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覽】彭德懷深夜給家鄉烏石的鄉親們寫下一封信—— 燈下話...

2020-11-30 澎湃新聞

彭德懷寫給湘潭縣衛國人民公社烏石生產大隊總支書記許立仁、大隊長肖怡靜的信,現存於湖南省檔案館。

1959年3月8日,北京。夜已深沉,彭德懷執筆給家鄉烏石的鄉親們寫信。

這封珍藏在湖南省檔案館的彭德懷親筆信,收件人是「湖南省湘潭縣衛國人民公社烏石生產大隊交許立仁、肖怡靜同志」。

彭德懷在信中說:去年(一九五八年)烏石大隊所屬地區,未遭乾旱,比一九五七年大旱,自然要好得多,為什麼會缺糧呢?

這個問題,要從3個月前的一次調查說起。

深夜「問糧」,田畔細數禾蔸

1958年,中華大地被「大躍進」的熱潮席捲。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彭德懷決定深入南方各地調查,切實搞清楚一畝田到底產多少斤糧。

1958年12月16日下午,在時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的陪同下,彭德懷回到了闊別30年的家鄉——湘潭縣烏石寨。

當天晚上,彭德懷召開公社、大隊幹部和社員代表座談會,首先詢問糧食產量。

公社書記李慶華說:「今年是大豐收。全公社兩萬多畝田,大概要增產幾十萬斤,還冒具體落實。上900多斤一畝的生產隊就有不少。」

彭德懷一聽這含糊的回答並不滿意,再問其他幹部,說畝產1000斤、2000斤、3000斤的都有。

今年84歲的梁成德老人,當年還是20多歲的小夥子,他親眼見證了這一幕。

「彭老總說,有好多田就有好多谷,肯定是你們秤搞錯了,要趕快盤倉,意思是數字不對。」7月8日,梁成德向記者回憶,「聽了彭老總的話,在場的社員們都笑起來了,紛紛說:『彭老總這麼厲害!』」

彭德懷接著詢問:「上900多斤的生產隊,我們這個地方有不有?」

幹部回答:「附近的吳公塘生產隊就是的。」

彭德懷立即冒著寒風,打著手電筒,步行來到吳公塘田邊。他蹲下身來,拔起一蔸禾茬,數著一蔸禾上有多少株稻稈,每個穗上大約有多少顆稻穀,細心計算著每畝地的產量。

彭德懷對幹部們說:「你們看,禾蔸這麼小,又這麼淺,可見禾是不大好的,會有900多斤的產量嗎?我們那時在家作田,一畝田扮上500多斤,要算好禾咧!」

在彭德懷紀念館,有一副館藏國畫《數禾蔸》描畫了當時的情形。7月8日,紀念館宣教員賀陽在這幅畫前為記者講述了這個故事。

她告訴記者,面對彭德懷這種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大隊幹部們不得不承認:今年的產量還沒有出來,畝產900斤的數字是喊出來的。

殷殷寄語,一生敢講真話

這次回鄉,彭德懷只待了兩天一晚。他馬不停蹄地查看了田間地頭,走訪學校、幼兒園、敬老院、煉鐵廠、食堂等地,所見所聞,令他憂心。

聽到公社負責同志說已經煉出了640多噸鐵,彭德懷十分驚訝,問:「煉一噸鐵要花多少成本?」幹部們說:「我們是不惜代價的。沒有算過帳,也算不出來。」彭德懷聽罷,不禁長嘆一聲。

彭德懷詢問公共食堂辦得怎麼樣,社員們說,公共食堂普遍糧食不足,有的食堂冒得油吃,菜也冒得吃。彭德懷很痛心:「我們共產黨人,應該為人民謀幸福,搞得人民冒得飯吃,這究竟是為誰服務?」

在家鄉,彭德懷看到浮誇風盛行,也看到某些基層幹部脫離群眾的不良作風。他叮囑幹部:要發揚黨的密切聯繫群眾的作風,努力保持和群眾魚水般的親密關係。彭德懷給當地幹部規定了「八不準」:不準搞瞎指揮,不準搞浮誇;不準說假話,不準強迫命令;不準打罵人,不準罰口糧;不準拆毀社員房屋,不準砍伐山林。

回京後,家鄉的一切始終縈繞在彭德懷心頭,他輾轉難眠,想阻止形勢向更壞的方向發展,又不便直接給群眾潑冷水。

於是,彭德懷寫下這封信,委婉地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意見和措施。他在信中指出,搞好生產,改善人民生活,要長遠計劃與年度的具體工作安排相結合。他認為,「烏石大隊所轄區的長遠計劃,是造林、種油茶、油桐、茶葉、果樹等」「還有水利建設,新居民點建設,學校建設」「當前任務是要抓緊農業大躍進的各項工作,加以具體安排,爭取糧食豐產,同時也要認真擬種蔬菜,餵豬,養雞、鴨、魚以及其他副業作物」。他還談到旱地、水田、冷浸深泥田等不同類型田土的技術處理問題,叮囑幹部要「吸取老農經驗,又要加以科學研究」,字字句句,情真意切。

