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女學霸成「明天小小科學家」,馮志剛讓學生在課程中「遊泳」

2020-11-23 上海觀察

近日,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共同主辦的第16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終評落下帷幕。經過科學探究能力、科技知識功底等各項素質的考評,最終在全國範圍內評選出「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獲得者3名。其中,上海中學本部高三學生魏洵婧成為上海唯一一名「明天小小科學家」。

上海中學學生在做課題研究。

探索過程也是發現美的過程

 

縷縷青煙漂浮的感覺,是不是很美?魏洵婧選擇的兩個課題都圍繞了一縷煙背後的問題。「平時喜歡美的東西,古典音樂、綠色植物很美,幾何、邏輯推理同樣也很美。」魏洵婧說,美的東西中一定有一些規律可循,探索的過程也是發現美的過程。

 

她選擇的課題分別是《恆溫熱源上方氣流形態的研究》和《煙顆粒疏密條紋成因的研究》。為了更好研究煙的形態,她足足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拿起電烙鐵動手反覆做實驗。為了獲得大量煙霧,她用玻璃板蓋滅高溫燃燒的蠟燭,通過電烙鐵加溫,研究200—300攝氏度不同溫度間各不相同的煙霧形狀。為什麼隨著熱源溫度變化,熱源上方的氣流呈現出多種不同的形態?為什麼煙顆粒能形成疏密條紋?經過深入實驗和蠟燭形成的煙運動觀察後,她建立了煙運動數學模型,並推導出很多公式,成功地解釋了曾經困擾她的各種現象。

 

魏洵婧說,她平時愛好廣泛,對數理化特別有興趣,特別喜歡平面幾何的奇妙結構,熱衷建立模型,寫運動方程,還自學了電腦編程、高深的物理課程。談及如何才能堅持課題研究?在她看來,首先要自己感興趣,然後不斷鑽研。唯有不放棄,才能堅持下去。

魏洵婧

給學生自由發展空間

 

魏洵婧小學就讀於建襄小學,初中在華育中學,從小到大,學習成績優異。因為考試成績出色,她一直參加物理、數學、英語等競賽班,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學習做事很有計劃,每天下課後,她總是想好今天要做的事,然後一一按計劃完成。「在課內提高效率,課後效率才能提高。」魏洵婧深有體會。

 

能在科研上獲得成績,魏洵婧自認為得益於學校高三科技班的學習。「學校的科技班每周二和四下午都沒有安排課程,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從事自己的課題或實驗。」除了學校為課題提供了很好硬體設備,比如:專業的實驗器材和相機拍攝等,魏洵婧很感謝學校邀請的高校專家作為課題導師。她的導師是來自上海交大物理專業的李晟教授,如果遇到課題上的困難,她隨時與導師溝通。

 

「學校在學習上給了學生很大的自由發展空間。」魏洵婧的班主任、物理老師李潞瑛說,學校為學生安排了許多講座,平均一周2次講座,由院士、教授等主講,有些專家是一些大學可能都無法接觸到的頂尖人物,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科技班的學生大多很清楚自己的興趣,具有很強的鑽研精神和科研能力,學習做事很有規劃性。」李潞瑛說,外界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學生自身素質又好,堅持個人的興趣愛好,才能充分激發內動力,迸發出潛力。

魏洵婧

在課程中學會「遊泳」

 

上海中學是全國唯一一所從2008年起連續9年都拿世界奧數金牌的學校,其中好幾位學生都是滿分。這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在上海中學校長馮志剛看來,學校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課程,激發學生找到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

 

學校認為,「會玩」的孩子往往也會學。在上海中學,除了基礎課程,校方每學期提供150多個涉及不同領域、學科的課程供學生選擇。為了讓學生能在更多課程中找到個人的興趣點,學校提供了7個領域、14個學科範疇,超過500門課程供學生選學,形成了廣泛的課程圖譜。以大型、中型、小型、微型課程開設的課程,每學期可提供「人工智慧初步」「無人機」等150多個項目供學生選學。在150多門課程中,根據學生歡迎程度,並非一成不變,定期「可進可出」。

 

