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酒莊?
酒莊是歷史。擁有歷史的酒莊,本應是反對這個世界看得見或隱形存在的一切「偏見和投機」。它們是復古者和引領者。
酒莊的莊主,本應是「嘲諷」和「否定」不合理的社會現實,他們保留著一個人最赤誠的敏銳感和責任心。
5月4日,Bilibili一篇演講《後浪》刷爆朋友圈,短短幾天時間內,卻實現了輿論的多次變化和反轉,大多數人發現,轉發者多為中老年,反而年輕人「默聲不語」,後浪與前浪情感並未形成螺旋式交織,而是平行存在。
每個時代都對「後浪」充滿期待,但無疑世界多數時候仍然一代一代的重複著「前浪」不留任何話語空間的行為。
酒莊,是中國酒坊最原始的狀態,它是當之無愧的「前浪」,在工業化進程中,不得不淪為「後浪」。一方面源於供需關係的長期不平衡;一方面源於酒莊被「營銷化」,失去了其本身的特點。
有必要說明的是,「年輕不等於青春,年老者也可以做後浪」。
在這個背景之下,我們依然支持中國白酒的酒莊式自信和復古。因此,快訊君從近三年所有發文和《方向酒館》中整理了陳太吉酒莊莊主範紹輝關於酒莊發展的十大金句。
2020年是很多人迫切希望遺忘的一年,但這卻是陳太吉酒莊190周年的重要之年,190年濃縮出的十大金句,是對中國白酒酒莊的重新定義,也是莊主範紹輝這朵「後浪」追趕的秘密武器。
酒莊與歷史
中國與世界
酒莊與生活
快訊君認為,陳太吉的「酒莊熱」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對歷史和現實的尊重與超級整合能力。應該說,陳太吉酒莊樹立起了兩大形象,即中國白酒酒莊的莊格與粵酒高端化。「酒莊源於歷史,卻高於歷史」的現代表達,是陳太吉酒莊在產品品質、口感上的背書,也是其對社會責任的體現,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誰也無法抵禦正道發展和優秀的歷史,酒莊便是這一載體。
二是直擊中國白酒與國際酒莊的市場痛點。中國白酒的國際化一直飽受詬病,而日本威士忌和清酒這一在中國抄作業而誕生的酒種卻能走遍全球,走上餐桌,中國白酒的國際化缺乏對自我文化和品質的自信以及相關宣揚,白酒酒莊的國際化強調「幹酒」、「情懷」和「場景」是藉助大國文化艦母而實現自我騰飛。
三是亂象之中甘做且勇做「逆行者」。酒莊強調非工業化生產,這難以成為中國這種超級消費大國的主流形式,因此成為眾多中小企業」酒旅「項目營銷的噱頭,這恰恰有損酒莊的發展,陳太吉在亂象之中能夠獨立思考發展,傳遞一種酒莊底蘊,構建酒莊的莊格,是時代先鋒。
關於中國白酒酒莊,您有何高見,請在評論區互動!
文 | 杜強 編 | 李一卓 製作 | 李一卓
來源 | 糖酒快訊(ID:tjkx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