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複製人靈魂深處,《銀翼殺手2049》終極解析

2021-01-13 大聰看電影

今天要聊的是斯科特監製的:《銀翼殺手2049》。如果還沒看電影,請先選擇科普電影解析:《2049》指北,複製人的前世今生。


接下來的篇幅字數是論文級別,會全方位解析《銀翼殺手2049》,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穫。


導讀:

第一章:導演的致敬

第二章:來龍去脈

第三章:人物

第四章:宗教與文學

第五章:問答



1982年斯科特導演的《銀翼殺手》,可以說是科幻片的鼻祖級電影,他造就了太多的第一,成為電影史上最佳科幻片之一。


講真,起初知道《銀翼殺手》要拍續集的時候,大聰認為這又是一部要拿經典IP賺懷舊的電影。除非導演還是雷德利.斯科特


但當時斯科特忙於異形前傳,不可能有時間再拿起自己曾經的《銀翼殺手》。


到了導演敲定是丹尼斯.維倫紐瓦的時候,我開始提起了一點興趣。最後了解《2049》監製是斯科特,大聰才真正期待,並開始保佑,請千萬把續集拍好。


丹尼斯.維倫紐瓦,真正走進主流電影,憑藉的影片是《焦土之城》提名了2011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銀翼殺手2049》之所以向他拋出橄欖枝,是他最近的作品《邊境殺手》和《降臨》。


《邊境殺手》中導演對打鬥氣氛的渲染和把控,做到了驚悚片級別,能在廝殺之前就把你的腎上腺素提升到最高值。


《降臨》中敘事的沉穩,在構圖上的極簡之美,讓他在科幻類型片中拿到了好口碑。


丹尼斯這樣擅長打造一動一靜,虛實難分的迷幻風格,正好是《2049》看中的。


原本丹尼斯接到《2049》邀請的時候,一開始他是拒絕的,雖然他是忠實的《銀翼殺手》粉絲,但是他擔心把經典續作拍砸,加上輿論的壓力,他猶豫了很久很久。


為什麼《銀翼殺手》一直拖了35年才拍續集,就是因為這部電影太殿堂級,除了斯科特本人,沒有任何一位導演敢碰這部電影的續集。


這當然也包括丹尼斯,直到他得到了斯科特的支持,再加上他看了《2049》紮實的劇本之後,才有自信拿起導筒,拍了這部丹尼斯.維倫紐瓦的《2049》。


核心致敬


丹尼斯的《2049》,讓德克,瑞秋等前作的人物,再次回歸熒幕,為的是更好銜接《銀翼殺手》。


但《2049》真正和前作靈魂對接的,是核心複製人的思想問題,也就是自我懷疑。


在《銀翼殺手》中,瑞秋有懷疑自己是否是複製人,德克更是在結尾最後,拿著獨角獸的摺紙,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德克這個意味深長的點頭,到底是懷疑自己是人類,還是懷疑自己是複製人?這個問題也糾結了觀眾十幾年。



「自我懷疑」的內核,深深植入在這部《2049》中。


在影片裡,高司令主演的K,從一開始就告訴觀眾他是複製人,而且K也清楚自己是複製人。


而在影片發展過程中,K從自己是複製人,到認為自己不是複製人,又回到自己是複製人,這樣一波三折的自我懷疑,和前作有了異曲同工的內核。


「自我懷疑」的內核,應該是《2049》這部續集,對前作最好的致敬和銜接。


另外,不光是內核上,在影片的光影聲色,臺詞對白,或者場景設定,都對前作給予了滿滿的致敬。


眼睛


《2049》一開始,一隻眼睛的特寫,完全對應了前作一開始眼睛的特寫。


如果觀眾熟悉斯科特導演,應該對眼睛的特寫不陌生,在《異形前傳:契約》的開頭,也是一隻眼睛的特寫。


斯科特為什麼這麼愛眼睛?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複製人與人類最大的區別在哪,區別就在於人類有靈魂,而複製人沒有。


最能體現靈魂的器官,那就是眼睛。


在《異形契約》中,電影開頭是生化人大衛的眼睛特寫,暗示著生化人對靈魂的探索。


在《銀翼殺手》中,那個眼睛的特寫,是屬於複製人羅伊的。


而在《2049》中,並沒有說明這個眼睛屬於誰,但從靈魂探索角度來說,這個眼睛屬於複製人是沒有錯的。


所以,在《2049》影片一開始,再次拿複製人的眼鏡做特寫,不僅致敬了前作,也會開啟了整部《2049》的故事。


放大


《銀翼殺手》中,德克從其中一名逃犯複製人家中,拿到一張看似不起眼的照片。經過德克利用機器不斷放大調整後,這張不起眼的照片深處,隱藏著一名神秘女子。


在《2049》中,K在追捕複製人時,發現一個箱子裡面的遺骸,通過實驗室機器對遺骸的不斷放大調整,發現了一組複製人的序列號。


而這組序列號被證實這名死者是複製人。

*<2049>骨骼分子刻的序列碼


這一段戲同時也致敬了前作德克拿著案發現場的鱗片,去查出鱗片序列號的橋段。


因此《2049》查遺骸的一個戲份,致敬了前作兩處地方,確實高明。

*<銀翼殺手>鱗片序列碼


天使


整個《銀翼殺手》系列,故事背景都發生在洛杉磯,而洛杉磯的英文名是Los Angeles,是西班牙語天使的意思。


在《銀翼殺手》中,羅伊在找周的時候,對話也提及了「天使」。


「天使如同火焰般墜落,海岸咆哮著雷聲,燃燒著海獸的火焰」


這句話出自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美國,預言》。


所以在《2049》中,華萊士稱呼他製造的複製人,也叫天使。


沙漠


K在去找尋德克的過程中,來到橙色般的拉斯維加斯,雖然看上去很美,但估計空氣品質比PM2.5還要糟糕。


這一視覺靈感,應該來源於雪梨的橙色沙塵事件。


在2009年,一場沙塵暴襲擊澳大利亞的雪梨,造成整個雪梨變成了橙紅色的世界。


而影片裡K走在這篇橙色的沙漠地帶之時,致敬的是《銀翼殺手》一開始檢測一位複製人的對白:


