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入侵人體,新型可降解包裝材料大盤點

2021-02-13 食品機械設備網

酪蛋白包裝材料

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文德默爾(Wyndmoor)的農業研究局乳品功能食品研究部的科學家用酪蛋白等牛奶蛋白成功研製出一種新型食品包裝薄膜。據了解,這種包裝材料相比傳統食品保鮮膜在隔絕空氣、保持食品新鮮度方面的性能要強500倍,它為市場提供了一種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的食品包裝替代品,比之前來自石化材料的包裝薄膜更具競爭性。這種新型薄膜更耐水耐油,可以直接用於奶酪棒、烘焙食品和糖果的包裝。

焦糖蜂蠟包裝材料

瑞典某設計工作室將塗上蜂蠟的焦糖作為「橄欖油」的包裝材質。蜂蠟可以有效阻止液體流出並防止焦糖包裝與空氣中的水分發生反應,而加熱到100°與170°的焦糖包裝會呈現不同的顏色,能夠用以區分不同品種的油。而焦糖本身不會和油相融,使用時只要像敲雞蛋那樣,就可以將裡面的油輕鬆取出。包裝打開後,焦糖接觸到水和空氣,就會自動開始降解,不會對環境產生汙染。

洋菜膠包裝材料

同樣是瑞典的這家設計工作室還發明出利用洋菜膠來盛放果汁、牛奶或者冰沙等飲品。洋菜膠具有半透明的特點,可以透過它觀察飲品內部的顏色、質地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洋菜膠存放一個月後會漸漸縮小,也有助於提醒消費者儘快飲用完畢。利用洋菜膠包裝的飲品需要冷藏,在運輸過程中還應避免其暴露在陽光下。

蘑菇包裝材料

美國某生物材料公司通過讓菌絲體在玉米秸稈、玉米皮等乾淨的農業廢棄物周圍生長,培育出了一種蘑菇包裝材料。這種材料獲得速度非常快,真菌只需幾日就能長得立體又結實。聚苯乙烯材料需要數千年才能降解,而這種菌絲體材料的降解程序十分簡單簡單。甚至將它們扔在花園裡,它們就能在幾周內自然降解。

生物基聚乳酸包裝材料

由歐盟12個成員國及聯繫國組成的研發團隊研製開發出了一種創新型生物基聚乳酸包裝材料。它產自玉米糖分的酶化發酵,其物理化學特性接近石油基塑料,但它不僅可降解,還有著優良的耐熱、機械、阻隔等性能。據悉,還能在普通包裝的基礎上嵌入智能技術,可實時檢測包裝物內氧氣含量,保證整個產品價值鏈可追溯性。

小編結語:此前也有研究顯示,微塑料汙染已經侵入到人類體內,全球人均每周攝入將近5克的微塑料。長此以往,對人體的傷害將無法想像。因此,對抗塑料汙染刻不容緩。而發明並使用環境友好型包裝材料不僅有助於減輕環境汙染,更是造福人類本身。

