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米之內刷臉測溫!南沙企業推出智能人體測溫儀

2021-01-20 廣州日報

體溫篩檢是新冠肺炎疫情監測的主要手段,企業復工復產後出現的人員集中性流動,正在給防疫工作帶來更大挑戰。近日,由南沙高科技企業廣州中科凱澤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科凱澤」)研發的智能人體測溫儀已經陸續投放到廣州、重慶、台州等城市的企業辦公區、小區出入口等人員密集場所,協助偵測發熱人群,為公共區域疫情防控提供科技助力。

據介紹,這套智能體溫預警系統運用紅外熱成像、人工智慧等技術,通過攝像機捕捉實時人流畫面、智能識別人臉,在8米距離內可準確對16個人同步測溫,超過37.3℃將觸發警報。記者了解到,從2月初至今,該企業累計接到的訂單已超過百套。

智能偵測發熱人員

透過一個固定的紅外線熱成像網絡攝像機,被監測畫面捕捉到的人群呈現出了更多細節,每一個人的體溫數據得以即時顯現。一旦體溫超過37.3℃,系統將立即鎖定超溫目標,發出警報。

這套由中科凱澤研發設計的智能人體測溫儀,集成紅外熱成像、人臉智能偵測和識別、大數據分析等多項技術,可在中遠距離同時測出多個目標體溫,測量精度可控制在±0.2℃,實現非接觸式測溫。「與傳統的溫度計、額溫槍測溫不同,這款產品避免了一對一近距離的檢查,可以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風險。」中科凱澤CEO吳軍介紹,他們的單個攝像頭能在每幀畫面中同時智能識別、跟蹤16張人臉,8米之內均可準確測出每個人的體溫,響應時間在30毫秒以內。此外,該產品的後臺系統還建有人員健康檔案,利用大數據分析助力疫情防控。

據悉,這款產品已經在廣州、重慶、台州等地的企業辦公區、小區出入口、車站等人群密集區域投入使用。在重慶市渝北區大帝花園小區,該系統如今每天監測的人流超過1000人次,為當地防疫工作帶來科技助力。

半個月訂單已超百套

自2019年1月創立以來,人工智慧攝像頭及相關平臺系統的開發,一直是中科凱澤的主攻方向。作為廣州中國科學院軟體應用技術研究所的孵化企業,計算機視覺算法正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今年春節前後疫情突然出現,測溫設備的市場需求驟增,中科凱澤這款於去年8月投產的智能人體測溫儀一時間供不應求。日前,國家人工智慧標準化總體組還將該產品推選為第一批有助於疫情防控的人工智慧產品和解決方案。

「單單2月的前半個月,我們累計接到的訂單已經超過了100套,現在正在想辦法加大生產滿足出貨需求。」吳軍向記者介紹,他們還特意將產品的銷售價格降低20%,支持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他表示,受到疫情影響,中科凱澤的許多員工目前正通過遠程辦公加緊開發,根據疫情防控需求進一步改進系統。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耿旭靜 董業衡 通訊員 餘麗穎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耿旭靜 董業衡 通訊員 餘麗穎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彭姣時