「你在一出沙漠,在沙上獨自行走,突然間...」


蜜蜂


關於臺詞的致敬,還有「蜜蜂」。在《銀翼殺手》中,德克來到泰瑞總部,「檢測」瑞秋,其中一個問題就是「一隻蜜蜂如果飛到你手上怎麼辦」。


瑞秋說我會殺了它。


在《2049》裡,K進入到拉斯維加斯,經過了一個人工蜂巢,有一個畫面是一隻蜜蜂落到了K的手上,印證了《銀翼殺手》的那句話。


但是K並沒有打死這隻落在手上的蜜蜂,反而把手伸進蜂巢,讓蜜蜂爬滿自己的雙手。


因為在K出生的時代,對於真實動物已經快滅絕了,所以當K看到如此多的真實蜜蜂時,內心是興奮的,他把手放進蜂巢來感受真實動物帶來的觸感。


另外蜜蜂其實和氣候有著緊密的關係,科學報導,蜜蜂對地球健康至關重要,它們通過植物花卉的傳播,從而影響著全球氣候,間接影響人類生存環境。


這裡出現的蜜蜂,屬於人造蜂巢,因為周圍沒有植物和花卉。


這暗示著在影片中許多人造的設備,蝴蝶效應的間接改變了氣候,《2049》中氣候如此糟糕,似乎是人類一手造成的。


鋼琴


在《銀翼殺手》裡,德克家裡擺著一臺鋼琴,正是這臺鋼琴讓瑞秋和德克真正相愛了。


在《2049》裡,鋼琴出現了2個地方,一個是在薩柏家裡,一個是在德克的藏身之處。


在影片中,K就是因為德克彈鋼琴的聲音,被吸引到德克的藏身處,德克孤身一人,不知道多少次彈起鋼琴,以想起當初瑞秋彈鋼琴的畫面。


因此,《2049》的鋼琴畫面,很好致敬了前作瑞秋和德克的愛情。


摺紙,羊,寵物


在《2049》影片中,蓋夫在一個療養院,時光流逝讓他變成了肯德基爺爺。



但是他依然愛好摺紙,最後他折了一隻羊。這隻羊就是致敬作者菲利普.K.狄克的《仿生人能夢見電子羊嗎》一書(銀翼殺手原著小說)。


在小說裡,德克養了一隻電子羊,他為了不讓鄰居懷疑他的真實性,還得每天餵這隻電子羊,以保障他的真實性。


小說裡德克養羊的橋段,在《2049》中,德克養了一條狗,還倒了酒給狗喝。


結合小說,以及狗淡定的舉動,極有可能這隻狗是電子狗,而不是真實的狗。當然,這隻狗是否真實,對劇情發展也不影響。


貓頭鷹


貓頭鷹出現在前作《銀翼殺手》好幾處地方,因為它是泰瑞公司的的LOGO,而貓頭鷹的眼睛,和複製人的眼睛在黑暗時呈現的狀態一樣,能顯示紅眼。


有人把貓頭鷹的眼睛形容成一架微形的望遠鏡,在貓頭鷹眼睛的視網膜上有極其豐富的柱狀細胞。柱狀細胞能感受外界的光信號,因此貓頭鷹的眼睛應該能夠察覺極微弱的光亮。


在《2049》中,觀眾沒有發現貓頭鷹,並不代表沒有致敬,貓頭鷹的眼睛,正如一直躲在黑暗中華萊士的眼睛。


我們並不了解華萊士眼睛為何會失明,又或許他根本沒有失明,而是利用黑科技,把自己的眼睛變得了比人類眼睛更厲害,人類眼睛眼見為實,說不定華萊士的眼睛,看到的不只是表面的東西。




整個銀翼殺手系列的背景,經過《2049》這麼一鋪開,一個宏大的世界觀就像蜘蛛網一樣編織起來,越做越大。


因此大聰結合《銀翼殺手》,三支番外短片,以及現在的《2049》,為大家梳理了一些隱藏的故事線。


德克和瑞秋


《2049》中,德克和華萊士有過一次長談。這次長談中,我們得到一個信息,華萊士從瑞秋的遺骸研究分析得出,瑞秋製作出來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吸引德克的。


從這句話推理出來,當初泰瑞製造出來的瑞秋,是一個全新的實驗品,但是這個實驗品一定要有實驗對象,而這個實驗對象,自然落到了德克身上。


我們從影片中看到,瑞秋當時遺骸骨骼上印製的序列號,為N7 FAA XXXX。


很明顯開頭N代表NEXUS,7代表著第七代。


N8型號,右眼眼白可以掃描出序列號,為:NX-8 XXX,第八代把N改寫成NX。


《銀翼殺手》裡只有四年壽命的複製人,是NEXUS 6,而在短片《2022》裡我們了解到,N6型號已被淘汰,直接開發有很長壽命的N8型號,跳過了N7型號。


原因就在這裡,N7型號其實就是瑞秋。她是少有或者是唯一的N7型號複製人,具有自主生育功能。這也是泰瑞公司留在世上最有價值的密匙,引出了《2049》的故事。


分析完瑞秋型號,大家一定會問德克是否是N7型號?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確定一個觀點,德克是否是複製人。


這個問題在當初《銀翼殺手》上映時,曾引起瘋狂討論,一直到導演最終剪輯版。我們才漸漸得到一個大家比較認可的答案:德克是複製人。


當然,一直到現在,哪怕《2049》上映,官方也沒給出最終確認,德克到底是不是複製人。我只能說官方是故意的,就是想引起討論。但是在大聰的解析裡,還是偏向於德克是複製人的說法。


證據何在,我們拿《銀翼殺手》導演最終剪輯版本做說明。


首先是德克在彈鋼琴的時候,做了一個白日夢,是一頭奔跑的獨角獸


而在電影中,這個夢境他沒有告訴任何人,但是卻被他的摺紙同事蓋夫知道了。


蓋夫有一個興趣愛好,就是喜歡在複製人家門口留下摺紙,來暗示觀眾這就是複製人。


因此他在《銀翼殺手》的結尾,在德克的家門口放了一隻獨角獸的摺紙,藉此來暗示,德克也是複製人。而德克拿到獨角獸之後,意味深長的點點頭,似乎在那一刻也了解自己是複製人的身份。


此外,在《銀翼殺手》裡,每個複製人的眼睛,在暗處的環境裡,都會發出橙紅色的光。這些紅眼特點包括瑞秋,羅伊,以及其他的複製人都有。


而影片有一幕,德克正好就在暗處,他那雙眼睛,閃著和複製人同樣的橙紅色的光,這個信息十分明顯,就是在暗示德克也是複製人。


因此,從影片的「證據」中,我們以德克是複製人這個設定,以推動接下來要分析的劇情。


在導演斯科特的一段訪談中,斯科特這麼回答:「首先我們真的不知道,如果你一定要有一個理所當然的解釋,那麼德克就是N7型號,他可能有一個未知的生命周期,因此變得非常人性化。」


因此,我們應該可以認定,德克和瑞秋,是新型的N7型號,擁有比N6型號還要更長的壽命,並且瑞秋還擁有生育能力。


逃亡


在《銀翼殺手》結尾,德克和瑞秋逃亡,以躲避被銀翼殺手追殺。


在《2049》影片中,我們得知他們逃亡到了洛杉磯的郊外,並且瑞秋懷上了孩子。


就在瑞秋懷孕的時候,他們遇上了複製人反叛組織,其中首領就是費麗莎(Freysa),另外還包括反叛組織成員薩柏。


為什麼會遇上他們?


因為當時瑞秋懷孕以後,德克一人是不可能給瑞秋接生的,但也沒辦法去醫院,不然人類就會發現他們是複製人。


那他們只好找從外殖民星叛逃回來的複製人薩柏,根據影片得知,薩柏之前是外殖民星的醫療軍,因此對於瑞秋的接生,他肯定會比德克有經驗。


當薩柏發現瑞秋能生育時,仿佛看到了奇蹟,正如《2049》薩柏最後說的話「因為你還沒看過奇蹟」。


根據影片中薩柏回答K的問題,我們得知薩柏是2020開始就居住在那個地方,以隱藏自己的身份。而薩柏門外的死樹上刻的「06,10,21」,正是瑞秋小孩出生的日期。


很多人會質疑,會不會是小孩和德克分開的日期?或是小孩被送去孤兒院的日期?


其實《2049》有給到很足夠的證據說明是生日,在K得到「06,10,21」之後,他有去到DNA查驗中心,調查2021年10月6日出生的嬰兒。結果發現了一男一女,DNA完全一致,也就是說其中一人克隆了另一人。


