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翼殺手》貓眼口碑撲街!低分黨都為洩憤?老影迷這下坐不住了

2021-01-09 伍脊六獸

文/bb。

最近電影圈的一大爭議發生在《銀翼殺手2049》上。這部科幻巨製在貓眼和豆瓣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評分結果,貓眼6.9分,而豆瓣則是8.5分。就是這種極端現象,使得貓眼豆瓣兩邊的影迷各持己見,爭論不下。

首先,出現這種懸殊的評分有很大原因要追溯到貓眼、豆瓣這兩個平臺的性質本身。

先說貓眼,要在這個平臺上打分的前提是你需要在貓眼抑或是美團上購票,也意味著基本上打分者都是看過電影的,然後才能享有為電影打分的權利。

而豆瓣的打分幾乎無門檻,你只需要有豆瓣帳號,就可以進行打分。這個截然不同的固有性質也導致了兩個平臺分數從來就很難同步,不只是《銀翼殺手2049》,其他電影也如此。

其次,從以往的樣本來看,貓眼電影的打分基本上是高於豆瓣的,唯獨這次《銀翼殺手2049》例外,同時分數還差了一大截。

我們先從電影角度分析。與其他門檻低、不燒腦的科幻片不同,銀翼殺手的風格偏向文藝,即慢節奏、少打鬥,它屬於慢熱型的而非強攻型的,所以這是觀眾吃不消的很大原因。

甚至可以這樣說,多數觀眾在看之前根本沒看過第一部,完全不了解這個系列的節奏,還有這個系列一貫的邏輯和思維,你若是抱著著看熱血動作片的心理一頭熱扎進去,自然會發現落差很大和接受無能,將近三個鐘頭的電影很可能對這些觀眾來說無異於一種酷刑。

被海報和名字騙進電影院的觀眾於是乎採取報復性襲擊,惱羞成怒打低分都不足以發洩他們的失望,所以貓眼上的評分就呈現萎靡狀態。

相反,豆瓣這個以影評為主旨的社區,上面聚集了一大票骨灰級影迷和專業影評人,他們對文藝片的接受度遠遠高於貓眼上的打分者,同時,很多給《銀翼殺手2049》打分的人不是看過第一部,就是對銀翼殺手這個系列有著崇高的敬仰,即使還沒看過第二部就迫不及待給了高分,這就使豆瓣上的分數飆的很高,甚至高過第一部整整0.4分。

所以,受眾群體和打分者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我查看了一下銀翼殺手系列第一部在貓眼電影上的分數,果不其然,分數回歸到正常值8.2分,高了豆瓣0.1分。第一部沒有在國內上映,也就是說會去打分的都是自己私下看的,除非是超級影迷會去重溫經典,不然一般的群眾是不會沒事去翻舊片來看,他們看的基本都是熱映大片。這從另外一方面印證了打分群體對電影分數的決定性作用。