在這封信的末尾,落款時間為「三月八日二十四時」。

彭德懷曾經說過:「我這個人,拿共產黨員十條標準來衡量,很不夠,但有一條,我是做到了,就是敢講真話,實事求是。」

對於在家鄉調查所得,彭德懷如實向中央反映,儘管這使他個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絲毫沒有後悔。

戎馬一生,心繫百姓,彭德懷始終踐行「敢講真話、實事求是」的初心。

7月8日,前來彭德懷紀念館參觀的人群絡繹不絕。賀陽告訴記者,家鄉人民也始終敬愛「彭老總」。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文史博覽】彭德懷深夜給家鄉烏石的鄉親們寫下一封信—— 燈下話桑麻,字字總關情》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走進大美湘潭、暢遊特色小鎮:元帥故裡 田園烏石
    一大早,在湘潭縣烏石鎮天龍村的茶園裡,頭戴竹絲鬥笠,身穿粉色、藍色印花布衣的採茶姑娘們三五成群地忙碌起來。她們掐茶芽兒的速度非常快,或許是擔心這一年一度的最佳收穫時光稍縱即逝吧。這個時節的烏石鎮,四處都是青翠欲滴的感覺。
  • 彭德懷一生婚戀,初戀被逼跳崖自殺,結髮妻子與延安之戀遺憾收場
    瑞蓮經常幫彭德懷家中收拾家務,其實彭德懷家中只有兩間茅草屋,硬是在瑞蓮的收拾下,充滿愛了愛與溫馨。彭德懷經常幫瑞蓮家下田做農活。這門親事也就順理成章定了下來,我們可以想像到,當這對新人聽到這樣的消息後,心中該是多麼高興,眼前生活的苦也變成了甜。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 疫情之下,這位中學老師深夜給學生們的一封信刷爆朋友圈
    「深夜寂靜,寫了一封信給我最愛的孩子們!請各位家長轉給孩子們,謝謝!」2月3日凌晨,浙江杭州建蘭中學804班班主任郭簡給自己的學生們寫了一封信,並同步發布在了班級群和朋友圈。深夜的朋友圈被這封動人的信瞬間點燃。
  • 廬山會議為彭德懷翻案的人竟是他
    在1959年廬山會議上,彭德懷因為一封給毛澤東的信激起了千層浪,後被錯誤批判為所謂「右傾機會主義」、「以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但就是這次會議「在批判和鬥爭彭德懷的過程中,卻出現了一段與會議主旋律不相和諧的插曲」,反而為他澄清了一樁背了20多年的歷史冤案,卸下了「反毛澤東」這一沉重的歷史包袱。這件事是廬山會議上唯一讓彭德懷聊以自慰的事情。
  • 烏石油田揭開神秘面紗
    最近,國家稅務總局海洋石油稅務管理局湛江分局(下稱湛江海洋石油稅務局)一篇題為《關於構建海上油氣資源上岸新模式,做大湛江經濟稅收蛋糕的探討》的調研報告,引起湛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這篇充滿創新和探討的調研報告中,首度披露了湛江海域首個具備開發價值的油田概貌,令關注湛江發展的人們為之振奮。
  • 甌海濤聲響 江左聚群英 英都鄉親溫州聯誼會隆重成立
    來自家鄉英都鎮的黨政領導、各村兩委領導、社會團體及各界代表,南安鄉親在全國各地創辦的閥門廠家代表,以及溫州市閥門企業的代表等,和英都鄉親溫州聯誼會的成員們歡聚一堂,800多人共同見證聯誼會成立的光彩時刻。
  • 鄉親們都說,她是人間聖潔的達瑪姑娘,是藏鄉最美的女兒……
    鄉親們都說,她是人間聖潔的達瑪姑娘,是藏鄉最美的女兒。張小娟,原石甘南州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2019年10月7日19時40分許,在其下鄉返程途中,所乘車輛不慎墜江,不幸因公殉職。這朵生長在甘南扶貧一線的達瑪花,永久定格在了芳華綻放的34歲。△張小娟,女,1985年4月出生,生前系甘肅省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
  • 羅晉接受採訪狂飆家鄉話!說得還真溜...
    羅晉接受採訪狂飆家鄉話!說得還真溜...>作為咱們大宜春走出去的明星羅晉多次通過各種節目給家鄉代言為家鄉宣傳出力——等一下~就來10.得了個——不得了的作為土生土長的宜春人小布表示以上這些都太簡單了但你以為只有以上這些那你真是圖樣圖森破了接下來進階版宜春話等級考試開始是不是正宗的宜春人高下立見
  • 細數彭德懷元帥一生所擔任的職務
    這位曾經統帥千軍萬馬為建立新中國立下不朽戰功,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運籌帷幄奪取了保家衛國偉大勝利以及在我國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事業中做出卓越貢獻的開國元勳,雖然在晚年受到了錯誤批判並在「文革」中遭到殘酷迫害,但他老人家可謂戎馬一生,輝耀千秋。筆者現把彭德懷元帥一生中所擔任的職務概述如下,權當紀念之。
