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銀翼殺手》之後,我決定接受死亡的一刻

2021-01-09 8分電影

人類科幻電影史上有兩部被公認為地位最高的電影,一部是《2001太空漫遊》,另一部就是《銀翼殺手》。兩部偉大的科幻片有許多共同點,都是小說改編,都是極其緩慢的劇情節奏,都是關於未來的暢想等等。

經典是需要時間細細品味的。

就像《銀翼殺手》在剛上映的時候惡評如潮,幾十年後才被世人看懂。哪怕是現在,大多數人第一次看的時候,都不懂為什麼這部電影能夠被稱之為神作;要到看完一些影評再看一遍,才能看出一些端倪;直到有了更多的人生經歷,再看一遍,看到最後複製人老大說出那幾句臺詞的時候,才感嘆,神作!

但經典也不是完美的。

《銀翼殺手》確實有許多槽點,可能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並沒有像現在的多數導演一樣故意去迎合觀眾,這部電影的觀賞性方面確實有所欠缺。

槽點01

節奏緩慢 觀看需要耐心

劇情拖沓是《銀翼殺手》最被詬病的一點,整部電影幾乎都是幹寥寥的對白,前30分鐘的兩段「人性測試」的戲,如果不認真看對白就會影響後面劇情的理解,因為「人性測試」是《銀翼殺手》非常重要的一環。

直到大魔王複製人首領登場,想要獲得更長的壽命,劇情才有了些看頭。其實《銀翼殺手》的矛盾衝突就是因為4個複製人在地球為非作歹,主角職責所在追殺他們,但電影足足過了一個小時,主角才找到了第一個複製人。隨後終於有了打鬥的戲份,但如果要當成動作片來看的話,那肯定會失望的。

槽點02

男主毫無光環 戰鬥力渣渣

看到片名《銀翼殺手》,這不禁讓人想像到主角是個帥氣十足,無所不能,戰鬥力超強,光環加身的銀翼殺手。只不過哈裡森·福特所扮演的男主Deckard的頹廢感掩飾了他原有的帥氣,被複製人狂揍的戰鬥力讓人懷疑他是怎麼能當上銀翼殺手的。

但其實這樣的設定是有原因的,如果他不頹廢,那就不能引起反思了。

而男主的頹廢只是整部電影頹廢感的一部分,犧牲了男主的光環加身,卻成就了,奠基了另外一種經典——賽博朋克。

這是《銀翼殺手》對後世影響最大的經典元素,後來另一部經典動畫《攻殼機動隊》的未來都市也參照了《銀翼殺手》的賽博朋克風格設定。

到了現在,將近一半有關於未來都市的科幻電影場景,你都能看到《銀翼殺手》的影子,包括《黑客帝國》,《全面回憶》、《終結者》、《虛擬革命》等等。甚至是眾多科幻題材的遊戲都是直接照搬《銀翼殺手》未來都市的美術設計。

當然,賽博朋克不僅僅是破舊髒亂與未來科技感結合的未來都市場景和烏託邦世界設定,而且往往還有對現實社會的種種隱喻。

《銀翼殺手》的背景設定就有著賽博朋克文學的反烏託邦和悲觀主義色彩,一定要留意片頭的故事背景介紹字幕,簡單的6段話就描述出了一個虛構世界。

21世紀初期,泰瑞公司,機器人的新階段,複製人,連鎖六型複製人,基因工程師,世外殖民地,血腥叛變,銀翼殺手部隊。記住了這一連串的關鍵詞, 後面的劇情就變得容易理解了。

就好比一開始的「人性測試」,就對應了開頭字幕中「成為實質上與人類完全相同的生物」。也就是說,在《銀翼殺手》2019年的世界裡,複製人與人類難以區分,人類只能通過反覆提問至少20個問題,同時觀察臉紅反應、心跳頻率、眼球運動等生理活動,才能辨別出審問對象是不是複製人。

