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彭德懷元帥一生所擔任的職務

2021-01-08 網易新聞

轉載自:黨史博採

文/王樹人

2018年10月24日,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領導人之一的彭德懷元帥誕辰120周年紀念日。這位曾經統帥千軍萬馬為建立新中國立下不朽戰功,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運籌帷幄奪取了保家衛國偉大勝利以及在我國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事業中做出卓越貢獻的開國元勳,雖然在晚年受到了錯誤批判並在「文革」中遭到殘酷迫害,但他老人家可謂戎馬一生,輝耀千秋。筆者現把彭德懷元帥一生中所擔任的職務概述如下,權當紀念之。

曾任國民革命軍團長

1898年10月24日(農曆九月初十),彭德懷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石潭鎮烏石寨彭家圍子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原名得華。艱難地度過了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少年時代後,於1916年3月來到長沙入湘軍第2師3旅6團1營1連當兵,開始了軍旅生涯。

1918年,彭德懷被任命為班長,與同連的黃公略(後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3軍軍長等職。1931年9月在戰鬥中犧牲)等結為摯友,並在連隊秘密組織救貧會。1920年初夏,隨部隊參加驅逐北洋軍閥、湖南督軍張敬堯的戰鬥,並被提拔為排長。1921年夏隨部隊參加「援鄂自治」戰爭。湘軍敗退後,隨6團開赴南縣,升任代理連長。同年秋冬為幫助一個貧苦農民,派救貧會會員秘密處決當地惡霸地主兼稅務局局長區盛欽。事發後被捕,在押往長沙途中逃脫。

◆1923年,彭德懷在湖南省陸軍軍官講武堂學習,時年25歲。

1922年初春,彭德懷輾轉來到廣東花縣到湘軍時的舊友魯廣厚任營長的獨立營(隸屬許崇智任軍長的粵軍第2軍)擔任4連連長。同年3月棄職後從廣東回到湖南老家種地。8月改叫彭德懷,與黃公略等相約投考湖南省陸軍軍官講武堂並被錄取。1923年8月從湖南省陸軍軍官講武堂畢業後重回湘軍6團1營1連擔任連長。1926年5月任6團1營營長。後湘軍第2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8軍獨立第1師,6團改為1團,彭德懷任1團1營營長。在參加北伐戰爭中,率部攻擊武昌南門時,結識師政治部秘書長、共產黨員段德昌,開始接受共產主義思想,並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8月,彭德懷參加唐生智第四集團軍討伐蔣介石,曾任1團代理團長。討伐失敗後隨獨立第1師退回湖南南縣。同年冬,與中共南華安特委取得聯繫,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幫助段德昌秘密來南縣養傷。1928年1月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5師(由原獨立第1師改編)1團團長。4月由段德昌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團秘密成立中共黨委後,任黨委書記。6月19日,率1團隨獨立第5師師部抵達湖南省平江縣。

從紅5軍軍長到陝甘支隊司令員

1928年7月17日,中共湘鄂贛邊界特委書記滕代遠(建國後曾任鐵道部部長等職),奉湖南省委指示到達平江,並與1團黨組織取得聯繫。22日,彭德懷、滕代遠率第1團在平江城舉行起義,並佔領平江縣城。24日上午,士兵委員會在團部召開聯席會議,選出彭德懷任紅5軍軍長兼第13師師長。同時,建立了中共紅5軍委員會,鄧萍為書記,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為委員。24日下午,召開了有五萬人參加的軍民大會,宣布紅5軍正式成立。29日,湖南省清鄉督辦署急調大軍分數路進攻平江。彭德懷率領紅5軍與國民黨軍激戰終日。為保存革命力量,30日黃昏主動撤出平江,轉戰在湘贛邊界地區。10月,紅5軍和湘鄂贛邊幾個縣遊擊隊合編為三個縱隊,近一千人。黃公略率第2縱隊在湘鄂贛邊堅持鬥爭,彭德懷、滕代遠率第1、第3縱隊向南突圍,轉移到井岡山與毛澤東、朱德率領的紅4軍會合後,改編為紅4軍第30團。彭德懷任紅4軍副軍長兼第30團團長。

