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加密技術:泛在電力物聯網無形盾牌

2020-12-0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隨著5G靴子逐漸完全落地,5G完整標準的R16也即將在2020年3月份完全凍結,屆時物聯網,無人駕駛,全息投影等需要高帶寬,低延時網絡技術的應用領域將會有一份完整的參考標準,作為電網公司提供增值服務的重要支撐,泛在電力物聯網也將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

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電能無論在工業生產還是日常生活中越來越重要,例如加州山火前後導致數百萬居民的工作以及生活受到影響,烏克蘭電網受到不明攻擊影響更大,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在高規格電網建設帶來便利的同時,自身安全性也需要慎重考慮。

量子加密技術原理

量子加密技術源於上世紀初的量子理論,當物質非常小或者環境溫度非常低時,將會允許2位量子位同時儲存4中狀態的疊加狀態,通過量子密鑰的分發以及量子態隱形傳輸,以及一次一密加密方式實現點對點數據傳輸,在數學上已經證明其安全性非常高。

在現代密碼學中,需要考慮的是信息發送者與信息接收者擁有保證唯一性的鑰匙,並確保其不會外流,這也稱為「公開金鑰匙法」,但是在量子電腦以高難度因數分解使其失效,但是量子加密技術的唯一性至今仍可以滿足保密需求。

量子加密技術對電網的重要性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量越來越龐大,預計2020年全球產生的數據總量將會達到40ZB,換算成我們常見的字節為4百萬億億字節,其中國內數據將會佔全球數據總量的20%左右,根據泛在電力物聯網發展趨勢將會涉及到各個角落,信息安全問題可想而知。

