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0M
北緯23度,地球北回歸線帶基本是沙漠或乾旱的荒原,但惟有河源的萬綠湖、肇慶的鼎湖山、雲南的西雙版納卻樹木蔥蘢,青巒滴翠,被人們並稱為「沙漠腰帶的東三奇」。相比於鼎湖山和西雙版納的渾然天成,萬綠湖則是一個人工創造的綠寶石,全國罕見,被譽為「天上瑤池水,人間萬綠湖」。
這塊名揚天下的「大翡翠」,彌足珍貴,廣大驢友只要提及它都讚不絕口。下個月,河源第十三屆客家文化旅遊節將隆重開幕,且先跟小編一起來感受下大河源的這「第一旅遊景點」——萬綠湖。
天上瑤池水,
人間萬綠湖」
它處處是綠,
四季皆綠。
萬綠湖
華南第一大湖。風景區位於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境內,距離市區僅8公裡,距廣州、深圳均在200公裡以內,堪稱珠三角的「後花園」。從高空俯瞰,是一片被綠色浸染的「山中海洋」: 370平方公裡碧水澄澈,1100平方公裡延綿青山,360多個綠色島嶼星羅棋布,鏡花水月般的人間仙境繪成一幅幅迷人的山水畫卷。
至今,萬綠湖內有新豐江國家森林公園、萬綠湖國家溼地公園、新港省級自然保護區,並先後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青年文明號」、「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中國好水水源地」「廣東省森林生態旅遊示範基地」、「廣東十大最美森林」和「廣東十大最美溼地」。
萬綠湖的源
1958年,為使下遊萬畝農田免受洪災威脅,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工程之一——新豐江大壩正式破土動工。當時近3萬名建設者,在新豐江流徑的亞婆山峽谷,手挖肩扛築起了124米高的雄偉大壩,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一項奇蹟。
1963年,為解救香港水荒,周恩來總理親筆特批建設東深供水工程。通過輸水涵管,注入香港千家萬戶,為全國跨區域調水以及水質保護工作樹立了典範。從萬綠湖到香港的「水源生命線」,見證了一湖碧水的珍貴和戰略價值。
世代生存在這裡的客家人,像保護眼睛一樣呵護著這一湖碧水。依託一流水質和生態資源,1995年,河源開始大力發展旅遊業,並將新豐江水庫具名為「萬綠湖」,取其「萬山成一綠,萬綠成一湖」的寓意。
在綠色亟需呵護的今天,萬綠湖是名副其實的生態之湖、發展之湖、命脈之湖。
萬綠湖的景
溫婉秀美的鏡花緣,是萬綠湖最溫柔的角落。它是根據清代著名小說家李汝珍《鏡花緣》中所描述的景致而建,依山傍湖,百花疑翠。女兒國、仙緣橋、願望島,形成有規模豐度的旅遊空間。由《鏡花緣》改編的大型舞劇,一群女兒國的姑娘臨水照人,每天就在花紅柳綠的湖之濱上演。
水月灣,萬綠湖最美麗的小島,設有水月廣場、親水長廊、親水泳場和水上娛樂中心等景點。暢玩一番,在得月茶軒沏上一杯清茶,臨軒望湖,盡得古人「智者樂水」的意趣。
龍鳳島位於萬綠湖最開闊的湖面中心,可360度移步換景。島上生長著罕見的各色彩楓,隨著季節變換,完美的闡釋著鳳凰涅槃那驚鴻一瞥的璀璨。與之相應的是島上呈北鬥七星狀分布的遠古奇松,形態各異地盤踞於島嶼各處,自成體系。正是松如龍、楓如鳳,故名「龍鳳島」,也是青年男女內心深處的「愛情島」。
鏡花嶺是觀湖、賞湖的「絕佳」島嶼,這裡樹木蔥蘢,曲徑通幽。島上八景,近有三潭映綠,遠有雙龜出海,使人猶置鏡花水月之仙境,流連忘返。
萬綠谷是由萬綠湖第一個原生態自然漁村演變而成,擁有塵封了半個世紀曠世盛景與完好的原生態自然景觀。圍繞資源特色,主打生態體驗觀光、休閒農業和空中漂流避暑。
除了湖中遊、島嶼遊,萬綠湖旅遊還突出了岸上客家風情遊。客家風情館,以客家八喜為載體,充分展示河源別具一格的客家文化,讓遊客「一遊風情館,盡知客家事」。此外,萬綠湖畔還有東方國際酒店等花園式旅遊度假區,能滿足遊客安養身心、餐飲娛樂、會務接待等不同需求。
萬綠湖的物
湖水、島嶼、溪流、林地,組成了萬綠湖複雜多樣的生態系統,使萬綠湖成為豐厚的資源寶庫和動植物王國。萬綠湖常年保持地表水國家I類標準。湖內有63萬畝常綠闊葉林,森林覆蓋率達71.6%,負氧離子含量常年高達每立方釐米50000個,是天然的大氧吧。
湖區植物資源多達1022種,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3種(水杉、玉葉金花、蘇鐵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3種(黿、蟒、穿山甲等);此外水裡還活躍著對水質有著苛刻要求的珍稀瀕危物種桃花水母,是國家科考研究必不可少的強大生物基因庫,具有世界意義的生態科學價值。
「湖光山色岸線美,萬間掩映翠微間」。萬綠湖融山的雋秀、水的神韻於一體,集水域壯美,水質純美,水色秀美,水性恬美於一身。她有高原湖泊的秀麗,但沒有高原的交通艱難和氣候寒冷。山湖相依、島灣相望、谷澗相連、水灘相接,猶如人間仙境,瑰麗迷人,共同孕育出了一片美輪美奐的綠色空間。
- 視頻出品單位 -
河源新豐江萬綠湖風景區管委會
- 製作單位 -
河源廣播電視臺
- 特效包裝 -
江禮賢
- 視頻製作 -
劉金明
- 來源 -
河源廣播電視臺
- 編輯 -
張煒聰
- 審核 -
劉金明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