1929年9月,紅5軍重建,彭德懷仍任軍長。他利用軍閥混戰的有利時機迅速恢復和擴大紅軍隊伍,使紅5軍在半年內發展到五千餘人。1930年6月紅3軍團成立,彭德懷任總指揮和中共前委書記,與政委滕代遠率部在平江擊敗國民黨軍的進攻,爾後乘虛攻入長沙,並成立湖南省蘇維埃政府,創造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攻下省會的唯一戰例。8月23日在瀏陽永和與紅1軍團會合後,彭德懷任新組建的紅一方面軍副總司令兼紅3軍團軍團長。10月17日被任命為中央蘇區軍委委員。

◆1933年,彭德懷在中央蘇區的福建建寧縣留影。左起:葉劍英、楊尚昆、彭德懷、劉伯堅、張純清、李克農、周恩來、滕代遠、袁國平。

1931年3月18日,在蘇區中央局第一次擴大會議上,彭德懷被增選為蘇區中央局委員。11月25日,彭德懷被任命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在中央蘇區反「圍剿」作戰中,他指揮紅3軍團堅決貫徹積極防禦、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利用根據地的有利條件,發揮紅軍機動靈活的特長,與紅1軍團密切配合,在運動中捕捉戰機,迅速果斷殲滅敵軍,取得第一至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

1934年1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江西瑞金召開。在此次會議上,彭德懷被增選為候補中央委員。1934年4月被任命為廣昌戰役總指揮。戰前,彭德懷向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等再三說明廣昌不能堅守。但李德等還是調集紅軍保衛廣昌,打了十幾天,紅軍遭受重大傷亡,廣昌失守。4月28日晚,彭德懷與李德就第五次反「圍剿」的戰略問題進行了激烈爭論,指責李德是「崽賣爺田不心痛」。10月17日,彭德懷率領紅3軍團從於都出發,開始長徵。

1935年1月15日,彭德懷出席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上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議期間,因前方戰局緊迫,提前回司令部指揮戰鬥。9月12日,中共中央在川甘邊界的俄界召開政治局會議,為了縮小目標便於行動,會議決定,將中央直屬隊和紅一方面軍主力共七八千人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林彪、王稼祥組成的五人團,領導紅軍工作。9月18日,根據俄界會議的決定,1、3軍和中央直屬隊在哈達鋪正式改編為陝甘支隊,彭德懷為司令員,毛澤東為政委。10月19日,彭德懷與毛澤東率陝甘支隊到達陝北吳起鎮,與紅26軍、紅25軍會合。隨後率部擊退敵騎兵五個團的追擊。

長徵勝利到達陝北後曾身兼數職

193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甘泉縣下寺灣召開常委會議,決定黨中央對外稱「中共西北中央局」。會議根據黨中央負責人張聞天的提議,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毛澤東任主席,周恩來、彭德懷任副主席。同時紅一方面軍總部再次成立,由彭德懷兼任紅一方面軍司令員。陝甘支隊完成使命。11月28日,彭德懷協同毛澤東、周恩來指揮直羅鎮戰役。殲滅敵一個師又一個團,粉碎敵人對陝甘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

◆1936年5月,彭德懷任紅軍西方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在陝北留影。

1936年1月,彭德懷被補選為中共第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2月任紅軍抗日先鋒軍司令員,與政委毛澤東指揮紅軍東渡黃河,挺進山西,宣傳抗日,擴大紅軍。5月初,勝利回師陝北。5月18日,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頒發西徵戰役計劃,組成紅軍西方野戰軍,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委。5月下旬至7月,彭德懷指揮西方野戰軍左路軍1軍團消滅了馬鴻賓主力,奪取了曲子鎮、環縣、七營等地,控制了南北大道。10月,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界石鋪、將臺堡先後與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11月19日至21日,指揮山城堡戰役,殲國民黨軍胡宗南部一個旅又兩個團,迫使其停止對陝甘蘇區的進攻。

1936年1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志丹縣召開會議,決定將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與長徵到達陝北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合二為一,成立擴大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由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國燾、彭德懷、任弼時、賀龍等七人組成軍委主席團(實際為軍委常委),毛澤東任主席,周恩來、張國燾任副主席。此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名稱不再使用。

抗戰時期任八路軍副總司令等職

1937年7月22日,在紅軍黨的高級幹部會議上,彭德懷作《紅軍改編的意義和今後工作》的報告。8月22日至25日,在洛川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決定成立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並任命彭德懷為軍委會成員。8月25日,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彭德懷被任命為副總指揮。8月29日(一說23日),被任命為中央軍委前方軍委分會副書記。9月11日,八路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彭德懷為副總司令。9月23日,與總司令朱德率八路軍總部抵達山西五臺山之南茹村,部署115師在平型關襲擊日軍板垣師團。