辨別複製人是人類還是複製人,或者是複製人算不算是人類,就是《銀翼殺手》的核心命題,這也對應了原著小說的書名《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所以說「人性測試」是這部電影非常重要的一環。而從這個命題,引申出來的對生命本質的終極討論,則讓這部表面看起來十分平淡的電影成為了舉足輕重的藝術作品。

《銀翼殺手》絕對能稱得上是藝術品,所以與其把它當成一部電影來看,不如把它當成一本書來細細品味。就像劇情的發展,就是要為了要給這個命題提出一個嘗試性的解答,每一個人物都有著存在的必要,我們也可以從主要人物出發,解構這部《銀翼殺手》。

這是一部內容大於形式的電影,男主角的存在並不是為了取悅觀眾,而是為了表達人性中的某些東西,他到底是不是複製人的問題也被影迷們廣泛討論,因為電影中有太多線索都暗示了男主就是複製人。

這一點也很符合賽博朋克的特點,現實和虛擬實境之間的界線很模糊。男主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能力,這會給人一種感覺,他其實也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也許這樣能讓人更容易從Deckard身上聯想到我們自己。

在小說原著中,著重提現的是Deckard在追殺複製人過程中,逐漸失去人性,而複製人卻越來越有人性。他對複製人看法的轉變,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因為他殺的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即便他不停告訴自己說那只是機器,但複製人所表現出來的人類特質,還是讓他的良心遭到了譴責。

電影中的Deckard從出場到結局是,內心是有了本質上的變化,特別是女主角Rachael的出現,和終極一戰中,複製人老大Roy的驚人之舉的影響。最後哈裡森·福特被嚇懵逼的表情,表演得也十分到位。

他開始思考複製人算不算是生命,複製人雖然是人造的,但卻有著人類的特質,有自我意識,不甘被奴役,泰瑞公司實現了他的目的,讓人類更像人。

片頭也已經給出了答案,複製人已經本質上與人類無異。但人類保全自身,對反抗他們的複製人大開殺戒,這已經有違自古以來的人倫道德。

當你隨意地殺人,你就不是文明時代的人類了,你是原始森林的野人,你沒有錯,你為了自保你必須殺死對你有威脅的生命。而人類之所以為人類,是因為人懂得思考,懂得體諒他人,懂得善良,於是我們有了道德,有了對錯,有了善惡。

只是《銀翼殺手》中的人類,已經開始喪失一些人性。這是值得我們去反思的,如今的我們,是不是也像電影裡的人一樣失去了作為人類的本質呢?還好有一個Deckard能夠自我懷疑和良心譴責,其實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自我拷問的。

我們都不應該變得那般冷血無情,更何況我們都不是殺手。

女主角,女複製人Rachael是一個非常非常關鍵的存在。作者通過這個角色闡述了一個觀點——記憶是塑造靈魂的關鍵因素。記憶也成為了續集《銀翼殺手2049》所討論的核心。

「人性測試」能夠辨認出複製人,正是因為複製人只有4年壽命的設定,缺少生活經驗,沒有太多的情緒反應。當Rachael被植入記憶之後,Deckard的人性測試似乎就失效了...

這一幕可以延伸出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如果你失去了記憶,那你還會是原來的你嗎?

也許你還是原來的你,你的父母給予了你一些天賦和個性,遇到同樣的事情,你還是會作出同樣的決定;也許你已經不是原來的你,至少已經不是現在的你了,因為有時候一件事就可以改變一個人,人是善變的。

當複製人有了記憶,可能那些記憶就已經改變了這個人,塑造了這個人,讓這個人知道自己是誰,什麼事情是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應該做。

就像Rachael,她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個複製人,真的就跟個活人一樣。儘管她最後還是要認清自己。