如果這串數字不是出生日期,K是不會查出任何結果的。因此我們能確定,06,10,21,是瑞秋小孩出生的日子。


接下來大聰開始腦洞推理瑞秋懷孕時期發生的事情。


拿懷胎十月來推算,等於是2021年初,瑞秋懷上小孩,之後他們發現自己沒辦法接生,也不能去醫院,於是找到了薩柏,並住在薩柏家,等待孩子出生。


這就能解釋薩柏家裡為什麼會有一臺鋼琴,薩柏作為醫療軍,應該是不會彈鋼琴的(起碼影片沒有提到薩柏會彈鋼琴)。


而在《銀翼殺手》我們了解到,瑞秋的記憶是植入泰瑞侄女的,泰瑞的侄女學過鋼琴,在《銀翼殺手》中瑞秋也有彈鋼琴片段。


所以瑞秋在懷孕期間,一直和德克住在薩柏家,瑞秋在閒情雅致之時,會彈鋼琴以消磨時光。


在這期間,費麗莎發現德克和瑞秋仍被追捕,因此商討決定,讓德克和瑞秋分開住,這樣更能保障瑞秋和肚子裡孩子的安全。


德克接受了這個建議,告別瑞秋。住在充滿輻射廢棄的拉斯維加斯,孤身一人的生活著,當然,此時德克和瑞秋,以及費麗莎,還保持著聯繫。


終於,2021年10月6日,瑞秋臨盆,但卻中途難產,薩博轉而使用破腹手術。


但畢竟薩柏家不是婦產科醫院,薩柏也不是婦產科主任,因此手術並不是很成功,間接導致了瑞秋的死亡,但嬰兒活了下來。


根據《2049》費麗莎自我陳述,當時她也在場,看著這個奇蹟的降臨。


嬰兒出生後,費麗莎他們來到德克的隱藏地點,告訴德克他的女兒出生,但瑞秋難產而死,並當下建議,為了嬰兒的安全,德克和他女兒成為陌生人,可以更安全。


德克難過傷心,拿起一隻小木馬,在小木馬的底座刻上了:「06,10,21」。並讓費麗莎轉交給他女兒作為出生禮物,還能作為以後相認的證據。


這些所有的假設,都不是大聰胡思亂想,是都能在《2049》找到證據的。


鋼琴前面解釋過了,這是瑞秋住在薩柏家的證據。


關於小木馬,K通過木馬帶著的輻射「氚」物質,才找到了拉斯維加斯,這證明該木馬在拉斯維加斯放置了一段時間,才得以帶著輻射物質。


所以這也證明,這小木馬並不是等到他女兒出生那天才雕刻的,出產地也不是薩柏家裡,而是很早之前在拉斯維加斯就雕刻好,並放置在拉斯維加斯一段時間。


另外木馬檢測發現是真木這個很關鍵,因為氣候變化,真木在當時已經很少見。而在德克家裡,除了小木馬,德克還雕刻了其他的動物,比如大象,獅子,犀牛等,這些都在影片中可以看到。


德克真木原材料從哪裡來?


大家知道,整個拉斯維加斯,只有他一個人,所有的酒和奢華的物品,都歸德克所有,其中賭場這麼奢華的地方就有很多實木家具。


因此他估計是砍下了酒店內的純木家具,雕刻這些小動物來消磨時光。


所以,從小木馬就能推理出來時間差,德克確實在瑞秋懷孕的時候,就已經離開,而且他在影片中也默認了,他甚至都沒見過自己的小孩。


因此能推斷出德克知道自己女兒出生,是別人到拉斯維加斯轉告他的,然後他在小木馬底座刻下出生日期,讓他轉交給自己女兒。


而瑞秋因難產而死之後,複製人反抗組織把瑞秋的屍體放進了軍用醫療箱,埋在薩柏門前的樹下,並刻下瑞秋死的那天:「06,10,21」。


因此這棵樹,也等於是瑞秋的墓碑之樹。


複製人組織為了小孩的安全,決定把小孩藏起來,以躲避更兇殘的追捕。在出走那天費麗莎抱著嬰兒,站在瑞秋的墓碑之樹前,拍了一張照片。


照片中的人是否是費麗莎,影片並沒有具體說明(看不清楚呀...),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瑞秋,因為瑞秋已經難產而死。從發色上看,應該就是反抗組織首領費麗莎。


照片應該會一式多份,因為這是革命火種的證據,因此薩柏家裡藏有一張,費麗莎身上有一張。


當然也可以理解為,費麗莎抓到K之後,從他身上搜出這張照片。但大聰更願意相信照片已經一式多份,在內部組織間流傳這個奇蹟。


至此,德克和瑞秋之間的逃亡,就告一段落。



大停電


在《2049》上映之前,其實官方放出了三部短片,分別是《2022黑暗浩劫》,《2036複製人黎明》,《2048無處可逃》。


這三部短片分別展示了2022年,2036年和2048年銀翼殺手世界的大事件。


不僅有這三部短片,官方「Road to 2049」的網站,綜合整理了2018年到2049年的歷史事件,讓觀眾更好的理解整個銀翼殺手的編年史。


在2020年,N8型複製人被大量產出,並大量投到外星殖民的卡蘭沙戰場進行戰鬥。


這些N8複製人在地球外名為卡蘭沙的戰役中,複製人伊基發現了人類的陰暗面,他發現敵軍是和他們一樣的第八代複製人。


這種被人類當遊戲角色玩弄的人生,讓伊基和發現真相的複製人有了反抗人類的想法。


與此同時,在2022年期間,人類則開始興起至上主義運動,利用檔案庫數據輕易辨別複製人,並開始殘殺他們。


這樣雙重壓迫下,複製人策劃了大停電事件,從而導致N8型複製人的檔案全部消失,這樣他們就可以不被大數據追蹤而遭到捕殺。



看完《2049》後,大聰發現前面說的都是誘因,複製人要製造2022大停電的真實動機,應該源於瑞秋誕下的女嬰。


根據時間的推算,瑞秋生下小孩,是2021年10月6日,然後在同一天,複製人反抗組織把這女嬰的DNA取下來,克隆了一個相同DNA的複製人男嬰。這一男一女,一起被送去了孤兒院。


正因為複製人瑞秋誕生的奇蹟,讓複製人相信他們自己也能擁有自己的未來,從而激起了他們要為自己而戰,為他們的未來而戰,這才是複製人革命的最終目的!


《2022》影片中,當時就出現了薩柏的檔案,雖然短片沒直接說明他參與了大停電事件,但根據《2049》劇情來看,他一定多少涉及了大停電事件。


很多人會覺得,拉斯維加斯的輻射,是因為2022年的核爆造成的,因為氫彈重要的組成元素,就有「氚」這個物質。


但時間算下來不對,因為在2022年之前,德克就去到拉斯維加斯,並刻下小木馬。


而且造成大停電的核爆,是在洛杉磯上空才會起到大停電作用,洛杉磯和拉斯維加斯的距離,有426公裡。


常規洲際飛彈運載核彈頭,而且在上空爆炸,影響範圍最多一百平方公裡。


因此得以證明拉斯維加斯的輻射,不是2022所造成的。或許在2022之前,人類之間還有很多次核戰爭,這也是造成全球氣候惡劣的原因之一。


此外,《2022》中幫助複製人的人類仁,有提到複製人的優點,有著純粹的心,並說出:「你們比人類更像人類」。(more human than human)


這句話,其實是《銀翼殺手》裡,是泰瑞公司的座右銘(公司宣傳口號)


在《2049》裡,那位竊取K情報的女複製人,也說了這句臺詞。這句曾經泰瑞公司對複製人的宣傳口號,一直延伸到了《2049》,成為了複製人反叛組織的口號,也是一種諷刺。


2022這一次大停電,從而導致N8型號被法律禁止,泰瑞公司被華萊士公司收購。


通過另外《2036》的番外篇可以得知,華萊士公司重新研發出了N9型機器人,也就是更忠誠於人類的複製人。華萊士本人想通過N9型複製人大量生產,從而擴展他的事業。


2036和2048


「Road to 2049」中顯示,在大停電事件後,2025年前後人類多個全球危機爆發,其中最嚴重的就是食物短缺問題。


有著理想主義的尼亞德.華萊士科學家,也就是華萊士公司的創始人,雖然他眼睛失明,但憑著他的智慧,公司在他的領導下,通過對轉基因食物的革命性研發,成功解決了食物短缺危機。

這使得華萊士個人的影響力迅速提升,公司的業務也開始向外殖民星擴張。

在2028年,泰瑞公司正式宣告破產,華萊士公司收購了泰瑞公司,雖然法律禁止生產複製人,但華萊士公司並沒有停下研究新型複製人的腳步。

在2030年,華萊士通過基因技術和新記憶植入技術,初步得到一個更順從於人類的新型複製人模型。

終於在2036年,華萊士公司成功研製出第九代複製人,華萊士決心說服司法部門廢除生產複製人禁令,讓新型複製人得到重新量產。 

《2036》短片一開始,華萊士姍姍來遲,反而讓司法部門的人等他,足以可見他當時的地位和影響力。

之後華萊士讓跟隨他的複製人在大家面前自殺,以展示他「新產品」如何順從,短片最後可以看到司法部門的表情,從開始的質疑到驚恐,再到面由心生的喜悅。

說明他們認可了這代新型複製人模型。也諷刺了人類貪婪的欲望死心不改,只要嘗到一點甜頭,就會開啟新的一輪科技擴張。

另外發生在2048年的《2048無處可逃》,是專門為《2022》裡的通緝犯薩柏製作的一部短片。

值得一提的是,薩柏介紹的這本《權力與榮耀》,是英國大師級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作品。

書中說到的「惡」無處不在,但最重要的卻是個人內心道德和精神的鬥爭,在汙泥中綻放出人性光彩的部分。

這也藉此說明,這本書是薩柏的精神支柱,書中說到關注靈魂的掙扎和救贖,都和他現在生活的環境和處境息息相關。

或許正是因為這本書讓他找到人生價值,當他看到一群流氓欺負他的朋友時,他選擇不再躲躲藏藏,而是以牙還牙打退了那群流氓。

至此,從《銀翼殺手》到三部短片再到《2049》,從2018年到2049年的銀翼殺手編年史大事件,我們就有了清晰的藍圖。


安娜.斯德琳的身世

影片在最後,父女相認,K在門外奄奄一息。安娜造夢師已經確定是德克的女兒了。


那她這幾十年的生活,經歷了什麼?