1938年3月2日,彭德懷兼任第二戰區(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中國境內劃分的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當時指山西及陝西北部)東路軍副總指揮。4月,協助朱德指揮東路軍各部粉碎敵人對晉東南的九路圍攻,消滅日軍四千餘人,收復縣城十八座。11月9日,中央政治局決定彭德懷為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員、常委。

◆1942年,彭德懷代理北方局書記,圖為正在檢閱部隊。

1939年2月下旬,彭德懷在冀南指揮反「掃蕩」作戰。同年12月下旬在陽城東部署兵力,反擊閻錫山製造的反共的「十二月事變」。1940年8月20日,彭德懷指揮發動對正太、同蒲、平漢鐵路及敵人重要公路線的破襲戰,參戰兵力達百餘團,定名「百團大戰」。12月5日「百團大戰」結束。整個戰役殲敵兩萬五千餘人。1941年4月16日,中央軍委決定組織華北軍委分會,任命朱德為主席、彭德懷為副主席。1942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移駐上麻田村,中央決定由彭德懷代理北方局書記(至1943年9月)。1943年9月8日,彭德懷離開太行山八路軍總部去延安。以後即在延安參加整風學習和協助毛澤東、朱德指導華北敵後抗戰。

1945年4月23日,彭德懷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入大會主席團。4月30日在大會上發言,主要講軍事問題等,還總結了八路軍英勇抗戰的偉大成績和幾點經驗教訓。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彭德懷當選為中央委員。6月19日在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8月23日,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和總參謀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等職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以三十萬軍隊圍攻中原解放區,向解放區發動了全面進攻。全國解放戰爭由此正式開始。由於戰略任務發生了根本變化,解放區各部隊由八路軍、新四軍陸續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

1947年3月16日,彭德懷被任命為西北野戰兵團司令員兼政委,直接指揮西北戰場作戰。3月25日,彭德懷指揮青化砭伏擊戰,全殲敵31旅旅部及92團,並俘旅長李紀雲以下兩千九百餘人。7月31日,彭德懷被任命為西北野戰軍前委書記、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10月10日,朱德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名義與副總司令彭德懷聯名發表《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由毛澤東起草,後收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宣言號召全國人民協同解放軍「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並宣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也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八項基本政策。

◆1949年2月1日,彭德懷出任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1948年2月24日至3月3日,彭德懷指揮宜川、瓦子街戰役,殲敵整編29軍軍部、整編27師、90師五個旅兩萬九千餘人,軍長劉戡和90師師長嚴明被擊斃,創西北戰場空前大捷。11月15日至28日,指揮冬季戰役,全殲敵76軍等部兩萬五千餘人,軍長李日基被俘。

1949年2月1日,根據中央軍委1月15日指示,西北野戰軍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委。5月16日至6月17日,指揮第一野戰軍進行陝中戰役,殲敵四萬餘人。6月初,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8月21日至26日,指揮蘭州戰役,殲敵馬步芳主力兩萬七千餘人,解放蘭州城。9月下旬,在北平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

建國後臨危受命出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

1949年10月19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彭德懷被任命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2月2日,被任命為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12月17日,被任命為新疆軍區司令員兼政委。

1950年6月,韓戰爆發。在確定中國人民志願軍統帥的人選問題時,毛澤東曾頗費斟酌。彭德懷臨危受命,於10月8日就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

1950年10月19日晚,彭德懷乘坐軍用吉普車駛過鴨綠江大橋,踏上戰火紛飛的朝鮮土地,開始了在異國的戎馬生涯,指揮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10月21日,在朝鮮北部大洞與金日成首相會面,商談作戰方案。12月7日,任中朝聯軍司令員兼政委。1951年2月21日至28日,彭德懷回國向毛澤東匯報朝鮮前線敵我情況和志願軍面臨的嚴重困難,聽取毛澤東的指示。4月22日至6月10日,指揮第五次戰役,殲敵八萬兩千餘人。7月1日,彭德懷和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日成聯名復函「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同意舉行朝鮮停戰談判。9月29日至10月22日,彭德懷指揮中朝聯軍粉碎敵人的「秋季攻勢」,全線共殲敵軍七萬九千餘人。

◆1950年,彭德懷臨危受命,於10月8日就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圖為彭德懷視察志願軍某高炮陣地。

