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的經典神話:《銀翼殺手》

2021-01-09 呆呆的於開元

公元2019年的天使之城–洛衫磯,會像是1910年代義大利未來派(Futurism)的創作中,高速動態下閃爍流動的光線及不斷變化的色彩?還是呈現出完全超出人類想像的未知面貌?《銀翼殺手》(Bladerunner,1982)以後現代科幻小說家PhilipK.Dick《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嗎?》(DoAndroidsDreamofElectricSheep?,1968)一書為藍本,話說21世紀的人類,原來多數已遷徙至其他星球展開新生活,反而地球逐漸淪為無法成行、被淘汰的人們苟活的居所,儘管在未來城市仍然可見在雲端上的飛行車和摩天大樓、語音操作的高智慧科技,然而整體呈現的氛圍卻是宛如末世般的破敗景象;原本被限制只能待在外星球,負責各項開拓工作的機器人,因為他們無論在智力或生理結構上都遠優於人類,日子一久自然受到人類政府的顧忌,於是為了逃避警方底下的特種單位「銀翼殺手」強迫退休的消滅計劃,便分批躲藏到地球上龍蛇雜處的底層世界,並且盼望能尋求解方延長有限的生命周期。

澳大利亞漫畫家Ben Templesmith為小說所作的插畫

如今已是揚名國際影壇的英國導演RidleyScott,很難想像當年跨足好萊塢之路的第一部作品會是意外崎嶇。

在此之前,RidleyScott拍攝了兩部電影,一部叫作《決鬥的人》(TheDuellists,1977),描述法國拿破崙時期兩位軍官一連串的決鬥事跡,以上故事原型的概念(諸如兩強相爭、從戰鬥中悟出生命意義),多年後再被導演重新置入格局更大的古羅馬歷史背景,便成就膾炙人口的好萊塢鉅作《角鬥士》(Gladiator,2000);由於《決鬥的人》於當年受到坎城影展評審的注目,也讓20世紀大眾影業(20thCenturyFox)一眼相中這位年輕導演,並且邀請執導下一部電影《異形》(Alien,1979),並且採取當時剛在好萊塢盛行的海外合拍模式,將電影製作的場景直接就近設在英國倫敦城郊的謝伯頓片廠(SheppertonStudios),不但以1100萬美元的低成本預算贏得全球破億的票房收入,同時也一舉造就RidleyScott於科幻電影的祖師爺地位。或許此刻RidleyScott認為《異形》的票房成功,至少已為他取得正式進軍好萊塢的入場券,並且能在下一部電影中更加自由地發揮個人的創作意念,然而殘酷的現實結果卻是令人挫折不已。

《異形》開場的劇照

簡單來說,從電影製作到發行的過程,《銀翼殺手》少見地碰上任何電影人都不願樂見的大小衰事:導演與製片人失和、劇本一改再改、拍攝時間延宕、電影公司撤資、發行版權爭議,再加上映後票房和評論的雙重失利,幾乎將這位原先受眾人看好的新科導演,壓得快喘不過氣。然而隨著時間的日積月累,《銀》在各方面對於科幻電影潛移默化的影響越是鮮明,甚至被後世影迷公認為第一部以「塞伯朋克」(cyberpunk)為電影主題的科幻經典,同時也迫使各家評論不得不修正先前的觀點,承認無論在敘事或圖像風格上,《銀》確實明顯超出當時好萊塢的主流電影範疇。日後已成為好萊塢一線導演的RidleyScott,對於上述種種遲來的評價,一方面自然是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更激起他的雄心重新剪輯製作「導演版」,盼望能取代早先在諸多妥協下完成的「國際院線版」。