在影片現有的描述下,安娜剛出生不久,一個以安娜DNA為樣本的克隆男嬰,陪著安娜一起送到了孤兒院。之後,八歲那年女孩因加拉太綜合症死去,只剩下男孩存活下來。


根據影片的後半段揭曉,這是複製人組織編造的一個謊言,8歲那年安娜並沒有因加拉太綜合症死去,而是被轉移到其他地點隱藏起來,而男孩蹤跡影片沒有提及。


很多人認為那個男孩就是K,這顯然是不對的。因為男孩和安娜同一天出生(克隆),所以兩人從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擁有各自不同的記憶。


而藏木馬這段回憶,顯然是安娜自己擁有的記憶而不是K的,K的這段記憶是植入的。


那麼推理出來劇情之一可能是:


安娜8歲那年,男孩得了加拉太綜合症死去,複製人轉移根本沒有生病的安娜,安娜現在所在的密封實驗室,只是障眼法,安娜其實非常健康。


之後複製人組織讓安娜把自己的一部分童年記憶製造出來,植入到之後別的複製人腦子裡。


影片中K去找安娜的時候,安娜說植入真實記憶是犯法的,她這麼說只是欺騙K,畢竟一開始見面總不能把自己的經歷一五一十告訴K對吧。


之後安娜看到K藏木馬的記憶哭泣,也論證了她應該知道自己的身世,並且清楚要隱藏好不能被別人發現,因此她沒有告訴K這是自己的記憶,只是說這記憶是真實的。


因為安娜心裡清楚,能植入這段記憶的K,日後應該是組織的一份子,透露一些信息,並無過錯。


另一種推理安娜的身世:


她本身自己也是蒙圈的,她八歲的時候確實得了加拉太綜合症,而擁有和安娜相同DNA的男孩,一樣患上了加拉太綜合症,之後男孩死掉,安娜被轉移。


在隱藏的日子裡,複製人組織發現安娜在想像力方面很有天賦,因此培養她的興趣,最開始訓練當然是從自己的真實記憶開始,此時複製人首領菲麗莎拿到了這段真實記憶的樣本,然後植入到各個複製人腦子裡。


而安娜並不知情,等到她真正為華萊士工作之後,才構建一些不真實的記憶。


等到安娜看到K的記憶時,才發現自己曾經的兒時記憶被洩露,但出於保護自己也保護組織,她當然不能告訴K這是她的記憶。


這兩種推理其實都說得通,因為影片並沒有給出太多的線索,但可以肯定的是,K一定不是那個小男孩,因為木馬只有一個,藏木馬的記憶也只有一個。


但大聰還有一個更腦洞的推論,是從安娜脖子下的痣得到的啟發。


如果大家仔細看電影的話,可以看到安娜的脖子下面有一顆痣,而回憶片段的時候電影故意找了一個性別模糊的孩子扮演,從而混淆觀眾,但回憶片段的孩子,脖子下面並沒有那顆


如果電影很嚴謹的話,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線索,也就是說,那個回憶中的孩子並不是安娜,而是安娜的弟弟。


弟弟幫著自己的姐姐安娜藏起這支木馬,但因為小男孩是複製人(複製人),所以複製人組織很輕易拿到這段回憶,然後大量植入到其他人腦子裡。


而安娜也知道自己弟弟幫著她藏木馬,因為這是他們的木馬,所以在看到K有這段回憶的時候哭泣,但並沒有說這是她的記憶,因為那確實不是安娜的,而是她弟弟的。


當然了,這僅僅是從一顆痣引發的腦洞,或許這只是電影中的一個「穿幫」鏡頭而已,要麼就是安娜長大以後才有的痣,因為很多痣是跟著身體的成長日後才長出來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安娜在和K剛開始交流時,做了一個生日蛋糕。這個橋段除了炫耀未來世界厲害的AR技術外,大聰認為還有一個重要信息。


安娜製作的蛋糕寫著中文:生日快樂,而旁邊的孩子雖然有一個華人女孩臉孔,但明顯不是小壽星,小壽星是帶頭吹蠟燭站在中間的人。


而影片中首先吹蠟燭的小女孩,是一個白人小孩,請問一個白人小姑娘過生日,為何要買一個寫著「生日快樂」中文字的蛋糕?大聰在國外居住多年幾乎沒遇到這種情況。


很多人會給出很多合適理由,但大聰認為這是電影故意這麼做,以此來暗示安娜造的場景和人物雖然細膩,但一定會和真實現狀有細節上的出入。


所以造假記憶的安娜,他製造的人造記憶不管如何細膩,如果仔細觀察還是能發現不合理的地方。


這也說明安娜確實從很小的時候就在「關」在這STELLINE玻璃房裡,和世界缺少接觸,沒辦法 感受來自真實的接觸。


2049之後


結尾的K生或死,被很多人惦記著,顯然這是一個開放結局。K是死是活關鍵要看演員高司令的意思了。


說句題外話,高司令很少涉及商業大片,他是一個很挑劇本的人,這次的2049,也是因為有這麼豪華的製作陣容,才讓高司令有意參演。


無論如何2049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已告一段落。從影片埋下的伏筆和結尾來看,2049隻是前奏,銀翼殺手的故事還在繼續。


2049在後半段出現的複製人組織會如何革命,德克安娜父女相認後會做些什麼,華萊士接下來會有什麼計劃,人類和複製人何去何從。


這些都是未來銀翼殺手世界要接著撰寫的故事。很多網友開玩笑說,以三十年為時間跨度,那接下來就是2079了。


顯然這個創意用過一次就沒有必要重複用了。但無論如何,故事紮實,製作精良,才能鑄就一個經典系列的誕生。




K


K這個角色很親民,全程《2049》我們是隨著K的視角,讓觀眾可以看到K的工作和生活。


不管是他在執行任務,還是他在家裡的日常,甚至如何洗澡,如何吃一頓飯,都「面面俱到」。


K的身份也不像《銀翼殺手》裡,把德克的身份一直隱藏著,觀眾一開始就知道K是複製人,K也知道自己是複製人,甚至不管是警局還是住房樓道大媽,都知道K是複製人。


從K的這些細節可以看出,這是2049年新型複製人生存狀態的一個縮影,也讓觀眾能感受到這個依舊人情冷漠,髒亂差的未來世界。


很多人會覺得K的飾演者高司令,從頭到尾冷著一張臉,有點面癱,從演技方面確實可以這麼理解。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或許是因為高司令飾演的是複製人,在心智沒有徹底覺醒之前,冷臉還算說得過去,不過最後K心智開了之後,還是一副冷臉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K在整部電影中,其實也是在尋找自我的一個過程。


在K的平時生活裡,家裡有一個虛擬AI,名字叫喬伊,這是K唯一能傾訴心事的對象,但可惜的是,K和喬伊之間的關係,是如此親密但又如此遙遠。


這就如同當下複製人的處境,看似他們已經成為人類其中一份子,能吃人類同樣的食物,能做人類一樣的工作,住人類一樣的房子,但複製人始終在人類眼裡是湖中之影,根本不是真實的,換句話說,人類覺得複製人沒有靈魂。


