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今天,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作重要講話。「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四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重溫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金句。
    
    1. 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響,不是靠窮兵黷武,不是靠對外擴張,而是靠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們的先人早就認識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的道理。闡釋中華民族稟賦、中華民族特點、中華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2.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
    3. 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都離不開文藝。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
    4. 沒有優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熱鬧、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觸及人的靈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鳴的。
    5. 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
    6. 文藝工作者要志存高遠,就要有「望盡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即便是「衣帶漸寬」也「終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願,最後達到「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領悟。
    7. 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於精神快樂。文藝要贏得人民認可,花拳繡腿不行,投機取巧不行,沽名釣譽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轎,人抬人」也不行。
    8. 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優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
    9. 文藝批評要的就是批評,不能都是表揚甚至庸俗吹捧、阿諛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論來剪裁中國人的審美,更不能用簡單的商業標準取代藝術標準,把文藝作品完全等同於普通商品,信奉「紅包厚度等於評論高度」。
    10. 如果「以洋為尊」、「以洋為美」、「唯洋是從」,把作品在國外獲獎作為最高追求,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東施效顰,熱衷於「去思想化」、「去價值化」、「去歷史化」、「去中國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絕對是沒有前途的!
    (整理:人民日報客戶端 張世懸 李建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