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翼殺手2049》巨虧8千萬美元 如果諾蘭接手可續命該系列?

2021-01-09 8分電影

《銀翼殺手2049》的口碑一路走高,新鮮度88%、MTC評分81,豆瓣8.5,IMDb8.4,年度科幻「神作」,本世紀最佳續集片,影評人幾乎一致給出好評...然而這一系列的好評標籤卻無法帶動這部電影的票房,續集和前作遭受了同樣的票房慘敗命運。

目前《銀翼殺手2049》的全球票房進帳為2.41億美元,北美票房累計8610萬美元,中國票倉兩周累計票房僅7437萬。據《好萊塢報導者》消息,《銀翼殺手2049》票房需要達到4億美元,才有盈利空間。

現在看來,《銀翼殺手2049》將面臨高達8000萬美元的巨額虧損。

本來投資方Alcon還想要打造「銀翼殺手」電影宇宙 ,還為了這部電影拍了三部短片,補充20年的歷史空白。如今遭受如此損失,這個計劃很可能就要暫時擱置了。

一、票房不佳的三大原因猜想

1.時間過長,敘事緩慢

《銀翼殺手2049》片長2小時43分鐘,電影也繼承了第一部的慢節奏敘事,而對於大多數還是第一次進入銀翼殺手世界的觀眾,要現場消化故事的內容並提起興趣,要求可能有點高了。

想像下如果坐在電影院接近3小時看著屏幕上的人不知所云,又沒有太多刺激荷爾蒙的動作戲,如果不是想要探尋這部電影的故事內容,那麼體驗著實相對無聊。

2.R級分類,卻太文藝

雖然內地版本只刪減了1分鐘,但《銀翼殺手2049》在北美卻是R級分類。但如果你想看到像《死侍》、《金剛狼3》一樣的R級片「熱血」,很抱歉這會讓你失望。

因為《銀翼殺手2049》實質上是一部十分之美的文藝片,雖然是「殺手」,但重點不在動作戲,而是在臺詞和故事,以及通過這些所傳達的一些具有思考價值的東西。

3.深度太深,太難GET到G點

《銀翼殺手》所探討的是人類的本質,通過複製人提出,要達到什麼條件才算是人類。而續集《銀翼殺手2049》的重點則放在了前作提到的記憶,記憶對人的影響等等。片中也有許多致敬前作的元素,如果不是死忠粉很難知道這部電影優秀的地方。

再加上電影不像是雞湯,明確告訴觀眾你要勇敢堅強什麼的。很多東西不是一看就能懂,對於大多數只是想去電影院看個痛快的觀眾,自然很難期待他們一下子就變成高質素的觀眾。

二、好口碑無法帶動票房?

前一段時間觀眾口碑與票房的話題就有過激烈的討論,爛番茄網站還被怒懟。而我們的豆瓣自然也是「備受壓力」,如果口碑糟糕,票房又不佳,製片方就會怪罪這些評分網站和一些寫差評的影評人。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評分很高,影評人有全都好評,那製片方可以把鍋扔給誰?也許只能怪電影生錯了時代了吧。所以說,許多被稱為「爛片」的製片方,強行把票房不好的鍋甩給評分網站和影評人,這是非常不地道的做法。

因為口碑和票房並不是絕對同比例上下。

最典型的例子還是高司令,他所主演的《愛樂之城》口碑和《銀翼殺手2049》一樣炸裂,但內地票房卻輸給了口碑平平的《極限特工3》。文藝片在電影院本來就很不吃香,許多質量非常好的小成本影片如果沒有造成太大的話題討論,票房也很難和擁有眾多流量明星的爛片相比。