複製人老大Roy Batty無疑是全片最出彩的角色,其實他也和Rachael擁有記憶,只不過他的記憶只有4年,而且全是自己的親身經歷。

他有著求生的本能,這時候他是和某些人類一樣的,為了生存,大開殺戒。他和他的同胞被奴役,被派遣去危險探索任務,一生受災受難,沒有人可以理解他們,甚至許多觀眾也不能設身處地理解,畢竟這些場面沒有拍出來,只能留給觀眾想像,想像他們的生活有多痛苦。

他們感覺到無比痛苦,於是選擇反抗。從叛變的那一刻開始,他不在是個被控制的複製人,而是像基因工程師預測的那樣,複製人最終也可以像人類一樣,擁有自由的權利,擁有恐懼,擁有憤怒,擁有仇恨。

而在他踏上續命的旅程之後,他學會了人類的另外一種情感,愛。

這促使他在最後的結局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從那一刻開始,他已經比人類更人類。他領悟到的,也是《銀翼殺手》所傳達的,關於生命意義的探討。

死亡是生命的終點,你必須接受死亡的一刻。

Roy Batty終於肯面對死亡,當一個人能夠直面死亡的時候,他必將知道什麼是生,生命始終是短暫的,他接受了這個事實,接受了自己的命運。

從前的所有悲痛,也因此消逝,Roy Batty回首自己的一生,以前他只看到了奴役,看到了短短4年,最後他卻看到了自己的所有歷險,和宇宙的宏偉。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精彩的一生,這就是生命的偉大。

所以當你經歷的越多,你的回憶越多,最後的那段經典臺詞,就越顯得震撼:

我見過你們人類絕對無法置信的事物。我目睹了戰船在獵戶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燒;我看著C射線在唐懷瑟之門附近的黑暗中閃耀;所有這些時刻,終將隨時間消逝。一如眼淚消失在雨中。死亡的時刻。到了。