而在人類眼裡沒有靈魂的K,卻愛著更虛幻的AI喬伊,對於K來說,喬伊也如同複製人眼裡的湖中之影,甚至都沒辦法觸摸,但K卻絲毫不會在意這些隔閡。


影片用這些劇情間接諷刺了部分人類在感情方面,有時候甚至都比不上複製人,那麼所謂的靈魂,真的只有人類才擁有嗎。


到了影片後階段,當K以為自己是「自然出生」的人後,努力尋找著自己的身世,這更說明複製人內心其實是燃燒著靈魂,K在前半段追求著自己的愛情,後半段努力追尋自己的親情,這些都能看出K有血有肉,他比某些人類,更配得上談靈魂。


在影片結尾,仿佛上帝在給K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兜兜轉轉了一大圈,K本以為自己是命裡註定的白馬王子,但其實到頭來,K依然還是K。


甚至當K站在一個喬伊大廣告屏幕面前,發現原來之前的喬伊,只是人類歡愉片刻的工具,或許一開始喬伊所有的設定,都是按部就班,這時候K才發現,原來不光自己回到了最初,甚至還不如最初,他的生活他的一切,都是一個大騙局。


這時候的K是那麼讓人心碎,又如此悲壯。也就在這一刻,K終於明白,自己就是自己,不管自己之前愛上的是某段回憶,還是愛上某瓶酒某種食物,或是愛上某個虛擬的人,這一切都是屬於K自己的,或許靈魂真正存在的意義就在於,每個人存在就不該被別人定義。


K終於想明白了,他做出了自己的決定,去解救德克,讓他和自己女兒相見,而不是殺了德克,什麼所謂的革命,算計,未來,都是別人的算盤,K要做的,是他認為正義的事。


K在影片的心路歷程,從開始的自我懷疑,到自我肯定,之後發現自己不是真命天子,又回到自我懷疑,漸漸頓悟後,又再重新自我認可,最後自我救贖。


這一切的心裡轉變,從某些角度很像前作《銀翼殺手》的羅伊。羅伊從外星殖民地叛逃回地球,目的只是想尋找延長自己的壽命,但當他在地球經歷的一切,讓他漸漸理解了生命的含義,其實不在於時間的長度,而在於理解生命的厚度,以及享受生命的深度。


正如K的司令官喬什對他說的「你即使沒有靈魂,一樣過得很好。」


JOI喬伊


喬伊是K的全息女友,影片中表現的這種全息呈現高科技,讓人看到了未來世界實現的可能性,要是以後大聰也有一個....嗯不跑題了。


很多人會有相同的問題,喬伊是真的愛K嗎?還是程序設置好的流程?亦或是,喬伊其實是華萊士安插在K身邊的一個臥底?


在此大聰覺得從喬伊的兩個片段去做分析。


在影片裡,K要去DNA檢驗中心查出生的複製人資料,喬伊此時和K對話,她說道:你們是A和C,T和G組成,我是0和1組成。


在這裡解釋一下,A和C,T和G是 DNA的重要組成的兩對鹼基對,因此每一個人的DNA,都由這四個字母組成,但因為排列不一樣,每個人的DNA的四個字母排列順序也是不一樣的。


而0和1屬於二進位,是當今計算技術的一種數制,現代的計算機和依賴計算機的設備裡都用到二進位。


在影片裡喬伊自言自語的說著這句話,其意思是暗示在銀翼殺手的世界裡,人類的科技在影片中表現其實只是冰山一角,虛擬的人工智慧,已經對人類造不成威脅了。


換句話說,就算喬伊擁有自我意識,能自主思考,意義也不太,因為她是虛擬的,比喬伊維度更高的,是A和C,T和G組成的實體人工智慧,也就是複製人,這些才是人類正在研究和對抗的群體。


另外K去孤兒院路途中飛行車被打下,喬伊也被斷電。這就能看出喬伊的無奈,雖然她擁有意識想去解救K,但她畢竟是虛擬的,一個很簡單的雷電脈衝,就能把她停電。


綜上所述,大聰認為喬伊是擁有自我意識的,但是這個自我意識,是有天花板的。


什麼意思?


我們可以從影片喬伊身份的揭曉往前推,在影片快結束時,我們知道了喬伊其實是一款以滿足人們歡愉為目標的產品,當然你可以升級成為你的伴侶,但這款產品的終極目的,就是讓你成為像樣的男人(BE A MAN)。


了解完喬伊這款產品的「終極程序」後,我們再回過頭看了喬伊所有的舉動,其實都遵循著這個原則。


比如K回家後伺候他,K讓她擁有擴展全息功能後,上天台或許都是編程好的套路,這樣更好的能和K在天台浪漫的接吻。


而且,喬伊還在K困惑時候安慰他,並在合適的時間,給K取名字叫喬(Joe),大家可以體驗下這兩個名字,喬伊和喬,是否太巧合,說不定在別的用戶手中的喬伊,也在適當的時候給客戶取名為喬。


或許這些還不足以說明冥冥之中是程序設定好,但是喬伊某一晚找一個真實的人和K歡愉,這就是最大的「程序任務」。


種種的跡象表明,都讓大聰不覺得喬伊是擁有完全自我意識的,她只是人工智慧的初代產品,說不定哪天,Siri就能做喬伊所做的事(羞...)。


但無論如何,K的愛情是真實的,大聰相信他到最後站在廣告屏前,認識到喬伊的不真實,但那種真切愛過的感受,會讓K銘記於心。


這就好像我們常說的暗戀,雖然對方不知道,但我卻真實愛過他(她)。


愛哭鬼Luv


Luv是華萊士的二把手,掌控著公司絕大部分的資源,一手幫著華萊士協助公司的壯大。


很多小夥伴會疑問Luv為什麼總是那麼愛哭,在影片中,她一共流淚了好幾次。因此我們可以從她為何流淚去了解Luv這個角色。


Luv的諧音其實是和LOVE(愛)相同,這個角色取這個名字,就已經代表著她是多愁善感的複製人。


從華萊士口中評價Luv,她是最好的天使,所以大聰想從情感和自我證明兩個角度研究她。


Luv受控於華萊士,所以她最深層的自我控制,是絕對服從華萊士,這就像《2036》裡的那個複製人,讓他自殺,會毫不猶豫。我相信華萊士讓Luv自殺,她也會這麼做。


但是Luv在自我認知的感情上,她其實比K還要更早認識這個世界,認識生命,認識所謂的意義等等。


所以當她看著華萊士對著新生的女複製人捅刀子時,她因為自己擁有清晰的意識而激動,從而留下眼淚,她自己內心也清楚自己被奴役,但她自己卻無能為力。


在那幕的最後,華萊士摸了一下Luv的肩膀說,你是最棒的天使。其實這是一句很奴役的話,深層的意思是華萊士其實知道Luv哭泣的原因,但就算你不願意看到人死,我還是殺了,你還得看著。


另一幕,Luv去LAPD總部找K的上司,並把上司殺了的時候也哭泣了,這也說明她內心的掙扎,她沒辦法說服自己現在做的是一件對或錯的事,但是另一方面她也要證明自己,做華萊士最棒的天使。


在最後Luv和K決鬥的時候,Luv親了一下K之後,說:我是最棒的。在那時候她覺得自己實現了自我價值。


Luv之所以親K,其實就是模仿當初華萊士殺了剛出生的女複製人之前,也親吻了那女複製人一下,這個吻意味著死亡之吻。


看來,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其實Luv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堅韌。


華萊士


影片裡華萊士的對白,哲學意味很重,有文縐縐的味道,但是繞來繞去,他和複製人反叛組織費麗莎的目的是一樣的,都需要複製人能自我繁殖能力,只是他們的利用方向不一樣而已。


華萊士從影片一開始就在自行研究著能自我繁殖的女複製人,但始終有鎖無匙,而這把鑰匙,正是德克和瑞秋的孩子。


擁有理想主義的華萊士,已經能徹底利用基因改造和植入記憶技術,很好的控制複製人的服從能力,Luv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正因他的理想主義,導致他太過於自信,甚至比前作《銀翼殺手》複製人創始人泰瑞還要自負。