「只要學生有興趣,學校會儘量滿足學生需求開設相關課程,甚至不惜出資邀請大學教授來上課。」馮志剛形象得打了個比方,只有在「遊泳」中才能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學校要創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創新型中國基礎教育名校,聚焦於創意與創新的實踐活動,鼓勵師生不走尋常路,立足於不同志向、興趣、潛能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題圖:上海中學學生在做課題研究。 圖片來源:馬松 攝、校方提供 圖片編輯:項建英

相關焦點

  • 第20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正式啟動
    近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周凱旋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20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正式啟動。為鼓勵更多女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在周凱旋基金會倡議和支持下,本屆活動特別增設「科智公益大獎」,以獎勵一名優秀女生在項目中通過運用科學技術,為人類面臨的新興社會挑戰提供一個具有創新性和商業潛力的解決方案,獲獎學生將獲得10萬元的獎學金。
  • 關注丨2020年第20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通知
    近日,第20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規則公布,申報時間10月1日-11月10日,老師整理相關信息如下,供參考!」獎勵活動章程》,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周凱旋基金會決定共同組織實施第20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
  • 河北省地方稅務局轉發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天小小科學家獎金免徵...
    二O一一年七月十四日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天小小科學家獎金免徵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 國稅函[2011]33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地方稅務局:   現就「明天小小科學家」獎金免徵個人所得稅問題通知如下
  •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2005年度「明天小小科學家」獎金免徵所得稅問題...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近接教育部《關於申請對「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獲獎者獎金免徵個人所得稅的函》(教港澳臺函〔2006〕25號),申請對教育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香港周凱旋基金會組織開展的第五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的獲獎單位和個人,免徵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
  • 免費清華學霸課程,新初一物理入門必學課
    從小學過渡到初中,各學科的學習上新增了很多難點,尤其物理作為初中一門重要的新興學科,抽象概念和規律繁多,難度較大,學科老師建議:一定要從新初一開始培養激發孩子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熱情,否則到了初二,隨著科目增多,課程難度加大,孩子的時間精力是遠遠不夠的。
  • 江蘇又出一位「小小科學家」,他是蘇州中學盧冠宇!
    」獎勵活動在北京揭曉各獎項並頒獎,江蘇省蘇州中學盧冠宇、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張宇臻、上海市上海中學趙海夢3名中學生獲得此次活動最高獎——「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盧冠宇同學成為繼蘇州中學劉君達同學之後,第二位問鼎「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的蘇中學生,他們也是江蘇省目前獲得「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僅有的兩位同學。
  • 精銳教育「學霸七招」,以武俠絕學助力學生好習慣養成
    在張熙看來,學霸並不是高智商的同義詞,大多數孩子的成功都是後天塑造而成,這個過程中適當的學習方法以及基於此基礎上形成的個人學習習慣十分重要。在當下的社會,激烈的競爭已是常態,能夠讓下一代通過接受優秀的教育、拿到漂亮的學歷,並因此能夠贏得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是每一位家長的殷切希望。也正因為如此,如何讓孩子掌握更加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養成更優秀的學習習慣成為讓很多家長感到頭痛的問題。
  • 學霸中的學霸!清華大學最牛學生評出,來自這幾個省的最多
    11月8日下午,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開始答辯,從全校學生中精挑細選的13名「大神」要競爭這一最高榮譽。大學三年,孟子立28門課程滿績(即4.0分),佔計分課程的47%。清華電子系孟子立成績單 任敏/攝作為新雅書院的首屆學生,張園遊走於新雅書院和建築學院兩院之間,且兩院工科均保持年級第一,在建築學院她有8門建築核心課程年級第一,在新雅書院她有10門文科課程班級第一。