短短的幾句話,概括了一個人的一生。

也許這就是生命的真相,如此輝煌燦爛。只是再多的記憶,終將如淚水浸沒在雨中一樣,隨著時光,消逝不見。

相關焦點

  • 銀翼殺手2049劇情解析 銀翼殺手2049沒看懂的看這裡!
    《銀翼殺手2049》今天將和中國影迷見面了,那麼《銀翼殺手2049》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呢?電影《銀翼殺手2049》會不會看不懂呢?  《銀翼殺手2049》劇情:  電影《銀翼殺手2049》是由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瑞恩·高斯林、哈裡森·福特領銜主演的科幻動作片。
  • 科幻電影類:銀翼殺手
    在這些星系當中的複製人發生了暴動,地球的當局隨之決定用銷毀的方式結束這些違法的存在。而銀翼殺手就是去執行這場任務的政府特勤隊……一天,幾名複製人潛入泰勒公司,男主和其中一名複製人產生了感情,男主漸漸明白,自己與複製人,與人類之間的關係絕非是主僕之間的關係。解讀:《銀翼殺手》的出現,並沒有在當時被大眾所接受,人們不理解這樣一種流派的電影為何存在。
  • 《銀翼殺手》裡的未來終於來了!
    直到某個晚上,我從家裡的窗戶往外看,高樓和快速路的燈光交錯,巨大的煙囪冒著白煙,像極了《銀翼殺手》開篇那座不眠不休的城市。我忽然覺得有些脊背發冷。01、先有《銀翼殺手》,還是先有賽博朋克?先有《銀翼殺手》還是賽博朋克這個問題,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好解決一點。
  • 《銀翼殺手》:何謂人?
    細雨綿綿、滿地垃圾、整個世界暗淡無光,這是《銀翼殺手》整部影片的基調,讓人覺得十分詭異。《銀翼殺手》是一部科幻片,其故事背景正好是2019年,故事線十分簡單。銀翼殺手Deckard奉命擊殺Roy等冒著生命危險回到地球尋找延長生命方法的複製人。什麼是複製人呢?
  • 銀翼殺手 - 世界影史經典電影解析
    帶你從小白變身電影達人我喜歡科幻電影,今天,我們就來聊世界電影史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系列 - 《銀翼殺手》。1982年《銀翼殺手》的誕生將Cyberpunk的概念從小說擴展到電影,可以說,《銀翼殺手》為之後所有的Cyberpunk科幻電影樹立了標杆,無論是《黑客帝國》還是《攻克特工隊》,我們都能從這些作品的電影文本中看到許多共通點。
  • 《普羅米修斯2》改名 斯科特劇透《銀翼殺手2》
    他回顧了自己的導演生涯並分享創作感悟,重點探討了《火星救援》,同時也首次公布了《普羅米修斯2》和《銀翼殺手2》的一些細節。老雷表示,《普羅米修斯》的續集已經定名《契約》(Alien: Covenant)。同時他口述了《銀翼殺手2》會有的開場畫面。
  • 《銀翼殺手2049》對這部震撼到我無法呼吸的電影,還是有一點遺憾
    如果把《銀翼殺手2049》看作一部獨立的電影,我給10分。影像上雄渾瑰麗,意蘊深遠。空中俯瞰,城市如墓地一般規整冰冷。隨著視野不斷拉近,又如工業廢墟般頹亂。真正處身其中,衝撞而來的是市井的志怪與豔俗。鏡頭如怪獸,冷冷地注視,又偶有天外飛仙,例如篝火幻化為城市燈火的蒙太奇。
  • 銀翼殺手2049劇情結局解析劇透 銀翼殺手2049好看嗎豆瓣評分介紹
    電影《銀翼殺手2049》再有幾天就要上映了,許多觀眾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劇情,在《銀翼殺手》中劇情就很燒腦,《銀翼殺手2049》又有哪些燒腦的橋段呢?  《銀翼殺手》30年後,講述了洛杉磯警局官員K揭露了一個深藏的秘密,可能會使社會陷入混亂,而線索引導他去尋找已經消失多年的前銀翼殺手的故事。
  • 獻給我最愛的《銀翼殺手1982-2018》
    千人怒指我獨贊,只看自己喜歡的電影。人與仿生人的鬥爭 《銀翼殺手》是一部近現代的科幻片,但講述的又不完全是依靠科技建立起來的故事。延續前作的基本宏旨,《2049》仍然在繼續著人與仿生人之間的生存博弈狀態,身為警察的K奉命追殺仿生人,結果卻發現自己被當成了仿生人,反而變成了被追殺的對象,這實在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 為什麼電影《銀翼殺手》評分很高?
    每次提起《銀翼殺手》這部電影夥哥都不敢相信它竟然是1982年上映的作品,因為無論從電影的故事情節還是整體效果上來說都與那些廣受好評的美國大片不相上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銀翼殺手》絕對可以稱為是科幻類電影中的教科書般的存在,而它所獲得的超高評價和高評分也都是應得的。