這也充分說明了環保性包裝材料前景巨大,相關生產企業要開足馬力,加大對新型包裝材料的研發投入,切合行業需求,合理布局市場,實現經濟效益的進一步增長。

點擊文字可查看微名片詳情

相關焦點

  • 可降解塑料材料在玩具市場有待開發
    近年來中國包裝用塑料已超過400萬噸。有關部門預測,2005年中國塑料包裝材料需求量將達到500萬噸,按其中30%為難以收集的一次性塑料包裝材料和製品計算,則廢棄物產生量達150萬噸;中國可覆蓋地膜的面積為5億多畝,加上育苗缽、農副產品保鮮材料等預計需求量將達到100萬噸;一次性日用雜品和醫療材料中一部分也是難以收集或不宜回收利用的,預計其需求量達100萬噸。難以回收利用的塑料廢棄物將達350萬噸,由此引發的環境問題將日益嚴重。
  • 大東南(002263):可降解塑料包裝薄膜龍頭企業
    大東南(002263):可降解塑料包裝薄膜龍頭企業來源: 國元證券 發布時間:2008-07-29 09:57:43字體:大 中 小  看好理由一:家族控股民營企業  公司成立於2000年1月,實際控制人黃氏家族通過"浙江大東南集團公司"持有71.47%股權。"
  • 細思恐極:微塑料進入人體!咋進去的?有啥危害?
    微塑料汙染已經「入侵」人體。據《紐約時報》報導,正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聯合胃腸病學周10月22日的學會上發布了一項新研究,該研究首次確認,人體內發現了多達9種不同種類的微塑料。   微塑料就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和紡織纖維,主要來源為直接排放到環境中的小塑料顆粒以及大塊塑料垃圾降解產生的碎屑。聯合國海洋環境保護科學問題聯合專家組(GESAMP)稱其為「溫柔殺手」。
  • 新型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及其應用
    但同時,由於大量的廢棄塑料製品難於分解,構成了日益嚴重的「白色汙染」,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隨著人類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處理高分子材料廢棄物這一熱點課題在全球得到普遍關注。所以,製備環境友好的可生物降解塑料來代替傳統塑料,研究和開發可降解塑料成為治理汙染的有效實施方法,可降解塑料也由此成為國內外的熱門研究方向。
  • 盤點|15家可降解塑料上市企業一覽
    塑料自發明以來,以其質量輕、性能好且耐久而被大量使用,塑料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成為近些年來發展速度最快的大類材料。隨著我國禁止進口廢棄塑料垃圾政策出臺,加強垃圾分類、廢棄塑料回收再利用和有機垃圾生化處理等逐漸成為社會共識,而生物降解塑料製品也因其有助於堆肥生化處理得到了重視。
  • 科普——可降解塑料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PC塑料製品在高溫下會釋放出有毒物質雙酚A,對人體有害。那麼「00」大家很少見到,而這個編號代表的意思就是可降解塑料。而這種「00」編號的塑料製品或塑膠袋大多是用對人體絕對無害的聚乳酸(PLA)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
  • 微塑料入侵人體!嬰兒每天喝下160萬粒微塑料,連大腦都有塑料
    之所以塑料會汙染環境,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們很難降解,而且伴隨著人類的使用,塑料製品不僅汙染陸地,同時也汙染海洋,進入到地球的生物鏈之中。 研究者表示,塑料製品至少需要200-500年的時間,才可以在自然界中降解掉,特別是很多塑料瓶之類的,特別是那些標有「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塑料製品,它們需要降解的時間則要更久,即使是微生物,也很難將它們給分解掉,這樣一來,就會對自然環境造成極大的傷害。
  • 吃海鮮等於吃塑料?因為吃海鮮,人體每年或攝入5.5萬微塑料!
    白色汙染入侵水體塑料垃圾回收隨著全球人口的不斷增長,塑料需求持續增加,塑料垃圾的毀滅趨勢只會加速,因為這些材料不會輕易降解,它們存於環境中無法消除。雖然這些微塑料本身不一定有毒,但它們可以吸收並蓄積所在水域的有毒汙染物,比如滴滴涕殺蟲劑和多氯聯苯。這些微塑料經常被小型海洋生物所消耗,比如浮遊生物和貽貝,這些生物隨後被大的動物吃掉。目前,科學家們對這一過程並不了解,但他們擔心有毒化學物質會隨著食物鏈的增加而累積,對動物甚至食用被汙染的海鮮的人造成危害。
  • 可降解材料對食品包裝業發展意義重大
    在國家強制要求的行業,如餐飲行業中一次性水杯、飯盒、刀叉等日用塑料製品中,使用可降解塑料的比例相對較高,而工業和農業中,可降解塑料的使用率較低。從長期來看,國內環保意識增強,可降解塑料使用的領域拓寬;國外對環保材料的需求增多,可降解塑料出口量增加;國內可降解塑料的生產工藝日趨成熟,成本逐漸降低至下遊可以接受範圍;隨著各方麵條件的成熟配合,可降解塑料仍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 生物降解材料包裝商華哲經緯,做一次性塑料的「終結者」
    然而,迄今為止,世界上生產的90億噸塑料中,只有9%被回收利用,剩餘的大多數都被扔進了填埋場、垃圾場或自然環境中。為減少白色汙染,各國都在積極推進限塑、禁塑、開發使用可降解塑料,據測算未來可降解塑料成長空間10倍以上。北京華哲經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環保材料公司,成立於2018年06月19日,主做品質環保餐飲包裝服務商。