  • 《運動改造大腦》:想要孩子當學霸,體育不能差!
    唐楚玥是學霸中的學霸,還愛運動。唐楚玥小時候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爺爺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體育老師,爺爺除了帶著小楚玥吹拉彈唱,也常常帶著小楚玥進行打球、遊泳等體育活動。唐楚玥曾在學校運動會200米跑項目上拿到年級第二名的成績。
  • [新課力薦] |《科學影像製作》課程明天就要上線啦!
    [新課力薦] |《科學影像製作》課程明天就要上線啦!為幫助科技輔導教師提升視頻製作能力、學習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影像創作,2020年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期間,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共同開展了科技輔導教師網上交流活動。為將科學影像節原創資源提供給更多科技輔導員學習使用,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與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共同推出的課程《科學影像製作》明日即將在科技學堂上線!
  • 大學四年課程「前緊後松」 學生成麻將室常客
    大學四年課程「前緊後松」 學生成麻將室常客   近日,記者在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6所高校的146名學生中進行匿名調查,其中79名學生表示,至少了解一種麻將的打法,26名學生坦陳,在校期間曾經在寢室或校外麻將館打過麻將。
  • 招募 | 獨立1日營 | 基因探秘——小小科學家走進交大
    為什麼我和爸爸媽媽長得很像呢?
  • 18歲牛津學霸驚豔全球、26歲女博士5學位加身,華人學生的神話!
    18歲女學霸驚豔世界近日,一位名叫Cecilia Zhao的華人牛津女學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而這全都是因為她在一場牛津大學的辯論賽中,以自信、智慧、美貌驚豔了世界。Cecilia當天牛津大學辯論賽的辯題是:「科技帝國的崛起威脅社會發展」。
  • 200名「未來小小科學家」與未來論壇「大科學家」面對面
    科技發展帶來無限想像空間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主持2019 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青少年對話環節時呼籲,期待有更多青少年加入到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的融合中來。劉慶峰曾在2017年主持該對話時寄語青少年,要學好數學,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尤其人工智慧的突破更離不開數學原理的突破。
  • 學霸是怎麼思考問題的?4個姿勢很有代表性,涵蓋了一大半學生
    在上學的時候,我們也常常會需要自己思考,比如作業中的一些難題,或者課程當中一些難以理解的部分,以及學習上的一些規劃。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自然需要通過思考去解決這些問題。
  • 從「二次元達人」到「全能學霸」 十一龍樾榮譽學生成長史
    「電競小子」到「數理大師」、「二次元達人」到「全能學霸」……在十一龍樾實驗學校歷年的「榮譽學生名單」上,從不缺少「斜槓少年」——在學習成績的「底色」之上,用興趣做「主色」一起繪出別樣精彩。2020年榮譽學生詹曉宇,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 大學英語被指與實際脫節 成最令學生失望課程
    原標題:大學英語被指與實際脫節 成最令學生失望課程  近日,改革後首次舉行的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2013年12月)公布成績,引來考生紛紛吐槽,高校的大學英語教育也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改革開放以來,大學英語作為高校受眾最廣的基礎課程之一,一直在改革和發展。
  • 賭王四太兒子考上麻省理工碩士 成史上最年輕學生
    就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他8日宣布考進金融碩士課程,還破紀錄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學生。現年21歲的何猷君以中英文拍短片分享喜訊,「今天很開心想告訴大家我考進了MIT的金融碩士課程!而且還破紀錄成為史上最年輕考進這課程的學生。」
  • 看不懂的北大:學生在算計拼幾分,它在盤算怎麼過濾掉高分偽學霸
    看不懂的北大:學生在算計拼幾分,它在盤算怎麼過濾掉高分偽學霸!一種觀點認為,北京的高中AP課程,選修的大把,那是大學課程,高考不考,但也得學,競賽一試的內容,高考不考,也得學。對於現在的北京考生,如果對競賽沒有什麼需求,他們為什麼一定要提前修讀大學課程呢?在不修讀這些課程的情況下,他們通過高考裸分考上了北大清華,難道北大清華還掀桌子不錄取他們嗎……我支持第一種觀點,因為高考太簡單,全國都是這樣。北大的老師已經發出警告,根據目前的高考水平和招生規則,北大招到適合上北大的學生越來越少。
  • 清華大學學生,有一門課程到期末考試,都要「拜」楊冪
    這則新聞是說清華大學的學生,有一門課程一到期末考試,大家都會「拜」楊冪,某些同學更是「虔誠」,考試前一周就將自己的頭像換成了楊冪的照片了。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帶大家一探究竟!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是所有大學生們一年之中最「難受」的時刻,因為,這一段時間正是大學生的期末考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