行動?  謝新源:2008年「限塑令」頒布前後,我對塑料汙染關注過一段時間,但不夠系統。
  • 限塑令引發可降解塑料原料價格大漲
    到2022年底,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在塑料不被準許使用的情況下,可降解塑料的需求被激發。8月28日,卓創資訊分析師翟秋萍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可降解塑料是指一類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