  • 塑料已入侵人體?河北年底封禁這些塑料製品,限塑你該這樣做→
    (石家莊日報記者張海強攝)快遞包裝、食品包裝、生活用品……塑料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甚至無孔不入地已存在於人體組織和器官中。據新華社消息,西方媒體報導,根據美國化學學會秋季視頻大會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汙染地球所有元素的塑料已經侵入人體組織和器官中。
  • 鄭月明:建議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
    以下為《關於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的建議》的全文。一、建議背景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綠色、循環、可持續性發展將成為未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徵。
  • 人體內發現"微塑料":怎麼來的?對我們有害嗎?
    而且即便在人體裡,也不能簡單地就認為微塑料一定在釋放汙染物,因為真正的釋放過程,其速率很慢,同時釋放的量也很很少。這不同於在自然環境裡面,特別是海洋環境裡面,波浪的機械作用特別大,大海受到太陽光的照射也非常強,可能會加速微塑料攜帶的汙染物釋放。進入自然生境後,塑料從大塊慢慢變小,就會出現一些微孔或者縫隙,可能導致裡面的添加劑釋放。相對而言,人體內的環境溫和許多。
  • 「禁塑」後塑料包裝該用啥替代?生物降解塑料PBAT集中投產
    據了解,目前中國內地有超過3500家麥當勞餐廳,其塑料吸管的年均使用量約400噸。 部分塑料包裝可由紙包裝替代,但完全「以紙代塑」其實並不現實。 「『生物可降解』是一種比較籠統的說法,同一種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工業堆肥或家庭堆肥等可控條件下,以及在不可控的土壤、海水等自然環境中,其生物降解性能各不相同。生物可降解塑料同樣需要被回收,以特定方式妥善處置,不應被隨意丟棄。」 明確提及「探索培育有利於規範回收和循環利用、減少塑料汙染的新業態新模式」。
  • 可降解塑料風口再起 可降解塑料產業鏈全景圖及投資機會深度剖析
    可降解塑料上遊原材料主要包括PLA(聚乳酸)、PHA(聚羥基烷酸酯)、PGA、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CL(聚己內酯)等。可降解塑料中遊產品主要包括餐具、薄膜、膜紙、快遞袋、服裝、塑料膠帶、3D列印材料等。可降解塑料下遊主要應用於包裝、農業、3D列印、現代醫藥、紡織業等。
  • 珠穆朗瑪峰被微塑料入侵,未來人類要面臨多大的危險?
    現在攀上珠穆朗瑪峰山頂的人開始增多,「人類製造」也開始入侵珠穆朗瑪峰。最近有科研人員在珠穆朗瑪峰8840的高度上第一次發現了「人類製造」—微塑料。如今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塑料,衣食住行幾乎都有塑料的身影。隨著人們在海洋中發現了微塑料開始,已經明白微塑料不僅襲擊在陸地,也襲擊整片海洋。
  • 新研究證明:所謂可降解生物塑料其實對環境並不友好
    此外,每年有1000萬噸塑料被傾倒到海洋中,傳播對海洋生物有害的物質。 塑料會分解成微小的微塑料,被生物誤認為食物而吃掉。 更大的魚吃了它們,然後沿著食物鏈的金字塔往上走,直到它們進入我們的身體。隨著公眾對這些問題認識的加深,可口可樂、聯合利華、達能等大公司開始投入資源開發生物塑料作為替代品。
  • 生物可降解塑料應用存在的挑戰
    生物基塑料就是生物可降解塑料嗎?石化基塑料就不是生物可降解塑料嗎?答案都是否定的。01生物基塑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塑料是否可生物降解,跟塑料由哪種原料製成沒有必然關係。另外,生物可降解塑料需要在特定環境下才能降解,並非沒有條件限制。生物可降解塑料應用於一次性製品目前生物可降解塑料最主要的應用領域為包裝材料,佔比近 60%。包裝材料分硬質包裝和軟質包裝,硬質包裝包括盒子、瓶子等,軟質包裝包括塑膠袋等。
  • 2025年單一材料塑料包裝市場需求或達到710億美元
    政策出臺,未來2-5年內,禁塑政策將在全國大範圍鋪開,可降解塑料行業有望實現高速發展。  生物降解塑料目前已開始應用在一次性餐具、包裝、農業、汽車、醫療、紡織等多個領域,基於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需求,第八元素為客戶提供PLA、PBAT、PBS等降解材料,點擊以下連結,即可在線採購樣品:  Smithers最近發布的專題研究報告《單一材料塑料包裝薄膜市場的未來2025年》指出, 2019年其市場規模為
  • 五種可望取代塑料的生物降解材料 你準備好了嗎?
    雖然塑料最終也能分解,但其過程可能要長達1000年左右,而且,它更可能會分解成微塑料,對動植物造成傷害。 然而,好消息是我們身邊常用的一些塑料用品和包裝其實是可以用生物降解材料來代替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近來常常聽到生物降解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