其實民間口碑或許會比評分對觀眾的選擇有更大的影響,《銀翼殺手2049》的民間口碑顯然非常糟糕,畢竟不是每個人看電影前都會去看電影評分,但多數都會參考朋友的意見。

我在朋友圈聽到的大多反饋就是,《銀翼殺手2049》不好看。你不能反對什麼,並不是每個人看電影都是為了能夠得到些思考,如今更多的人進電影院只是為了娛樂需求,而不是種文化需求,國內如此,外國情況雖然可能好些,但主流觀眾的需求依然是「看得爽」。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看似很「俗」的電影,完全沒有劇情,甚至沒有人物塑造,卻能夠取得票房成功,因為你不得不承認,這種片子滿足了觀眾的需求。賺錢就是要滿足客戶的需求,商業片更多趨於滿足觀眾需求的目的。但更加注重藝術性的片子,重心自然不在滿足觀眾需求,滿足不了需求,票房自然就難有保證了。

口碑和評分確實是影響票房的因素之一,但絕對不是最主要的因素;票房本質上是一種買賣,所以更大的因素是供求關係。

三、也許他可以拯救銀翼殺手宇宙

有沒有又能滿足觀眾需求又能最大程度保證電影藝術性的呢?有,最出名的案例就是諾蘭導演。

《蝙蝠俠》前傳三部曲總票房接近12億,成本不到6億;《盜夢空間》總票房8.25億,成本2億;《星際穿越》全球票房5.5億,製作成本1.65億,今年的《敦刻爾克》也差不多是這個成績。僅僅不到10部電影,他已經進入了世界累積票房導演排名的前20了。

更重要的是,他的電影保持了非常高的藝術水準,和《銀翼殺手2049》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諾蘭導演肯接受銀翼殺手系列,那麼可以想像這個系列的電影會得到一些變化。加上他是個擅長科幻片的導演,復活了《蝙蝠俠》電影,《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也都有各自的亮點,能夠吸引到多數觀眾。

就算銀翼殺手系列加入了諾蘭的個人理解而變得有些變味,但卻能夠讓更多人喜歡和接受這個科幻的經典系列,又有什麼大礙呢。何況《蝙蝠俠》前傳三部曲珠玉在前,說不定最後出來的效果會比原作更加有味道。

而且《銀翼殺手》在科幻電影界的歷史地位極高,諾蘭如果能接手成功,他的個人地位也勢必再次提高。但最後就得看他本人的意願,還有投資方敢不敢再加大注碼,繼續這個科幻經典所衍生的銀翼殺手電影宇宙了。

留言話題:如果諾蘭來拍《銀翼殺手》系列的電影,會是怎樣的?

