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研人員發現蠑螈與蛇在「毒素戰」中進化

2021-01-14 搜狐網

  新華網倫敦4月14日電 美國科研人員最近發現,為了不永遠成為天敵烏梢蛇的美餐,蠑螈變得越來越「毒」,而烏梢蛇也在不斷改進自身的抗毒能力。

  美國猶他州州立大學研究生莎娜·熱弗雷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發表報告說,蠑螈皮膚裡具有的神經毒素如果附著在蛇的肌肉細胞蛋白質上,鈉就會無法通過原來的通道進出肌肉細胞,肌肉就會因此癱瘓,進而致命。

  通過長期與烏梢蛇無數次的較量,蠑螈的毒性進化得越來越致命。熱弗雷等人發現,一條蠑螈所攜帶的神經毒素和日本河豚屬同一類型,其毒素量最多可毒死10個人。但是,即便如此,蠑螈在與烏梢蛇的鬥爭中目前仍未能佔上風。

  研究發現,烏梢蛇的基因組成發生過變異,其肌肉細胞的某些蛋白質形狀出現變化,蠑螈的毒素無法附著在這種蛋白質上,因此接觸到蠑螈毒素後,烏梢蛇的肌肉細胞仍能繼續工作。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屬於不同種群的烏梢蛇,其胺基酸排列也不一樣。在不同的烏梢蛇棲息地,至少有兩個烏梢蛇種群的抗蠑螈毒素能力明顯進化了。但即便如此,科研人員仍認為,現在還很難說在蠑螈和烏梢蛇的進化鬥爭中,誰將是最後的贏家。(完)(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蠑螈與蛇一同「毒」化
    新華社今日上午專電 烏梢蛇是蠑螈的天敵。美國研究人員最近發現,為了不永遠做蛇的美餐,蠑螈變得越來越「毒」,而烏梢蛇也在不斷改進自身的抗毒能力。  猶他州州立大學研究生莎娜·熱弗雷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報告說,蠑螈皮膚裡具有神經毒素,如果這種毒素附著在蛇的肌肉細胞蛋白質上,鈉就會無法通過原來的通道進出肌肉細胞,肌肉就會因此癱瘓,進而致命。
  • 動物對決:紅腿蠑螈與蛇的搏鬥!
    於是,蠑螈逃走了除了這種手段,不同種類的蠑螈還進化出了具備各自特點的防禦機制。今天介紹是紅腿蠑螈和它的敵人蛇鬥智鬥勇的故事。紅腿蠑螈原產於美國東南部的山林地帶,它身材不大,只有十幾釐米長,是一種很弱小的動物。
  • 中國發現蠑螈化石 生物進化史推進一億年(圖)
    中新網4月1日電 中國地質學家日前在中國的遼西新發現了一種蠑螈化石,把蠑螈類動物的進化歷史又向前推進了一億年。  據中央電視臺報導,由於蠑螈類動物是軟體動物,因此在形成化石的過程中,軟組織往往都會被破壞掉,很難完整的保存下來。
  • 方舟生存進化手遊盜首蠑螈在哪怎麼抓 盜首蠑螈馴服方法
    方舟生存進化手遊盜首蠑螈在哪怎麼抓 盜首蠑螈馴服方法 作者:九遊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8-12-15 21:42:00手機訂閱
  • 《精靈寶可夢劍盾》毒電嬰怎麼進化顫弦蠑螈 毒電嬰進化顫弦蠑螈...
    導 讀 精靈寶可夢劍盾毒電嬰怎麼進化顫弦蠑螈,一起來看看吧!
  • 科研人員發現頸槽蛇屬新種
    螭吻頸槽蛇圖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丁利、助理研究員陳勤團隊與日本京都大學森哲教授課題組合作,於2017年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採集到一種頸槽蛇,該蛇一直被當做九龍頸槽蛇記錄。
  • 蛇、蠑螈、蜥蜴……為什麼這些醜陋的動物,也值得愛?