若採用傳統加密方法,在龐大數據量的支撐下幾乎無法滿足信息安全需求,但是若全部以量子加密技術對數據進行保護,以目前技術發展來看在計算技術迭代之前,完全可以滿足信息安全需求。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提速
    近日,國家電網召開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指出當前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加快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公司做了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基本實現業務協同和數據貫通,初步實現統一物聯管理,各級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平臺具備基本功能,支撐電網業務與新興業務發展,到2024年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全面實現業務協同、數據貫通和統一物聯管理,公司級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平臺具備強大功能,全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能源網際網路生態圈。
  • 我國大力推動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數據驅動未來用電新生活  今年1月份,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提出要建設運營好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概念首次與公眾見面後,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泛在電力物聯網」,是指應用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電力系統各環節萬物互聯、人機互動的智慧服務系統。
  • 泛在電力物聯網 2019年HPLC市場簡報
    簡介HPLC是高速電力線載波,也稱為寬帶電力線載波,是在低壓電力線上進行數據傳輸的寬帶電力線載波技術。寬帶電力線載波通信網絡則是以電力線作為通信媒介,實現低壓電力用戶用電信息匯聚、傳輸、交互的通信網絡。寬帶電力線載波主要採用了正交頻分復用(OFDM)技術,頻段使用2MHz-12MHz。
  • 大力推動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為城市增添更多「智慧」
    數據驅動未來用電新生活 今年1月份,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提出要建設運營好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概念首次與公眾見面後,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泛在電力物聯網」,是指應用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電力系統各環節萬物互聯、人機互動的智慧服務系統。
  • 都在說泛在電力物聯網,來看看國外這些智慧城市是怎麼做的?
    如果問能源圈裡3月最紅的詞是哪個,相信「泛在電力物聯網」必定C位出道。有多紅? 「泛在電力物聯網」這個詞橫空出世後,立即備受資本追捧,相關概念股集體漲停。 連網際網路和製造業界的「大佬」都紛紛表示看好,包括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禕、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均表態希望參與泛在電力物聯網和智能電網建設。 所以這個「泛在電力物聯網」到底是什麼?
  • 量子力學已經在電網實現了全面的應用
    由於量子都是微觀粒子,對各種擾動特別敏感,因而能夠大大提高測量精度。在醫療檢測領域,量子測量技術能夠使技術人員看清楚單個DNA分子的細節,精度比目前最先進的核磁共振提高3~4個數量級。 隨著能源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提速,電力系統中各類應用、終端設備連接入網,網絡信息安全日益重要。
  • 「網紅」科學家說的量子力學,已經在電網全面應用
    01、量子技術正在改變世界量子理論的研究和技術應用是全球前沿領域,目前主要有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測量三大方面。量子通信是量子力學和經典通信相結合的產物,其安全性由海森堡測不準定理和不可克隆原理所保障,具有經典通信無法比擬的無條件安全性及對竊聽的可檢測性。
  • 泛在電力物聯網與堅強智能電網有什麼關係
    因此,要適應這些新形勢,需要一種技術,可以兼容智能電網中的堅強可靠性和公用網的開放性,電力物聯網正是可以融合智能電網、網際網路的有效手段。 根據國網公布的《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大綱》(以下簡稱「《建設大綱》」),「泛在物聯」是指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任何物之間的信息連接和交互,不僅是技術變革,更是管理思維提升和管理理念創新。
  • 泛在電力物聯網和你有啥關係?看完這個就明白了
    今年年初,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提出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3月8日,公司召開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發布《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大綱》,對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作出全面部署安排。如今,這些舉措已經初具成效。未來,泛在電力物聯網建成後,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 36氪首發|研發HPLC+subG雙模多頻物聯網晶片,「泰矽微電子」完成數...
    本輪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HPLC+subG雙模多頻物聯網晶片的研發。泰矽微由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孵化成立,並獲得其投資種子輪融資,專注於垂直行業市場的物聯網MCU晶片的研發和銷售。同時,HPLC可藉助電力網構建通信網,實現上億節點規模的感知和傳感器件的高效、泛在接入,是電力物聯網打通「最後一公裡」的最佳技術手段之一。Sub-GHz頻率為1GHz以下,即27MHz~960MHz的無線通訊,相較於2.4Ghz信號,Sub-GHz信號覆蓋範圍更大、功耗更低,且Sub-GHz ISM頻段主要用於專有的低佔空比鏈路,幹擾少。
  • 量子安全通話 亮點不在可加密,而在加密方式
    量子安全通話 亮點不在可加密,而在加密方式在競爭激烈的量子科技領域,我國科學家不斷取得新的突破,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樹起了一座舉世矚目的裡程碑,量子通信方面的研究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天地一體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正在向我們走來。作為今年不斷刷屏的熱門話題,量子科技距離我們的生活還有多遠呢?或許答案比想像的更近。
  • 行動支付存在安全隱患 量子加密技術為其保駕護航
    導讀隨著物聯網、智能硬體、行動支付、車聯網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安全問題愈發受到大眾關注。然而,量子技術發展,使得安全加密變得更加的牢不可破。最近,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量子加密系統,不僅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數據傳輸率,而且有望小型化後應用於行動裝置。行動支付安全近些年來,行動支付發展的十分迅速。
  • 量子加密sim卡技術原理是什麼?
    前面加了個量子,似乎就變得神秘而且高大上。其實這個就是一個加密的更加安全的通訊SIM卡而已。特別之處就是使用了所謂的量子密鑰分發技術而已。其他的和普通手機沒任何區別。1、什麼是量子加密SIM卡所謂的量子加密SIM卡就是由國盾量子、中國電信與紫光國微三家共同推廣的安全加密SIM卡而已。它的特點有三個;集成存儲:傳統SIM卡裡面的空間非常小,只有幾十到幾百K的空間。而新型的所謂量子加密SIM卡裡面加了SD存儲空間,容量達到幾G,甚至幾十G。
  • 量子通訊加密技術並不安全
    這完全打破了以前量子加密信息是無法盜取的固有說法,這種研究似乎讓量子信息加密技術變得脆弱不堪。在量子信息加密傳輸的前沿科技研究中,目前多數使用的都是光子傳輸。普遍的做法都是將數據以光子的偏振方式進行信息編碼,不同的偏振光子代表不同的信息。比如說垂直偏振光子代表1,水平偏振光子代表0,或者用正負45度偏振角來代表01。
  • 5G產業報告之電源市場及泛在電力物聯網專題分析
    5G 應用賦能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需要高速可靠的通信保障2019年 3月 8 日,國家電網召開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工作部署會議,對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作出全 面部署安排,加快推進「三型兩網、世界一流」戰略落地實施。
  • 混合現實技術(MR)在天津電力領域實現落地應用
    MR是虛擬實境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該技術通過在虛擬環境中引入現實場景信息,在虛擬世界、現實世界和用戶之間搭起一個交互反饋的信息迴路,從而增強用戶體驗的真實感。  MR應用在電力領域潛力很大。  今年初,國網天津濱海電力公司聯合多家高新技術企業,開展了MR技術在電力行業應用研究,力求提高設備智能化水平,降低安全風險,提高檢修效率。  經過一系列努力,投入使用的智能MR眼鏡通過生成3D資產信息、搭建交互顯示平臺、構建虛實信息協同等技術手段,將設備的模型、參數及操作步驟投射至半透明的鏡片上。
  • 量子加密技術存在缺陷?專家:客觀看待新技術
    量子加密技術存在缺陷,被破解?攻擊,是為了讓量子通信更加無懈可擊本報記者 吳長鋒近日,一篇題為「量子加密驚現破綻:上海交大團隊擊穿『最強加密之盾』」的文章在網上流傳開來。文中宣稱「現有量子加密技術可能隱藏著極為重大的缺陷」。事情原委究竟如何?
  • 重慶造「量子手機」正步入實用化 給個人通信上把「加密鎖」
    手機加密讓個人信息更安全  作為下一代信息通信領域重要的基礎性和支撐性技術,量子通信具有安全性更高、傳輸更高效的特點,「量子加密手機」是全新的探索和嘗試,值得期待。  「量子加密手機」有著傳統手機所不具備的更高安全性,使其在軍事、國防安全、金融保險服務、電力和網際網路通信等對信息安全要求高的領域有著重大的應用價值。
  • 關於量子加密手機,三星可能和你想得不一樣
    量子加密,可能三星和你想的不一樣從三星對外公布的細節來看,所謂的量子加密手機,實現方式就是在三星 Galaxy A71 5G 手機上,搭載由本地運營商 SK 電訊開發的量子隨機數生成晶片 ( QRNG ) 。這也並不是什麼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