日後影迷則戲稱Ridley Scott為「導演版之父」

原則上「導演版」最主要的訴求,便是希望敞開觀眾主動聯想的空間,因此除了捨棄皆大歡喜的結局部分:Deckard和Rachael搭乘飛行車翱翔在晴空萬裡的天空,同時一口氣刪除男主角Deckard穿插在電影中的十幾句旁白、畫外音(Voice-over);或許導演部分是針對當初這些片商迎合觀眾的設計表達不滿,並且期許今日觀眾能更注意劇情以外的畫面構圖、音畫對位等電影製作細節。然而平心而論,雖然可有可無的句子看似多與主線劇情發展無關,又像是為主流觀眾特別設計的劇情解說「輔助器」,但是它們在原版電影中,似乎正是催化、延展觀眾理解和想像的關鍵所在。倘若只有機會接觸到新版本的觀眾,僅憑藉著導演安排的故事鋪陳段落,那麼他們便很可能落入下述的理解困境:Deckard究竟是誰、過去為何?警長身邊的神秘人物Gaff的出身為何?銀翼殺手和機器人只是單純官兵與強盜的關係?1980年代和2019年人類社會的相似或差異之處為何?

暫且撇開哪一版本孰優的爭議,其實導演的精心安排在電影中處處可見,例如,電影中來回盤旋在未來洛杉磯市上空的巨大飛行船,不實穿插播放標榜日本產品的廣告,似乎暗藏著這位來自英國年輕導演對於好萊塢電影工業的百般嘲諷:在1980年代日本財團利用過剩資本開始大舉瘋狂收購美國企業的浪潮,於是標榜著「世界電影夢工場」的好萊塢自然是名單中的首要目標;或是男主角Deckard和機器人Batty,在Sebastian那棟哥德式的神秘住所,最後那場少有對白、純粹以動作表現的追逐戲,完全展現出導演於藝術學院深造階段,在舞臺設計和場景調度方面的個人才華。就像是再頂級的美酒,仍不免參雜肉眼看不見的雜質;任何電影史上的經典總是多少帶有瑕疵,然而在世代影迷心目中卻是留下難以言喻的完美形象,何況所謂「經典、完美」並非創作下主動產生的意義,少了觀眾的詮釋和共鳴便有如樂曲缺了譜,終究難以傳唱。