相關焦點

  • 銀翼殺手2049劇情解析 銀翼殺手2049沒看懂的看這裡!
    《銀翼殺手2049》今天將和中國影迷見面了,那麼《銀翼殺手2049》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呢?電影《銀翼殺手2049》會不會看不懂呢?  《銀翼殺手2049》劇情:  電影《銀翼殺手2049》是由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瑞恩·高斯林、哈裡森·福特領銜主演的科幻動作片。
  • 九大問題解讀《銀翼殺手2049》
    在《銀翼殺手2049》中,記憶移植真實存在,只不過以主角K為首的連鎖9型,被賦予了正常人類壽命(其實從連鎖8型就開始了),但增強了情感方面的抑制功效,讓他們不再反抗。至此,《銀翼殺手2049》中的複製人,擁有了「正常壽命、被抑制情感、虛假記憶」的特徵,同時也令本片與第一集形成了一個死循環,即「抑制→反抗→尋找真我」。
  • 銀翼殺手2049劇情結局解析劇透 銀翼殺手2049好看嗎豆瓣評分介紹
    電影《銀翼殺手2049》再有幾天就要上映了,許多觀眾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劇情,在《銀翼殺手》中劇情就很燒腦,《銀翼殺手2049》又有哪些燒腦的橋段呢?  《銀翼殺手》30年後,講述了洛杉磯警局官員K揭露了一個深藏的秘密,可能會使社會陷入混亂,而線索引導他去尋找已經消失多年的前銀翼殺手的故事。
  • 《銀翼殺手2049》,用空曠孤寂的影像思考神秘主義
    而唯有當銀海沉浮,光陰洗禮之後,如《銀翼殺手》這般的作品,才能夠逐漸凸顯出自己的獨特魅力。眼下的續集《銀翼殺手2049》,似乎又在重新上演著命運的輪迴,口碑不錯,票房卻遠不如預期,乃至於人們又在驚呼「未來的經典」又要被快餐和淺表的消費市場擊敗了。
  • 續集泛濫的時代,《銀翼殺手2049》為何能成為神作?
    如果多數續集都能有《銀翼殺手2049》的水準,觀眾根本沒必要去抵制續集。問題是要如何才能拍出來呢?有三個要點值得關注。01①世界觀拓展對於老故事的續寫,延續原有角色自然是重要的一環。《銀翼殺手:2022黑暗浩劫》,複製人製造了全球大停電事件,使得人類無法通過電腦資料精準捕殺他們,殘餘的老型號複製人得以繼續生存下去。《銀翼殺手:2036複製人黎明》,華萊士公司製造出了完全聽從指令的複製人,強行說服政府解禁複製人禁令。《銀翼殺手:2048無處可逃》,因一次見義勇為,一個老型號複製人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引出《銀翼殺手2049》主線劇情。
  • 如何有逼格地談論一部電影:以《銀翼殺手2049》為例
    《銀翼殺手2049》的每一幀劇照都可以當屏保。文/鶴本想要當影評界的銀翼殺手,或許你可參考以下10條建議。《銀翼殺手2049》看了嗎?如果你想參考一下網上的大眾評分,《銀翼殺手2049》並非同檔期最高分的電影。
  • 解密複製人靈魂深處,《銀翼殺手2049》終極解析
    今天要聊的是斯科特監製的:《銀翼殺手2049》。如果還沒看電影,請先選擇科普電影解析:《2049》指北,複製人的前世今生。
  • 以《銀翼殺手2049》為例,探究視覺系科幻電影的靈魂
    1982年,一部科幻電影上映,在之後的幾十年中都獲得了認可,時隔35年,它的續集講述了前作三十年後的有關於複製人的故事……35年前,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問世,成功將觀眾帶入未來,它一直被稱為電影史上最佳、最重要的動作片之一,其影響深遠已經開始滲透到電影、電視、音樂、藝術、時尚等領域,甚至在課堂上也能看到這部電影的身影,續作《銀翼殺手2049》繼續帶著萬眾期待而來
  • 不用爭了,《2049》告訴你銀翼殺手到底是不是複製人?
    35年前的一部經典科幻電影《銀翼殺手》給觀眾留下了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哈裡森·福特飾演的銀翼殺手瑞克·戴克,到底是不是複製人?」這一疑問,我們似乎要在《2049》裡得到答案!在《2049》裡對於高司令飾演的銀翼殺手,影片沒有任何懸念的告訴你,他就是複製人!連名字都沒有,只有一個代號「K」!那麼,曾經站在瑞克是複製人一方的人是不是很開心的認為,他也是複製人?要搞清「哈裡森·福特飾演的銀翼殺手瑞克·戴克」是不是複製人,首先要了解複製人!複製人是一群活在金字塔裡的科學怪人研發出來代替人類從事各種工作的「仿生人」!
