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曲速引擎驅動達到甚至超過光速,理論上是可以的,但目前還處於幻想探索之中。
這種引擎的理論基礎是廣義相對論。引力可以扭曲時空,也可以看作是摺疊時空,就是把時空摺疊起來,比如一張紙,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從中間對摺,這張紙兩頭的邊緣就合在了一起,紙張這頭的螞蟻就可以瞬間移動到紙張的另一頭,省卻了紙張中間很長距離的爬行。
如果把一光年的時空摺疊成這樣,這一光年不就一步跨過去了嗎?那要比光速快多少倍?
愛因斯坦相對論把光速定為我們宇宙最快的速度,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無法突破這個藩籬,百年的實踐和觀測已經釘死了這個規則,誰也沒有辦法打破。今後人類如何在廣袤的太空中穿梭呢?速度這個瓶頸如何突破呢。
曲速引擎似乎給人類一線曙光,這種時空摺疊的跳躍式前進,既可以打破光速的限制,又不會受到時間膨脹效應的影響,是突破人類星際航行速度瓶頸的一個最好的預其。
現在對於曲率引擎的設想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道,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
有消息認為,美國NASA的科學家已經開展了對曲速引擎的研究工作,還發布了一個官方曲率場研究報告(見上下有關配圖),這個流傳於網上的報告有60頁,對曲速引擎研究進行了框架式的描述。
但另一則消息卻說明NASA的研究另有途徑,他們通過一套被稱為「EM drive」的動力裝置獲得了推力。(見上圖)
但這個裝置並非一般意義上靠扭曲時空前進的「曲速引擎」,其工作原理實際上是通過電磁波在一個圓錐形金屬封閉空間內產生的一部分能量,外界對這項技術並不認同,認為違反了物理學動量守恆定律。
但這裡說的似乎是兩碼事。
持潑冷水態度的科學家卻另有說法。
加州理工學院理論物理學家肖恩·卡羅爾詳細研究了NASA的報告,得出了不可行的結論。
他認為在曲速場內,飛船必須利用負能量搜索前方的空間,並讓後面的空間膨脹,但迄今為止,沒有人知道這種負能量到底是什麼,更別提如何利用了。
因此報告只是將理論物理學的細枝末節加以裝扮,太過理想化。在未來1000年內,實現的可能性為零。
的確,人類現在只捕捉到燒不開一杯開水的反物質,而負能量還是一個理論上存在的謎。所以需要大量負能量才能夠實現的曲速航行目前還只能是一個未知數。
但人類要走向深空,總要找到一種突破光速藩籬的辦法,否則只能在太陽系裡活動。要麼在理論上有所突破,要麼找到一種新的途徑。
時空通訊還是期待著曲速引擎總有一天能夠幻想成真。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歡迎大家共同探討。
原創版權,請勿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