    其實,兩棲動物是「爬寵」中的熱門選手。但如果你朋友養了一隻蛇、蜥蜴、烏龜、蠑螈……你第一反應是什麼?噁心?恐懼?醜陋? 我們可能是蛇、蝌蚪、蛙的後代? 長相可怖的兩棲動物,在人類的不同文明中,一直是矛盾的結合體——有時被認為是邪惡、貪婪等的化身,有時又被尊敬為神物。 典型代表之一,就是蛇。
  • 火蠑螈是所有蠑螈中最漂亮的蠑螈之一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火蠑螈,又叫火蜥蜴,這是一種非常漂亮的蠑螈。這也是一種比較好照顧的蠑螈。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火蜥蜴可能是所有蠑螈中最漂亮的火蜥蜴之一。他們閃亮的黑色身體,鮮豔的黃色斑點,看起來像珠寶商的琺瑯傑作。它是一種引人注目的蠑螈,即使在以其吸引人的色彩組合而聞名的群體中也是如此。
  • 化石發現澄清兩棲動物進化爭論
    美發現2.9億年前兩棲動物化石 北京時間5月23日消息,最新一項考古化石研究顯示,美國德克薩斯州發現的一具2.9億年前兩棲新物種化石,一種類似青蛙,長著短而粗壯尾部的動物,它們可以在陸地行走 1995年,德克薩斯州貝勒郡一處遠古魚類沉積採石場發現了這種兩棲物種化石,雖然化石樣本發現較早,但直到近期古生物學家才對此鑑別並列為一種遠古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Gerobatrachus hottoni」,發現者是史密森尼博物館古生物學家尼古拉斯•奧託,他指出這種遠古物種是一種過渡型兩棲動物,兼具了青蛙和蠑螈的特徵。這項發現填補了青蛙與蠑螈進化史上的缺口。
  • 【新華網】科研人員從琥珀中發現兩蜘蛛新科
    【新華網】科研人員從琥珀中發現兩蜘蛛新科 2020-11-26 新華網 莊北寧 【字體: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了解到,科研人員從緬甸克欽琥珀中發現兩個蜘蛛新物種鋸氈蛛和扁巨蛛,並基於新物種建立兩個新科,研究結果已在學術期刊《動物分類學報》英文版發表。
  • 科研人員從琥珀中發現兩蜘蛛新科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了解到,科研人員從緬甸克欽琥珀中發現兩個蜘蛛新物種鋸氈蛛和扁巨蛛,並基於新物種建立兩個新科,研究結果已在學術期刊《動物分類學報》英文版發表。據了解,白堊紀是陸地生態系統進化的重要地質時期,也是蜘蛛進化的重要階段。緬甸克欽琥珀蘊含大量保存完好的晚白堊紀無脊椎動物,包括多種多樣的蜘蛛種群。
  • 拿什麼拯救火蠑螈—新聞—科學網
    這是一種和Bd相關的新病原體,因貪婪地吞食火蠑螈皮膚上的潰瘍而被命名為蠑螈壺菌(Bsal)。 對於Martel和Pasmans夫婦來說,苦樂參半的生活由此開啟。此後,他們主導的研究證實,可能通過寵物貿易從亞洲引入的Bsal擁有消滅歐洲火蠑螈種群的潛力。一個更大的恐懼在於這種病原體將抵達全球蠑螈多樣性最豐富的北美。
  • 活體蠑螈上海口岸「落網」 中國法律禁止「寵物郵包」
    東方網記者徐程3月21日報導:15隻長約七八釐米的來自德國的蠑螈近日在上海口岸「落網」。記者今天從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到,這15隻活體蠑螈分兩批自德國通過郵包入境時被攔截扣留,包括火蠑螈和歐螈兩個種類,外表顏色鮮豔。
  • 蠑螈會是人類再生的希望嗎?
    蠑螈的名字被認為來自於古代波斯語,意為「內在之火」。在長達2000多年的時間裡,人們認為蠑螈無懼火焰,甚至在接觸時就能將其熄滅,亞里斯多德和達·文西都曾記錄過蠑螈這一奇特的特徵。《塔木德》(猶太教中的經典宗教文獻——譯註)中認為在皮膚上塗抹蠑螈的血會增強易燃性。雖然事實並非如此,但認為蠑螈擁有神奇力量的直覺其實並非毫無根據。像傳說中的神仙一樣,蠑螈能夠再生肢體。