K的自我覺醒,就是一個華萊士自打耳光的很好例子。影片對華萊士的篇幅其實不多,所以也造成了角色的塑造不夠立體,很多觀點只是蜻蜓點水,很難升華太多含義。


喬什


喬什喜歡K,這不要懷疑了。


在影片可可死了以後,喬什去到K的公寓,和他喝酒,讓K聊他的「童年」,最後說,酒喝完以後會發生什麼?K直接回答她,我能回去工作了嗎。


顯然喬什想和K更進一步,被K委婉拒絕了,之後喬什或許覺得十分無趣,甚至覺得何必要和一個複製人去曖昧,於是喬什感覺自己被冒犯到,轉而變回了上司嚴肅臉,對K說,去DNA查你要查的資料。


之後在K基線測試不合格的時候,喬什知道了K正是那個複製人的後代,她選擇放K走。喬什在影片開始的時候曾經說過,這個世界有一堵牆,維持著世界的秩序,如果沒有這堵牆,戰爭就會爆發。


喬什當初是信誓旦旦要消滅所有關於複製人後代的線索,但當她發現複製人的後代和K有關,甚至猜到了K就是那個後代的時候,她選擇了忽視曾經說的那堵牆,忽視要維持這個世界的秩序,她選擇放下所有之前的責任,讓K走,這難道不是喜歡K嗎。


德克


德克之前已經聊了很多了,在這多說一下他的感情部分,眼尖的觀眾會發現,德克不光刻有小木馬(Horse),房間還有犀牛(Rhinoceros),大象(Elephant),獅子(Lion)等動物。


每個動物英文的開頭字母,幾乎就能拼成瑞秋的英文名了(RACHEL)。


當然,片中沒有出現A和C的動物,但根據現有雕刻的動物,寓意已經很明顯了,說明德克始終忘不了自己的摯愛瑞秋。


在影片後階段,德克被抓到華萊士公司,進行了一次長談,最後華萊士居然製作出了瑞秋,最後德克說,瑞秋眼睛不是棕色的,是青色的(her eyes was green)。


但大聰對比了前作《銀翼殺手》裡瑞秋的眼睛,瑞秋的眼睛同樣是棕色的那麼德克為何要說瑞秋的眼睛是青色的呢?


大家留意《2049》開頭的眼睛的特寫,就是青色的,而《銀翼殺手》羅伊的眼睛,就是青色的。因此,德克說的眼睛顏色,其實指的是羅伊眼睛的顏色。


德克之所以這麼說,其實正是在暗示複製人早在羅伊時代,就已經自由了,現在不管人類如何利用複製人,改良複製人,從靈魂哲學層面來看,羅伊帶著複製人的精神,已經進入了天堂。


這也是德克緬懷羅伊的一種方式。


而眼睛又是所謂的靈魂之窗,德克一語雙關說瑞秋眼睛是青色的。大聰猜想華萊士也聽懂了意思,於是把瑞秋殺掉了。




前面的三章電影解析,應該足以讓大家成為三級銀翼殺手專家了,但是如果小夥伴們還不盡興,可以追隨大聰進入第四層的更隱晦的解析。


因為影片是斯科特監製,丹尼斯執導,所以大聰或多或少能解讀到一些宗教的意味,但這一層解析或許患得患失,畢竟宗教文學性的解讀,一直很晦澀,如果大家認可很歡迎,不贊同大聰的觀點也沒關係。


微暗的火


辨別複製人的測試,前作《銀翼殺手》用了「瞳孔對答測試法」,用一臺機器時刻掃描著眼睛瞳孔,然後會有一個檢察官問你問題。


《2049》為了致敬前作,升級了這種測試方法,影片中的K坐在測試房間,眼睛依然被掃描,同時被掃描的還有喉結,以及臉部其他部位,分析回答問題時的微妙變化。


而K和檢察官所對答的問題,出自美國俄裔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長篇小說《微暗的火》,小說一共有四部分內容。


K所說的:「Cells interlinked within cells interlinked,Within one stem. And dreadfully distinct,Against the dark, a tall white fountain played.」(在細胞內相互連接,在一個莖內,在可怕的黑暗之中,有一個高大的白色噴泉...)。


這段節選自小說的第二部分,一首名為「微暗的火」的999行詩,以碎片化的敘述方式,詩人從其逝去的記憶長河撈起凌亂但閃著微光的碎片,以期捕捉其一生的光輝事跡和形象。


K所說的這段話,是裡面的主人公約翰.沙德有一天在一個講座中,心臟病發作,他當時的願景正是K所念的那段話。


作者納博科夫通過這部詩集,對敘述場景、內容、時間、空間的不同處理使傳統的時空觀念變得模糊。在納博科夫的敘述中,時空是相通的,人物的進出是自由的。


納博科夫對時間的碎片化處理強化了小說的荒誕感。讀者讀到這樣的敘述時,會有耳口一新的感覺,雖震驚但有趣,最終感受到後現代主義作品的荒誕效果。


影片運用這部荒誕主義的詩集放在測試問答上,諷刺了這套問答機制的存在性。


在另一方面,K的公寓也放著一本《微暗的火》,喬伊當時拿在手上,問喬伊需不需要讀書,之後見K不感興趣索性扔到一邊。


06,10,21


06,10,21是德克和瑞秋小孩出生的日期。在《舊約聖經》中,第六本叫做《約書亞記》,記錄了以色列人由約書亞帶領進入應許之地的過程。


《約書亞記》的第六章,第10段寫到:「約書亞吩咐軍隊,不要打仗,不要有抗議之聲,一直到我有一天讓大家喊出來」。


第21段寫到:「他們將城市奉獻給耶和華,用刀殺死一切生物,男女老少,牛羊驢」。


如果德克和瑞秋的孩子安娜套用上這兩段內容,暗示著複製人的遭遇正為革命之前夜,不能喊出來,直到安娜有一天崛起,複製人反抗。


第21段應許著複製人或許在某一天,能成為世界新的主宰


而在《創世紀》的30:22裡寫到:上帝記得瑞秋,他聽到了她的要求,並且讓他懷孕。因此瑞秋的名字由來,不是沒有原因的。



《2049》中,有無處不在的水,雨水,流水,海水,淚水。甚至,洛杉磯為了阻擋海水吞沒城市,建起了高高的圍牆。放遠一看,被圍起來的城市,如同一座巨大的諾亞方舟,而諾亞方舟以外的地方,已是一片荒蕪殘破之地。


在《聖經.創世紀》記載的諾亞方舟,主要講述創造世界萬物的上帝耶和華見到地上充滿敗壞、強暴和不法的邪惡行為,於是計劃用洪水消滅惡人。同時他也發現,人類之中有一位叫做諾亞的好人。


《創世紀》記載:「諾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耶和華神指示諾亞建造一艘方舟,並帶著他的妻子、兒子(閃、含與雅弗)與媳婦。同時神也指示諾亞將牲畜與鳥類等動物帶上方舟,且必須包括雌性與雄性。


《2049》影片中不斷出現的水,雖然和賽博朋克的風格很貼近,但從宗教文學角度上來看,不得不聯想到大洪水對於人類的懲罰。


天使


在前作《銀翼殺手》中,羅伊有提及過天使的命題,還引用了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美國,預言》


在《2049》裡,華萊士稱呼他的複製人都為天使,而極為服從他的複製人,稱為「完美天使」。


不管是前作《銀翼殺手》還是今天的《2049》,製造人類與複製人之間混亂的,都是從外殖民星叛逃(墜落)回地球的複製人先帶的頭。這也印證了墮天使的聖經故事。


墮落天使是指背叛上帝旨意被驅除的天使。影片中的羅伊,K,德克,瑞秋等等反叛的複製人,都算是墮落天使。


在聖經中也有另一種解釋,他們這種墮落天使也稱守護天使,他們負責代替神(耶和華)監視人類活動的團體。


看守天使的墮落,也有人認為是出於善意,想將所有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人類而逾越了界限。


而華萊士很明顯自負的把自己當成上帝,把順從於自己的複製人比作完美天使(熾天使),熾天使是守護在伊甸園的天使,拿著火焰轉動的劍,守護著生命之樹的道路。


華萊士在影片中的臺詞,總是說重點之前會長篇大論談到很多關於生命的議題,這些獨白很多都引用了聖經和創世紀的內容。


在影片的後面大決戰片段中,雷雨交加,K把運送德克的車隊打下,火球在黑暗中墜落在海上,這像極了聖經中描述的天使(複製人)帶著火焰墜落到人間。


而K和Luv的決鬥,也是守護天使和熾天使之間的戰鬥。


加拉太綜合症


新約聖經中的第九卷書名,就叫《加拉太書》卷書,這是使徒保羅寫給加拉太早期基督徒社群的一封信。保羅在這封信裡主要關注的議題,主要是基督頂替律法,與宗教、傳統相對。


書中主張所有人都應當撇棄一切世俗的汙穢和爭競,竭力多結聖靈的果實,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2049》裡安娜患有加拉太綜合症,症狀是不能接觸世界,以避免被感染。


從加拉太卷書的解讀來看,影片映射了安娜的仁愛,善良,純潔,只是外面的世界太汙穢,太醜惡,才讓她不得不躲進玻璃房以避免被玷汙。



這是結合了各個平臺網友的一些迷思,大聰如果能回答,就儘量和大家一起討論,但,只是一家之言,不需要太較真,也歡迎大家填補對《2049》的知識縫隙。


1:《2049》和《異形前傳》有什麼聯繫?