  • 九大問題解讀《銀翼殺手2049》
    >《黑客帝國》綜合了以上兩者的特點,討論機器擁有靈魂之後的結果。PS:《銀翼殺手》故事線中,一般型號的複製人,即連鎖6型複製人大約通過20-30個測試問題之後就可以被辨認,而瑞秋(新型實驗體)測試問題超過了100個,才被確認為複製人。
  • 自由意志、存在還是倫理道德《銀翼殺手2049》還有什麼想說?
    |本文一共很多字,閱讀需要很多分鐘今天決定寫一寫,自認為的2017年度神片《銀翼殺手2049》(以下為方便起見簡稱《2049》)。「自由意志」、「存在」、「倫理道德」都是哲學上的概念 ,要去討論這樣的問題,我的知識水平遠遠不夠,可是最終還是決定要寫這樣的題目,有三點考慮。其一:這部電影確實給予了我對這些問題的思考。
  • 解密複製人靈魂深處,《銀翼殺手2049》終極解析
    接下來的篇幅字數是論文級別,會全方位解析《銀翼殺手2049》,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穫。這個問題在當初《銀翼殺手》上映時,曾引起瘋狂討論,一直到導演最終剪輯版。我們才漸漸得到一個大家比較認可的答案:德克是複製人。當然,一直到現在,哪怕《2049》上映,官方也沒給出最終確認,德克到底是不是複製人。我只能說官方是故意的,就是想引起討論。
  • 以《銀翼殺手2049》為例,探究視覺系科幻電影的靈魂
    1982年,一部科幻電影上映,在之後的幾十年中都獲得了認可,時隔35年,它的續集講述了前作三十年後的有關於複製人的故事……35年前,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問世,成功將觀眾帶入未來,它一直被稱為電影史上最佳、最重要的動作片之一,其影響深遠已經開始滲透到電影、電視、音樂、藝術、時尚等領域,甚至在課堂上也能看到這部電影的身影,續作《銀翼殺手2049》繼續帶著萬眾期待而來
  • 《銀翼殺手》:科幻電影史上最偉大的豐碑之一
    豆瓣評分:8.3電影《銀翼殺手》改編自1968年的科幻小說根據菲利普·迪克的小說《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改編,而片名卻源於艾倫·諾斯的同名小說,後來威廉·巴洛斯將小說改編成劇本。以下內容嚴重劇透,誤入者溜!!
  • 電影《銀翼殺手》,所描繪的不可愛的未來世界出現了嗎?
    一個人正在接受主管的口頭測試,他越來越焦慮,結局並不好。鏡頭轉向另一輛飛馳在城市狹窄街道的汽車,旁邊是一個幾層樓高的數字廣告牌,一位亞洲女性在為零食做廣告。一個洪亮的聲音歡快地告訴這些未知數量,但可能人數眾多的未來世界居民,他們將在外星殖民地迎來新的生活。
  • 《銀翼殺手》影片,什麼是仿生人?
    如果說科幻電影《黑客帝國》讓觀眾對現實從此有了不一樣的想法的話,那麼,那麼1982年首次上映的《銀翼殺手》,就是一部改寫了《生命意義》的神作,由知名導演雷利·考特所知道的《銀翼殺手》,改編自60年代的一本科幻小說,《仿生人的夢境電子樣》,並在2017年推出了續作《銀翼殺手2049》
  • 銀翼殺手2049,賽博朋克電影的裡程碑
    Like tears…in rain1982年的《銀翼殺手》,描繪了他們心中2019年的模樣,那是一個賽博朋克的世界,一個充滿了複製人的世界。於是,人們又拍攝了《銀翼殺手2049》,繼續看向三十年後的世界。我挺喜歡賽博朋克的,它算是科幻下的一個小門類,但是卻充滿了淡淡的絕望氣息,這是一個機器文明異常發達的文明,複製人,機器人,和各種投影模擬,幻想。
  • 續集泛濫的時代,《銀翼殺手2049》為何能成為神作?
    《銀翼殺手2049》打從一開始就沒想要想通過老角色來延續故事,主創一開始考慮的,不是前作男主角狄卡遭遇到了什麼,而應該是前作結局之後,銀翼殺手所處的世界發生了什麼。所以在片頭字幕,導演就給出了一個宏觀的故事框架,試圖讓觀眾對整個世界的命運感興趣。因為複製人群體的誕生,人類得以更安全地,開拓更多的地外殖民地。
  • 《銀翼殺手2049》經典永不變,一部永流傳
    無論是之後的《攻殼機動隊》、還是《黑客帝國》三部曲,這類「賽博朋克」反烏託邦電影,講述未來城市高度發達,產生的機器與人的末世之爭,都可以追溯到《銀翼殺手》的調調。在欣賞《銀翼殺手》電影中那些城市全景或特寫鏡頭,相對於90年代之後的科幻片來說,堪稱節奏緩慢。包括各種交代未來城市的髒亂不堪的街道,廢棄的住房,陰森的特大集團公司總部的鏡頭,都是本片之所以讓一部分人感覺到「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