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思恐極:微塑料進入人體!咋進去的?有啥危害?

2020-11-26 新民網上海頻道

  這是6月5日在黎巴嫩貝魯特海濱拍攝的塑料廢棄物。新華社發(比拉爾攝)

  不是危言聳聽!微塑料汙染已經「入侵」人體。據《紐約時報》報導,正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聯合胃腸病學周10月22日的學會上發布了一項新研究,該研究首次確認,人體內發現了多達9種不同種類的微塑料。

  微塑料就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和紡織纖維,主要來源為直接排放到環境中的小塑料顆粒以及大塊塑料垃圾降解產生的碎屑。聯合國海洋環境保護科學問題聯合專家組(GESAMP)稱其為「溫柔殺手」。因為,微塑料能夠被分解成細小的顆粒和碎片,混入土壤、水源以及動植物體內。

  這些微塑料是怎麼被「吃進去」的?

  此前,已經有很多報導揭示了海洋微塑料汙染所面臨的嚴峻局面,以及微塑料汙染對海洋生物造成的生命威脅,但確認人體也受到微塑料汙染是首次!然而,這樣的研究結果並非「意料之外」。

  這是4月6日在挪威西部城市卑爾根以南約100公裡的穆斯特島拍攝的腹中帶有塑料瓶的鱈魚 新華社發

  據「科普中國」報導,自19世紀早期塑料誕生後,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生產了約83億噸塑料。廢棄的塑料垃圾大部分只能通過焚燒和填埋的方式來處理,最終會有超過2000萬噸的塑料垃圾不經處理直接丟棄,最終進入海洋。由於塑料難以降解,會以微塑料的形式長久存在於食物鏈中,最終通過飲水和食物進入到我們的身體裡,這就是我們體內微塑料的主要來源。

  此外,維也納醫藥大學胃腸病學家菲利普•施沃布爾還表示,「食物在加工和包裝的各個步驟都很可能受到微塑料汙染」。

  因此,不管是食用已經受了汙染的食物,還是無意識吃下食品包裝中的微小塑料,都可能造成人體內的微塑料汙染。

  取樣作業獲取的海洋微塑料樣本。新華社記者 白國龍攝

  被微塑料「入侵」會造成什麼影響?

  諸多研究表明,小至浮遊生物,大到鯨魚,在進食各種塑料後,微塑料能夠進入它們的血液,淋巴系統,甚至肝臟,造成腸道甚至生殖系統的損害。如今,微塑料汙染已經滲入到人體,是否也會給人類帶來致命威脅?

  微塑料是否對人類造成健康威脅,到底造成什麼程度的威脅目前尚不明確。據《紅星新聞》報導,有研究人員指出,腸道內的微塑料可能影響消化系統的免疫反應,或幫助有毒化學物和病原體的傳播。但鑑於此次研究的樣本量小,很難做太多結論。

  另據CNN報導,塑料在製造過程中可能含有一些化學物質,當微塑料進一步分解為更小的微粒後,很可能被人體循環系統吸收,進而進入人體器官。就此,倫敦國王學院教授弗蘭克•凱裡稱,「當濃度足夠的時候,這些化學物質能傷害甚至殺死細胞。細胞可能會被成功替代,也可能不會,蛋白質及DNA都可能受到傷害」。倫敦國王學院環境健康科學家史蒂芬妮•懷特也指出,「這些大體積微塑料的更大威脅是,它們是否會在人體內留下相關化學汙染,並且在人體組織內逐漸累計起來。」

  7月27日,參加活動的志願者在清理海洋垃圾(GoPro拍攝) 新華社發

  雖然,微塑料汙染「入侵」人體將帶來怎樣的後果,至今還沒有準確結論,但有一點無疑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如果人類不改變現狀,塑料汙染程度會進一步惡化。

  原標題:細思恐極:微塑料進入人體!咋進去的?有啥危害?