相關焦點

  • 銀翼殺手 - 世界影史經典電影解析
    言歸正傳 小愛原創有聲書《世界影史百年經典系列100期》文字內容連載之《銀翼殺手》 100個關於電影的故事100期關於光影的回眸世界影史百年經典帶你從小白變身電影達人我喜歡科幻電影,今天,我們就來聊世界電影史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系列 - 《銀翼殺手》。
  • 不容錯過的五十部經典電影——銀翼殺手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經典影視作品是《銀翼殺手》。《銀翼殺手》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西方文化沒落,東方文明(尤其伴隨日本科技發展)興起的,不為觀眾所熟悉的,非主流的未來環境。這樣非主流的背景設置首先就顛覆了觀眾觀影的習慣,就像是硬將他們從舒服靠背椅裡揪了出來。
  • 37年前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故事設定在2019年
    《銀翼殺手》作為一部經典科幻電影,在很多方面都獨樹一幟,雖然以「偵探追兇」為主題,但是影片敘事的點並不是圍繞這個主題,而是嘗試藉助主角對複製人身份的發問與自身的審思,有人說這是一部哲理電影,畢竟主角與複製人在人類社會的生存境遇與自身價值的思考,提出了相當宏大的哲學議題。巧的是電影拍攝於1982年,電影中的年代是2019年,故事發生在2019年11月。
  • 科幻電影類:銀翼殺手
    而銀翼殺手就是去執行這場任務的政府特勤隊……一天,幾名複製人潛入泰勒公司,男主和其中一名複製人產生了感情,男主漸漸明白,自己與複製人,與人類之間的關係絕非是主僕之間的關係。解讀:《銀翼殺手》的出現,並沒有在當時被大眾所接受,人們不理解這樣一種流派的電影為何存在。在之後的一段時間,科幻電影隨之陷入迷茫期,人們不知道怎樣的作品才能使被大眾接受並喜愛的。
  • 《銀翼殺手2049》:一部經典的影片續集,以科幻打造人生哲理!
    在1982年上映了一部堪稱裡程碑式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電影的特效和劇情在當時都是頂級,但由於主題風格過於黑暗而導致當時電影的所產生的反響並不大,但是在30多年後,這部電影卻重放異彩,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 《銀翼殺手》:曾被調侃缺乏深度又步調慢到沒動作的經典電影
    迪克小說中最成功的改編作品,肯定是《銀翼殺手》,改編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雖然雷德利·斯科特的《銀翼殺手》是在1982年6月25日上映,可惜迪克不曾親眼看見自己的仿生羊在影院誕生,也沒有機會親眼見證他創造的仿生人故事,竟然能在未來成為經典,因為在《銀翼殺手》上映前四個月,迪克就已經先離開地球了。
  • 以《銀翼殺手2049》為例,探究視覺系科幻電影的靈魂
    1982年,一部科幻電影上映,在之後的幾十年中都獲得了認可,時隔35年,它的續集講述了前作三十年後的有關於複製人的故事……35年前,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問世,成功將觀眾帶入未來,它一直被稱為電影史上最佳、最重要的動作片之一,其影響深遠已經開始滲透到電影、電視、音樂、藝術、時尚等領域,甚至在課堂上也能看到這部電影的身影,續作《銀翼殺手2049》繼續帶著萬眾期待而來
  • 為什麼電影《銀翼殺手》評分很高?
    每次提起《銀翼殺手》這部電影夥哥都不敢相信它竟然是1982年上映的作品,因為無論從電影的故事情節還是整體效果上來說都與那些廣受好評的美國大片不相上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銀翼殺手》絕對可以稱為是科幻類電影中的教科書般的存在,而它所獲得的超高評價和高評分也都是應得的。
  • 《異形》+《普羅米修斯》+《銀翼殺手》,這部科幻新作高能不斷
    如果說要選一個導演來代表整個好萊塢電影,那他就應該就是雷德利·斯科特了,這位現年已經83歲的英國大導演,在從業的幾十年間,為好萊塢貢獻了一部又一部不同類型的經典,甚至可以這麼說,好萊塢幾個最重要的電影類型中的最經典的作品,都是由他拍出來的,科幻片中的《銀翼殺手》,怪物片中的《異形》,古裝戰爭中的
  • "銀翼殺手""高達"科幻設計大師去世
    時光網訊 曾為《銀翼殺手》《電子世界爭霸戰》《異形2》等電影,創作過概念設計圖的未來主義科幻設計大師賽得·米德,美國時間昨日在加州帕薩迪納因淋巴瘤逝世,享年86歲。  幾個月前,他剛剛宣布要退休,結束自己60年的設計生涯,在進入電影領域之前,米德在汽車、鋼鐵與電子工業領域亦有造詣。  米德在科幻世界中產生影響,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直到今日他還在激發著一代又一代新藝術家們的靈感。