說到底,看電影是一件愉悅身心的事,不要被他人評價所影響甚至迷惑,自己喜歡就好。關於《銀翼殺手2049》評分兩極分化這件事,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續集泛濫的時代,《銀翼殺手2049》為何能成為神作?
    《生化危機》第一部就把整個世界推到了末日,第二部和第三部其實已經陷入了模式重複的境地,到了第四部觀眾終於坐不住了,雖然票房有所提升,但口碑已經調到了及格線。等到第五部,就徹底變成了爛片。本來第五部結局難得把劇情推到了「殭屍世界大戰」的高潮,那第六部終結篇應該很有看頭吧?
  • 《銀翼殺手》將再推佳作?編劇:故事發展已有具體計劃_遊俠網 Ali...
    無論是《攻殼機動隊》、還是《黑客帝國》三部曲,這類「賽博朋克」反烏託邦電影,講述未來城市高度發達,產生的機器與人的末世之爭,都可以追溯到《銀翼殺手》的調調。可見《銀翼殺手》的影響不一般。
  • 銀翼殺手2049劇情解析 銀翼殺手2049沒看懂的看這裡!
    《銀翼殺手2049》今天將和中國影迷見面了,那麼《銀翼殺手2049》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呢?電影《銀翼殺手2049》會不會看不懂呢?  《銀翼殺手2049》劇情:  電影《銀翼殺手2049》是由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瑞恩·高斯林、哈裡森·福特領銜主演的科幻動作片。
  • 九大問題解讀《銀翼殺手2049》
    《銀翼殺手2049》,建議看一下這三部短片,當然不看也沒有關係,如下為概述:2020年,連鎖6號複製人在4年壽命終結後,泰瑞爾公司推出新複製人連鎖8,供人類在地球外使用。所以後來很多影迷,甚至包括電影的製片人在內,都稱狄卡是連鎖7型,與瑞秋為同一型號,大概為了給導演的話填坑。而且《Future Noir: The Making of Blade Runner》一書的作者保羅·馬斯(Paul M. Sammon)還認為,連鎖7型複製人,甚至可以擁有無限壽命,因連鎖7這一對兒,是獨一無二。
  • 如何有逼格地談論一部電影:以《銀翼殺手2049》為例
    《銀翼殺手2049》的每一幀劇照都可以當屏保。文/鶴本想要當影評界的銀翼殺手,或許你可參考以下10條建議。《銀翼殺手2049》看了嗎?如果你想參考一下網上的大眾評分,《銀翼殺手2049》並非同檔期最高分的電影。
  • 《銀翼殺手2049》,用空曠孤寂的影像思考神秘主義
    1982年的《銀翼殺手》為全球影迷塑造了一個賽博朋克的科幻空間,這種對未來世界的想像方式影響了相當多的後來者。但當年上映時,《銀翼殺手》實際上並未受到觀眾的頂禮膜拜。除了與史匹柏的《E.T.外星人》正面衝撞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其實還是在於影片本身風格、意識上過於超前。
  • 《銀翼殺手2049》巨虧8千萬美元 如果諾蘭接手可續命該系列?
    《銀翼殺手2049》的口碑一路走高,新鮮度88%、MTC評分81,豆瓣8.5,IMDb8.4,年度科幻「神作」,本世紀最佳續集片,影評人幾乎一致給出好評...然而這一系列的好評標籤卻無法帶動這部電影的票房,續集和前作遭受了同樣的票房慘敗命運。目前《銀翼殺手2049》的全球票房進帳為2.41億美元,北美票房累計8610萬美元,中國票倉兩周累計票房僅7437萬。
  • 《全面回憶》:銀翼殺手的「皮」
    而最令廣大影迷心潮澎湃的是導演倫·懷斯曼對銀翼殺手的致敬。這種致敬在城市構造上尤為突出:綿綿雨夜下霓虹交織,身著各式新奇服飾的路人走過擁擠狹窄的街道,各式帶著廣告投屏的高樓林立,再加上充滿東方文化元素的廣告牌和不時飛駛而過的飛行汽車都和賽博朋克經典之作《銀翼殺手》如出一轍。
  • 37年前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故事設定在2019年
    《銀翼殺手》作為一部經典科幻電影,在很多方面都獨樹一幟,雖然以「偵探追兇」為主題,但是影片敘事的點並不是圍繞這個主題,而是嘗試藉助主角對複製人身份的發問與自身的審思,有人說這是一部哲理電影,畢竟主角與複製人在人類社會的生存境遇與自身價值的思考,提出了相當宏大的哲學議題。巧的是電影拍攝於1982年,電影中的年代是2019年,故事發生在2019年11月。
  • 《銀翼殺手》影片,什麼是仿生人?