1952年4月7日,彭德懷因病離開朝鮮回國,陳賡赴朝代替彭德懷指揮作戰。彭德懷身體康復後,7月9日,中央決定彭德懷留在北京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同時仍兼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8月31日至9月16日,彭德懷應邀赴蘇聯與金日成、史達林商談關於朝鮮停戰談判問題。

1953年6月19日,彭德懷由北京再赴朝鮮,準備參加朝鮮的停戰籤字工作。7月13日至27日,指揮金城戰役,共殲敵七萬八千餘人,收復土地一百七十八平方公裡,促進停戰協定籤字。7月28日,彭德懷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官的身份在停戰協定上簽字。7月31日,在朝鮮平壤市舉行的授勳大會上,彭德懷被授予「朝鮮人民共和國英雄」的稱號。8月1日,彭德懷乘汽車離開平壤回國。

1954年9月5日,彭德懷辭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職務,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一職由鄧華擔任。

廬山會議上被錯誤批判

1954年9月21日,彭德懷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被選為大會主席團委員。9月28日,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並指定負責軍事委員會日常工作。9月29日,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9月27日,彭德懷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及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1956年9月26日,彭德懷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28日,在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57年11月2日至12月3日,彭德懷隨毛澤東率領的中國代表團訪問蘇聯,參加蘇聯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慶祝活動。1958年8月17日至30日,彭德懷參加在北戴河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上遵照毛澤東指示,部署炮擊金門。

◆1954年10月1日,彭德懷任國防部部長時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周年大會上宣讀國防部命令。

1959年4月18日至23日,彭德懷出席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再次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7月1日,彭德懷上廬山參加中共中央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7月14日,給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寫信,在肯定大躍進成績前提下,提出國民經濟「比例失調」「浮誇風」和「小資產階級狂熱性」問題。8月2日,參加中共第八屆八中全會,在會上受到錯誤的批判。8月16日,中共第八屆八中全會作出《關於以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決議》。8月18日至9月12日,參加軍委擴大會議,被揭發批判「反黨罪行」和「資產階級軍事路線」等問題。9月17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被免除國防部部長職務。9月26日,中央軍委發出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的《關於軍委組成人員的通知》,彭德懷被免除軍委委員職務。9月30日,彭德懷從中南海移居北京西北郊掛甲屯吳家花園。

1964年12月20日至1965年1月4日,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彭德懷被撤銷國務院副總理職務。

「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1965年,毛澤東重新回顧了他與彭德懷31年合作共事的關係,冷靜思索了廬山頂上的那場爭吵,決定讓彭德懷復出。同年9月23日,毛澤東請彭德懷到中南海住地,長談了五個多小時,並共進午餐。最後毛澤東向在座的中央領導同志說:「彭德懷同志去西南,這是黨的政策。我過去反對彭德懷同志是積極的,現在支持他也是誠心誠意的。讓少奇、小平同志召集西南區有關同志開一次會,把問題講清楚,如果有人不同意,要他來找我談。」就這樣,彭德懷復出擔任了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線」建設委員會第三副主任(亦稱「副總指揮」)。11月28日,彭德懷從北京出發赴成都上任。