  • 《銀翼殺手2049》經典永不變,一部永流傳
    電影《銀翼殺手》改編自Philip K. Dick在1968年寫的科幻小說 《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嗎》(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onic Sheep?)。這部電影自問世以來,和機器人、複製人有關的電影越來越多,人格化的機器人角色、政治化的複製人角色也成為了科幻電影裡常見的元素。
  • 推薦必看的經典科幻電影
    給各位推薦一些好看的經典科幻電影,名次不分先後。1,黑客帝國絕對經典的科幻電影,腦洞大,畫面炫,劇情引人,哲學思考深刻,動作夠酷開創了科幻電影動作電影的革命!至今仍然值得稱頌!2,第九區小編非常喜歡的一部科幻電影。科幻的故事背景,加上故事情節對現實社會一些醜惡現象深刻的諷刺,非常深刻的詮釋了種族歧視,讓人移情其中,也是必看之作。3,原始碼構思非常巧妙的電影,劇情也有點燒腦,給人帶來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 臺詞經典!銀翼殺手演員去世 曾出演影史上最棒的科幻片之一
    臺詞經典!如果讓你說出自己內心最入戲的一步科幻片,《銀翼殺手》會浮現腦海嗎?你覺得這部電影中塑造得最成功的角色是誰?據外媒消息,荷蘭男演員魯特格爾·哈爾(Rutger Hauer)已於本月19日因病去世,享年75歲。
  • 電影《銀翼殺手》,所描繪的不可愛的未來世界出現了嗎?
    所以複製人們和銀翼殺手之間的戰爭也就此拉開了帷幕。每次提起《銀翼殺手》這部電影,大多數人都不敢相信它竟然是1982年上映的作品,絕對可以稱為是科幻類電影中的教科書般的存在。它引領了之後出現的人工智慧相關題材電影的產生。包括後來上映的《黑客帝國》、《攻殼機動隊》等多部優秀的電影中,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銀翼殺手》的影子。
  • "普羅米修斯"藍光藏彩蛋 與"銀翼殺手"有關聯?
    《普羅米修斯》中現身的維蘭德公司創始人皮特·維蘭德   時光網訊 《普羅米修斯》是《異形》前傳,這點毋庸置疑,但是這部影片和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的另一部科幻經典作品《銀翼殺手》又有什麼關聯呢?日前發行的《普羅米修斯》藍光碟中的一個彩蛋,似乎揭示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兩部電影的故事,並存於同一個世界中。
  • 《銀翼殺手》影片,什麼是仿生人?
    如果說科幻電影《黑客帝國》讓觀眾對現實從此有了不一樣的想法的話,那麼,那麼1982年首次上映的《銀翼殺手》,就是一部改寫了《生命意義》的神作,由知名導演雷利·考特所知道的《銀翼殺手》,改編自60年代的一本科幻小說,《仿生人的夢境電子樣》,並在2017年推出了續作《銀翼殺手2049》
  • 《銀翼殺手》:科幻電影史上最偉大的豐碑之一
    豆瓣評分:8.3電影《銀翼殺手》改編自1968年的科幻小說根據菲利普·迪克的小說《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改編,而片名卻源於艾倫·諾斯的同名小說,後來威廉·巴洛斯將小說改編成劇本。以下內容嚴重劇透,誤入者溜!!
  • 銀翼殺手2049劇情解析 銀翼殺手2049沒看懂的看這裡!
    《銀翼殺手2049》今天將和中國影迷見面了,那麼《銀翼殺手2049》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呢?電影《銀翼殺手2049》會不會看不懂呢?  《銀翼殺手2049》劇情:  電影《銀翼殺手2049》是由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瑞恩·高斯林、哈裡森·福特領銜主演的科幻動作片。
  • 銀翼殺手演員去世,片中角色也是今年去世,遺言戲份成影史經典
    日前,曾在電影《銀翼殺手》中飾演反派生化人Roy的演員魯特格爾·哈爾去世,享年75歲。據悉,魯特格爾·哈爾是因病在荷蘭家中去世的,他的葬禮於7月24日舉行。《銀翼殺手》電影角色Roy巧合的是,在《銀翼殺手》中,Roy也是在2019年死去的。
  • 看懂《銀翼殺手》之後,我決定接受死亡的一刻
    人類科幻電影史上有兩部被公認為地位最高的電影,一部是《2001太空漫遊》,另一部就是《銀翼殺手》。兩部偉大的科幻片有許多共同點,都是小說改編,都是極其緩慢的劇情節奏,都是關於未來的暢想等等。經典是需要時間細細品味的。就像《銀翼殺手》在剛上映的時候惡評如潮,幾十年後才被世人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