相關焦點

  • 當紅外測溫遇見AI,「人臉識別」全自動人體測溫儀硬核戰疫
    2020年春武漢NCP疫情大規模爆發,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醫藥戰線加速研發爭分奪秒針,科技戰線緊急復工加快生產作為公共場所防疫的「第一道防線」「紅外人體測溫儀,全國緊急備貨,睿創微納全資子公司艾睿光電研發生產的人工智慧紅外人體測溫儀以及測溫晶片等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
  • 熱成像人體測溫儀
    熱成像測溫儀「開揚智能」動態人臉追蹤測溫儀基於人臉檢測模型,從畫面中找到人臉區域,融合紅外測溫算法,對人臉額頭部位進行關鍵點精準定位和測溫。額頭溫度才是人體真實體溫,追蹤額頭並測溫有效避免體溫誤報。我們定義為:智能動態人臉追蹤精準測溫技術。測溫過程精準瞄準檢測人臉額頭部位溫度,系統不會對頭髮、其他身體部位或者其他物體溫度進行測溫,能有效避免其他環境或物體原因導致的溫度誤測,極大的加強疫情防控。 適用場景:適用於人流量比較大的學校、車站、機場、地鐵、學校、醫院、企業、港口、展覽會館、會議中心、重大慶典、演唱會等重要場所。
  • 深圳精敏推出紅外測溫門紅外測溫儀紅外熱像儀測溫篩選系統!
    近日了解到一些車站、醫院、機場、大型商場分別引進紅外線測溫門、人群熱像儀測溫篩選系統、紅外測溫篩選儀用於自動快速測溫。旅客在走過儀器時就自動進行體溫檢測,經紅外測溫儀確認體溫無異常的旅客可直接通行,無需再進行人工測溫。今天有幸採訪到這些設備的製造廠家深圳市精敏數字機器有限公司的匡經理。
  • 額溫槍「指頭」測溫有點尷尬?刷臉式測溫來了,戴起口罩也可以測
    最近,記者了解到,由重慶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AI智能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已面世並完成安裝投用,據生廠商介紹,這是重慶自主研發的首款該類型儀器。智能人臉識別測溫在小區或寫字樓中使用是怎樣的場景?3月18日下午3點,記者前往剛剛安裝了此類設備不久的重慶網商產業園進行了走訪。記者看到,智能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的外形類似於一臺立式的液晶廣告屏,大小和家用空調櫃機相當。
  • 那些走在抗「疫」前線的紅外測溫儀製造企業
    杭州海康威視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海康威視於2008年開始熱成像技術研發,並在2016年推出全系列熱成像產品。1月22日,在獲悉湖北紅外測溫儀仍存在短缺情況後,海康威視又連夜調撥40臺紅外測溫設備馳援武漢。該批產品已被安裝在武漢市第七醫院等地,協助進行高精度體溫篩檢。
  • 紅外專家科普:人體測溫儀體溫篩查時必須注意的「九大要點」!
    測溫時,通過屏幕的被測人員不能遮擋臉部,特別是額頭,人體測溫儀是被動接收物體發出的紅外輻射,如果你的臉被其他物體遮擋,會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3. 一般人體測溫儀的精度在±2%,據紅外行業數據表明目前國內頂尖的紅外大廠高德紅外(GUIDE)的XT236/IR236型人體測溫儀(「IR236是IR230的改進型」)、艾睿光電(InfiRay)的AT300/600型人體測溫儀(同時「供應測溫機芯」)以及大立科技(DALI)的DW60-W型人體測溫儀等用於人體篩查的人體測溫儀的人體測溫精度都在
  • 熱成像測溫儀「跑贏」口罩?國內產能基本滿足供應量
    「1000多人的單位,如果排隊用額溫槍測溫,將耗時1個多小時。」這是復工潮來臨時,企業面臨的真實困境。「復工了,我們要對園區進行熱成像體溫篩查,請協助我們一同部署解決方案。」這是張江高科技園區向園區內企業發出的求助通知。
  • 機場車站紅外線測溫儀效率低?AI人工智慧構築「硬核」防疫
    不僅是醫藥戰線加速研發爭分奪秒針,在「疫」情中返程復工穩定生產,快速精準的紅外線測溫儀成為公共場所防疫的「第一道防線」而急需!睿創微納全資子公司艾睿光電研發生產的紅外線測溫儀以及測溫模組等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
  • 一臺紅外測溫儀=11萬隻測溫槍?防疫專家:帳不能這麼算!
    一隻紅外額溫槍的價格100-500元不等,人體紅外測溫儀的價格卻高達5萬-15萬。最近走紅的小神瞳全自動紅外測溫儀主打高配低價,但小神瞳2代在淘寶也要2萬多元,價格相差如此懸殊,為什麼學校複課、企業復工還是首選紅外測溫儀?
  • 「雙節」防疫大考來臨,多點AI紅外測溫儀升級助力待命
    與其他測溫方式相比,人臉紅外測溫儀的好處是無需人手或臉接觸,檢測距離相對較遠,在人流密集場所也可以迅速篩查體溫異常人群。同時,隨著多點式人臉識別技術的加入,不僅可以實現更遠距離的測溫,而且可以讓紅外測溫更加精準,並且能夠非接觸地完成測溫人員身份信息識別,從而進一步實現流動人員的信息追溯。從專業的角度來說紅外測溫一體機的產業鏈主要由主控板、紅外傳感器、人臉識別算法、落地應用等構成。