我要爆料 聯繫電話:021-22899999 新民網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微塑料進入人體後,危害有多大?已經進入生態系統的食物鏈中
    對於塑料進入人體以及由此而引發的體內塑料堆積的研究並不多。不過,這個科研空白最近被填補了。維也納醫科大學的胃腸病學家菲利普·施瓦布爾(Philipp Schwabl)公布了他們的最新研究結果——人類糞便中發現了微塑料的存在。微塑料是比塑料更可怕的存在,它被定義為直徑小於5mm且沒有下限的塑料顆粒和纖維。微小的形體意味著它們更易於被吞食並進入生物體中。
  • 「健康」人體內首次發現「微塑料」,對健康有危害嗎?答案在這
    近日,包括美國CNN和英國《衛報》在內的多家媒體報導,在2018年歐洲消化醫學會腸胃病學學術會議上,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的菲利普·施瓦布爾等人報告,在人類的糞便樣品中首次發現微塑料,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微塑料究竟是個啥東東?它又是如何進入人體的,有何危害?今天,我們就來詳細地講一講。
  • 微塑料已進入人體!這是一個可怕的發現,生態圈已被塑料侵襲
    近日,來自日本衝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的科研人員,針對目前塑料垃圾中對生態系統危害最大的微塑料垃圾,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梳理工作,通過微塑料的「地球環遊記」,為人們一步步揭曉它們究竟是如何進入人體的。什麼是微塑料垃圾?
  • 珠穆朗瑪峰也發現了微塑料,危害目前尚不清楚
    答案是塑料,微塑料!不過塑料的危害並沒有這麼簡單,塑料在被大自然分解的過程中,會形成微塑料,這些微塑料的直徑小於5毫米,甚至是達到微米或者是納米的級別;形狀有顆粒、纖維、薄膜。這些微塑料才是真正對生命產生威脅的東西,它們現在已經遍布到了全球各地,人類生活的陸地土壤中、淡水水系中,有塑料垃圾的地方都有分解出來的微塑料,這些微塑料會進入動物的體內,然後再次進入人類的餐桌。
  • 人體內首次發現微塑料,食鹽中也有塑料顆粒,真成「塑料姐妹花」了?
    你的體內有多少塑料顆粒?你每天吃(喝)進去多少塑料顆粒?本周,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聯合胃腸病學學會上,來自維也納醫藥大學胃腸病學家菲利普·施沃布爾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人體內存在微塑料(直徑小於0.5毫米的塑料微粒)。
  • 嬰兒每天可能喝下160萬顆微塑料,科學家:微塑料可能進入大腦
    人類雖然很清楚,塑料汙染對於地球的危害,卻不知道微塑料對人類的影響可能更大,2004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湯普森等人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論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塑料微粒)的概念,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
  • 塑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科學家:全球50%人體內都有塑料微粒
    然而近日,歐洲聯合胃腸病學發布了一項新的研究,報告指出:估計全球約50%人口的體內都能找到塑料微粒。科學家研究了8位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實驗對象,在他們的糞便中都發現了塑料微粒,平均每10克糞便中就含有約20個微塑料顆粒,大小在50~500微米之間。
  • 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
    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時間:2020-11-24 15:32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
  • 家有山泉:淨水器是智商稅嗎?塑料微粒通過飲水進入人體
    2018年10月22日,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胃腸病學會議上,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在全球一小部分受試者的每份糞便樣本中都檢測到了微塑料成分。這項研究清楚表明,微塑料已經滲入全世界海洋,並已然侵入許多生物體,也包括我們人類。關於塑料汙染問題,近年來報導越來越多,但沒有切膚之痛總難以引起重視。可有沒有想到,我們正在一口一口吃著塑料,並且塑料微粒已在人體內被發現?
  • 澳研究稱全球深海有1400萬噸微塑料,或對人體存在危害