  • 老家鄉愁|電石燈
    拆除舊房的時候,在老屋樓上的一個角落處,我發現了一盞鋼管加工而成的電石燈。它,曾經陪伴著我家,渡過了一個個黑夜,也見證了小山村數十年的發展變化。我的家鄉,在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紅楓湖畔。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山寨,仍然沒有用上電燈照明。白天,村民們總是重複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晚上,山寨一片漆黑。偶爾有幾戶人家的窗口,透出了昏暗的煤油燈或菜油燈燈光。
  • 南非小哥上綜藝父親大讚中國好,幾天後父親揭露罪惡行徑命喪家鄉
    在父親的遺像下,是用花拼成的「Legend」——傳奇。在事發前不久,他為配合新書出版剛剛回到南非,卻不料竟喪命於家鄉。許多其昔日的學生也在寧大人的微博下留言,稱馬克是非常好的口語老師,他的經歷也擔得起「Legend」的稱號。
  • 廬山會議賀龍批彭德懷:對毛澤東同志很不服氣(1)
    元帥悲壯一生    廬山會議上的彭德懷與元帥們    1959年7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開幕。    受毛澤東表示願意多聽反對意見的鼓舞,彭德懷從7月3日到10日的8天時間內,在小組會上一連作了7次發言或插話。    客觀地說,彭德懷的發言和插話,鋒芒畢露,言辭尖銳,但是,這些意見在當時卻是能引起大家共鳴的。
  • 彭德懷因何事罵38軍軍長梁興初是「鼠將」
    梁興初一聽,笑著說:「38軍在職的團長90%都是老紅軍,你還是新兵,就想當團長」毛岸英卻說:「總政治部肖華副主任18歲就當團政委了,我已經28歲了,我要求下部隊去,一定能當好團長。」梁興初依然笑著說:「我考慮考慮。」但是,梁興初雖說考慮考慮,卻並沒真心要他到38軍去當團長。因為毛岸英不僅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梁興初更怕戰爭太殘酷,毛岸英在戰場上不安全!
  • 彭德懷談廬山會議:主席無中生有編造出兩罪名
    令她奇怪的是,走下飛機的人都板著臉,互相不打招呼,形同陌路。伯伯在景希珍的攙扶下走下舷梯,彭鋼向緩緩走過來的伯伯迎上去,她突然張大嘴巴,驚詫不已,伯伯和伯母面容憔悴,好像害過一場大病,虛弱又蒼老。伯伯緊繃著嘴唇,一聲不吭,拉住彭鋼的手,徑直走向汽車。彭鋼坐在伯伯和伯母中間,伯伯依然緊緊握著她的手,一言不發。
  • 電視劇《彭德懷元帥》開拍 將還原廬山會議
    原標題:電視劇《彭德懷元帥》開拍 將還原廬山會議   本報訊由解放軍總後勤部電視藝術中心、北京市華通銀海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出品和攝製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彭德懷元帥》日前在京開機。該片由著名軍旅導演宋業明擔綱導演,知名演員董勇出任主演。該劇將在2015年9月央視一套播出。
  • 回憶在板門店籤下自己的名字,彭德懷為何稱非常惋惜
    朝鮮戰場圖片 中國軍隊的戰鬥力連打敗了德國日本法西斯的美軍也驚恐起來,當時美軍上下官兵和參戰各國軍人們, 志願軍重型武器如大炮、坦克迅速增多,已經可以發起優勢火力打擊下,步兵坦克協同進攻的戰鬥。尤其是「大殺器」——卡求莎火箭炮,在金城戰役中,讓韓軍吃盡苦頭,也讓美軍膽寒,金城戰役志願軍共殲敵7.8萬,收復土地178平方公裡。志願軍傷亡3.3萬餘人。敵我傷亡比例為2.3∶1,達到韓戰最低水平!
  • 我是肯傑拜村鄉親們的「小雲雀」「小畫眉」「小百靈」「小喜鵲」
    鄉親們的擁抱是熱情的,隊友們的鼓勵是給力的。為了心中的使命,為了肩上的責任。我們已擼起袖子,準備起航。翻開我的民情日記,映入眼帘的便是這一篇「駐村感言」。個子不高,身形偏小的我,有時工作忙起來,像只小鳥飛來飛去。時間轉瞬即逝,面對繁瑣的工作我已不再茫然無措,和村裡的百姓已像親人一般熟悉熱絡了。
  • 北緯38度線的回憶:朝鮮戰場上的彭德懷
    彭德懷下了車,急步走上前,金日成也快步迎上,兩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久久沒放下。之後在簡陋的臨時辦公室裡,彭德懷與金日成迅速切入主題。彭德懷問:人民軍現在的兵力還有多少?金日成坦率地說:「這我對別人不說,但不瞞你彭總司令(指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我現在已僅僅有3個多師在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