當初大聰看到國外說銀翼殺手的複製人,其實就是異形前傳的工程師的祖先時,感覺自己開的腦洞和人家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一切源於這個陳列著所有複製人型號的畫面。


因為複製人的標本陳列,很像異形前傳的工程師,因此被網友戲稱銀翼殺手系列和異形系列可以合併成一個電影宇宙,秒殺現有的電影宇宙系列。


到是可以這麼想,但卻是不可能在電影找到實際的線索和證據,而且光看電影製片公司,也沒辦法結合在一起,因此,這只是一個美好的猜想罷了。


2:為什麼華萊士要殺死新出生的女複製人?


華萊士一直在研究可以自我繁殖的複製人,因為地球資源日益缺乏,製造複製人將會需要華萊士公司大量的成本。


因此華萊士自己在不斷研製可以自我繁殖的複製人,影片中出生的新女複製人,經過掃描顯然不符合要求,於是華萊士當即「廢除」該產品。


3:華萊士不擔心自我繁殖的複製人不受控嗎?


這就是華萊士理想主義科學家的地方,也是他比較自負的地方,他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複製人的核心技術,也就是通過基因改造和植入記憶改變性格。


在他出產下的複製人都能完全聽命於他,所以同理得證,在他研發下可繁殖的複製人的後代,他相信也會聽命於他。


而且華萊士公司能控制複製人壽命,因此他自信的覺得,如果能研製出自我繁殖的複製人,那麼他就不需要有製造複製人的成本,可以利用複製人無限擴張人類宇宙事業。


4:德克到底是不是複製人?


大聰前面的文章解析,全部是按照德克是複製人的前提下進行的。但是,官方其實並沒有給出真正的答案。


本片監製雷利.斯科特他始終認為德克是複製人,而飾演德克的哈裡森福特,堅持說德克不是複製人,而本片導演丹尼斯在採訪中打太極,說尊重他們兩人意見。


在《2049》中,華萊士研究瑞秋的遺骸得出一個結論,說瑞秋是為了吸引你才被製造出來的,而德克說了一句:我能感受真實的東西


這句話其實也是一語雙關,如果德克是複製人,他的意思是他自己覺醒了,現在和人類沒有區別。如果德克是人類,他的意思就是我能感受瑞秋的愛是真實的。


總而言之,《2049》依然沒點破這個命題,所以,德克是否是複製人,大家就各自討論吧。


5:德克和瑞秋的小孩是什麼人?


這就要回到上一個問題去討論,如果德克是人,那麼他們的小孩就是半人半複製人,那如果是這樣的話,複製人群體想要生小孩,還得找個人類男性才行吧。


但如果是德克是複製人,那麼小孩就是純複製人的後代。


6:《2049》解析這麼多,沒缺點嗎?


從電影審美角度來說,電影就是一種遺憾的藝術。因為劇本,演員,天氣,場景,技術的各種限制,不可能一部電影能做到完美。話說,世界上有什麼東西是完美的?


解析了這麼多,大聰只是單純想把自己要說的分享給大家,但要真的客觀說一些《2049》的不足之處,當然也有會。


首先就是大家都提到的影片節奏,第一遍的時候還OK,但是二刷,三刷之後,就明顯覺得節奏有些拖沓,163分鐘,對於一部電影來說真的很長,也很考驗觀眾的憋尿程度。


關鍵是,節奏是相對的,如果開始慢到最後謎底揭曉後一步步提升敘事的節奏,這樣觀眾是可以接受的。


但這貌似並不是丹尼斯導演要的感覺,影片到了後半段的節奏,感覺是可以根據劇情加快的,特別是喬伊找真實的肉身和K歡愉那段,還有K和德克見面到打鬥的片段。


關於電影配樂,大聰上一篇科普文,確實有大讚漢斯季默的才華。但影片的配樂,和《敦刻爾克》出現的問題相同,就是配音聲太巨大了,把電影音效,現場原聲都壓下去了,導致《2049》最後打鬥的時候,電影原聲,音效,現場聲全部刺激到觀眾耳膜,聽覺感受非常混亂。


問答通道還在繼續...


截至目前,斷續寫了三周多,終於把《2049》兩萬字解析啃下來了,大聰不是權威,因此所有的感想總結推理都是一家之言,如有說錯歡迎客觀禮貌指出。


另外請尊重原創,本文會在大聰合作的相關平臺署名發布,其他個人或媒體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同時嚴厲追究盜稿,洗稿之人。


更多熱門影評請跳轉時空門:


《銀翼殺手2049》科普指北


《雷神3:諸神黃昏》


《王牌特工2:黃金圈》


《全球風暴》


《解憂雜貨店》


《大病》


《縫紉機樂隊》


《追龍》


《羞羞的鐵拳》


《英倫對決》


《猩球崛起3》:凱撒的一生


《蜘蛛俠:英雄歸來》


《敦刻爾克》


《安娜貝爾2:誕生》


《異形:契約》

相關焦點

  • 不用爭了,《2049》告訴你銀翼殺手到底是不是複製人?
    35年前的一部經典科幻電影《銀翼殺手》給觀眾留下了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哈裡森·福特飾演的銀翼殺手瑞克·戴克,到底是不是複製人?」這一疑問,我們似乎要在《2049》裡得到答案!在《2049》裡對於高司令飾演的銀翼殺手,影片沒有任何懸念的告訴你,他就是複製人!連名字都沒有,只有一個代號「K」!那麼,曾經站在瑞克是複製人一方的人是不是很開心的認為,他也是複製人?要搞清「哈裡森·福特飾演的銀翼殺手瑞克·戴克」是不是複製人,首先要了解複製人!複製人是一群活在金字塔裡的科學怪人研發出來代替人類從事各種工作的「仿生人」!
  • 銀翼殺手2049劇情解析 銀翼殺手2049沒看懂的看這裡!
    《銀翼殺手2049》今天將和中國影迷見面了,那麼《銀翼殺手2049》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呢?電影《銀翼殺手2049》會不會看不懂呢?  《銀翼殺手2049》劇情:  電影《銀翼殺手2049》是由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瑞恩·高斯林、哈裡森·福特領銜主演的科幻動作片。
  • 銀翼殺手2049劇情結局解析劇透 銀翼殺手2049好看嗎豆瓣評分介紹
    電影《銀翼殺手2049》再有幾天就要上映了,許多觀眾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劇情,在《銀翼殺手》中劇情就很燒腦,《銀翼殺手2049》又有哪些燒腦的橋段呢?  《銀翼殺手》30年後,講述了洛杉磯警局官員K揭露了一個深藏的秘密,可能會使社會陷入混亂,而線索引導他去尋找已經消失多年的前銀翼殺手的故事。
  • 九大問題解讀《銀翼殺手2049》
    在《銀翼殺手2049》中,記憶移植真實存在,只不過以主角K為首的連鎖9型,被賦予了正常人類壽命(其實從連鎖8型就開始了),但增強了情感方面的抑制功效,讓他們不再反抗。至此,《銀翼殺手2049》中的複製人,擁有了「正常壽命、被抑制情感、虛假記憶」的特徵,同時也令本片與第一集形成了一個死循環,即「抑制→反抗→尋找真我」。
  • 《銀翼殺手2049》,用空曠孤寂的影像思考神秘主義
    所以,《銀翼殺手2049》,仍然是今年,我們所能遇到的最佳的科幻片。《銀翼殺手2049》承襲了不少前作的精髓,開場的眼睛特寫,表明了影片純正的血統,VK測試、可口可樂的廣告、獨角獸和夢境等元素,悉數回歸。更為重要的是,《銀幕殺手2049》仍然在為觀眾重塑著戴克是不是複製人的疑問和話題。可以相信,這個討論仍將繼續。
  • 豆瓣8.3分《銀翼殺手2049》:如果人沒有了人性,還能稱作人嗎?
    正相反,它會因為自身的光輝,而永遠存在於每一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的記憶裡,並成為其一生之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銀翼殺手2049》斬獲了2018年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最佳攝影獎,它所給人帶來的不僅是關於視覺畫面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來自於靈魂深處的思考,而這就是這部電影之所以偉大不朽的存在原因之一。
  • 《銀翼殺手2049》經典永不變,一部永流傳
    我們耗費了太多時間去尋找生命的意義,去尋找自我的靈魂 。我們連理解自身都做不到 卻想要觸手未來 去挑戰自然 或許生命本身 就是去聞一朵破碎的黃花 去觸碰拍打著翅膀的蜜蜂 讓煙霧從身旁飄過 讓雪花在手心融化。電影《銀翼殺手》改編自Philip K.
  • 續集泛濫的時代,《銀翼殺手2049》為何能成為神作?
    《銀翼殺手2049》打從一開始就沒想要想通過老角色來延續故事,主創一開始考慮的,不是前作男主角狄卡遭遇到了什麼,而應該是前作結局之後,銀翼殺手所處的世界發生了什麼。所以在片頭字幕,導演就給出了一個宏觀的故事框架,試圖讓觀眾對整個世界的命運感興趣。因為複製人群體的誕生,人類得以更安全地,開拓更多的地外殖民地。
  • 《銀翼殺手2049》對這部震撼到我無法呼吸的電影,還是有一點遺憾
    《銀翼殺手2049》是一部社會學發展簡史。複製人的覺醒,像極了當初直立行走的那一部分猿人。他們大逆不道,要對抗的是一套早就被默認為常識的法則。這是一部反人類的電影,人類被放置在自然的無數圈層中的一層。他們的狂妄自大,破壞了自然運行的一套規則。複製人是不是人,人又是什麼?
  • 以《銀翼殺手2049》為例,探究視覺系科幻電影的靈魂
    1982年,一部科幻電影上映,在之後的幾十年中都獲得了認可,時隔35年,它的續集講述了前作三十年後的有關於複製人的故事……35年前,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問世,成功將觀眾帶入未來,它一直被稱為電影史上最佳、最重要的動作片之一,其影響深遠已經開始滲透到電影、電視、音樂、藝術、時尚等領域,甚至在課堂上也能看到這部電影的身影,續作《銀翼殺手2049》繼續帶著萬眾期待而來
  • 被過譽的《銀翼殺手2049》,到底重現輝煌還是狗尾續貂?
    《銀翼殺手2049》並不是一部難懂的電影,恰恰相反的是,本片比起1982年的第一部,在風格和格調甚至敘事層面上都高度一致,但故事方面,相對比較簡單。都是那種信息量很大的電影,但故事方面卻很簡單,本片也不例外。
  • 自由意志、存在還是倫理道德《銀翼殺手2049》還有什麼想說?
    複製人K(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飾)是新一代的銀翼殺手,在如今的世界裡,人類和複製人之間的界限劃分的更加明確,複製人從剛一製造出來就被灌輸了服務於人類的思想,絕對不被允許產生人類的感情。
  • 銀翼殺手2049,賽博朋克電影的裡程碑
    Like tears…in rain1982年的《銀翼殺手》,描繪了他們心中2019年的模樣,那是一個賽博朋克的世界,一個充滿了複製人的世界。於是,人們又拍攝了《銀翼殺手2049》,繼續看向三十年後的世界。我挺喜歡賽博朋克的,它算是科幻下的一個小門類,但是卻充滿了淡淡的絕望氣息,這是一個機器文明異常發達的文明,複製人,機器人,和各種投影模擬,幻想。
  • 銀翼殺手 - 世界影史經典電影解析
    然而,《銀翼殺手》和《銀翼殺手2049》的打開方式完全是拋棄了這些典型性人類邏輯的。從82版的老電影開始,這個系列的視角就是從Replicant,也就是複製人的角度來尋找自我認同,無論是雷德利斯科特還是維倫紐瓦,兩個人都沒有將重點放到人類與機器人應該如何和平共處這個問題上,在《銀翼殺手》系列裡,並沒有人在整天反思電腦科技帶來的惡果,自始至終觀眾看到的都是複製人在自我意識覺醒的過程中不斷尋找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自我、再到肯定自我的複雜的糾結的矛盾的心路歷程
  • 《銀翼殺手2049》一部精緻的電影
    《銀翼殺手2049》是一部精緻的電影,看之前,就被灌輸,這部電影必須看2D,IMAX,原版英文對白才能體驗出它的好來,我其實很冷冷地想一部電影的好要如此的呵護,這也太脆弱了。其中,兩個重要的男人,兩代銀翼殺手;兩個次要男人正邪兩面,正的是為保護奇蹟的犧牲者,邪的是製造合成人的大魔頭。又有兩個重要的女人,一個虛擬姑娘,一個合成人姑娘,這兩個人幻疊在一起讓男主人公獲得了「真實」;還有兩個次要的女人,一個是維護真人世界保守派的女打手,另一個自然是大魔頭的女打手。
  • 2017年設計師必看的第四部電影《銀翼殺手2049》!
    我們從迪金斯對煙、霧、光、水的運用中,窺探將廢土美學趣味渲染到新境界的成效;從那些出現在鏡頭中的世界新奇建築中,體味電影在未來與過去、絕美和荒誕之間所構建的平衡,所以設計師必修課《銀翼殺手2049》應運而生。
  • 《銀翼殺手2049》那些看睡著的,只能說你們不適合看好電影
    K虛擬女友為了獲得最真實感受和克隆,靈魂和肉體之間的權衡,最美麗的靈魂並不一定堅持最好的,身體和身體只會失敗,其中一個最美麗的愛情是伴隨著犧牲,如果我不能得到愛,痛苦,或者不可能的愛情。複製人想成為人類,而人想成為上帝。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去哪裡?存在焦慮來源於對存在和虛無意義的探尋。
  • 銀翼殺手2049豆瓣影評劇情劇透,電影票房撲街片尾有彩蛋嗎
    《銀翼殺手2049》上映了,來勢洶洶的它但是在票房上卻是非常的尷尬啊。原本還以為它會掀起一陣的風波呢,但是並沒有,這就很是讓人覺得劇情到底是有爛了。然而複製人的復仇就這樣的開啟,你們覺得在劇情中會是怎樣的一個呈現的狀態呢?
  • 《銀翼殺手2049》巨虧8千萬美元 如果諾蘭接手可續命該系列?
    《銀翼殺手2049》的口碑一路走高,新鮮度88%、MTC評分81,豆瓣8.5,IMDb8.4,年度科幻「神作」,本世紀最佳續集片,影評人幾乎一致給出好評...然而這一系列的好評標籤卻無法帶動這部電影的票房,續集和前作遭受了同樣的票房慘敗命運。目前《銀翼殺手2049》的全球票房進帳為2.41億美元,北美票房累計8610萬美元,中國票倉兩周累計票房僅7437萬。
  • 《銀翼殺手2049》2D效果最好?不!IMAX3D才最合適!
    而且,那些說「2D更適合《銀翼殺手2049》」的人,一條重要的理由,無非是本片攝影羅傑·迪金斯承認,《銀翼殺手2049》是用2D拍攝的,也就是說本片是後期轉制3D,但這就能作為「2D更適合」的理由嗎?漫威那些超級英雄大片不也是後期轉制3D嗎?漫威大片上映的時候,咋沒人帶帶「2D更適合」的節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