  • 【科學種子科技英語】有腳的蛇你見過嗎?——科學家們發現了四足蛇的化石!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塊」極精緻」的四足蛇化石,或許這能幫助人們了解蛇類如何從蜥蜴變成蛇。The snake has small 『hands』 that are approx 1cm long.圖片中的蛇有約1cm左右長的「小手」。
  • 盤點世界古怪生物:蠑螈似龍 存活100多年(圖)
    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它們擁有了奇特的外型和獨特的本領。1、盲目蠑螈似「中國龍」竟可存活100多年下面這種叫做「盲目蠑螈」的兩棲類生物就是其中之一。這種蠑螈的壽命往往會超過100年,期間10多年不吃東西也沒有問題。現在它們已經瀕臨絕種,只在東歐克羅埃西亞的鐘乳石洞中能夠看到。
  • 蠑螈細胞內發現共生藻類
    魔幻電影《哈利·波特》中哈利·波特在水中呼吸的「魚鰓草」或將成為現實!目前,科學家通過合併人類DNA和海藻,試圖尋找人類在水下呼吸的一種最佳途徑。 在對蠑螈的一項實驗中,他們發現產生氧氣的海藻可與蠑螈的卵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以至它們兩者無法分離。通過未來更深入地展開研究,他們希望有一天能夠將海藻和人類DNA結合在一起,這將使人類具備水棲能力,能夠像哈利·波特吃了魚鰓草一樣在水中不必露出水面換氣。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計劃改變人類的DNA,並使它更像海藻,實際上可釋放出氧氣。
  • 活動物違法入境高發 上海口岸截獲境外郵寄活蠑螈
    上海郵檢現場查獲的活體蠑螈。邱偉科攝  東方網4月11日消息:昨天,記者從上海鐵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到,該局郵檢工作人員對入境郵包進行X光機查驗時,發現兩批來自德國的入境郵包影像可疑。開箱查驗發現箱內有8個塑料盒,共計15隻活蠑螈。  這些蠑螈長約7釐米到8釐米,顏色鮮豔,包括火蠑螈和歐螈兩個物種。據查,火蠑螈雙眼後側和脊髓兩側都有毒腺,受到威脅會分泌出牛奶狀毒液,如果進入人眼內可能會導致失明,工作人員立即將其扣留,並聯繫收件人了解情況。  收件人說,該蠑螈是一位德國爬蟲愛好者郵寄入境,準備和他進行物種互換,並嘗試對這些境外品種進行人工繁殖。
  • 泰國發現新品種蠑螈
    新華網曼谷12月25日電(記者凌朔)泰國科學家近日在泰國東北部猜也蓬府的雨林中發現一種帶有刺狀鱗片的短尾蠑螈,這是在世界範圍內首次發現這一品種蠑螈。  泰國猜也蓬府普喬野生動物保護區官員蒙功·堪素25日對媒體說,這一新品種的發現地點位於普喬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的特瓦達山。
  • 科研團隊在西雙版納發現過樹蛇屬一新種——沃氏過樹蛇
    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供圖中新網昆明3月21日電 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公眾號21日發布消息,中國科研團隊利用形態學和分子系統學數據,對過樹蛇屬物種進行野外採集、分類釐定和分子系統發育關係的構建,研究認為採自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侖的過樹蛇應為一新種——沃氏過樹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