◆1956年9月,彭德懷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代表中央軍委作發言。

1966年12月27日,彭德懷被「文革」中起來造反的「紅衛兵」從成都「揪回」北京。1967年元旦,受盡殘酷折磨的彭德懷在牢房裡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彭德懷在信中寫道:「主席:你命我去三線建委,除任第三副主任外,未擔任其他任何工作,辜負了你的期望。12月22日晚在成都被北京航空學院紅衛兵抓到該部駐成都分部。23日轉北京地質學院東方紅紅衛兵,於27日押解北京。現在被關在中央警衛部隊與紅衛兵共同看押。向你最後一次敬禮!祝你萬壽無疆!彭德懷一九六七年一月一日」毛澤東是否讀到過這封信,至今都沒有文字記載。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懷含冤逝世。12月17日,彭德懷的遺體從301醫院被秘密送往火葬場火化。為了掩蓋事實,這份火化的申請單上死亡人姓名寫的是「王川」。1978年11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彭德懷平反昭雪。同月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為彭德懷與陶鑄同時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鄧小平致悼詞。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廬山會議後期,毛澤東同志錯誤地發動了對彭德懷同志的批判,進而在全黨錯誤地開展『反右傾』鬥爭。八屆八中全會關於所謂『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反黨集團』的決議是完全錯誤的。」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彭德懷元帥》開拍 將還原廬山會議
    原標題:電視劇《彭德懷元帥》開拍 將還原廬山會議   本報訊由解放軍總後勤部電視藝術中心、北京市華通銀海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出品和攝製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彭德懷元帥》日前在京開機。該片由著名軍旅導演宋業明擔綱導演,知名演員董勇出任主演。該劇將在2015年9月央視一套播出。
  • 關於元帥軍銜的四個疑問
    起初,元帥只表達將帥之長的含義,到了南北朝時期,元帥演變為統軍徵戰的官職稱呼,隋唐以後將該職位保留,依據分工,冠以不同名號。從模糊的「將帥之長」的概念,到官位職稱,元帥在古代中國並不代表軍銜,真正將元帥當成最高軍銜來稱呼的,是16世紀的法國軍隊。
  • 彭德懷元帥電視劇全集1-36集劇情介紹至大結局演員表
    原標題:彭德懷元帥電視劇全集1-36集劇情介紹至大結局演員表 彭德懷元帥第2集劇情 - 彭德懷救出月月紅 並決定加入共產黨 彭德懷在青樓喝酒時,驚覺唱曲的清倌月月紅居然同他曾經的戀人瑞蓮長得極為相像。瑞蓮在彭德懷當年落魄時救助他,兩人在相處中生了情誼。
  • 鄧小平在1955年元帥名單中曾經位列第七
    今天,就讓我們從軍事家的角度去緬懷下這位偉人……鄧小平在其革命生涯中,曾擔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政委、第二野戰軍政委、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等重要軍職,不僅列為中國人民解放軍36個軍事家之一,而且在1955年評定軍銜時,曾被定為元帥。
  • 美國人眼中的世界四大元帥,彭德懷上榜,中國這個領土04年才收回
    美國曾評選出了世界四大元帥,這四大元帥分別來自四個不同的國家,除了美國、德國、蘇聯外,還有一個國家——中國。那麼,大家想必很好奇,中國的這位元帥是誰呢?下面,就讓筆者給大家一一盤點(排名不分先後)。蘇聯元帥——朱可夫朱可夫出生於俄國一個貧苦家庭,從小樂觀向上,19歲入伍,參加了一戰。26歲晉升為騎兵團團長。二戰時期,朱可夫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成為蘇德戰爭中繼史達林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蘇軍統帥。朱可夫由於在戰爭中的傑出表現,被公認為二戰時期世界最優秀的將領之一,他也因而成為僅有的四次榮膺蘇聯英雄榮譽稱號的兩人之一。
  • 彭德懷生平簡介
    彭德懷(1898—1974),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原名得華,號石穿。湖南湘潭人。1898年10月24 日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彭家圍子。幼年讀過兩年書,因家貧輟學務農,下煤窯做工。十五歲參加饑民鬧糶,被官府通緝,逃到洞庭湖當堤工。
  • 廬山會議賀龍批彭德懷:對毛澤東同志很不服氣(1)