  • 紅外測溫、刷臉入園,科技智能助力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疫情防控
    其中,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安全運營工作,濟南野生動物世界近期引進「紅外線熱成像」技術的人體測溫儀,針對所有入園市民遊客進行體溫測量。同時景區建設雙套票務系統,實現景區同各大電商平臺及電子票分銷平臺的全網絡營銷,客源地、年齡段、購票方式、出行方式等縱向性統計,景區自2015年開園起全面啟用人臉識別系統,並廣泛應用於年卡遊客及三日票遊客,實現刷臉就可以秒入景區。
  • 測溫儀真假±0.5℃:大疆用棉花棒搞掂?脫離環境談精度就是耍流氓
    類比黑體的思路,棉花棒可做參考溫度,固定在無人機熱成像鏡頭視野之內,再利用額溫槍對無人機的測溫進行校準,即可用於體溫測量。棉花棒在熱成像視野中的界面大疆稱,該方案可滿足 2~3 米距離下,在高速路口、社區等進行無接觸體溫篩查,在無風、無陽光直射的情況下,測量誤差為±0.5℃。用一根棉花棒提升精度是否靠譜?顯然仍需在實際場景中檢驗。
  • 影響人體紅外線測溫準確性因素有哪些?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準不準?
    因此,公共場所尤其是醫院、社區、商超等入口處在室外測溫時,測溫儀要保證精確度,應關注其使用環境要求,同時需考慮環境溫度補償問題。由於目前市場上的輻射測溫儀大多是單色測溫儀,工作波長相對固定。在測量周期內,人體體表溫度的變化速度遠不及輻射測溫儀的響應時間,因此環境溫度越低,水霧密度越高,霧粒粒徑越大,則單色測溫儀接收到的測量信號衰減的越明顯,測量偏差就越大。
  • 西安明景智能測溫設備都有哪些類型?智能紅外測溫儀有什麼不同?
    西安明景技術智能測溫設備都有哪些類型?智能紅外測溫儀設備有什麼不同?二:智能測溫門崗機器人智能測溫門崗機器人一款針對醫院、寫字樓、工廠、校園及社區公寓等場所開發的非接觸式自動測溫機器人。針對疫情,滿足全過程0接觸、遠程部署、識別口罩等需求。
  • 歐比特聯合子公司鉑亞全力推出「紅外熱成像人體快速測溫系統」
    歐比特全資子公司鉑亞推出「紅外熱成像人體快速測溫系統」,替代手持式測溫儀,可實現快速體溫篩查,遠距離、大面積檢測,可對歷史數據回溯,數據分析。3、應用場景固定人員的室內場景:監管場所、學校、寫字樓、企業公司等閘機出入口。
  • 紅外測溫儀居然不是發射紅外線進行測溫?
    工作人員拿著紅外測溫儀向你額頭、手臂等地方開一槍,顯示屏就顯示出了你的體溫。那麼為什麼沒有接觸就可以達到測溫的功能呢?紅外測溫是發射紅外線進行測溫嗎?從按下扳機向你開槍到顯示數字這中間發生了什麼?讓我們細緻入微,揭開其神秘的面紗。紅外線是如何被發現的?1665年英國倫敦發生一次大瘟疫,照成十萬多人死亡。
  • 測溫儀-紅外熱成像
    測溫儀「測溫預警型熱成像網絡攝像機 + 高清可見光」人體測溫儀,集成了熱成像、測溫、人臉智能偵測等多項核心技術於一體。特有雙視配準機制,使可見光與熱成像視場相同。熱成像高精度人體測溫,精度±0.3℃,內置自動測溫修正,徹底消除溫度漂移,可長年穩定工作。1秒實時測溫,多目標同步跟蹤,響應時間在1秒以內,實現被檢測人流經過檢測區域的動態檢測,杜絕漏檢、漏測。智能人體測溫,可見光圖像測溫顯示,方便監控和判別。智能超溫報警和定位,聲光報警,快速篩查追蹤體溫異常者
  • 菜市場「上崗」AI智能紅外測溫儀,解決人流密集地疫情防控難題
    智能人臉識別測溫儀F730現在還有很多地方是使用傳統的人工管控方式,人工檢查出入人員是否有佩戴口罩,手持測溫儀檢查通行人員的體溫,這種方式不僅效率低,且沒有數據做依據,後續如果要啟動追蹤防控難度大。人臉識別紅外測溫儀可以發揮哪些作用?現在通過智能AI就可以解決菜市場等場所的人員防控問題,並且在一些地區也早就用了AI智能技術人臉識別紅外測溫儀,利用人工智慧進行無接觸式疫情防控管理,可以說是非常先進哦!比如在今年8月份,廣東中山城區有菜市場就啟用了AI技術。
  • 人體測溫的主流方式有哪些?非接觸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有哪些好處?
    目前,醫院、商超、公共運輸、社區等公共場所常用的測溫設備有水銀溫度計、紅外溫度計、紅外人體表面溫度篩檢儀、電子體溫計等。其中,紅外溫度計主要包括紅外耳溫計、紅外體表溫度計兩種,分別為手持式額溫計、立柱式紅外測溫儀、門式紅外測溫儀、熱成像體溫篩查儀等。
  • 人臉識別測溫儀的出現 讓人體溫度檢測變得更加高效和準確
    打開APP 人臉識別測溫儀的出現 讓人體溫度檢測變得更加高效和準確 智能製造網 發表於 2020-02-21 14: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