    如果說科幻電影《黑客帝國》讓觀眾對現實從此有了不一樣的想法的話,那麼,那麼1982年首次上映的《銀翼殺手》,就是一部改寫了《生命意義》的神作,由知名導演雷利·考特所知道的《銀翼殺手》,改編自60年代的一本科幻小說,《仿生人的夢境電子樣》,並在2017年推出了續作《銀翼殺手2049》
  • 《賽博朋克2077》官方以名臺詞致敬《銀翼殺手》
    提起賽博朋克,不少人一定都會聯想到1982年的經典電影《銀翼殺手》,這部電影讓賽博朋克風格風靡一時,影響力深遠。對於CDPR來說,團隊主管曾公開表示要求每一位參與《賽博朋克2077》的開發者都去觀摩本片,來加深對賽博朋克主義的理解。
  • 《黑衣人:全球追緝》票房慘澹,口碑撲街已成定局?經典無法超越
    《黑衣人:全球追緝》票房慘澹口碑撲街已成定局?臨近假期,又是一度電影院爆滿的時候了。近期,曾頗受好評的《黑衣人》系列第四部《黑衣人:全球追緝》也火爆上線了。不過影片剛上映沒多久,票房與口碑也是有很大的爭議的。一些資深影迷從《黑衣人》系列出發,理性的指出了這部影片不僅沒有從前的搞笑,甚至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糟蹋了從前的口碑。
  • 科幻電影的經典神話:《銀翼殺手》
    公元2019年的天使之城–洛衫磯,會像是1910年代義大利未來派(Futurism)的創作中,高速動態下閃爍流動的光線及不斷變化的色彩?還是呈現出完全超出人類想像的未知面貌?《銀翼殺手》(Bladerunner,1982)以後現代科幻小說家PhilipK.Dick《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 《銀翼殺手》出動畫版 《瑞克和莫蒂》主創打造
    《銀翼殺手》出動畫版 《瑞克和莫蒂》主創打造 時間:2020.07.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Tiffany 分享到:
  • 銀翼殺手2049豆瓣影評劇情劇透,電影票房撲街片尾有彩蛋嗎
    《銀翼殺手2049》上映了,來勢洶洶的它但是在票房上卻是非常的尷尬啊。原本還以為它會掀起一陣的風波呢,但是並沒有,這就很是讓人覺得劇情到底是有爛了。然而複製人的復仇就這樣的開啟,你們覺得在劇情中會是怎樣的一個呈現的狀態呢?
  • 《銀翼殺手》:何謂人?
    細雨綿綿、滿地垃圾、整個世界暗淡無光,這是《銀翼殺手》整部影片的基調,讓人覺得十分詭異。《銀翼殺手》是一部科幻片,其故事背景正好是2019年,故事線十分簡單。銀翼殺手Deckard奉命擊殺Roy等冒著生命危險回到地球尋找延長生命方法的複製人。什麼是複製人呢?
  • 《銀翼殺手》裡的未來終於來了!
    《銀翼殺手》中這種有形無形的過度宣傳,現今幾乎包圍了我們,地鐵換乘通道兩側數十米長的高飽和度色彩的廣告,電梯裡循環播放的醫美、婚紗、培訓短視頻,像極了視覺與聽覺的雙重汙染。說一個讓我印象最深的,我第一次在行駛的地鐵上看見車窗外的動態廣告時,雖然想到了它的工作原理大概和「拉洋片」類似,可還有種錯覺,好像自己正身在《銀翼殺手》中的城市,被這則名為賽博朋克的近未來預言裹挾。
  • 被過譽的《銀翼殺手2049》,到底重現輝煌還是狗尾續貂?
    《銀翼殺手2049》並不是一部難懂的電影,恰恰相反的是,本片比起1982年的第一部,在風格和格調甚至敘事層面上都高度一致,但故事方面,相對比較簡單。都是那種信息量很大的電影,但故事方面卻很簡單,本片也不例外。
  • 《普羅米修斯2》改名 斯科特劇透《銀翼殺手2》
    他回顧了自己的導演生涯並分享創作感悟,重點探討了《火星救援》,同時也首次公布了《普羅米修斯2》和《銀翼殺手2》的一些細節。老雷表示,《普羅米修斯》的續集已經定名《契約》(Alien: Covenant)。同時他口述了《銀翼殺手2》會有的開場畫面。
  • 《移動迷宮3》 「這一部像在拍《銀翼殺手》」
    北美口碑解禁後表現平平,IMDb評分達7.1分,而Metacritic僅有53分,爛番茄也只有44%的新鮮度。被贊為該系列視效最出色、動作場面最燃、預算最豐富(6200萬美元)的第三集能收穫多少票房還需觀望。新京報獨家揭秘《移動迷宮》系列的最後告別,幕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和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