    元帥悲壯一生    廬山會議上的彭德懷與元帥們    1959年7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開幕。    受毛澤東表示願意多聽反對意見的鼓舞,彭德懷從7月3日到10日的8天時間內,在小組會上一連作了7次發言或插話。    客觀地說,彭德懷的發言和插話,鋒芒畢露,言辭尖銳,但是,這些意見在當時卻是能引起大家共鳴的。
  • 世界最偉大的4大元帥:麥克阿瑟上榜,亞洲唯一一位是中國人
    對此,有美媒此前曾評選出了他們眼中最厲害的四大元帥,亞洲只有1人上榜而且是中國人。 在美國民眾眼裡,排名第一的元帥自然來自本國,這位著名的元帥叫做麥克阿瑟,是美國著名的軍事家,也是美國西點軍校校史上最年輕的校長
  • 蘇聯元帥的滄桑鐵血路:史達林清洗處決功勳元帥
    最悲催的蘇聯元帥:1945年授銜的貝利亞,本是秘密警察頭目,史達林的心腹,二戰後被史達林授予元帥軍銜,成為蘇聯的「二當家」。1953年史達林去世後,貝利亞被赫魯雪夫等人逮捕處決。  最無聊的蘇聯元帥:1976年授銜的勃列日涅夫。按理說他曾擔任軍隊幹部多年,二戰末為集團軍少將政治部主任,資歷不差。問題是他在擔任蘇聯最高領導人期間給自己授銜。
  • 美國人眼中世界上最厲害的三大元帥,其中有一位中國人
    所以,在美國人評選的世界上最厲害的三位元帥,分別來自不同的國家,也都為二戰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中還有一位來自中國,是亞洲唯一的人選,曾將美軍打的心服口服。 首先是蘇聯的朱可夫元帥,他戎馬倥傯的一生可謂傳奇。
  • 歷史上的今天|11月29日 彭德懷逝世!
    葉綠素合成成功 1973年11月29日 甘肅發現完整劍齒象化石 1974年11月29日 彭德懷逝世 彭德懷逝世 彭德懷(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
  • 二戰中最厲害的4位元帥,亞洲僅此一位,且是我們中國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曠日至今的大規模戰爭中,各參戰國都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軍事將領,比如中國有彭德懷、林彪,美國有麥克阿瑟、尼米茲等等。其中,在眾多的將領當中,有4位元帥被評為二戰最傑出的將領,亞洲有一位上榜了,且在中國,他是誰呢?
  • 廬山會議後誰向毛澤東密報:彭德懷暗地煽動軍隊?
    核心提示:8月20日,柯慶施、陳伯達分別給毛澤東、劉少奇打電話,說:「會議開得糟透了」,「彭德懷表面做檢討,暗地裡煽動軍隊向党進攻」會議自8月18日起至9月12日止,主要內容是揭發批判彭德懷、黃克誠的所謂「資產階級軍事路線」,清查所謂「反黨俱樂部」,清除其影響。然而,在最初兩天的會議進程中,卻與預期效果相距甚遠。在分組揭發批判中,很多人不發言,即便發言也很少涉及彭德懷問題,只是限於「淺表性」表態:擁護黨中央的決定,要反右。他們無法使自己相信,人們素來敬重的彭德懷元帥、黃克誠大將會突然變成反黨分子?
  • 彭德懷一生婚戀,初戀被逼跳崖自殺,結髮妻子與延安之戀遺憾收場
    為了擺脫窮人的命運,彭德懷不得不背井離鄉到長沙當兵。在出發之前,瑞蓮拿出兩雙繡著字的鞋塞給彭德懷,鞋上繡的是「同心結」三個字。一對戀人,就這樣分別了。當兵期間彭德懷由於作戰勇敢,職務上升很快,但彭德懷時時刻刻都在思念自己的蓮妹。三年後,彭德懷想返回家中與瑞蓮結為夫妻。
  • 【文史博覽】彭德懷深夜給家鄉烏石的鄉親們寫下一封信—— 燈下話...
    深夜「問糧」,田畔細數禾蔸 1958年,中華大地被「大躍進」的熱潮席捲。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彭德懷決定深入南方各地調查,切實搞清楚一畝田到底產多少斤糧。 1958年12月16日下午,在時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的陪同下,彭德懷回到了闊別30年的家鄉——湘潭縣烏石寨。
  • 自古名人多風流,這名蘇聯元帥到底有多少情人,史達林還曾庇護他
    在蘇聯眾多的元帥當中,最有名的恐怕要數朱可夫、科涅夫和羅科索夫斯基,這三位被譽為蘇聯陸軍二戰時期的「三架馬車」。與其他兩位元帥相比,羅科索夫斯基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與跌宕。他曾數次逃過被槍決的命運,還曾以蘇聯元帥的身份擔任過波蘭的國防部長,同時他還是一位花邊新聞不斷的「多情軍官」。
  • 此人是蘇聯唯一的大元帥,可他卻不以為然,一生都不願穿大元帥服
    十月革命後,蘇聯人民委員會於1917年12月29日頒布了《關於全體軍人權力平等》的法令,認為軍銜制是剝削階級軍隊的產物,因而予以廢除,工農紅軍中的指揮員只按照職務區分等級。這樣以廢除軍餉而以職務為等級的制度實行了18年之久,到了1935年時,蘇聯根據軍隊建設發展的需要,正式做出實行軍銜制度的決議。規定軍餉分為紅軍(陸軍、空軍)、紅海軍和政工人員三類。
  • 彭德懷逝世後,浦安修晚年生活:不以彭總夫人自居、單身到老
    浦安修這時正在昏暗的檯燈下寫著一本關於自己丈夫彭德懷的傳記,這本書也成了她懷念彭德懷唯一的物件。因為此時的彭元帥早已與她陰陽兩隔。 浦安修在這後半生都在不斷的整理彭德懷生前的作品,她也將這份執著的工作進行到底,為的就是能夠彌補這半生兩人充滿戲劇性的夫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