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他們從孤山大漠、高原峽谷走來,
他們深愛腳下的每一片田野、每一寸山河,
他們身上總有著撲面而來的鄉土氣息,
背後更藏著一個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
2020年11月23日,歷史的長河會記住這一天,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在脫貧攻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雖然沒有槍林彈雨,但同樣有衝鋒陷陣。無數個平凡的「他們」,堅守在基層崗位上,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他們中有的是退伍老兵,有的是年輕的「90後」夫妻,有的放棄了百萬年薪……說起他們的名字,無人知曉,但是聽到他們的故事,又有誰能不落淚?
從今天起,《民生周刊》新媒體事業部推出一組特別策劃——紀念在脫貧攻堅戰中逝去的生命。
每個人的故事都不可複製,也不該被複製。不忘卻,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尊重!
在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有一個傳說:善良的人離世後,會化作聖潔的達瑪花,盛開在藏鄉的高山上,守護著她所珍愛的土地。
而今,在舟曲縣江盤鄉河南村,達瑪花團團錦簇、爛漫山野,一位叫張小娟的姑娘就在此長眠。鄉親們都說,她是人間聖潔的達瑪姑娘,是藏鄉最美的女兒。
張小娟,原石甘南州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2019年10月7日19時40分許,在其下鄉返程途中,所乘車輛不慎墜江,不幸因公殉職。這朵生長在甘南扶貧一線的達瑪花,永久定格在了芳華綻放的34歲。
△張小娟,女,1985年4月出生,生前系甘肅省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
人人都說,
張小娟本有一個無限可期的前程。
舟曲,溝壑縱橫、交通閉塞。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想改變命運,通常只有考學一條路。2003年,張小娟以全縣文科狀元的優異成績,從舟曲一中考入中央民族大學。離開家鄉北上求學的那天,鄰裡老鄉來到村口為她送行。核桃、蜂蜜、梨......鄉親們不僅將家鄉味道塞滿她的行囊,還塞了五十、一百表達心意的現金。「我以後有本事了,一定會回報家鄉的!」帶著鄉親們的祝福,在北上的列車上,張小娟堅定地告訴父親。從那刻起,一切就已悄悄地埋下了伏筆。畢業後,張小娟雖入職一家五星級酒店,做到了人事部經理,並以高級管理人才身份落戶北京海澱。但舟曲一直縈繞在夢裡,無時不刻牽動著她的心。2008年,汶川地震重創舟曲。當時的張小娟,雖身在北京,但卻十分憂心家鄉。她不止一次問姐姐,「如果現在回來,我能做些什麼?」姐姐半開玩笑地告訴她,「如果你回來,每天都要在泥巴地裡跑,會變得灰頭土臉的。」同年6月底,出乎所有人意料,張小娟竟放棄了留在北京的機會,回到了家鄉。當年列車上堅定的許諾,化為了現在選擇時的勇氣。「我深愛的家鄉,一天天變富了變美了變好了。」這是張小娟最大的心願。
△2007年,張小娟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
扶貧路上的
「鋼筋混凝土女漢子」
張小娟常常說,自己是個「鋼筋混凝土女漢子」!2012年夏天,暴雨衝毀了宵藏村的道路,張小娟堅持要和同事一起步行下鄉。那時,她懷孕已有七八個月。腿腳浮腫,走路不便。同事不忍心,她笑著安慰到,「我的孩子和我一樣堅強。」然而,沒日沒夜地早出晚歸、走鄉入戶,不過三十出頭的年紀,張小娟額前的頭髮竟就白了一片。母親不明白小女兒的工作為什麼那麼辛苦,只能偷偷為此感到心酸。「我們引以為傲的,是能夠脫口而出的各類扶貧數據,是爛熟於心的各種政策依據,是村村落落全部走遍的記錄,是如數家珍的村情戶情介紹……」這些文字是張小娟寫的一篇文章中的話,也是她對自己工作的真實記錄。
△工作中的張小娟
期盼孩子堅強的背後,
是作為母親的愧疚與心酸。
△工作中的張小娟在張小娟未完成的工作筆記裡,有幾行她生前抄寫的詩,其中有一句寫到:「不會點燈的孩子,等待沒有回家的母親。」張小娟和丈夫劉忠明有兩個孩子。2019年時女兒7歲,兒子僅3歲。一年中,幾乎三分之二的時間,張小娟要麼驅馳奔波於山路上,要麼在農戶家中開展扶貧工作。「已經退燒啦,寶貝真堅強!」就算是年幼的兒女生病,張小娟也無法及時陪伴在他們身邊,因而她經常教育孩子,要學會獨立堅強。有時她甚至會調侃,自己的兒女是「留守兒童」。但當她看著7歲的女兒拉著3歲兒子的手,在小區裡踉踉蹌蹌學步時,這調侃背後的心酸與愧疚只有她一人明白。
兒子生日的前一天,
她倒在了扶貧的路上。
「再崎嶇的路,也是過得去的!」
△張小娟生前在微信留下的最後一條朋友圈信息。2019年10月5日13:44,張小娟發了最後一條朋友圈。圖片是一條盤山公路順著峭壁蜿蜒而上,她說:「再崎嶇的路,也是過得去的。」然而就在10月7日下午,張小娟搭乘的採訪車,不慎墜入江中。2019年10月7日,這天距離舟曲全縣「脫貧摘帽」,僅剩最後兩個月時間。同時,10月8日還是她小兒子的3歲生日。就在兒子生日的前一天,張小娟永遠地缺席了兒子的生日。素材引自:《中國脫貧攻堅群英譜》(中國青年出版社)、光明網、中國青年網、甘肅日報、新甘肅客戶端、中國婦女報
2019年10月11日,
是送別張小娟的日子。
那天,趕來送行的舟曲人民們手捧白花,
花圈隊伍綿延整個山路,
鞭炮聲響徹山谷。
只為告別和祭奠,
這朵藏鄉最美的達瑪花。
據說,達瑪花有一花語,
意為「永遠屬於你」。
舟曲,是張小娟的故鄉,
她從這裡出發最後又回歸這片土地。
生前為所愛燃燒了青春,
而現在也將永久屬於這裡,
守望著她深愛的舟曲。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責任編輯:劉燁燁、李楊詩宇(實習生)
【來源: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