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以「詮釋配電物聯網架構體系,推動能源互聯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19年(第三屆)中國配電技術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共有1000多位配電領域專家代表出席會議,共同交流探討、分享經驗,探索研究推動配電物聯網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孝信、陳維江做了精彩報告。
會上,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設備管理部重磅發布了配電物聯網技術發展系列創新成果,山東、江蘇、浙江、上海電力公司對配電物聯網的工程示範應用情況及相關技術創新成果進行了分享與展示。
數據驅動未來用電新生活
今年1月份,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提出要建設運營好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概念首次與公眾見面後,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泛在電力物聯網」,是指應用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電力系統各環節萬物互聯、人機互動的智慧服務系統。可視化的能源流、信息流將光伏發電、儲能、地源熱泵、各種家電連接在一起,通過智慧能源控制系統,實現多種能源狀態的感知和優化,實現電力公司全業務數據統一管理,內外部數據「即時獲取」,提高我國一流配電網的數位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截止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全面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發布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大綱,編制形成泛在電力物聯網2019年建設方案,明確了全年建設任務,以及省、地市、縣、園區4個層級、25項大型綜合示範工程。
「配電物聯網」作為「泛在電力物聯網」在配電領域的落地實踐,實現了物聯網和配電網的完美融合。今年內,計劃在天津、上海、青島、南京、蘇州、杭州等地開展第一批示範區建設,實現配電物聯網關鍵技術的規模化工程應用和典型場景的應用推廣,為廣大電力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為行業用戶提供精準信息。
享受智慧充電,讓數據一目了然
「如今,充電樁布點越來越多,充電很方便,解除了我們電動汽車出行的顧慮。」6月16日,在杭州市蕭山區供電有限公司錢江供電所,市民黃成插上充電槍為愛車充電。
當充電的同時,由此產生的數據也已開始奔跑。包括他使用的這臺充電樁,現在示範區內共有60臺充電樁正在安裝低壓線路終端。該終端可以對充電負荷、充電周期特性、充電狀態進行實時監測,使後臺工作人員在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就能一鍵查看充電樁的運行信息,第一時間獲悉故障情況,實現充電樁的主動搶修運維。同時,充電產生的海量數據通過大數據深度挖掘分析,可以更好地預測區域用電需求,合理規劃未來配電網布局,從而提高用戶滿意度。
「配電物聯網不僅是讓電力設施互聯互通,更是將極大地改變每位市民的生活方式和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杭州示範區是國家電網未來配電物聯網的先行試點區域,接下來浙江全省將在此技術架構基礎上不斷完善推廣。」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設備管理部配電處負責人陳蕾對未來充滿信心。
在「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技術支持下以實現電動汽車有序充放電,改善系統負荷特性、電壓及頻率質量,實現車輛、充電設施和電網三者間的友好互動、協同運行,構建網荷需求響應。
高效賦能保障烏鎮「網際網路之光」
嘉興烏鎮網際網路之光電力物聯網綜合示範被列為國家電網公司8個重點園區級綜合示範項目之一,建設有「泛在電力物聯網」技術展示展廳,作為國家電網公司電力物聯網技術對外展示的主要窗口,在峰會期間向社會各界全方位展示我國一流配電網及泛在電力物聯網前沿技術成果。
嘉興桐鄉烏鎮作為網際網路小鎮,是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永久會址,是全國首家信息經濟示範區、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綜合實驗區。連續五屆網際網路大會的舉辦,使烏鎮成為未來新經濟的賦能中心,因此在烏鎮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除烏鎮以外,國家電網作為北京冬奧會官方合作夥伴,在北京新首鋼園區,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示範項目,分別搭建配電運營指揮和綜合能源服務兩大平臺。在張家口崇禮奧運核心區,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綜合示範及全景全息智慧指揮平臺。對冬奧場館實現從客戶配電室到場館末端低壓開關的智能化監測,及時提供應急保障。
目前,我國各地都在積極探索「泛在電力網際網路」建設,一場涉及百姓生活、企業生產、社會發展的「新電力革命」正在全面推進,為中國城市增添更多「智慧」。(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訾謙)
[ 責編:徐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