  • 豆瓣8.3分《銀翼殺手2049》:如果人沒有了人性,還能稱作人嗎?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果取消了這種人性,那麼人又是什麼呢?或許從這部《銀翼殺手2049》的電影中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這部由丹尼斯維倫紐瓦指導,羅傑迪金斯擔任攝影的電影,雖然時至今日,已然過去了快兩年的時間,然而在豆瓣的評分上,卻依舊高居8.3分以上,可以說,這部電影的存在,完全不會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像某些華麗的偶像電影那般,從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 2017年設計師必看的第四部電影《銀翼殺手2049》!
    我們從迪金斯對煙、霧、光、水的運用中,窺探將廢土美學趣味渲染到新境界的成效;從那些出現在鏡頭中的世界新奇建築中,體味電影在未來與過去、絕美和荒誕之間所構建的平衡,所以設計師必修課《銀翼殺手2049》應運而生。
  • 被過譽的《銀翼殺手2049》,到底重現輝煌還是狗尾續貂?
    《銀翼殺手2049》並不是一部難懂的電影,恰恰相反的是,本片比起1982年的第一部,在風格和格調甚至敘事層面上都高度一致,但故事方面,相對比較簡單。都是那種信息量很大的電影,但故事方面卻很簡單,本片也不例外。
  • 《銀翼殺手2049》2D效果最好?不!IMAX3D才最合適!
    上周末,毒舌君在北京大望路萬達影城看了IMAX3D的《銀翼殺手2049》,想對於「2D和3D哪種形式更適合觀看本片」這個話題,發表一下個人見解!而且,那些說「2D更適合《銀翼殺手2049》」的人,一條重要的理由,無非是本片攝影羅傑·迪金斯承認,《銀翼殺手2049》是用2D拍攝的,也就是說本片是後期轉制3D,但這就能作為「2D更適合」的理由嗎?漫威那些超級英雄大片不也是後期轉制3D嗎?漫威大片上映的時候,咋沒人帶帶「2D更適合」的節奏呢?
  • 《銀翼殺手2049》導演維倫紐瓦新片《沙丘》首曝陣容劇照
    電影《沙丘》(暫譯)LOGO近日,由美國傳奇影業和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攜手打造,根據弗蘭克·赫伯特小說改編,奧斯卡提名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降臨》《銀翼殺手2049》導演)執導的全新科幻動作冒險電影《沙丘》(暫譯)曝光官方片名LOGO,同時美版某知名雜誌雜誌首度曝光電影劇照,神仙陣容
  • 《銀翼殺手2049》對這部震撼到我無法呼吸的電影,還是有一點遺憾
    如果把《銀翼殺手2049》看作一部獨立的電影,我給10分。影像上雄渾瑰麗,意蘊深遠。空中俯瞰,城市如墓地一般規整冰冷。隨著視野不斷拉近,又如工業廢墟般頹亂。真正處身其中,衝撞而來的是市井的志怪與豔俗。鏡頭如怪獸,冷冷地注視,又偶有天外飛仙,例如篝火幻化為城市燈火的蒙太奇。
  • 《銀翼殺手2049》經典永不變,一部永流傳
    就像那落在我們手中最後緩緩融化的雪花一般,那份冰冷與溫柔的觸感,這部銀翼殺手2049在很大程度上同前作保持了一致,無論是風格,基調,人物的選擇,思想內涵,時間線,都與前作息息相關,而在電影上映之前,官方也給出了三部短片用於補全從2019-2049年30年間的一些事件。
  • 銀翼殺手2049蜜蜂代表著什麼 男主觸摸它寓意深厚
    在電影《銀翼殺手2049》中,有許多細節引人深思,就像在男主K去尋找戴克的時候,在半路遇到了蜜蜂群,而戴克也是深受去感受這一切,這又有著什麼寓意呢?銀翼殺手2049蜜蜂代表著什麼?     《銀翼殺手2049》的故事基本上都能看得明白,但要想真正了解電影的主題,才是不容易的事情。
  • 銀翼殺手 - 世界影史經典電影解析
    無論是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銀翼殺手》、還是2017年丹尼斯維倫紐瓦重拾的續集《銀翼殺手2049》,這個系列在世界電影史上都具有非常高的史學和藝術價值,它開創了科幻電影的新流派-下面,我們就回到《銀翼殺手》系列影片的電影本體,從故事主題和視覺風格兩個方面來一探這一系列的偉大之處。
  • 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獲獎影片《銀翼殺手2049》賞析 !
    恭喜《銀翼殺手2049》榮獲第90屆(2018)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
  • 《銀翼殺手2049》一部精緻的電影
    《銀翼殺手2049》是一部精緻的電影,看之前,就被灌輸,這部電影必須看2D,IMAX,原版英文對白才能體驗出它的好來,我其實很冷冷地想一部電影的好要如此的呵護,這也太脆弱了。這裡的人物是一個矩陣,布局是工整對稱的,可以說基本沒有毛病(當然如果只有這個就是很大的毛病了)。這裡面有一個「奇蹟」,然後是四個男人,四個女人。其中,兩個重要的男人,兩代銀翼殺手;兩個次要男人正邪兩面,正的是為保護奇蹟的犧牲者,邪的是製造合成人的大魔頭。