    據新華社消息,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於當地時間10月6日發布公報稱,該機構已完成世界第一個評估全球海底微塑料汙染總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全球深海中約有1400萬噸該類汙染物,預計是海洋表麵塑料汙染總量的兩倍以上。相關成果已發表在新一期《海洋科學前沿》雜誌上。
  • 你每月吃掉的塑料相當於一張銀行卡,人類已進入「吃塑料」時代
    這項研究表明,塑料會最終到達人體腸胃。這對於我們,可能不是個好消息。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微塑料已經無處不在。這些5毫米或者米粒般大小的塑料,來自降解後的塑料碎片、合成纖維和塑料膠球。一些研究發現,金槍魚和龍蝦等海洋生物的體內有大量微塑料,全世界83%自來水樣品中也有它們的身影。 微塑料究竟是個啥?
  • 歐洲科研機構在人體內發現的微塑料哪裡來的?
    也就是說你可能在一年內就吞下了超過11000塊塑料。平時家長總說外面的米線有的就是拿塑料做的,讓孩子們少吃,但是沒想到吧,海鮮體內更多塑料。人類緊緊抱住顫抖的自己說:「我太難了!,這嘴裡吃的就沒幾樣是安全的。」 可能很多人有疑惑,那白白的貝殼肉或者魚肉裡怎麼可能有塑料,這微塑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它又是如何進入人體的,有何危害呢?今天我們和大家一起「走近科學」。
  • 塑料汙染多嚴重?全球一半的人體內都有微塑料!
    早在2018年,歐洲聯合胃腸病學周曾發布了一項研究,就首次確認了在人體內發現了多達9種不同種類的微塑料。之後,奧地利維也納醫藥大學和奧地利聯邦環境局表示,科學家在參與研究的8位實驗對象的糞便中同樣發現了塑料微粒,且平均每10克糞便中就含有約20個微塑料顆粒。
  • 吃海鮮等於吃塑料?因為吃海鮮,人體每年或攝入5.5萬微塑料!
    塔斯馬尼亞大學的科學家統計,島上大約有3770萬塊塑料碎片,這可能是世界上塑料汙染最嚴重的地方,每平方米海灘就有671個塑料垃圾,這是有史以來塑料垃圾密度最高的地方。太平洋垃圾帶分布示意圖夏威夷回歸人體的塑料雖然塑料不會輕易降解,但當它們暴露在陽光下或物理摩擦中,也會分解成越來越小的碎片。
  • 塑料微顆粒:嬰兒泡奶都被波及,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但作者並沒有給出塑料微顆粒對嬰兒健康到底有多大影響,因此這還是個未知數,仍然需要進一步科學研究!延伸閱讀:塑料微顆粒到底有多少?微塑料有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兩大類,初生微塑料是直接排入自然界的微塑料顆粒,來源是化妝品的成分,或者作為工業原料和樹脂顆粒等,次生的則是塑料垃圾通過化學或者自然界降解過程中形成!
  • 官方首度披露海洋微塑料汙染:魚類、貝類等檢出微塑料,危害待研究
    微塑料攝入人體內會造成什麼影響?相關研究仍在進行中,「目前全球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攝食含有微塑料的海產品對人體健康有影響。」不過,王菊英強調,微塑料可能繼續分解為更細小的顆粒,潛在影響不可小覷,需要引起大家高度關注。
  • 聚丙烯塑料奶瓶危害大,專家:每天能釋放160萬微粒進入嬰兒大腦
    塑料微粒又可以叫做微塑料,因為體積非常小通常是很難發現的。那些扔掉的塑料垃圾經過風的分解或者太陽光照射後,就可以分解成細小的微塑料。廣泛存在於大氣,水和土壤中。曾有專家做出估計,這些微塑料累計可能高達15萬億噸。更加讓人難以相信的是,塑料垃圾不僅只存在於外界環境中,它們能夠吸附有害物質進入動物體內,從而流入食物鏈,最後被人類攝入。
  • 微塑料入侵人體!嬰兒每天喝下160萬粒微塑料,連大腦都有塑料
    塑料,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糟糕的發明之一,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或者是人類有機會發明出時光機器,可以回到塑料發明之前,那麼,或許未來人類會阻止塑料的發明,因為它的出現,已經讓地球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糟糕。 塑料是如何被發明出來的呢?其實這與人類進入工業時代有關。
  • 聚丙烯塑料奶瓶危害多大,每天釋放160萬微粒,或進入嬰兒大腦
    什麼是塑料微粒呢?每年,平均有800萬噸塑料從海濱地區進入全球的海洋,大部分都是一次性塑料用品。在海洋中,太陽光和海浪將這些塑料分解為米粒大小的碎片。 塑料微粒的危害 目前,因為數據不充足,科學家對於塑料微粒的危害認知還不全面,科學家通過對攝入塑料微粒的海洋動物進行研究,表明塑料微粒微塑料能夠進入它們的血液,淋巴系統,甚至肝臟,造成腸道甚至生殖系統的損害。
  • 科學研究證實:微塑料危害蜜蜂健康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蜂產品質量與風險評估創新團隊發現:微塑料暴露是危害蜜蜂健康的重要風險因子 。 通過闡明其危害蜜蜂腸道健康的毒性機制,有助於理解環境因子對蜜蜂健康的影響,同時也為研究微塑料對陸地生態系統的潛在危害提供了直接證據。 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有害物質雜誌(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