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炎熱夏季的慢慢來臨,小龍蝦成了吃貨們夜宵餐桌上出現率最高的單品。街邊小攤、夜市、大排檔、主題餐廳……到處都能看到小龍蝦誘人的身姿。
約上三五個朋友吃著龍蝦,喝著啤酒,吹著晚(空)風(調),隨意聊天,那種感覺,簡直不能再過癮!
不知細心觀察的吃貨們有木有發現,小龍蝦在沒有熟之前並不是紅色的。那究竟是什麼讓它們在爆炒後變色了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揭開它「爆紅」的秘密!
原來,這一切都是名叫「蝦青素」的功勞。它存在於一些藻類、鮭魚、蝦等生物體內,是一種天然色素,屬於類胡蘿蔔素的一種,決定著龍蝦殼的顏色,能讓動物呈現黃色、橙色或紅色。
在爆炒之前,「蝦青素」被蝦青蛋白緊緊包裹,出不來,就呈現出青藍的色調。可是一旦經過加熱,蝦青蛋白質就會遭到破壞,被包裹著的「蝦青素」就會「逃」出來,使龍蝦呈現橙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